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節
馬車很快駛動,族老強撐著將諸多事宜交待給各族人,讓他們務必時刻保持警惕而不可沉溺于無用的消沉屈辱之中。 一切交待完罷,族老才顧得上開口問一句:“六郎都帶走了哪些人?” 兩名族人回憶著,將那二十九名族人的身份說明。 “……”族老聽罷,陷入了久久的沉默當中。 他就說吧,六郎一點都不傻。 這被帶走的二十九名族人,簡直大有門道。 第521章 原來您還活著 而隨著逐一復述罷那些被挑中的族人身份,說話的兩名族人也在這復盤的的過程中意識到了其中的異樣,面面相覷間,一人道:“六郎這是……” 這是一個中用的也沒挑著??? 須知,那二十九個人里,雖有少年者,也有看起來年紀足夠唬人的中年者,但他們唯一的不同,卻不過只是“小廢物”和“大廢物”的區別而已…… 這些人,個個是族中公認的不中用,或是腦子不中用,或是性子不中用…… 而崔家也并非專產廢物之處,同時集齊這二十九人,實非一件易事,一個不中用,或是偶然,個個不中用……那必然是六郎有意為之了?! 六郎這算什么? 離開清河上路之后,族老曾痛心疾首地痛斥六郎乃是一只進了米缸的碩鼠,若是這樣說的話,六郎此舉,豈非等同是……這只碩鼠離開之際,甚至不忘將米缸里的老鼠屎也一并撈干凈帶走? 若換作尋常,這甚至稱得上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凈化…… 六郎是懂得如何為族中最大程度降低損失的…… 而換一種角度來看,六郎此舉,又怎么不算是一種知人善用呢? 看起來隨手胡亂點了一通,實則一點也不胡亂……這背后分明是出于對每個族人的極致了解。 馬車內詭異地沉默了片刻后,有族人揪心道:“六郎莫不是……不打算回來了?” 越往下想,便越覺得六郎此中之舉簡直透著決絕—— 一種名為“志在吃空范陽軍糧,誓不與范陽軍獻一計”的決絕…… 畢竟六郎帶去的這些人,除了很會吃飯之外,實在也沒旁的大用處了。 六郎選擇帶著一群這樣的人過去,實在給人以不留后路之感。 “不,六郎必須平安回來?!弊謇系?。 那個選擇將自己推出去保全族人的少年,尚不知曉自己如今真正的分量。 “待到太原后,立即傳信京師,將此事告知家主……”族老再次道:“無論如何,都務必要將六郎平安帶回族中?!?/br> 幾名族人應下,再次催促隊伍加快趕路。 他們都很清楚,六郎拿來威懾范陽軍的話,實則半真半假。真在于太原的確會出兵接應他們,假在于太原守軍只在太原百里外等候,而無法繼續離開太原更遠。 所以他們要在段士昂識破此事之前,盡快縮短與太原守軍之間的距離。 此處距太原守軍等候之處應當尚有百里,他們人多趕路緩慢,此時務必要一快再快。 事實正是段士昂在聽取了崔瑯的提議之后,卻仍舊使人去了太原方向查探真偽。 段士昂派去的人在天色將暗之際,返回跟上了段士昂的隊伍。 “將軍,前方的確有太原守軍接應崔氏族人,但那些守軍只在太原城百里外等候,而始終未有繼續往東的打算,只令了不足百名士兵往西查探崔氏族人情況……” 聽到手下帶回來的消息,段士昂看向崔瑯馬車的方向,心中生出一股被蒙騙的怒氣。 崔瑯的確不算撒謊,但話中之意卻分明夸大了事實真相……讓他誤以為太原守軍將至,而未敢貿然對崔氏族人動武。 現下再去追,自然已經晚了。 而他自也不可能為此去再同一個紈绔滑頭理論掰扯什么。 段士昂咽下這口怒氣,將此一筆賬記下,在昏暗中驅馬,沉聲喝道:“加快趕路!” 段士昂先前因在等后方的消息,隊伍一直是緩行狀態,此時馬匹突然加快,馬車里的崔瑯等人隨之身形一陣搖晃。 但崔瑯卻松了口氣:“叔公他們必然已經同太原守軍接應上了……” 包括崔瑯在內,這輛馬車統共擠著六名崔氏族人,此時一名十五六歲的少年不禁問道:“六哥,彼時我們距離太原守軍等候之處,至多也只剩下了百里遠……既有他們在前方相助,六哥為何還要主動為質?” “你傻啊?!贝蕃樂藗€白眼:“當時什么情形你沒瞧見?那段士昂顯然是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狠角色,真打起來,就算我們讓人向太原守軍求援,太原守軍也愿意冒險趕來,但在那之前族中必也有諸多死傷,你連殺雞都不會,說不定頭一個枉死的便是你!” 那少年縮了縮脖子。 “再者說了,我們又怎能輕易向太原守軍求援?!贝蕃樀穆曇舻土诵骸八麄兩秒x太原百里已是冒險,如此關頭,太原的安危豈不比我等更加緊要?” “且他們一旦與范陽軍動了刀兵,太原與并州便會卷入這場戰亂爭端?!?/br> 崔瑯道:“他們愿意打開太原城門接納收留我崔氏族人,皆是因長兄的交待。而長兄如今身在北境,忙于戰事,已是十分不易……我們只受長兄照拂,卻從未幫過長兄什么,又豈可再這般不管不顧地拖累長兄和并州?” 車內沉默了片刻之后,一名青年認真道:“六郎言之有理……六郎今日之舉,是趁著那段士昂將信將疑之際,才得以將損失降到了最低,實為良策,此一點毋庸置疑?!?/br> 青年說著,看向左右少年:“只是……六郎為何要帶上令節與守范等人呢?” 恕他直言,六郎帶上的這余下二十九人,除了他之外,簡直都毫無用處啊。 “自然是因為你們……”崔瑯話到此處,對上這位堂兄疑惑而自覺智慧的眼神,輕咳一聲,改口道:“自然是因為他們全都是廢物啊?!?/br> 實則他這位堂兄崔塵也未好到哪里去,這位堂兄腦子倒是不算笨,是有三分聰明才智在的,但壞在另擁有十分自信,二者相抵之下,時常便倒欠了七分腦子。 有少年委屈不滿起來:“六哥,你這是什么意思……” “急什么,我又沒說我不是?!贝蕃槆@道:“我也是廢物啊諸位?!?/br> 崔塵拍了下崔瑯的肩:“六郎不必如此妄自菲薄,你能想到如此良策應對,并另選擇將我帶上,已可見明智?!?/br> 崔瑯朝堂兄勉強一笑,點了點頭,才又看向其他人,解釋道:“你們想想,咱們平日里也無大用處,即便族中選擇將咱們就此放棄,便也不會太過rou疼——” 若盡選些出色的帶上,那不得影響族中的抉擇嗎? “且經此一事,咱們從前干過的紈绔事,在族中便可一筆勾銷了?!贝蕃樌^續安慰大家:“用咱們區區三十人來換族人平安,這不是血賺的事嗎?” “賺是賺了的……”一名少年說著,聲音逐漸哽咽起來:“可是我害怕啊……六哥,我聽你話中之意,咱們是不是就只能等死了?” “死之一字,唾手可得,又何必再等?!币幻j廢地靠在角落處的長衫中年族人略坐直了些身子,從袖中掏出一把匕首:“我等不如即刻了結吧,也省得讓族中為難?!?/br> 見他拔出匕首,車內幾名少年嚇得抱在一起。 崔瑯趕忙道:“……叔父,倒也不必如此著急!” “尚有侄兒在此,叔父為何輕言尋死?”崔塵正色擰眉:“叔父莫非是信不過侄兒?” “……”對上侄兒自信而有擔當的眼神,中年男人默默將視線移開了些許,沒有說話。 崔瑯借機替他將匕首收起,安撫道:“叔父,咱們且走一步看一步?!?/br> “既如此,何時需要叔父動手,說一聲即可?!敝心昴腥苏f話間,重新靠回了角落里窩著。 崔瑯點頭:“好嘞叔父,您先歇著?!?/br> 他這位叔父年輕時也是族中出色的子弟之一,但二十歲那年喜歡上了一位平民姑娘,竟執意要休妻另娶,崔家自不可能允許這種荒唐事發生。 那姑娘也是個轟轟烈烈的情愛腦,之后竟投河自盡了。 從那后,他這叔父的精神狀態便不大好了,消沉而頹廢,家中事一團糟,唯一的愛好便是勸解別人——若有人遇煩心事,他必勸死不勸生。 這兩日間的遭遇,讓大家都十分疲憊,車內逐漸不再有人說話,只堂兄崔塵還在孜孜不倦地做出智慧模樣,苦思冥想脫身之策。 崔瑯推開車窗,看向深濃夜色。 片刻后,他抬手探向衣襟內的書信,神情略有些遺憾。 自范陽軍逼近邢州后,他便陷入了忙亂中,都還沒來得及回喬小娘子的最后一封來信……她遲遲見不到回信,會擔心他吧? 她身在江都,之后或會從旁人口中聽說他的消息,到時她若知曉他今日之舉,會覺得他有擔當嗎?會覺得他有些像是個男子漢嗎? 這樣的他,應當有一點可以配得上她了吧? 這樣想著,崔瑯不由“嘿”地一笑。 片刻后,他口中小聲念叨著:“我可不想死……” 他還沒給喜歡的女郎回信,還沒來得及告訴她他想娶她呢。 崔瑯遙遙看向江都,夜色漆黑不見五指,他什么都看不到,但眼睛卻滿含光彩。 九月重陽,一場雨后,江都添了兩分寒涼。 九月十五,是無二院醫學館旬休的日子,許多學生會選擇飽睡一頓,但喬玉綿卻無心睡眠,天色尚未完全放亮,她便從床榻上起了身。 穿衣洗漱梳發后,天色已明,喬玉綿正準備出門時,一名負責接收分發醫學館師生書信的書童跑了過來,說今日有她的書信。 喬玉綿道謝之際,匆匆將書信接過,觀罷信封上的筆跡,肩膀卻失落地低了下去。 是阿爹的來信。 她自然不是不想見到家書,只是近日她更想看到一封來自北邊的回信。 喬玉綿出了無二院,上了馬車后,遂將書信打開來看。 起初得知喬玉綿去了岳州,喬家人簡直日夜難眠。但對于之后喬玉綿選擇跟隨常歲寧去江都,喬祭酒卻十分支持。 但喬玉綿自幼不曾離家這樣久過,喬家人難免掛念,幾乎每半月便會送一封家書過來。 此次喬祭酒依舊在信中關心了女兒在無二院的情況,也說了些家中之事,末了道:【為父為母與兄一切皆好,無需掛念?!?/br> 又特意補了一句:【阿無也好,秋膘甚,日漸肥?!?/br> 見得這最后一句,喬玉綿抿嘴一笑,心情稍得緩解。 不過,她倒是也有些思念阿無了呢。 馬車在刺史府后側門處停下,喬玉綿下了馬車上前叩門,守門的護院認得她,忙將人請了進去。 喬玉綿經過后園時,阿點瞧見了她,沖她揮手喊了一聲。 喬玉綿便笑著走了過去,依次福身行禮:“阿點將軍,玄陽子大師,玄凈子大師……” 剛結束晨練的無絕向喬玉綿笑著點點頭。 和前兩次一樣,喬玉綿不由多看了面前的道人兩眼,那種古怪的熟悉感愈發深重,尤其是當對方和阿點站在一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