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天災前,囤滿物資再修仙、我的家園[綜武俠]、萬界仙緣、第九百九十九次、誤推太子下水以后( 1v1, sc)、娛樂圈整活從小助理開始、思音不覺、愛在兩千公里外、霓虹星的軌跡、繁園里的夏天
她低下頭掀開霍鳴寒的病號服給他換藥,卻感覺這年輕人身體有些微微顫抖,不禁仔細觀察他的臉。 呃…… 只見霍將軍還在看著電視雙眼發光:“我要去當兵,反正現在女帝陛下已經登基,我也算是曦國人了吧?” 護士看著手機上顯示出的翻譯問道:“當兵要求也很高的,你年齡不夠?!?/br> 霍鳴寒:“我已經十八歲了?!?/br> 護士微笑:“那是虛歲?!?/br> 她持續微笑:“你這個年齡,在我們這里還叫青少年,應該上高中考大學,文盲可不能當兵?!?/br> 霍鳴寒看著她禮貌的笑容,不禁打了個哆嗦。 啊,要考大學嗎…… 在這一刻,霍小將軍神奇地和他想要保護的楊太后達到了思想上的共振。 ——世界的盡頭可能是考大學吧。 第75章 但凡見過異世界一切的大凌朝人士其實都已經意識到了, 他們到了新的世界以后跟文盲沒有什么特別大的區別,要接受一些新鮮事物,必須要重新開始學習, 接受現代化的教育。 但一兩個人還好說,比如說楊太后的大學旁聽名額以及霍鳴寒的初高中連讀名額(霍鳴寒:?),可需要被教育的又何止他們兩個呢? 且不說那些已經沉浸在科目一題海中的大凌朝精英節度使和貴族們, 光是得知換了新皇帝,想要繼續考科舉的大凌朝學子們就已經開始暗暗琢磨當今圣上在政策上的喜好了。 古代卷王們是十分知道變通的, 皇帝喜歡實干家他們便獻上各種各樣的實干策略, 皇帝喜歡文采飛揚的才子,他們便寫出五花八門的錦繡詩章。 只能說“應試教育”其實是由古至今的。 教育,是的, 奇跡之門項目組現在就在安排普及教育。 這方面問題從第一新區, 也就是玉帶星的領土上已經可以總結出一部分經驗了。 想要把一個地區的發展搞上來, 光憑各種物質上的資助是不可行的。甚至因為所謂的“升米恩,斗米仇”, 就算是幫扶也是講究方式方法的。如果一個地區得靠著各種外來的補助才能夠勉強維持溫飽,那就說明這個地區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以第一新區為例,目前曦國獲得正式的領土也已經有一年了,且曦國和羅克帝國之間的文化關聯并不是很多,所以在基層推行教育還是遇到了不少麻煩事的,而且進度也比較慢。 到目前為止, 整個第一新區接受教育的玉帶星原住民進度最快的也不過是小學五年級的水平, 畢竟再天才的人要先去接受一種新的語言,接受新的世界觀, 也需要不短的時間。 如果想要讓本地人支撐起地區現代化發展的話,以他們現在的學習速度還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 所以他們才需要扶貧干部的幫扶,先一步步發展起來,積累力量,普通的民眾先由基層干部帶著進行簡單掃盲,兒童不算太多,從小開始培養還來得及。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不管有錢沒錢,識不識字,自己總要有謀生的手段,自己的家鄉也要自己去建設,否則…… 但這種做法是建立于第一新區整體的人口很少的前提,大凌朝并不適用。 首先大凌朝的人口雖然比不上曦國,但整個國土的面積是超過曦國本土的,在這片土地上有著最起碼3000萬人口,別說在這個時代了,哪怕拿到藍星上去,也超過許多國家了。 近些年來,曦國也在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威脅,這么多人口猛地加入進來(這年頭能活著的多是些青壯),對曦國來說也是很大的助力,其次,大凌朝相比于玉帶星的羅克帝國還有著文化上的優勢和特色。 凌朝是一個在曦國歷史上沒有出現過的朝代,曦國無法通過歷史書的“劇透”來得知這個國家的勢力分布以及日后的發展。但在文化上,大家是同宗同源的。 要知道現在大凌朝已經推行了科舉制,雖然這科舉制也幾乎成了世家cao控朝堂的一種工具,但最起碼名義上平民子弟也有了跨越階層的資格,講究的是“唯才是舉”。盡管古代施行孔孟之學這件事在現代有著各種各樣的非議,但回歸最本質,孔子本人所提出的“有教無類”的觀念的確非常先進,明明白白地說明了教育公平的重要性。 總的來說,大凌朝在文明與教育上的土壤要比羅克帝國肥沃許多。 因此,奇跡之門項目組在大凌朝分區準備施行的教育方針就是一步到位地推行基礎教育,簡單來說就是在各地建立小學、初中。 這無疑需要很多的資金資源,更重要的是需要很多老師。 好在就要到3月份了,曦國的資格認定理論課考試馬上就要開始了,報名的人數有很多,教師方面的空缺還是有希望可以補上的。 再來就是學校的學習教材和教室建設,這兩樣不搞定學校也壓根辦不起來。 在數學、語言(曦國普通話)上倒是比較簡單,數學直接跟曦國本土保持一致就可以了,語言課也直接和語文課一起上了,方便又快捷。至于物理化學這類的則是要遵循“實踐是驗證真理的唯一標準”,一邊驗證一邊編寫。 鑒于兩個世界在文化上還是有些許不同的,所以基地的教育部羅部長找來了就住在京城的幾個學識淵博的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