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天災前,囤滿物資再修仙、我的家園[綜武俠]、萬界仙緣、第九百九十九次、誤推太子下水以后( 1v1, sc)、娛樂圈整活從小助理開始、思音不覺、愛在兩千公里外、霓虹星的軌跡、繁園里的夏天
孟華從底下抽出了一摞厚厚的畫冊翻開來,李二郎眼尖地發現這畫冊上面繪制的竟是一張張栩栩如生的地圖。不知道是怎么能畫得那么真實的,那上面的積雪枯樹看上去跟真的一樣。 這位孟管事翻了一會兒后,竟然將這畫冊倒轉過來:“看看這是你們村嗎?” 李二郎連忙湊上前去看:“正是?!?/br> 孟管事便點點頭:“李家溝,這邊是建議你們換一種油料作物來種……嗯,你拿著這張地形圖去里面,往掛著紅色門簾的屋里去。等你們跟專家聊好了,再來找我批條領種子和肥料?!?/br> 李二郎其實有些不明白這位孟管事說的是什么意思,一方面是因為孟管似的口音十分生澀,另一方面是他根本不懂油料作物是什么意思……他們現在雖然食豆,但并不懂得如何榨豆油。 孟管事卻不管這些了,她拿起另一張紙:“識字的人來了嗎?” 一直安靜地跟在后面的鄭阿婆便走上前來:“老婦人在?!?/br> 孟管事將另一張單子遞給她:“這個單子你負責拿著,等會兒專家會教你們如何種田,到時候你就記載下來,作為你們村專屬的指導農書?!?/br> …… 三人懵懵懂懂地走進了大門,又走進了在左側的紅門簾屋子。 屋子里坐了幾個正在看書寫字忙碌著的老人。 其中一個架著一副眼鏡的老頭接過他手里的村莊地圖,語不驚人死不休:“哎呀,你們村這地 ph值很高啊,小麥和大豆都不太適合種?!?/br> 本以為只是取種子的李二郎三人:??? 老頭似乎見慣了這樣子的村民,馬上就直言不諱地解釋了:“你們村子的土壤條件不算非常好,比較貧瘠,土地的特性更適合種玉米和油菜?!?/br> 他說著竟然又拿出了一本冊子:“你們自己看看吧,識字的人應該來了吧?” 鄭阿婆走上前去,她今年四十有八,卻已經能被稱呼為一句阿婆,她低頭看著這本農書,心想這種東西難道不該是那種世家大族藏在自家莊子里的好寶貝,怎么就隨便發給他們了?! 她低頭去看,字里行間都是手把手教他們怎樣種地,怎樣分辨土壤的特性…… “你們先坐在旁邊看著,看完了再告訴我,是不是還要種麥子和豆子,如果堅持的話,我就給你開條,一切選擇權在你們?!?/br> 第89章 因為時間緊迫, 其實對于土地的相關檢測和研究都還處于比較初步的階段,對于土地的采樣和分析也是盡可能快的出結果。 最終發現平陽郡東部的大部分地區土地ph值都頗高,由此發展下去的話, 必定會變成鹽堿地,現在進行人工的干預還來得及。只是因為曦國才剛剛初步地掌控整個大凌朝,現在春耕在即, 這么大塊土地需要許多的土壤檢測分析員和工程師、土壤科學家。 與之相比,河東郡和平陽郡已經很幸運了, 因為離碎巫山比較近, 這兩個郡此時已大致完成農耕土地以及可開墾荒地的土壤檢測,并且連推薦種植的種子都已經協調好了,可以說進度領先了其他郡一大截。 李二郎聽鄭阿婆講為什么要讓他們改種從未聽說過的玉米, 油菜他們倒是知道, 但這種菜要怎么跟大豆相比?大豆雖然是雜糧, 吃多了會不舒服,好歹是能填飽肚子的東西, 油菜…… 結果鄭阿婆一句句念下來,雖然有些詞匯他們聽得很是別扭,但整個文章都是用大白話寫的,并不難理解。 戴著眼鏡的老頭官話也說得十分不標準,見他們已經閱讀完了那本小冊子便道:“怎么樣?打算種什么?” 李二郎和那名種田能手面面相覷,說實話他們在來之前已經想好一共要多少小麥種子和大豆種子了, 這會兒實在是沒什么準備。 倒是見多識廣的鄭阿婆抓緊了拐杖:“依我看啊, 不如就聽朝廷的話,這些年村里雖然也是隔幾年便將麥子與粟米, 黃豆與黑豆輪種,但回想起前些年產量確實是低了?!?/br> 人活得稍久一點, 對于以前的日子當然記得更多,鄭阿婆又不是六七十歲的老媼,還沒到腦子糊涂的時候。 而且鄭阿婆也能夠看得出來,這個剪著短頭發,臉上都是皺紋的老頭沒必要騙他們,畢竟他們種地是要給朝廷交稅的,朝廷費了這么大勁,讓他們活下來,又怎么可能在這方面害他們? 說句夸張點的話,送去了那么多糧食,又幫忙蓋房子送棉被,現在對村子的未來還安排得這么詳細和周到,便是親生父母也不能做得更好了。 只是李二郎仍然有顧慮,他看著冊子上面貼紙的玉米圖片,又詳細問了一下這上面畫的是真的嗎,只要種下一粒種子竟然能得到一個這么大的棒子? 眼鏡老頭道:“起碼一個,我們這次運過來的種子還是比較好的,只要大家搭配著好的肥料科學種植,產量不會太低,政府也會統一收購?!?/br> 他想了想,又透露了一個消息:“其實你們郡有很多地方都要改種這個玉米,這兩天來到這里的基本都領了玉米種子回去了。另外7天之后我們還將舉辦一期玉米種植培訓班,到時候還是你們三個人過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