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書迷正在閱讀:請為我尖叫!、我在陰冷廠督身邊吃香喝辣、請為我尖叫、重生后,806女寢靠囤貨在末世、絕對碾壓[快穿]、從夜的命名術開始、[清穿+紅樓] 太子和我的狗】互穿后、白蓮花gl(純百)、我是主角攻的作惡兄弟、[綜漫] 當隱隊員的我成為咒術師
姜拂玉和林愫一合計,就已經先將謝家三郎內定了。 如果要替姜瑤選伴讀,那謝蘭修必然是最合適的人。 姜瑤曾經與他相處過一陣子,三郎君珪璋特達,有其祖父之風,今后入朝為官,必是國之肱骨。 而且謝家清流,人盡皆知,前世為純臣,不與李家茍合,寧為玉碎,擁護姜瑤,導致滿門被殘害。 謝蘭修在姜瑤身邊,林愫和姜拂玉都極為放心。 姜拂玉認為,伴讀里不能光有男孩子,也得有個小姑娘陪著姜瑤,她選定的是她長姊姜青玉的女兒,也是姜瑤的表姐,蘇培風。 即便她母親不愿意讓蘇培風出風頭,但夜明之珠,哪怕藏于匣中,也總有光芒溢出。 姜拂玉敲定了第二個人選。 第三個,是林愫決定的。 上官寒。 上官究想要將兒子留在宮里,那么將孩子送入東儀宮當伴讀便是最好的安排。 而且林愫深知自己女兒那學渣屬性,前兩位太過驚艷絕才,對比之下,未免會讓她感覺自卑,長久以來,她的學習熱情也會被打擊。 這時候就要運用到平衡之術,讓一個和她差不多的孩子、甚至比她差一點的入宮。上次壽宴上,姜瑤就和上官寒很合得來。 選上官寒,姜瑤的自信心被學霸們重創的時候,便可以在上官寒那里找回一點平衡來。 姜拂玉將伴讀的名冊交給姜瑤,她一眼掃了過去。 姜瑤:真巧,都是老熟人了。 林愫和姜拂玉眼光真是獨到。 比起上一世,她的伴讀還多了兩個,難怪姜拂玉讓她提前遷居東儀宮,因為就鳳儀宮那小書房,根本就裝不下。 伴讀都選到了她心里去了,只是夫子…… 姜瑤想起了崇湖學宮中,那位夫子鏗鏘有力的話語,她再次側目看向林愫,發現他微笑朝自己示意。 姜瑤還記得林愫說的話,如果想要伍卓當她的夫子,那么她只能自己和姜拂玉提起。 “娘親,”姜瑤將名冊合起來,鼓起勇氣來到姜拂玉面前,“您為兒臣安排騎射,禮樂,兵法,書畫等諸門課程,這些誰來當兒臣的夫子,都不重要,只是……四書五經,圣賢之理,乃治國之本,不可不察。兒臣想要的是與兒臣心中治國理念相合的夫子,兒臣心中,已經有了人選?!?/br> 姜拂玉反問道:“那阿昭心中的治國之念是什么?” 姜瑤不假思索地答道:“《禮記》有言: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自危陽之難后,國祚衰微,然天命尚在南陳?!?/br> “母親理應知曉,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民不安則戰亂四起,兒臣以為,中興之國,在于養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為貴,君為輕,君主應當以民為本,上行下效,民生安樂,國君自可垂拱而治?!?/br> “使天下人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便是吾心所歸?!?/br> 第69章 獨生女 姜瑤上輩子回到皇宮, 剛剛成為儲君的時候,對于治國安邦,腦子其實有很多想法。 生長在現代, 經歷過社會主義的洗禮,姜瑤深刻明白,身為統治者, 必然要為老百姓著想。 她是儲君,將來便是國君,享天下人供養,必然也要回饋天下人,替黎庶著想。 她雖然做不到給這個生產力低下的時代帶來社會主義,這也不現實, 但千百年來圣賢明君的治國大道印刻在她心中,她多年來的思想教育不是白學的。 變法,革新,親民,她前世是真的想要憑借她當年在書本上學到的東西, 為這個時代做一些事情。 可惜上一世的她, 還沒成長起來,就一腳陷入了泥潭之中, 從此爭斗不休,反而失了最初的本心, 最后一事無成。 現如今李家已除,姜瑤若能成為儲君, 便可以大膽地去做當年自己想要做的東西。 她選伍卓, 不僅僅是因為林愫,更因為她自己。 崇湖學宮中的對答, 他口中所說,正是“仁愛親民”四字,也是姜瑤學了五千年歷史,所印刻入腦海中的東西。 她躬身對姜拂玉說道:“崇湖學宮夫子伍卓,兒臣曾在學宮中聽聞過他的講課,他主張仁德為治國之本,體察百姓,與兒臣的主張不謀而合,路漫漫其修遠兮,兒臣想要追隨伍夫子,學習治國之道?!?/br> …… 姜拂玉默然,片刻后轉身看向林愫,他臉色一凝,也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他們都被姜瑤的話震驚了。 即便林愫告知姜拂玉,姜瑤帶著前世的記憶,但是在她眼里,姜瑤還只是個八歲的女孩。 這樣的話會從姜瑤口中說出來,著實令姜拂玉感到驚艷。 姜拂玉溫柔地撫摸著姜瑤認真的小臉,“阿昭,告訴娘親,你是真心喜歡伍卓的,還是受人唆使?“ 說著,姜拂玉轉身,惡狠狠地盯了一眼那個“教唆”姜瑤的人。 伍卓與林愫故交,她怎么可能猜不出來,姜瑤這個選擇,很有可能就是林愫在背后教唆的。 包括姜瑤所說的這些話,也很有可能是林愫引導姜瑤對自己說出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