快穿:變美后,我躺贏了 第325節
人犯可以留在縣城,可以被發配到更偏僻的村落。 這個過程,就相當有可供cao作的空間。 人犯為了不讓自己去個窮鄉僻壤,便只能賄賂官差。 顧衡卻不是普通人。 收到消息,羅州刺史直接迎了出來。 “佑安公,一路——” “辛苦”兩個字實在說不出口啊。 因為面前的顧衡滿面紅光、精神矍鑠,一身干凈的廣袖長袍,三縷美髯,像極了超凡脫俗的仙人。 哪里有半點流放人犯的凄楚、可憐? 羅州刺史再怎么腹黑,也不能睜著眼睛說瞎話。 他話鋒一轉,含混的問了句,“一路可還順遂?” “極好!” 顧衡笑著點點頭,微微欠身,當做行禮,“勞煩刺史親迎,老朽叨擾了!” 雙方寒暄了幾句閑話,便開始進入正題。 羅州刺史客氣的詢問,“對于居所,佑安公可有什么要求?” 羅州刺史的意思非常明白,只要顧衡在羅州的地盤待著,不隨意離開,不管是府城、縣城還是海邊、鄉村,都有這位祖宗隨意! 至于什么賄賂? 呵呵,想啥呢,那可是名滿天下的佑安公。 羅州刺史一個后學晚輩,只有敬著、供著的道理,哪里還敢為難? 不說名聲了,單單是顧家祖孫身邊的那一群人,也是非常有威懾力的。 又不是什么大事兒,不過是順手人情,羅州刺史才不會犯傻! 顧衡沒有急著回答,而是看向了顧傾城。 過去,顧衡對這小孫女兒更多的是憐愛、疼惜。 但經過了流放,又有了提純巖鹽、制作馬蹄鐵等事件,顧衡不自知就提高了對小孫女的重視。 他已經不再把她當做孩子,而是當成了一個可以商量事物,甚至是請教、詢問的“謀士”。 “海邊吧?!?/br> 顧傾城腦海里忽然冒出一句話: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ps:唔,下個故事寫啥?親們有什么建議嗎? 第251章 貧窮貴公主?。ㄒ唬?/br> 顧傾城選定了一個距離大海不遠的漁村。 羅州本就貧瘠,府城、縣城的地皮都不值錢,就更不用說一個幾乎沒啥人煙的小漁村了。 羅州刺史:……這顧家小女郎,果然是個孩子,只知道海邊好玩兒,卻不知道,那種地方太過偏僻,還會有颶風等天災啊。 佑安公也是,名滿天下,卻這般寵溺孩子。 安家落戶多大的事兒啊,居然聽一個六歲女童的安排。 “好!就按佑安公的意思!” 羅州刺史暗地里瘋狂吐槽,表面上卻一臉“贊同”。 他非常配合,更無比大方—— 雙手一劃拉,竟直接將偌大一個漁村都劃給了顧家。 當然,顧家也足夠敞亮,不是那等占人便宜的市井小民。 命人抬了一箱的銅錢,按照“市價”將整個漁村以及周遭的荒地全都買了下來。 羅州刺史原本想送個人情,不想卻小賺了一筆。 顧家人行事落落大方,羅州刺史也就更加的寬厚大度,“貴府所開墾的荒地,三年無需納糧?!?/br> “若是建屋、建莊子需要人,某可幫貴府調集人手……” 羅州刺史大方的送著順手人情,動動嘴而已,又不用自己費力氣,還不用自己破費,多好! 顧衡拱手:“多謝刺史!” 出了刺史府,顧傾城便開始安排起來。 鄭莫先趕來告辭。 他是負責“押運”顧衡的官差,如今已經成功把人送到了嶺南,還從羅州官廨拿到了回執文書。 他的使命正式宣告結束。 鄭莫該啟程回京了。 足足耽擱了小半年啊,總算完成了。 鄭莫早就盼著離開。 顧家剛剛有了安頓的地方,鄭莫就著急忙慌的來辭行。 “一路上,有勞中郎將了!” 對于鄭莫,顧衡還是有些感激的。 不管人家是為了什么,但到底給他們祖孫行了便利。 這,便是人情啊。 “佑安公客氣了!按理,某該護送您去漁村,但某另有公務在身,實在不好耽擱?!?/br> 已經成功完成任務,鄭莫的心情很好,也就樂得說些客套話。 雙方寒暄了幾句,鄭莫便拱手告別,帶著一眾千牛衛,搬鞍上馬,踏踏而去。 目送鄭莫一行人離開,顧衡幽幽的嘆了口氣—— 京中的種種,徹底與他無關了。 顧傾城卻沒心思傷感、惆悵,她忙著做各種準備事宜。 剛才的刺史府,顧傾城已經從書吏那兒打聽過了,那個叫月亮灣的漁村剛剛經歷了一場颶風。 本就不多的百姓,全都逃離了,只留下了滿地的斷壁殘垣。 偶爾有殘存的屋舍,也是搖搖欲墜,不能住人。 當然,就算那些屋舍都是完好的,依著顧家的身份,也無法屈就。 必須重建! 顧傾城還從書吏那兒弄到了簡易的地圖,知道那個漁村距離縣城不遠。 那就先去縣城,暫時安頓下來,然后抽調人手去月亮灣蓋房子。 不過,為了防止那個縣城太過偏僻,物資貴乏,顧傾城在離開府城前,還是決定大肆采購一番。 正好之前采購的物資都用得差不多,又空出了兩三輛牛車。 顧傾城便在府城,重新將這些牛車都填滿。 rou、蛋、菜、水果,還有各種生活物資,顧傾城全都命人采購齊全。 在府城停留了三天,羅州刺史都開始犯滴咕了,顧家的車隊才又開始動起來。 收到了消息,噔噔的爬上了城門樓,羅州刺史居高臨下的目送一隊人馬離去。 “咦?怎么還有這么多人?” “不愧是世家啊,都被流放嶺南了,還有這么大的排場!” 出身寒門的羅州刺史,有著這個時代大多數人的通?。簝A慕世家! “那些人,應該就是顧家的部曲吧?!?/br> “哎呀,聽說還要客女,嘖嘖,一個六歲的小女郎,卻有二三十個客女服侍……” 羅州刺史一邊看著,一邊嘖嘖有聲的感嘆。 其實,羅州刺史還真是誤會了。 顧家的部曲、奴仆等,絕大多數都被顧繹帶去了北朝。 顧衡只帶了幾個老仆,顧傾城身邊呢,原本也只有兩三個侍女。 部曲什么的,也只有不到十人。 還是到了半路上,顧傾城自己提了要求,顧衡才又寫信問兒子要了些客女。 但,也僅此而已! 顧衡和顧繹都很清楚,南朝雖然是他們顧氏的根基,卻沒有了顧氏發展的空間。 若是繼續將重心放在南朝,只有被權臣打壓,慢慢沒落的結局。 反倒是北朝,還有家族重新崛起的希望。 所以,顧家幾百年的積累,絕大多數都被顧繹、江陵大長公主等帶去了北朝。 顧衡和顧傾城這兒,只有極小的一部分。 此刻,顧家車隊看著浩浩蕩蕩,卻是另有緣故。 鄭莫走了,那些游俠兒卻沒走。 三四十個游俠兒,各個拿著武器,混跡在顧家的車隊里,還是頗能唬人的。 當然,這些游俠兒不光是給顧家撐門面,他們也有自己的盤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