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節
言畢,手中長槍已然呼嘯而出。 涅奴神情變了變,揮刀去擋時,心間感到兩分蹊蹺,方才他那句話是用北狄語說的,對方聽懂了,并且用北狄語回應了他的話! 這大盛的皇太女竟然精通他們的語言! 且此時近身交手,對方給他的感覺也很蹊蹺,仿佛在哪里見到過……近來幾番對戰他固然遠遠見過對方,但他指的是更久以前! 只這分神的短短間隙,對方手中長槍便刺破了他身前的甲衣。 涅奴眼神再變,不敢再有分毫輕視,打起十二萬分精神,另只手揮舞起腰間帶著鐵鉤刺的沉重銅鞭,卷殺上去。 第610章 取其首級 此番對戰北狄,這算得上是李歲寧第一次和北狄將領近身交手。 她是儲君,多數時候被要求在中軍之列指揮戰局。 而阿史德元利的作戰之道,很值得深究—— 早在李歲寧剛抵達北境時,崔璟便與她說過,此戰最大的難題除了北狄的強悍騎兵之外,便是阿史德元利。 不同于北狄鐵騎習慣游擊作戰的風格,阿史德元利擅長排兵布陣、統領大軍,他顯然學習過漢人的陣法,并依據北狄兵馬的特點進行了改進。 李歲寧最初時想,對待北狄鐵騎,最好的策略便是逐個攻破,但阿史德元利幾乎沒給盛軍這樣的機會,他整合重兵攻關,讓盛軍不得不與他們正面鏖戰—— 阿史德元利久攻不下,并非是他的戰略出現了問題,而是他的對手出乎預料的堅毅強大。 阿史德元利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在摸索嘗試變換戰術,但是涅奴等人無法理解,在他們看來,阿史德元利是一位無能的將領。 兵強者,伐其將; 將智者,伐其情。 然而阿史德元利可用以“被伐之情”不在此處,暫時無法伐之。 既兵強而將智,而又無法伐將,那便唯有拆分兵與將,繼而伐離將之兵。 選擇了離隊的涅奴等人,便是“離將之兵”。 他們是依舊兇悍的野畜,但今日務必悉數被斬于屠刀之下! 李歲寧本也未曾打算放過這個終于等到的機會,更遑論此時她心下填滿了悲沉的仇恨。 面對仇敵,務必拼盡全力! 她眼底是凜冽殺意,眸如冰封的湖面,視線所經之處,寸寸凝結成冰。 被那雙極冷卻又極其平靜、仿佛在看待死物一般的眼睛盯著,涅奴一瞬間即被激怒,一個至多只他身形一半大的小小漢人女子,也敢拿這種眼神看他! 他曾親手拆過盛國的公主,今日便不妨再拆一位盛國的儲君! 涅奴手中銅鞭揮舞,帶出呼嘯鞭風,此鞭沉重鋒利,凡被觸及,必鉤皮刮骨。 李歲寧靈活閃躲間,涅奴以長鞭卷向李歲寧手中長槍,欲先卸下她的兵器,卻見那槍身快速旋繞,反向破開了他的鞭路之后,即見那槍頭一轉,隨著她驅馬迎上,槍頭轉瞬間直逼他面門而來! 二人的距離被她縮短,長鞭的優勢被遏制,涅奴急急仰身并揮刀格擋,他力氣奇大,雖然形勢兇險,仍舊輕而易舉地擋開了那鋒利槍頭。 李歲寧收槍之際,涅奴揮刀掃來,她往后仰避,右手將長槍猛地用力插入沙地之中,而后以長槍作為支撐,迅速提起下半身,借著槍桿彎折的慣力向前,提腿側掃飛踢向涅奴的下頜。 她動作奇快,且招式出人意料,尋常情況下,馬上之人忽遭此等力道的飛踢,多半會眩暈跌落馬下,但涅奴只是偏轉過頭,身形一晃后即又穩住。 他咬著牙,吐出一口血水,雙手捏住脫臼或是已經骨裂的下頜,強行將其扭轉復位。 這間隙,落地的李歲寧已再次揮出長槍刺去。 涅奴揮刀削去那刺來的槍頭,面容猙獰而帶有嘲諷:“與我汗國鐵騎對戰,竟也敢下馬……找死的蠢貨!” 鐵騎對戰,馬才是最重要的兵器鎧甲,離馬者,便只有被踩成rou泥的下場! 早在李歲寧撐槍離馬之時,歸期便已被涅奴的部下以長槍長刀阻隔逼退,康芷帶人揮槍護下歸期,欲帶歸期沖殺上前,一時卻被敵方士兵死死阻擋。 歸期焦躁嘶鳴著,涅奴身下駿馬的鐵蹄也高高揚起,踏向被三面刀槍圍起的李歲寧! 刀槍刺來,馬蹄即將落下時,李歲寧倏然往前撲去,看準時機,抱頭滾入馬腹下方。 北狄戰馬尤為健碩高大,刀槍繚亂間,坐在馬上的涅奴一時無法看清李歲寧具體所在,他尚未來得及以目光找尋,忽覺左側馬鐙往下一墜—— 一只突然探出來的手攀上他的馬鐙,輕如燕雀般的身影隨之躍至他身后馬背之上,涅奴剛欲反應,一柄鋒利至極的短刀已然繞至他脖頸前,下一瞬,熱血噴涌。 那是李歲寧滾地起身之際從靴中抽出的短刀,正是崔璟所贈那一把,削鐵如泥。 涅奴嗅到了溫熱的血氣,他時常面對這樣的血腥氣,但此次不同,這次源于自身,且他第一次從中聞到了死亡的恐怖氣息。 他瞪大眼睛,雙手武器脫落,死死捂住幾乎斷裂的脖頸。 瀕死間,他突然莫名想起來了……他想起來她像誰了! 像那個臨陣前不知用什么手段殺了他們汗國主帥,該被碎尸萬段、也的確被碎尸萬段、且是被他親手碎尸萬段的盛國公主,崇月! 此時此刻,那聲音隔著十數年,仿佛也詭異地重疊了:“現下知曉我為何要下馬了嗎?!?/br> 身體迅速變得冰冷,涅奴顫栗著,被無盡的恐懼環繞。 他的部下們也感到恐懼。 一切幾乎只發生在眨眼之間,甚至沒人看清那個本該被鐵騎踏碎的女子是怎么突然上馬并反殺的。 他們此刻也依舊看不清,她的身形完全被他們首領龐大的體形擋住了,只能看得到她探出來的短刀,銀色的腕甲,黑色衣袍包裹下纖細的手臂——同他們首領粗壯如樹的手臂相比,那條手臂簡直細弱到不堪一折。 下一刻,那握刀的纖細手臂反手一推,將他們高大勇猛的首領掀落馬下。 北狄人的驚吼聲終于響起:“她殺了涅奴首領!” “殺了她!” 他們如同在看待怪物,慌亂地想要圍剿怪物,卻并沒有靠近她的機會。 廝殺聲中,李歲寧坐在涅奴的馬上,對迎上前的康芷道:“取其首級,懸于關口上方,告慰我軍英靈?!?/br> 再道:“此外,下令阻截他們的退路?!?/br> 康芷:“屬下!遵命!” 廝殺仍在繼續,涅奴的死訊很快在北狄軍中傳開。 關門之內,剛將手臂上的傷口包扎完畢的鐘老將軍,欲再次上馬,一腳剛踩上馬鐙,卻摔落下來。 一名士兵飛奔而來將其扶起:“老將軍!您不可再戰了!” 此次伏擊注定兇險,除了常歲安與何武虎及元祥等人之外,另還有作戰經驗豐富的玄策軍老將主持戰局。 “不可讓皇太女殿下與他們近戰……!”鐘老將軍強撐著,嚴令喝道:“扶我上馬!” 他知道太女殿下自以戰功揚名起,便屢立奇功斬獲賊首,但這里是北狄,是異族鐵騎,不可一概而論! 那士兵不敢不從,正要強扶老將軍上馬時,忽聽傳報聲響起,舉頭望去,康芷策馬歸來,手提涅奴首級,高聲道:“太女殿下親手斬殺北狄賊首!” 第611章 破陣曲 鐘老將軍聞聲轉頭看去,蒼老的眼睛震蕩著。 四下的傷兵們反應過來,立時爆發出呼喝聲,兼有嗚咽哭聲。 涅奴被斬殺,但戰事遠未結束,因為皇太女有言,今次要在此全殲敵軍。 鐘老將軍初聽聞此言時,表面上雖然沒說什么,但內心認定皇太女殿下是被仇恨激怒蒙蔽了理智,才會放言要全殲兩萬鐵騎…… 這先例不是沒有過,去年玉門關一戰,北狄初次以兩萬騎犯境,上將軍崔璟便曾全殲過那兩萬鐵騎,卻絕非是一戰之力,而是耗費了月余率兵擊殺那些四處逃竄的北狄騎兵,方才做到了全殲。 此時皇太女卻言,今日要一戰全殲之。 鐘老將軍歷來是有名的沉穩務實,隨著年紀的增長,愈發反對一切冒進之舉。 但此刻,看著那被提來的涅奴首級,他心中有一口壓制徘徊許久的氣,陡然間被提了起來,拔至云霄。 所謂冒進,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但這世上,確有能為常人所不能為者……他比誰都清楚有那樣的人存在! 老將軍瞬息間紅了眼眶,往關門外看去,定聲道:“且扶我……登關樓!” 涅奴的首級被他的銅鞭懸掛在了關樓之上。 “咚!” 伴隨著頭顱的血珠滴下,忽有渾厚的鼓點聲響起。 “咚咚!” 鼓聲亦為樂聲,緩緩鋪開一方豪邁的戰場畫卷。 鼓分三面,帶頭擊鼓者是鐘老將軍。 千軍萬馬廝殺中,李歲寧回首望向關樓,染血的眼角突然溢出一點淚光。 擊鼓的鐘老將軍也在定定地看著她的方向,四目仿佛穿過千軍,借鼓音而相見。 戰鼓聲也分許多種,此時鐘老將軍所擂,乃是《秦王破陣樂》。 秦王乃李氏太宗皇帝,此曲曾代表著大盛最為鼎盛的國力與戰力。 先太子效最愛此戰曲,從前率領玄策軍作戰時,總會令士兵以鼓擂之,破陣曲起,則戰意起。 直到先太子效去世,這破陣曲漸染上悲戚,常闊便再不許人擂此樂。 此時,時隔多年再次響起的鼓聲,每一聲仿佛都震蕩起昔年的塵埃,繼而展露出封藏其中的崢嶸功勛,喚醒無數沉睡的將士英魂。 鐘老將軍用盡全部力氣擊鼓,仿佛要以此破陣曲祭祀天地神靈,召引相迎先太子魂魄歸來。 鼓聲伴隨著號角,從起初的踏踏馬蹄入戰場之音,變得逐漸昂揚,而后鼓點聲越來越密,仿佛在與將士們一同廝殺,帶著錚錚戰意與絕不言敗的堅韌不拔,如同滾沸的摻了血的巖漿,一往無前激蕩咆哮著奔流至山川峽谷,前去阻截吞噬敵人的每一寸退路。 被這鼓點聲包圍著,將士們爆發出前所未有的洶涌戰氣。 殺敵! 誓死保衛大盛! 此刻每個人心頭僅容得下這一個念頭。 他們是無數個體,卻又已融為一體,此刻已然忘記了疼痛也不在乎何為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