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書迷正在閱讀:無恥天神混跡校園、禁忌妖嬈媚君側、無良妖后,夫君莫輕狂、穿成反派暴君的舊寵[穿書]、穿成惡魔后我拯救了神明、反派渣男人人愛[快穿]、每個世界都是火葬場[快穿]、重生之下堂夫、快穿:變美后,我躺贏了
葉如塵提議,“不如另設院職,區于戶部司農寺,劃田撥地,專供農學研究?!?/br> 皇帝采納了此建議,顧父也十分贊成,但說到回京,顧父尚還有幾分猶豫,葉如塵知道他還惦記著在隴州的田莊,顧父近幾年的汗水、精力與成果都在里面。 “爹,一個人力量有限,若想成大事還需集眾人之力,百家之長?!比~如塵并未多勸,道理顧父也是知道的,回京后,有了朝廷支持,可cao作空間大了不止幾倍。 換個角度,雖離京多年,顧家根本到底還是在京城,即便顧父不在意這些,也要考慮顧母和團子。 況且葉如塵秋日期滿就要歸京述職,屆時若皇帝不再冒新念頭,他說不定就能實現在京當咸魚的愿望。 到時一家人整整齊齊,顧父要么還是回京,要么一個人在外。 兩相權衡,顧父很快有了決斷。 如今剛出冬,還未到播種時,上年的研究記錄也做完了。既然早晚要走,現在正是好時候,回京恰趕上好時候。 皇帝當場下旨,設農科府,劃土地千畝,司農業研究,封顧父為農科府卿。 至于農科府的人手,回京再行安排,將會從今年的新科進士和其他各部選調。畢竟做到這一步,自然不會是顧父一個頭帶一群沒讀過書的莊稼漢。 “怎么這么突然?”聽到顧父封官要隨陛下歸京的消息,眾人都吃了一驚。 葉如塵簡單做了解釋,大家不甚歡喜,這也是個好消息。 顧父走了,顧母沒有隨行,決定留下來和葉如塵夫夫一起,一來舍不得 小孫孫,擔心夫夫倆忙起來顧不到,二來湍水書院還些事宜未安置好。 顧母第一次正經為人師,對幾個班的小學生傾注了心血,放假前不知哪里傳出來說明年要換老師,小崽子們哭了好久,把顧母心疼壞了。 ...... 余下半年安安穩穩,一切順當。葉如塵的政務沒什么好苦惱的,正常完成交接即可。 劃新區、辦學院、建工廠、修路等等,雖是他一手帶領隴州走到今天,但也是眾人共同參與一起完成的。 規則已定,流程已順,隴州人才濟濟,即便走了葉如塵,也不會出亂子。 顧青辰將[有間書屋]交給了掌柜李福,有間書屋本就歸陸家書坊,顧青辰只是代管,起了個新名,只隴州一家罷了,如今要走也不想多事便斷得干凈,左右會有陸家的人cao心。 而[有間報社]乃顧青辰一手承辦,雖有陸家參與合作,但大東家是顧青辰,并在各地開有分社。顧青辰年前就選了知心掌柜,又提拔了幾個管事,年后便完全放手,幾個月過去,見一切順當便也安心。 唯一令人有些cao心的當屬湍水學院。 湍水學院往大了說是以教書育人為目的,志在培養新一代希望,實際就是為了上不起學堂、私塾的學生提供一個機會罷了。 不比尋常書院學堂,湍水學院自建學之初就存在不少爭議。 比如女子哥兒不用參加科舉,浪費名額資源等等。 學院有年齡限制、婚姻限制就罷了,還不分性別,不為科舉,初三畢業不論學成多少,能否考上童生都不會再留。 這幾點至今還有許多人不滿,只是有葉如塵這個名譽院長壓著,這兩年倒也無人敢議論,明面上都是夸得千好萬好。 左右初三畢業最大也才十八歲,在這個年紀考上童生也是不多的,若能考上秀才那必是佼佼者。 而湍水學院初三畢業不再留人,若學子想繼續進學,只能去別的書院就讀。 所以湍水學院和其他書院非但沒有競爭關系,還給輸送人才,自是不怕被書院打壓關門。 怕只怕,為了培養“人才”,會有外力迫使學院改變現今模式,拒收女子哥兒,以科舉為先。 那就徹底偏離了葉如塵辦學的初衷,葉如塵無法保證能杜絕此事發生,但也會盡力而為之。 當初建學院,打了官府的招牌,但湍水學院決不能由官府把控。 雖是衙門督辦的,但起先說好學院的一切事宜由學院負責,衙門不能隨意插手。 因為葉如塵一直兼任著學院院長,所以湍水學院和州衙多少有些聯系,最后半年間,葉如塵將兩者關系斷了個干凈。 雖說背靠州衙好處多多,但知州幾年一換,若每任知州都能任院長,那湍水學院遲早會變得一團糟。 好在如今學院的老師們皆是精挑細選,品行優良之輩。 陳山長作為副院長,一直以來對學院管理模式很是支持和上心,將學院交給陳山長,葉如塵也較為放心。 至于學院未來,就要看現在這批人能做到什么地步了。 葉如塵不是沒想過,如果他回京后有能力在京興辦教育,或許能影響各地域,進而給湍水學院添一把助力。 但未來的事不好說,即便有機會,這個事情也不是三年五載就能完成的。 六月,葉如塵的調令就下來了,很快手續辦完,秋八月,葉如塵一家返京。 離開前幾日,葉如塵已經無事一身輕,夫夫兩人坐著馬車,將隴州城各角落轉了個遍。 不舍總是有的,區區三年而已,但對于葉如塵來說,隴州就好似他在這個世界除武同府外的第二個家。 啟程之日,葉如塵不欲驚動旁人,天微亮一大家人就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