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天災前,囤滿物資再修仙、我的家園[綜武俠]、萬界仙緣、第九百九十九次、誤推太子下水以后( 1v1, sc)、娛樂圈整活從小助理開始、思音不覺、愛在兩千公里外、霓虹星的軌跡、繁園里的夏天
這支叛軍的性質已經被定性為恐怖武裝組織。 當然章慈也不是以高高在上的態度去看待平民反叛這件事,在這種社會里,被層層剝削的平民能夠做出的最膽大的事情就是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來造反。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帶得出“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軍隊。自從知道了大凌朝現狀之后章慈也查閱過曦國的一些歷史書籍,去了解一下一般的王朝末年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 總的來說,但凡能過得下去,大多數人不會選擇造反,除非已經活不下去了,沒辦法。 國家是一個很大的定義,組成國家的人并不只是統治者和中央的官員,更多的是民眾,而民眾一般情況下是很難組成一個有效的組織的,就算他們想要反抗也基本沒有什么章法。 能夠形成一股叛軍,甚至能夠攻城掠寨,這本身已經代表這叛軍的領導者不是一般人了。他們會想盡辦法壯大自己,哪怕通過傷害其他平民的方式也在所不惜。 目前曦國的軍隊還在不斷地進入大凌朝,曦國的計劃也在一步一步地實行,章慈希望這個速度能快一點,再快一點,畢竟冬天實在是太冷了,雖然章慈一開始把系統上交,是因為覺得這系統會給自己帶來很多麻煩,而自己解決不了這些麻煩,可經過這么長時間,章慈的思想也有了一點轉變。 章慈現在的愿望是,這個在名義上已經屬于曦國的地區,不要再有人凍死餓死了,聽說光是這兩天的時間,就已經從城里找到了近千具尸體。 …… 三天后。 在距離京城200多里的嶺州郡,馬三郎正麻木地將自己饑寒交迫而去了的老母親放進一口薄棺里。 嶺州郡是一個很小的郡州,雖然離京城很近但因為山林很多,路難修,所以一直以來都非常窮。 這里的土地貧瘠,像馬三郎這樣的土生土長的山民,大多數時候只有種些大豆才能夠有正常的收獲。除非某一年風調雨順,他們種的粟米和小麥才可能產量稍高一些。 可惜今年并不算是風調雨順,甚至可以說是氣候十分奇怪的一年,他們這里一直下雨,夏天的時候甚至還走蛟了。 走蛟是因為下了很久的雨導致山體上的泥沙和石礫在瞬間流動下來,如果換成現代的說法就是泥石流。 馬三郎他們村里所耕種的一些莊稼就是被這樣毀掉了,他們只好在其他地方重新耕種補栽。 可是在下了暴雨之后,又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干旱,他們補種的糧食產量非常低,原本他們山地里種的粟米一畝地可以有一石到兩石的產量,可因為氣候的關系,今年的畝產量將將才到達一石……要知道他們種這一畝地種子就要用上幾斤,可收獲的也僅有100多斤。 在這種情況下,嶺州郡的節度使和郡守居然還要加稅,不愿意加稅,就只有去加倍地服勞役,服兵役——今年的勞役是做民夫。 簡單來說,今年交不上稅的人就只有進入軍隊,去成為預備尸體。 馬三郎家里拼了全力才將稅交上,可家里剩的糧食卻絕對不夠吃了。 馬三郎和自己的妻子便出去打零工,去給那些富戶那些地主做活,吃一些糠咽菜,賺上幾個銅板買糧回來吃。 可是馬三郎沒想到的是,老母親帶著兩個已戰死了的哥哥的兩個孩子在家里,她舍不得吃,舍不得喝,竟然在家里餓死了。 之前老母為了得些糧食甚至想把家里攢的這口薄棺給賣掉,被馬三郎給阻止了,可馬三郎阻止的原因絕對不是希望這口棺材快點給母親用上,而是因為這口棺材是真的她攢了一輩子。 ……現在想這些已經沒用了,馬三郎回過頭看了一下正在痛哭的妻子和兩個侄子侄女,只覺得眼眶非常疼,他已經哭不出來了。 活不下去了,真的活不下去了,他和妻子在外做工了一個冬天,拿回了60多個銅板,再加上家里原本有的30多個,勉強家里算是有100文錢。他昨日去鎮子上問了一下,現在的糧價已經到了一升米60文了。(一升米≈1.2斤) 別說是撐到秋收了,他們現在全家吃糠,吃豆子,吃去年曬的菜干,或許能撐到春耕。 然后呢? 而糧價還在不斷地漲。 馬三郎不知道為什么糧價一直在漲,他只知道他們全家人現在就是在等著餓死。 而像馬三郎他們這樣的家庭并不少,他們生活在惶恐中,有人已經將目光看向了自家的小孩……把自己家的小孩吃了那是不可能的,或許只能把孩子和其他家的孩子換一下。 換著吃。 哈哈,換著吃。 …… 所以糧價為什么會漲呢? 此時的嶺州郡郡守府,嶺州郡郡守謝愷正在大擺宴席。 謝愷姓謝,很顯然他也是大氏族謝氏一員,背靠大樹好乘涼,他雖然能力一般,但還是撈到了一個小郡的郡守職位,而且如今節度使帶著一部分兵馬跑到碎巫山去,還沒有回來,目前的嶺州郡是他一個人說了算,過得別提多舒服了。 因此當知道本家族的嫡孫謝茗來了以后,謝愷還是很興奮的,馬上叫人準備了豐盛的宴席。什么山珍海味都上來了,天上飛的,水里游的,海里撈的,山里捕的,湊足了幾十道菜來招待謝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