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變美后,我躺贏了 第181節
父母親人以及外人,都以為他是身子不好才不能好好讀書。 而只有鄭先生自己知道,就算他身體康健,他也不是讀書的那塊料。 不過有了體弱這個借口,他的平庸,反倒不被人注意。 鄭先生卻不甘心。 他加倍刻苦的學習,聰明人過目成誦,那他就讀十遍、百遍。 再加上家學淵源,鄭家的讀書氛圍、教育資源等,還是影響到了鄭先生。 十六歲考中秀才,十九歲考中舉人。 鄭先生拼盡了全力,他很清楚,舉人應該就是他的極限了。 但家人和外人不知道啊。 他們只會覺得,鄭先生只是被身體拖累了。 二十二歲那年,鄭先生不死心的參加了鄉試。 結果,第一天就昏倒了,被人抬出了貢院,險些沒有救過來。 鄭家上下都被嚇壞了,就是鄭先生自己也認了命。 索性帶著妻子和兒子,回到老家,修身養性,教書育人。 其實,就是萬氏這個娘子,也是鄭家精細挑選的。 門第不高,萬氏的祖父還是農戶,直到她父親科舉入仕,才算改變了萬家的門戶; 母親是個好生養的,一人就生了四子一女。 萬氏是長女,懂事起就幫著母親照顧四個弟弟。 性子強,能支撐門戶,還會照顧人。 鄭先生的母親,就是看中了萬氏這一點,才不顧門第,為鄭先生聘了萬氏。 鄭先生:…… 最初他是委屈的,大嫂是國公府的小姐,二嫂是尚書府的千金。 就是庶出的三兄,也娶了伯府的女兒。 唯有他,明明是嫡幼子,卻只能娶個從四品國子監祭酒家的女兒。 萬氏祖母、母親都是農家女,半點世家的規矩都不懂! 萬氏雖然能干,可、可—— 不過,萬氏過門后,對他無微不至,就連喂藥喂飯,也都是親力親為,從假手于奴婢、仆婦。 萬氏對自己,也是發自內心的傾慕、尊敬。 她不會嫌棄自己不如父兄,也不會嫌棄自己只能靠著家族過日子,連個正經前程都沒有。 人心,是被一點點焐熱的。 再加上,萬氏的八字,或許是真的旺夫。 鄭先生娶了萬氏的第二年,鄭先生順利中舉,發榜的當天,萬氏產下長子。 雙喜臨門啊。 那一天,絕對是鄭先生這一輩子的高光時刻。 所有人都羨慕他,都稱贊他。 跟隨丈夫回到老家后,萬氏又生下了代表著祥瑞的龍鳳胎。 鄭先生覺得,他這一生也不算太差。 若是能再教出一個驚才絕艷的學生,他也就圓滿了。 趙青云是個好苗子,就算沒有鄭先生的提攜,他應該也能平步青云。 鄭先生對于趙青云的天分之高,又是欣喜,又是失落,還有隱隱的嫉妒。 而這個季小四,終于讓鄭先生體會到了身為師長的快樂…… 第152章 男主極品親娘(四十) 季小四有心求教,鄭先生想要得到“為人師長”的快樂,兩人一拍即合。 在鄭晚君的目瞪口呆中,在其他人(尤其是季家人)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季小四成了鄭先生的親傳弟子。 季小四還有去上工,但從書鋪回來后,他不再找趙青云求教,而是去鄭家接受鄭先生的嚴苛教育。 一天十二個時辰,季小四做工(兼吃飯)六個時辰,讀書(兼挨罵挨手板)四個時辰,每天只睡是個兩個時辰。 但,季小四還是堅持了下來。 三個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季小四跟著鄭先生學了三、百、千,開始讀四書。 他夠聰明,更加刻苦,仿佛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稻草,拼了命的努力。 鄭先生愈發有成就感。 他開始覺得,季小四該把所有的時間都拿來讀書。 而不是去書鋪浪費生命。 可是季家那群人,都是無賴、吸血鬼。 若是被他們知道鄭先生看重季小四,他們會拼了命的賴上鄭家。 雖然鄭先生不怕,可他也嫌麻煩。 再者,季家到底是季小四的家人,若是季小四不管不顧,或是太過決絕,對他將來也不利。 “投鼠忌器??!” 鄭先生默默的嘆息著。 就在鄭先生想著如何改變這種局面的時候,季家出事了! “季大郎似乎得罪了人,他去外地進貨的時候,路過雙頭山,結果被雙頭山的土匪給綁了?!?/br> 雙頭山是附近最有名的悍匪。 打家劫舍,綁票勒索,幾乎是無惡不作。 不過,雙頭山的大當家還算有些聰明,他打著“劫富濟貧”的旗號,不傷害貧苦百姓,也不敢針對高門大戶。 他們只劫掠中間的那部分人——過往客商,或是“為富不仁”的jian商。 而且吧,他們只圖財,不害命。 被綁票的人,只要乖乖繳納贖金,他們就會把人票安然放回來。 也正是大當家的這份“規矩”,雙龍山雖然惡名在外,卻沒有激起民憤,就是官府,也只是象征性的圍剿了幾次。 并沒有大規模的發動官兵去剿匪。 只要官府不認真,雙頭山的山匪就剿不干凈。 十幾年了,雙頭山的悍匪依然存在。 “雙頭山不是‘劫富濟貧’的好漢嘛,他們只綁那些真正的有錢人啊?!?/br> 而季大郎,只是個開了個小鋪子的小商人,根本就不夠雙頭山的“人票”標準啊。 “要不說他是得罪了人呢。嘖嘖,雙頭山的人發了話,要季家拿一百兩銀子贖人?!?/br> “一百兩?我的天,季家能有這么多錢?” “……贖金還不是最主要的,關鍵是,誰帶著銀子去贖人?!?/br> 季大郎可是疑似得罪了人啊。 如果雙頭山不講規矩,收了贖金還要撕票,不說季大郎危險,就是去送贖金的人,也要跟著完蛋啊。 季家可不是只有一個季大郎,兒子多了,各自娶妻生子,也就都有了私心。 熟悉季家的老鄰居們,覺得一百兩銀子的贖金,季家想辦法湊一湊,還是可以湊齊的。 關鍵是季家愿不愿意湊。 湊夠了,又由誰去雙頭山贖人! 老鄰居們沒有猜錯,季家確實可以湊夠一百兩。 而季老頭兒也強勢的表示,要拿錢贖人。 一來,季大郎是長子啊,季老頭兒最是看重。 二來,季大郎的兒子,讀書頗有些天分,書院的先生都夸他好。 季老頭兒自己是個市井混混,仿佛不要臉面一般。 事實上,他骨子里也想兒孫出息,家里能夠出個當大官兒的人。 季家大房,那就是季老頭兒的心肝寶貝。 所以,其他房頭的人都心疼銀子,不愿意出錢,季老頭兒卻瞪著三角眼,將所有的兒子、兒媳婦都震懾住了。 這老潑皮,可是渾了幾十年啊。 真惹急了他,這人什么缺德事兒都能做得出來。 其他的幾個兒子、兒媳婦都慫了,紛紛表示愿意湊錢。 錢,湊夠了! 但,誰去送? 季老頭兒肯定不去,他確實看重長子,可他更惜命。 季大郎的幾個兒子,也不能去,孩子還小呢。 季二郎、季四郎、季五郎也都找了不同的借口,打死不去雙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