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書迷正在閱讀:涼州馬超、漂亮美人娃綜帶崽爆紅、嬌氣炮灰每天都在修羅場[快穿]、重返火紅年代、玄學,最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心理學、入夢來、重生我成了奧運冠軍[花滑]、重生后被反派魔尊拐跑了、我老攻是怪物反派、被逼死的瘋批反派
在三樓的訓練大廳,維舟見到了張巖為他找的搏擊教練。 非常年輕,十幾歲便加入這個行當,前前后后培養出不少優秀的運動員。 教練的年紀雖然不大,但是很穩重,說起話來十分有禮,不漏一點鋒芒。 維舟在對方的要求下,戴上一副拳套,走上擂臺和教練面對面站好。 大多數的男人都喜歡這種場合,明明只是試練,張巖卻已經亢奮的不行,兩手扒著擂臺,高聲喊道:“維舟!加油!展示一下你的力量?!?/br> 年輕教練對維舟笑了笑:“來吧,試試?!?/br> 維舟在初中時期就買了沙袋,那個沙袋現在還掛在老家的頂層陽臺上,他私下里一直有練習,不過自從上了大學,留給這方面的時間就少了。 雖然有一陣子沒有打拳,但自學的招式和本能的速度還在,他在教練的指示下率先揮拳出擊,瞳孔瞬間變得漆黑,眼神被后某種黑暗危險的東西正在凝聚,他認真狠決的樣子很唬人,教練差點以為他要來真的。 簡單的幾個回合下來,教練握住了維舟的手腕,眼底浮現一絲贊賞:“有點基礎,以前練過?” 維舟輕輕喘著氣說:“很久以前?!?/br> “出拳的速度很快,”教練說著把手移到維舟的手臂肌rou上,“少了些技巧,力量方面使用的不正確?!?/br> 維舟受教地點著頭:“教練,麻煩你了?!?/br> “這是我應該做的,”教練瞅一眼張巖,很快又把目光移回到維舟的臉上,“自由搏擊分很多種類,我不知道你是想多學習技巧擺擺樣子,還是專攻力量,或者是單純的強身健體?” 維舟摘下拳套,走到擂臺邊緣靠著臺柱坐下,他接過張巖遞來的冰鎮水,擰開蓋子喝兩口,眼神一直沒有離開教練,他的語氣意外的溫和:“我的要求很簡單,我要做到把一個成年男人輕易的鎖在身下,他就是砧板上的魚,我想怎么樣就怎么樣?!?/br> 不知道是他的話太過直白,還是他臉上的表情過于隱晦,總之教練和張巖都用一種忌憚的眼神看著他,好像他是什么可怕的猛獸,隨時可以變身似的。 張巖用胳膊肘碰碰他的大腿,輕咳一聲:“維舟,你是不是想報復誰啊?!?/br> 維舟淡定地喝完半瓶水,目光依舊鎖定教練,露出慰藉的笑容:“我的職業是演員,就當我是角色需要好了?!?/br> 教練的眼里流露出欣賞的神色:“我會幫你做到你想要的效果?!?/br> “謝謝?!?/br> 維舟對著教練頷首,轉過頭低眸往下瞅,對上張巖充滿疑惑的視線,他回了一個再尋常不過的眼神,但他臉上那種似笑非笑、神秘叵測的表情引人深思。 張巖總覺得有什么東西在變質,而且變了很久,只不過自己才發現。 維舟并沒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簡單,他的眼睛不再是心靈之窗,它們蒙上一層屏障,顯示出他已經知道如何阻擋刺探凝視,沒人能看透他內心的真正想法,人們從他眼里看到的內容,都是他自愿表現出來的。 從這一刻起,張巖對維舟有了新的認識,他以前就不會把維舟當成二十歲的青年看待,以后更不會。 維舟和教練約好,如無意外的情況下,接下來在蔚洲拍戲的日子,他每周至少三天來俱樂部訓練。 這件事辦成,兩人驅車回矮頭山。 張巖的變化rou眼可見,不管是看著維舟的眼神還是跟維舟說話的語氣,都變得有些小心翼翼,但是他打心底對維舟充滿信任,他堅信,雖然維舟是一個渾身充滿秘密、深藏不露的人,但絕不是一個壞人。 講實話,維舟不太喜歡這種感覺,破天荒的主動搭話:“你的未婚妻,狀態好嗎?” 張巖接收到了維舟想要傳達的友好信號,霎時間放松身體和神經,先把維舟在拳擊臺上的狠勁忘掉,換回曾經的印象,笑著說:“挺好,我按時帶她去醫院檢查?!?/br> “嗯,”氣氛一緩和,維舟又恢復那種只做傾聽者的狀態,“張巖,我去俱樂部訓練的事,先別往外說?!?/br> “明白,”張巖的眼里閃過一道狡黠的光,心里琢磨維舟到底要對付誰,“不管怎么樣,這是好事兒,鍛煉身體,你們做明星的,學點防身術是明智之舉?!?/br> “我可能做不了明星,”維舟半開玩笑道,“混口飯吃?!?/br> 話是這樣說,他的眼神卻熊熊燃燒著野心勃勃。 他想要的星途,可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紅大紫。 張巖對這方面不懂,為了不出洋相,快速轉移話題:“今天有事忙嗎?不忙跟我去開發區的會館啊,新建的會所,環境特別好,我敢說是蔚洲獨一家?!?/br> 最近都沒有維舟的戲份,賀笙帶著男女主去a市取景拍攝,還要解決電影特效的問題,最快也要明天下午回來。 維舟閑來無事,點頭答應了:“好,我餓了?!?/br> 剛好是午飯時間,沒有什么娛樂項目比吃飯更合適。 “沒問題!”張巖高興道,“蔚洲最好的廚師也在會館工作,反正我舅舅的處事風格就是用最好的東西招待最重要的人?!?/br> 車子下了高橋,沒有往劇組宿營地的方向行駛,而是轉了個彎,朝另一個方向前進。 維舟早就聽聞矮頭山開發項目的事,這件事在蔚洲引起不小轟動,他從家人和朋友嘴里經常聽到有關開發區的消息,可卻是第一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