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自己活了半輩子了,一路披荊斬棘登上皇座,還沒有一個小孩子來得清醒。 他以前也害怕過,人前不顯露出來。 偶爾夜深時,會想著自己一生雖無愧于社稷黎民,但作惡多端。 他死后會不會下地獄,他的子孫后代會不會遭報應。 初兒說的有道理,上天可能懶得搭理他們。 否則他這樣每天都在扣功德的人,早就該下去見閻王了。 皇帝被太后的“死訊”刺激到了,擺駕仁壽殿,給太后請安去。 順便還撈上了貝婧初。 仁壽殿里,太后身邊的蕙姑姑一臉喜色的小跑進來。 太后笑罵她:“多大歲數的人了,還這么喜形于色,是撿到金子了這么高興?” “太后您就別打趣奴婢了,是陛下要來給您請安了,這會兒御駕已經在路上了?!?/br> 太后從小榻上起身,頓時也不困了。 “好端端的,怎么想起來看哀家了?” 蕙姑姑撿著她愛聽的說:“陛下孝順呢!也就是朝中事忙?!?/br> “現下可能得空了,就來給您請安了?!?/br> 其實正常的皇帝都是要給每天給太后請安的,以作孝道的表率。 但是現在的皇帝之所以會被評判為暴君,就是因為他行事從不顧及名聲,不在乎后世史書之上的評價。 所以就是太后心疼皇帝處理朝政辛苦,免去了他的每日請安。 但是這個心疼是自愿的還是被迫的,大臣們不知道,大臣們也不敢問。 貝婧初也被抱到了仁壽殿,太后一見她,笑得更燦爛了。 但是嘴上責備皇帝:“初兒才多大,這大冷天的你就把她帶出來,也不怕涼著孩子?” 話一出口,太后就噤聲了。 她和兒子的關系本來就僵。 不好好關心盡一番拉近母子關系也就罷了,還一出聲就是責怪。 皇帝語氣一如既往的冷硬:“太后多慮了,朕自然是坐暖轎來的,不會讓公主頂著寒風?!?/br> “……嗯,好?!?/br> 貝婧初滴溜溜的大眼睛轉著,看著這尷尬的氣氛。 【其實阿耶是怪太后當年忙著爭寵,不管孩子?!?/br> 【他都發燒在床上說不出話了,太后還在想著怎么討好先皇?!?/br> 太后和皇帝同時一僵。 皇帝是被說中了心思的不自在,太后卻是驚訝這孩子怎么知道? 【唉~我這阿耶孩子少,個個都疼愛,所以不知道不受寵的皇子是什么待遇?!?/br> 【皇子受寵無非是自己有出息,或者親媽是寵妃?!?/br> 【但是小孩子沒上學之前哪里看得出出不出息?!?/br> 【況且太出息的皇子不僅會被看中,還容易被忌憚打壓?!?/br> 【太后就是考慮到這一層,才鉚足了勁兒爭寵的,才讓皇帝以有蟄伏的機會?!?/br> 【都是很簡單的道理,只是這母子倆當局者迷,沒看明白?!?/br> 【而我這傻爹呢,當時年齡小又受了人的誤導,以為太后只是把他當工具,就更恨了?!?/br> 【又都不長嘴,一個怪當媽的不關心自己?!?/br> 【一個嫌做兒子的又悶又硬,整天喪著個臉跟個石頭一樣?!?/br> 【直到太后得了瘟疫將死之際才說開,來個子欲養而親不待,這不是鬧呢嘛!】 不停歇的吐槽打的皇帝和太后兩人腦瓜子嗡嗡的。 皇帝抱著貝婧初的手臂緊了緊。 原來阿娘并不是只在意父親的寵愛,不在意他這個兒子。 不是把他當爭寵的工具,獲得權勢、獲得尊貴地位的踏腳石。 而是為了他能得到更好的資源,能順利的韜光養晦,才去爭的。 太后這才明白皇帝的性子為什么變成了這樣。 她記得這孩子小時候是很乖巧的,雖然不活潑,是個靦腆的性子。 太后最喜歡逗他了,一逗就害羞,惹急了還哭,特別好玩。 就是不知道什么時候越來越生疏了。 等她注意到的時候,孩子已經不愿意和她說話了。 他們母子也沒有開誠布公的談過,心結又哪里是這么好解開的。 還有就是,她會死于瘟疫嗎? 貝婧初不知道兩個人在偷聽,繼續想著:【其實太后也算是求仁得仁了?!?/br> 【妍太妃就是一心撲在兒子身上,母子倆感情多好啊?!?/br> 【但是沒給孩子帶來任何幫助,奪嫡的時候棋差一著輸了?!?/br> 【再好的感情也只能一起到地下團聚去了?!?/br> 【比起孩子和她感情親近,她應該是更希望孩子能好好的活著,榮耀加身?!?/br> 【所以這么多年,倒是沒后悔,只能說是遺憾?!?/br> 【但是我阿耶后悔呀!悔死了呀!嘖,真可憐?!?/br> 貝婧初看著他倆相顧無言干著急,急得都要會說話了。 太后古怪的看了皇帝一眼,實在想象不出來這沒心沒肺的小子傷心后悔的樣子。 既然如此,就找個機會說開吧。 太后深吸一口氣:“把初兒給我抱抱?!?/br> 貝婧初換到了太后懷里。 “初初,有沒有想大母啊,大母還想把你帶過來仁壽殿住呢?!?/br> “就是想著外邊太冷了,怕你路上風寒放棄了?!?/br> “結果你那不靠譜的阿耶直接就帶你出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