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書迷正在閱讀:請為我尖叫、重生后,806女寢靠囤貨在末世、絕對碾壓[快穿]、從夜的命名術開始、[清穿+紅樓] 太子和我的狗】互穿后、白蓮花gl(純百)、我是主角攻的作惡兄弟、[綜漫] 當隱隊員的我成為咒術師、[綜英美]非正常馬甲使用手冊、惹上監獄大佬后,我逃不掉了
尤其后期到了如今的神熙朝。 開國之初,太.祖皇帝延續前朝設三省六部一臺一府,只做了一些大小的調整和改進。 總體來說,朝政大致流程是這樣的:三省中,門下省負責接收地方奏疏,分別別類后,小的直接發到尚書省轄下的六部,讓六部自行處理,而中等及往上的和請安折則往政事堂上遞。 政事堂是由三省高官抽人出來組成的,授平章政事或黃郎政事,采用輪值制,在政事堂大廳共同整理和處理來自全國大小的政務折子。 政事堂就是整個國家的政治核心,相權所在。 而平章政事和黃郎政事就是宰相和副相,大燕是多相制,而三省和政事堂諸相位由太.祖皇帝麾下的心腹文武以及門閥世家共分,底下的六部九寺五監三十六府也一樣。 利益按功勞和勢力分派,所以大家都很滿意。 而且政事堂草擬了處理意見之后,會初次送到執行部門尚書省。尚書省之下設六部吏、戶、兵、刑、禮、工六部,讓六部給意見,六部覺得不妥的,就可寫上字條夾在里面送回政事堂,讓大佬重新草擬意見??梢杂卸啻蝸砘?。這里是第一次的駁反。 等六部沒有意見了,就會把折子和草擬處理意見都送回去政事堂。政事堂再上呈皇帝批復。 皇帝也可以把認為不妥的折子打回政事堂讓宰相們重新處理,或者直接詔一位或多位宰相過來商議。 而皇帝處理完的折子會重新發回門下省。門下省負責審核皇帝的政令、駁政違失。門下省若覺得大不妥,是有權把折子駁回給皇帝的,這里是第二次封駁。 五軍都督府那邊也是差不多的流程,不過那邊是軍務。而政事堂對軍務也有議論權。 另外還有御史臺,負責監督的,各邊的人都有,最開始是互相監督。 若遇不決大事,或認為折子遞送不能很好解決問題的?;实勰苷匍_朝會商討;在朝朝臣也可以在三六九的常朝大朝當場上折奏事。 反正說了這么多,解釋的只是一件事:那大燕朝的相權和臣權也是不輕的,皇帝并非一言堂,三省宰相們可以各種渠道駁斥皇帝的。 但后來就不大行了,尤其進入神熙朝之后。 中書省的首席長官叫尚書令,等同前朝大宰相,不過這個職位后來被神熙女帝給撤了,換成內閣首輔。 神熙女帝在神熙六年借口奏疏太多政務太繁忙,設武英殿內閣,讓門下省按神熙女帝的最初的朝議諭旨,將政務奏疏按種類一分為二,分別送到內閣和政事堂的。 武英殿內閣內,設十六閣臣,同時撤了文仲寅尚書令之銜,他是政事堂的平章政事,同時委他為內閣首輔。有多名平章政事兼任閣臣。 這樣看起來門閥好像沒吃虧。 但其實不是的。 因為同時進內閣的,還有各衙部新提拔上來的青年閣臣九名,這些都是神熙女帝的親信。 近年來,在擁有批紅反封駁權的司禮監內事堂的配合下,漸漸的,這些青年閣臣在內閣占據了主導的位置。 政事堂倒還在,但相權漸漸已被分去一半了。 楚淳風笑道:“這些年,你這個內閣首輔在武英殿內閣是不是漸漸有些力不從心的感覺?” “至于送到政事堂的政務折子,是不是越來越顯少了,并且不如內閣那邊的重要?” 神熙女帝對世家門閥的打壓和暗削,是從里到外,從上到下的。只是因為她還在大肆裁殺宗室和太.祖遺臣刺頭,對比起來,手段顯得溫和很多。 但結果都一樣,兩儀宮和宗室完了,就該輪到門閥了。 楚淳風一針見血:“再這樣下去,就該輪到你們的封地了,封地自治啊,女帝陛下的眼中釘rou中刺。被削弱到慢慢徹底消弭,門閥如十六鷹揚府一般轟然倒下,這是必然的事?!?/br> 他說:“文家主,文相公!你以為俯首帖耳女帝就會放過你們青州文氏嗎?別做夢了,不可能的!” 況且,楚淳風笑笑:“你們文氏真的俯首帖耳了嗎?” 文氏一方面想俯首求生,但一方面又下意識動作。 龍江之變的策劃,有好些個世家私下出力支持過的,這是楚淳風確切知道的。其中沒有文氏,但再往深里挖一挖,影影倬倬還是有過青州文氏松松手的痕跡。 楚淳風認真說:“聯絡相熟世家,和兩儀宮合作吧!不然兩儀宮一旦轟然倒下,宗室徹底完了之后,接下來必然輪到你們了!” 神熙女帝清掃國朝,已經差不多到了最后一關,兩儀宮和宗室徹底完了,她必會撕下溫和的面皮,屆時想掙扎都難了! 文仲寅臉色變完又變,聞言不由呵呵冷笑:“皇帝就好了?” 皇家的烏鴉,天下一般黑。 沒了神熙女帝,換上皇帝,門閥世家的待遇還是一個樣! 文仲寅親身經歷過開國之戰,當時渭水之側,太.祖皇帝還和他父親歃血為盟呢。結果到了如今這境地,作為一家之主,他心內忿忿焦灼。 可惜俯首帖耳的唯一作用,只是延緩。 神熙女帝的刀俎就像纏絲,一圈圈繞緊他們,已經削無可削快見骨了。 文仲寅非常清醒,只是當下局勢并沒有文氏等門閥世家奮力一搏的余地,不管神熙女帝還是皇帝,他們只不過徒勞無力掙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