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為什么現在還要體會一下被家長盯著寫作業的痛苦?!?/br> 【還有,你知不知道你在開會?】 【被這么多人圍著,我心里壓力很大的好嗎?】 旁邊的貝恒早就習慣了小兔崽子嘰嘰呱呱的聒噪心聲,已經能自動過濾了。 第182章 物流 尚書令說著如今朝中的難處:“江淮水患,漕運不通?!?/br> “京中本就是人群富集之地,人人都想來天子腳下?!?/br> “但糧食供應卻不夠?!?/br> “原本從揚州等地運糧過來,也是能頂住的?!?/br> “但大越近年越發繁盛,京中人丁興旺。官員數量也日益增多?!?/br> “原本的運力就不夠了?!?/br> 旁邊的許蘭期咂摸了一口茶,真香。 還是每次來議事的時候,御書房里的茶最好喝。 御案旁邊的貝婧初支楞個耳朵,聽著尚書令的匯報。 寫作業的時候,除了寫作業,干什么都快樂。就算是聽阿耶開會,都比這有意思。 反正她能聽懂。 尚書令發愁嘆道:“這么下去不行?!?/br> “臣提議,削減京城人口?!?/br> “給點補償予被選中之人,遷移他城,緩和一下京內缺糧的壓力?!?/br> 這方案讓貝婧初愣了一下。 【好直白的邏輯,嘴太多了,飯不夠喂了,就把多的人趕出去?!?/br> 【雖然沒問題,開源節流嘛,開不了源,那就節流?!?/br> 【把不需要、不重要的人趕出去,那就節流了?!?/br> 【首當其沖的,肯定就是老百姓?!?/br> 【唉~就是有點怪怪的?!?/br> 【不能想辦法開開源嗎?】 皇帝聽著她略顯天真的想法,也是一時無言。 運力的問題早就不是一天兩天了,要是真能想出辦法,手底下的官員們早想出來了。 皇帝覺得自己簡直是煞費苦心,為了讓小家伙能明白其中的難處,他特意問道:“為何不能提高運力?” “遷移之事,難免躁動人心,使民心不定?!?/br> 尚書令回道:“水路運糧的時候需要看運氣,不知何時不通?!?/br> “若遇水患之時,運氣好的,還能等上兩日,再將糧船運來?!?/br> “運氣不好的,船上的米糧便浸水了?!?/br> 尚書令覺得有些奇怪,自從天塢公主被召到御書房寫課業后,陛下讓他匯報事宜,總是問得詳盡許多。 這些事宜,陛下早就了解了,何必要再問一遍。 但他阻止了自己多想。 是不是他心里那個猜測,都不重要。 貝婧初不知道自己阿耶是在拐彎抹角地提醒著她,心里對尚書令說的難點很不理解。 這個問題的癥結太明顯了,她真的很疑惑:【所以,為什么不能水路不通的時候就等著,等水路通的時候就立馬開船呢?】 這個疑問,貝恒自己就能解答她。 小孩子想事情,還是簡單了一些。 他嘆了一口氣,惆悵道:“江淮一帶,水況復雜。尤其夏汛之時,不知何時才能通路?!?/br> “從揚州直運至此,路況難測?!?/br> 下方的臣子雖然不明白,陛下為什么要說廢話,但沒人提出質疑。 萬一陛下最近就是有說廢話的愛好了呢? 聽皇帝這么一說,那問題就更明顯了。 貝婧初實在憋不住了。 她弱弱地開口:“陛下,兒有一問?!?/br> 肅穆的氛圍被稚嫩的童聲打破,一些古板的臣子蹙眉不悅。 例如殷侍中。 他們本就不喜議政之時,一個什么都不懂的五歲稚童在殿內旁聽。 實在不像話。 可陛下實在寵愛這個長女,他們也不敢說什么。 近日來,她雖人在御書房,但不發一言,安靜乖巧地坐在一邊。 他們還贊她乖覺,沒想到此時就原形畢露了。 皇上膝下子嗣少,對皇嗣寬縱得沒規沒矩。 要是放在他們家,自己議事時,孩子敢插嘴打斷進程。 那是少不了一頓責罰的。 小孩子童言無知,可知他們的每時每刻,關系著多少人的生計。 就看著無知孩童能在這軍機重地,說出什么可笑童言。 正不滿地鄙夷著。 殷侍中聽到那小小的女孩發出疑問:“為什么,不能在江淮處,建一個糧倉?” “先把糧食運到糧倉里存著,等水況好的時候,就抓緊時間運,水況不好的時候,就先在那兒放著?!?/br> “還可以當個備用糧倉?!?/br> 等她把話說完,發現這一堆平日里威嚴端肅,眼高于頂的老臣們,全都用一種很奇怪的眼神看著她。 【怎么了?怎么了?為什么全都齊刷刷地盯著我?】 【這樣真的很恐怖好嗎?感覺像是被控制的傀儡人一樣?!?/br> 貝婧初摸了摸臉頰,心里慌慌的。 【我臉上有什么東西嗎?】 皇帝撫掌大贊:“好!” “初兒果真最得朕心?!?/br> 他對著下方眾人,狀似玩笑道:“看看,朕的皇兒才五歲,就能為朕分憂了?!?/br> “你們這些老家伙,還不如一個乳臭未干的稚兒呢?!?/br> 可能做到重臣的,不會真傻傻的以為皇上是在打趣說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