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一時間江玉縣的市井百姓們吃不完的瓜,紛紛就賣妻求榮和奪妻兩個觀點議論。 一些人同情吳閱受權勢欺壓,一些人則罵他荒唐無恥。 也有罵蕭煜仗勢欺人的,唯獨同情沈映蓉遭遇,反正各有各的道理,鬧得滿城風雨。 而后院里的沈映蓉足不出戶,兩耳不聞窗外事。 撕吧,讓兩個狗東西撕得越狠越好! 第二十七章 這不, 吳閱在衙門里逢人就訴苦,說蕭煜欺人太甚,他人輕言微, 夫妻受他欺辱,敢怒不敢言。 鑒于他平時藏得深, 多數人都同情他招惹了蕭煜那禍害。 畢竟對于底層人來說, 他們對權勢者天生就有敵意。 在那些流言蜚語中蕭煜穩如老狗, 只靜待方安能不能抓到吳閱把柄。 他可沒興致跟他像婦人那般撕扯, 要玩就玩見血的。 秋日漸漸變得涼爽起來, 算起來蕭煜來宜州已有好幾個月。 他特地書信寄回京中, 說要耽擱些時日才能回去,并且還收羅了不少當地特產托進京的商船帶去。 甄氏瞅著他的舉動徹底擺爛了, 愛咋咋地。 這些日方安和常生天天都在外頭跑。 吳閱去年會試失利后便花錢找關系入的衙門, 那王縣令雖難伺候,好歹是一縣之長, 他算不得清官, 也算不得巨貪。 天下讀書人都想走仕途,除了光宗耀祖一展才華外,總少不了利益驅使。 吳閱自然也不例外。 入了官場的人,能一清二白干干凈凈的少之又少, 就算你有底線, 也會因著周遭環境而改變。 王縣令若想拿點好處,底下的縣丞主簿總得替他打點,只要沾染了銅臭,總會捎帶幾分。 吳閱是經不起細查的。 蕭煜打蛇打七寸, 常年混跡在官場圈子里的子弟,早就對名利場上的潛規則吃透了, 小小一縣丞,哪里經得起他敲打。 方安費了不少心思,查到去年年底一農戶與朱家商賈發生沖突,報了案,結果是雙方私了處理的。 那商賈起初硬氣得很,后來是吳閱受了王縣令的意思從中斡旋,將事件協商平息。 農家子挨了打,也不服氣,非要較真兒。 吳閱讓商賈使了錢銀賠診療費,一番協商,后來兩家都歇了氣,商賈拿錢消災,事情算是私了了。 當然,王縣令在商賈手里拿了些好處,吳閱也得了些。 還有春日鹽商在春暉園宴請王縣令等人,吳閱也跟著受了些益處。 這就是為什么王縣令難伺候,吳閱還是咬緊牙忍耐,畢竟他們穿的是同一條褲子。 官官相護,便是這個理兒。 朝廷里發放養衙門的俸祿少之又少,有定額,超出不管。 但絕大多數書吏差役都會超額,一個衙門要運轉起來,車馬雜役伙食處處都要耗錢銀,王縣令不可能自掏腰包去填這個窟窿,那就得找灰色收入了。 也有不要錢來跑腿的,無非是借著公家權勢在外撈點油水,大家都心照不宣。 只要當了官兒,底下總有百姓可以收刮點,稍微有點度,別激起民憤,你好我好大家好。 蕭煜知道這個道理,若不然也不會上手查吳閱老底。 方安知道蕭煜想干什么,也只查了這兩樣。 為了能早點回京,蕭煜親自走訪了一趟張家村。 他和方安特地穿了一身布衣,找到那家農戶。 當時家里頭的人都下地去了,只剩一個老婆子在家中帶孫兒。 蕭煜忽悠說他們跟朱家商賈扯皮,套老婆子的話。 那老媼信以為真,一提起就來氣,不滿念叨道:“朱家欺人太甚!把我兒打得骨折,結果賠了兩吊錢了事?!?/br> 蕭煜坐在矮凳上,說道:“這可過分了,前陣子他家跟我兄長扯皮,我兄長被打了還在家里頭躺著呢,底下嫂嫂拖兒帶女,全靠兄長做工度日,日子實在沒法過了?!?/br> 老媼同情道:“朱家那禍害,遲早得進大獄!” 當即同他說起去年事發的經過。 蕭煜忍不住道:“被打得這般嚴重,怎么不報官讓衙門定論?” 老媼連連擺手,“衙門說是民事糾紛,且我兒也有一定的過錯,若是硬要走公堂,挨板子也說不定。 “當時我們就被唬住了,我兒才挨了頓打,若再被衙門打板子,只怕命都保不住。 “衙門里先是來了三批人,一個是衙役,一個是里正,一個則是斯斯文文的讀書人,聽說是縣丞,他還挺好說話的,輕言細語,同我們講了許多?!?/br> 她叨叨絮絮說起當時的情形,無非是仗著文盲不懂律法,再加之衙門的權威欺壓,一邊敲打一邊誘哄,花了兩吊錢打發了。 蕭煜道:“骨頭都斷了,兩吊錢委實太少?!?/br> 老媼道:“那可不,可是我們這些老百姓,被人欺負了也沒得法。 “那朱家讓衙門來周旋平事,肯定塞了錢銀給當官的,要不然他們哪有這等閑心來跑兩趟?” 蕭煜:“我聽說地方當官的案子立得越少越好,特別是刑事案子,因為案子少了,代表地方安寧,這是在地方官員政績考課里頭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