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書迷正在閱讀:請為我尖叫、重生后,806女寢靠囤貨在末世、絕對碾壓[快穿]、從夜的命名術開始、[清穿+紅樓] 太子和我的狗】互穿后、白蓮花gl(純百)、我是主角攻的作惡兄弟、[綜漫] 當隱隊員的我成為咒術師、[綜英美]非正常馬甲使用手冊、惹上監獄大佬后,我逃不掉了
裴玄素手持嶄新的笏板,垂眸端詳片刻,他的折子已經在進殿的時候交上去了,和大家一樣,眾目睽睽的,很多人都不知不覺屏住了呼吸,連罵他談論他都忘記了。 小太監捧著小心托盤上了玉階,把托盤上一式兩份的折子們分別擺放在最上首和左下側一點的兩張御案之上,裴玄素那封特別厚,小太監挑出來,擺放在最中央,上皇陛下和皇帝陛下一坐下來的手邊位置。 裴玄素抬眸瞥了一眼,收回了視線。 隨著那封折子被小太監拿起擺放下來之后,嗡嗡的聲音不知不覺停下來了,所有人都盯著那封折子。 …… 該來的還是來了。 靜鞭響,太監特有的尖細高唱,兩乘鑾駕自東西而至,停在朝天殿大殿的殿門外。 不管心里想的是什么,所有人頃刻跪伏,山呼萬歲,被叫起。 神熙女帝和皇帝的目光都落在最前排的那抹陰柔袞然的赤紅之上。 裴玄素毫不遲疑出列,沉聲:“啟奏二圣,臣等不辱使命,已經將十六鷹揚府一案徹查清楚!” 梁恩下了玉階,當場撿起神熙女帝扔下的紅封折子,當朝朗聲宣讀。 一句接著一句,犀利而簡潔,簡直駭然聽聞。 有很多朝臣是不知道具體詳情的,從瀛州鷹揚衛大量販售銅鐵開始,到陸通船行,到鷹揚衛龐大的私運能力,那張沈星劃線的輿圖被裴玄素呈上并當朝拉開,密密麻麻的線路簡直讓人瞠目結舌,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連皇帝都是第一次見,手收緊握繡金龍椅的扶手,臉色鐵青驚人。 緊接著,梵州之事一出,和追殺東西提轄司的人一事一起爆出,簡直是震驚了所有人,駭人聽聞。 最后,是門下省和兵部吏部的私壓奏疏,這已經有明證的;另外五軍都督府專門負責十六鷹揚府軍務的左軍、前軍都督府,要么重大失察,但這個可能性不大,要么就和前者一樣,有人私壓消息上下串聯隱瞞皇帝。 神熙女帝盛怒之下,語氣森然:“你們這些人,真的好大的膽子?。?!” 朝堂內外,噤若寒蟬。 不過神熙女帝今日朝上要處理的,并不是門下省和兩部一府隱瞞奏報的事,和十六鷹揚府這太.祖朝最大遺留軍事勢力的龐然大物相比,其他的都不算事。 “看來,時過境遷,這些逆臣逆將膽大妄為,已經遺忘了開國之艱,太.祖皇帝設立十六鷹揚府的初衷了?!?/br> 神熙女帝神色淡淡,即便太.祖皇帝已經死去多年,一句場面話,她有淡淡的不虞。 還有誰說什么?還有誰能為十六鷹揚府辯駁呢?怎么辯駁?再怎么巧舌如簧在此等動搖國基的種種大罪之下,只能訥訥喊了幾聲:“這個還沒有證據?……那個也沒有!” 好些人驚慌失措喊,“閹宦自來善于羅織罪名,無憑無據,不可定罪啊陛下!” 裴玄素淡淡一笑,轉頭,目光凌厲盯著那人,“梵州永業田荒廢,侵占民田,半城皆知!難道還有誰掩藏得住嗎?” 那人被裴玄素銳利視線一盯,心臟都不禁漏跳半拍,驟然失聲。 “好了!” 安靜了片刻的朝堂突然洶涌起來,神熙女帝陡然厲聲。 一寂。 “裴玄素,偷盜官銅官鐵案有沒有證據!” 裴玄素沉聲:“有!欽差團及兩司兩監一并核查多時,眾多折子賬冊已上呈東都多時?!?/br> 想必想見的都見過了。 “陸通船行呢?” “全程欽差團監察,證據俱已在朝外!各地亦尚有人證?!?/br> “私運圖及梵州呢?” 裴玄素厲聲:“請陛下重新遣使,抵梵州一看就知!十六鷹揚府的私運,船過留痕雁過留聲,對著賬冊上下尋索,人事必在!西提轄司督主趙關山及兩監監司梁默笙已經在虎口關鷹揚總府,大量證據昨日已開始陸續運抵!” “好!” 神熙女帝厲喝一聲,一拍御案,目光凌然,掃視底下滿朝文武,最后,是左下首稍次于她御座的兩儀宮的皇帝。 皇帝并未回頭望她。 神熙女帝一身朱紅玄黑的十二章皇帝冕服,五色旒珠劇烈晃動后又漸漸停下,整個朝殿鴉雀無聲,只聽見旒珠清微碰撞的聲音。 十六鷹揚府一案,神熙女帝大獲全勝,她居高臨下:“擬旨,暫解一應鷹揚衛指揮使兵權;飛馬曉諭趙關山,即刻押解鷹揚總府都指揮使李江、副都指揮使魏世南入京候審,及一應指揮都事、指揮僉事。一應人等,待罪號枷,及其家眷,諭到即行?!?/br> “前瀛洲衛指揮使廖宗興等欺上瞞下又私下將令的已在押者,曉諭神策衛指揮使蔣無涯將其押解進京?!?/br> 蔣無涯此時“應在”虎口關鷹揚總府,但因他父親蔣紹池和他本人,神熙女帝將他抽出,不許再參與接下來的混亂和雷霆萬鈞的核查。 “梁默笙領人去梵州?!鄙裎跖鄣创?,“內閣和政事堂也挑幾人做新欽差,一并過去吧?!?/br> 內閣和政事堂諸相公不少人沉默,首輔兼平章政事文仲寅只得上前一步,“臣等領旨?!?/br> 神熙女帝笑意不達眼底,頃刻收斂,她冷厲的目光最后投向皇帝的御案方向,“這曹州瘧疾,看來內情頗大啊,應當一并徹查清楚!” 她聲音陡然一厲,這次點的是早已擇好的寇承嗣并大理寺一眾心腹重臣,當朝擬旨,讓其立即出京去徹查清楚曹州瘧疾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