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這話是拐著彎兒罵魏王蠢。 不過話說完,賀松寧自己也怔忡了下。他腦中飛快掠過了薛清茵的模樣…… 她在他腦中早不是那個嬌蠻無理的模樣了。 他怎會認定她一定能明白他的想法? 這種變化是自何時起的? 賀松寧一時都理不清源頭。 “明日再去見一面宣王吧?!辟R松寧道。 魏王不快道:“他恐怕未必肯見我。眼下薛清茵失蹤,我又做了兵馬大元帥,領了攻打孟族之責。他一定恨我奪權,明日定要以傷心得起不來床為藉口……” 賀松寧打斷道:“他未必會在此事上和你斗氣?!?/br> 魏王聽了這話,覺得不舒服,不由挪了挪屁股。 意思就是他才會斗氣,而宣王不會了? 宣王何時在他薛寧心中是個這樣正直的人物了? 魏王心頭更不快。 他先前去見宣王,是耀武揚威去的,可不是為求教去的。 若要宣王來教他行兵打仗,那他這兵馬大元帥豈不是成了笑話? 魏王沉聲道:“出兵打一仗不就知曉對方將領的作風了?” 賀松寧:“……這要用人命來填?!?/br> 魏王并不在乎:“臣為君死,乃是大義。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賀松寧見他這般模樣,心中不由更恨梁德帝。 這樣的草包,都能做他的兒子。 都能領兵打仗! 他卻只能屈居之下,給草包做僚佐。 賀松寧緩緩吐了口氣:“那便依你所言吧?!?/br> 他已然想好了。 他不會幫魏王。 他本就只是個修撰,只懂紙上談兵,而不懂戰場之上用兵,這不是很正常的事嗎?何況魏王勢大,他如何能違抗呢對不對? 這是魏王方才扎營安寨的第二日。 他先讓人往城門樓子上射了封戰書。 只是魏王手下的親衛不大行,射了三次都沒射上去。 文書生生重寫了四五遍,最后還是梁德帝派給他的一位老將,寶刀不老,彎弓射箭,這才成功釘上去了。 孟族士兵立即帶著戰書到了林古面前:“又是罵您的?!?/br> 林古:“……”“又草我祖宗?” 林古看也不看,揮手道:“他以為他是宣王?想草就草?” 林古隨機點了個大將,都不必多費心思。 林古對那大將道:“即刻出戰,你去草魏王他祖宗?!?/br> 大將笑道:“遵國師命,叫我去草魏王都行?!?/br> 第223章 人頭落地 梁德帝派給魏王的老將,名叫侯啟云,他知道魏王堅定地要攻城之后,便沒有上去阻攔。 阻攔無用,還容易遭記恨。 但若是戰敗了,皇帝未必會責怪兒子無能,極有可能是先罵他一把年紀了,打過的仗大大小小也無數了,怎么這會兒失了蹄了。 侯啟云嘆了口氣,命人先取來了沙盤。 “此乃壕溝,縱深三尺?!?/br> “倒是不深?!蔽和醯?,“我在書中讀過,也見過京城的壕溝,多在七尺有余。益州才只修了三尺……便是人掉下去,也能迅速爬出??梢娞煲仓?,此仗必順?!?/br> 賀松寧嘴角向下撇了撇。這便是魏王的弊病所在,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 但他打定主意不會相幫,便什么也沒有說。 還是侯啟云這員老將皺眉道:“這顯然不符常理?!?/br> “嗯,那又如何?”魏王不解,如此小事,侯啟云為何這樣糾結。 “事出反常必有妖??!” “妖在何處?” “自然要再議,要再查探……” “不過是個壕溝修淺了些,于我們來說不是好事?侯將軍昔日打仗也是這樣小心翼翼,躊躇不前嗎?若今日東風不順也不打了?若見那守城士兵一個不露頭,也是有異,也不打了?若是事事如此,敵軍豈不是光嚇便能嚇退你了!” 侯啟云繃著臉:“至少再查探一次……若無異樣,我便無話說?!?/br> “既然如此,那就請侯老將軍也說一說如何攻城的戰術吧?”魏王道。 益州城高近三十尺。 也正因此,魏王的親衛拉弓射戰書,足足試了三遍才真正掛上城頭。 孟族人若是不要臉些,只守城而不出城,光是在城頭上往下扔扔石頭,飛一飛帶火的弓箭,也夠他們喝一壺的了。 而且他們擅使長矛,等攻城兵好不容易順著攻城梯往上爬去,只管一個個捅下來…… 魏王料想侯啟云也沒什么好的戰術。 自古攻城多是要拿人命來填,不死人怎么可能? 侯啟云卻嘆道:“有。我有一法,但須得等……” “等?” “益州多山水,八月正當汛期。若洪水爆發,他們自顧不暇,自可趁虛而入。此地多艱險,若要倚靠硬攻,恐怕死傷無數……” “那怎么能等?縱使我能等,父皇能等嗎?城中百姓能等嗎?”魏王像模像樣說了兩句人話。 眼看氣氛緊繃起來。 突地有士兵在簾帳外高聲道:“孟族大軍出城了!” “什么?”侯啟云猛地一回頭,這是他都沒能想到的。 魏王當即也不談什么戰術了,更不會想那壕溝為何如此之淺了。 他當即豪情萬丈道:“牽我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