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節
書迷正在閱讀:玄學,最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心理學、入夢來、重生我成了奧運冠軍[花滑]、重生后被反派魔尊拐跑了、我老攻是怪物反派、被逼死的瘋批反派、別人家的Omega忽然不乖了、真真假假、我家徒兒總想弒師、我在魔界搞基建
當然要真的能這樣干,劉海還不如把艦載預警機拿出來。 那玩意兒只要在邊境上面巡邏,周圍幾百公里都在這預警機的監視之下。 1974年2月23,今天也就是農歷所說的龍抬頭。 反炮兵雷達終于組裝調試完成,下一步就是要進行實際測試,并且繼續調試。 距離上一次劉海提了意見已經一個多月了,至于后面什么計劃,劉海并不知道,也不去打聽。 “woc!”劉海帶著維修科的人,還有孫愛國等人,帶著炮兵雷達來到了京都北面的試驗場。 遠遠的劉??吹酵ㄓ弥鄙龣C就驚呆了,心里一個臥槽,因為這架直升機上面掛著兩個兩米多長的導彈。 這玩意兒一看就是空空導彈,這本來是給戰斗機裝備的空空導彈,怎么就裝備在通用直升機上面呢? “那是正在試驗的霹靂4空空導彈,本來這個導彈中途研發制導系統有點問題,不過咱們與高盧雞合作,就成了……”孫愛國看到劉??聪蜻h處的通用直升機開口介紹。 第546章 賺錢 空空導彈發展經歷了好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需要戰斗機引導。 這種空空導彈就是對戰斗機飛行員最大的考驗,因為誰先開溜,那么誰的導彈就會失去引導。 第二階段就是只要戰斗機雷達一次鎖定目標發射之后就可以不管了。 這一時期的空空導彈大部分都裝備了主動雷達。 還有一種就是被動紅外模式,這也是一種發射之后不管。 導彈會追著對方的紅外目標特征,不過這個導彈被證明命中率比較低。 導彈上直升機并不是什么稀罕事情,柯曼奇就可以裝兩米長的導彈,并且是在機腹里面。 不過空空導彈的射程一般距離都較遠,至少都是幾十公里,所以在直升機上面裝載空空導彈,起碼在現階段來說是一個很大膽的創新。 讓劉海好奇的是,這架直升機用的是什么雷達。 很多人在觀看空戰電影的時候,很好奇為什么被導彈鎖定戰斗機瘋狂往上面拉升。 那是因為導彈的燃料是有限的,這樣向上可以最大限度消耗導彈的燃料。 只要導彈的燃料消耗完了,那么導彈也就毀了。 劉海倒是很想過去看看,這空空導彈究竟是什么類型? 因為劉海好像記得霹靂四空空導彈研發失敗。 后面霹靂五導彈才研發成功。 但是可惜的是劉海不可能靠近,畢竟正在試驗的空空導彈,怎么可能讓劉??拷?,萬一出點問題算誰的? 劉海等人來到了靶場,這邊是炮兵的靶場。 反炮兵雷達陣地布置在距離靶場5公里的地方。 程序是程序,程序制作完成之后還要進行實際的調試。 雷達天線距離,雷達控制車有30米的距離,通過電纜連接,當然電纜連接的距離可以增加,這是為了保護雷達控制車,因為后面還有一些專門針對雷達的反輻射導彈。 雷達天線已經展開,巨大的雷達天線是那么的顯眼。 雷達控制車集成了計算機發電等等的一系列功能,當然還可以拖拽雷達天線。 測試調試的過程十分枯燥,就是遠處靶場先用各種迫擊炮發射,雷達這邊記錄數據,然后得出炮兵陣地的坐標。 就拿著這個坐標,與現實中炮兵陣地坐標進行比對。 誤差是肯定有的,這個不可能沒有,而且距離越遠誤差越大。 當然對于迫擊炮的炮兵陣地偵測來說要準確很多,因為迫擊炮的炮彈速度低。 外面的溫度還是很寒冷,不過指揮車里面溫度是恒溫的。 不單單是劉海一個人在這里,還有好幾名領導也在旁邊看著。 劉海這邊還負責指揮炮兵陣地的炮兵發射。 炮兵陣地那邊發射之后9秒鐘時間,劉海這邊就得到了炮兵陣地的數據。 劉海設計的這個炮兵雷達并不需要人手動輸入高程數據,辛柏林雷達需要手動輸入8位數據,然后得出炮兵陣地的地址。 “誤差6米!”這些領導看到雙方對比的數據也是驚訝不已。 對于炮兵來說誤差6米根本不算什么,隨便一發榴彈炮也不止這點毀傷面積,而且只要發現對方的炮兵陣地,肯定是幾十上百發炮彈,直接覆蓋。 別說誤差6米,就是誤差16米也是大差不差。 當然對于劉海來說誤差6米就比較大了,不過沒有什么可比性,因為劉海穿越的時候精確制導武器太多了。 而且這才5公里,距離就誤差6米。 2020年有些導彈的誤差都沒有6米,更何況各種精確武器。 當然劉海也知道現階段的武器裝備基本上就是靠量取勝,不管是炮彈還是火箭彈。 “有了這個雷達可以節約多少炮彈??!”這幾位領導都是軍事方面的領導當然知道有了這個雷達提供的數據坐標。 可以節約很多的炮彈,以前需要十幾門炮打兩三發,現在有了具體數據,十幾門炮每個打一發就足夠了。 這些領導比較激動,但是劉海這是一臉風輕云淡的樣子。 領導都在心里暗贊:小劉同志沉著冷靜。 要是被劉海知道,會被領導這樣稱贊,估計會哭笑不得,因為對劉海來說,誤差6米沒什么驚訝的,因為見過更精確的武器。 然后又進行試驗,60迫擊炮80迫擊炮輪番上陣。 射程也在逐漸加大,當然苦了那些開炮的士兵,因為這些士兵要帶著迫擊炮到處跑。 到一個地方打兩發炮彈,然后報自己的坐標,完之后又趕緊跑。 這些士兵帶著迫擊炮到處跑的時候。 在高原某部,一群士兵正在進行打靶訓練。 這些士兵手里面拿的武器五花八門有ak47自動步槍,有白頭鷹的卡賓槍,還有早期的莫辛納甘步槍。 除開k47自動步槍,卡賓槍還有莫辛納甘步槍上面都有一個三倍鏡。 這些士兵都是來自于西南地區,還有高原本地。 除開訓練,這些士兵還在學習另外一種語言,不過另外一種語言只是學一些就足夠了。 這個語言與高原語言有一部分相似,但是具體是哪個國家的語言,這些士兵并不知道。 高原現在還很寒冷,這些打靶的士兵還是比較興奮,雖然說手里的家伙老舊一些,但是畢竟可以打子彈。 作為士兵來說,只要能開槍,只要手里是把槍都很喜歡,況且卡賓槍以及莫辛甘納步槍都帶有三倍鏡,打起來更加帶勁。 除開打靶訓練還要訓練迫擊炮,rpg,最讓這些士兵驚訝的是,居然還要乘坐直升機進行索降訓練。 甚至還有一些堪稱為古董的步兵炮拿出來,雖然說這玩意兒古董,但是打出去的炮彈依然還是讓炮兵們很興奮。 至于說最基礎的土工作業訓練,現在并不是時候。 這些士兵白天訓練,晚上就進行語言訓練。 雖然這些士兵不明白這些訓練是為什么,但是大多數人都知道肯定有行動了,不然怎么會敞開了這么多東西讓自己造。 只是這么多大雜燴裝備有點讓士兵想不明白,隊伍里面不是在做什么標準化統一化嗎?就是減輕后勤壓力。 現在把這么多老掉牙的東西拿出來是干什么? 上級部門根據劉海的建議,并沒有與西金那邊任何人聯系,因為不確定那邊國王身邊有沒有三當家的人。 不過鐵路部門已經調集精干力量,準備從喀日則,修一條通往亞東的路。 之所以是鐵路部門來修這條路,是因為盾構機就是鐵路部門管轄。 盾構機發明的這些年里面給咱們國家帶來了巨大變化,特別是在修建隧道時候,遇到的危險的幾率越來越低。 以前修建隧道就靠人工爆破,有著相當大的危險性。 而且人工爆破還會對山體造成一定的破壞,有了盾構機之后,安全系數大大提高,盾構機前面走了,后面就把模塊安裝上。 當然現在模塊也做了很多的改進,在有些高強度的地方就用高強度的混凝土,甚至里面還加了玻璃纖維等其他一系列增加強度的東西。 不過盾構機的改進還是比較慢,現在的盾構機基本上都是液壓與機械控制,電控還不怎么現實。 液壓與機械控制就是需要的工作人員比較多一些。 采用電氣化控制,需要的工人數量少一些。 鐵路部門經過這么些年的發展,已經培養了一個個成熟的盾構機隊伍。 鐵路部門也成立了自己的研究所,對盾構機各方面進行優化升級。 劉海測試反炮兵雷達數據,根據測試的數據對程序進行優化。 在25公里的距離,對迫擊炮陣地的誤差達到了20多米,平均達到了23米。 這個數據在劉??磥肀容^正常,上一次5公里的誤差是6米。 然后還有榴彈炮,對于低彈道的榴彈炮偵查誤差比較大。 劉海雖然有點不滿意,但是圍觀的領導相當滿意。 因為一般來說炮兵都會先打一發炮彈校正位置。 這個時候反炮兵雷達就得到對方的坐標。 說不定對方的炮兵陣地還沒有開始發射,這邊的炮彈就打出去,并且落在對方的炮兵陣地上。 至于說30公里20多米的誤差,這也叫誤差? 要知道30公里有多遠,70年代大部分的榴彈炮都只有二三十公里的射程。 也就是30公里基本達到了榴彈炮的射擊極限,而反炮兵雷達在這個距離上是相當的安全。 關鍵是劉海這個反炮兵雷達,還可以反火箭彈。 這讓幾位領導很是激動,其實劉海這個反炮兵雷達也可以偵查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