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年代博物館穿七零 第127節
李大路聞言臉色有些不好看,立馬說道:“陸裕民,你別得寸進尺??!” 陸裕民立馬有些心虛了,可是看著殷玉瑤好說話,忍不住就想再多要個十塊八塊的:“咋也得再添二十啊?!?/br> 殷玉瑤搖著頭笑了笑,陸裕民一見就心慌了,生怕殷玉瑤連木頭都不要了,剛想往回找補,就聽殷玉瑤說道:“這樣,我也不給你補二十塊錢了。你不是要買三轉一響嘛,你看缺什么票我給你張票得了?!?/br> “真的?”陸裕民頓時喜出望外,如今這票可難整,縫紉機票自行車票他都沒有呢,要是找人買也得花二三十塊錢。 陸裕民立馬應了下來。 殷玉瑤掏出三百塊錢,又拿出幾張票來,問陸裕民:“你要啥票?” 陸裕民在自行車票和縫紉機票之間猶豫,他都想要,但也知道這些老舊的油布換一張票已經是人家很大方了,若是得寸進尺只怕連木頭的事都得黃了,可讓他選他也不知道該選哪個。 就在他猶豫不定的時候,殷玉瑤看著柴房里角落里有個臟兮兮的爐子,心里一動,走過去拿起來翻看了一下。 陸裕民瞧見立馬有些慌了,這些年不讓燒紙,每逢清明過年只能在家里偷偷上香,用的就是這個小爐子。以前這爐子都是用的時候爺爺拿出來,用完了再藏起來。如今爺爺去世了,前一陣清明,他爹給爺爺燒完香后順手就扔這里了,也忘了收拾。 雖說現在好像不怎么查這事了,但是前幾年的陰影還在,陸裕民可不敢讓殷玉瑤再看,連忙說道:“就給我自行車票吧,咱趕緊把木頭包起來吧,那玩意都是灰,別弄臟了你的手?!?/br> 殷玉瑤看了看手里的沖耳乳足爐,路外底部有減地陽文楷書【大明宣德年制】,這是一個宣德爐。 “這東西賣不賣?” 陸裕民愣了一下,隨即大喜,沒想到燒香的玩意也能賣,這回票夠了,當即點了點頭:“賣賣,給我縫紉機票,再給我……” 陸裕民不會報價了,他也那不準這玩意值多少錢,猶豫了下,試探著看殷玉瑤:“給二十?” “行!”殷玉瑤把錢和票都數出來,直到給的時候才想起件事來,上下打量了下陸裕民:“你家里你說的算不?別我買了你家人回來又不樂意了,找我去再要回來!” 陸裕民立馬拍著胸膛保證:“我家我說的算!” 殷玉瑤數了錢拿了票給陸裕民,陸裕民立馬拿著放屋里箱子里鎖上,這才出來幫著把油布包上。李大路沒急著去叫車,而是趕緊把院子填上,這坑這么大,要不然叫了驢車也進不來。 三個人忙活到中午,木頭包好了,地面也填平了,殷玉瑤直接讓三輪車把木料拉到之前買的東華門旁邊的四合院里,李大路和車夫還特別賣力的將木頭一根根的挪到后罩院空著的屋里,省了殷玉瑤不少事。 付了車夫車費和搬運費,等人走后,殷玉瑤拿出四十塊錢,另外又拿了兩包煙給李二,笑了笑:“費心了?!?/br> 李大路連忙說道:“三百多塊錢的東西,這給的有點多了?!?/br> “你這陣子沒少幫我跑,雖然有些宅子沒談成,但辛苦費還是得給的?!币笥瘳帞[了擺手:“往后你還得多替我瞧著?!?/br> 李大路這才接了過來,樂呵呵地道了謝,心里美滋滋地想,要是每個月都談成一單,他兩三年也能攢出個新房子來。 陸家,陸父下班回來,一眼就瞧見院子的地面動過了,進了屋一邊洗手一邊問了句做飯的陸母:“你要在前院種菜?” “不是?!标懩岗s緊過來,喜盈盈地說道:“我剛才回來時候裕民和我說,他把老爺子埋在地下的木頭給賣了,你猜賣了多少錢?” 陸父皺了皺眉頭:“五十?” 陸母翻了個白眼,緊接著又笑了起來:“連咱家上香的爐子一起,給了三百二十塊,另外還給了自行車票和縫紉機票。咱兒子說買主是個小姑娘,估計不懂這些,被咱兒子三言兩語給忽悠了?!?/br> “賣了這么多?”陸父哈哈大笑:“老爺子確實給存了點好東西,這回兒子娶媳婦的事不用愁了,咱兒子還真是挺能耐,不聲不響的辦了件大事,也不知道是哪個錢多的缺心眼的買了了,這回咱家可賺大發了!” 第135章 李大路又從殷玉瑤手里賺到了一筆傭金,從此替她跑的更勤了。畢竟替別人跑腿賺不了這么多不說,一般人也不如殷玉瑤大方。 眼瞅著高考恢復在即,殷玉瑤也要開始復習,便讓李大路替她跑廢品收購站,和他說那些過去的好料子的舊家具,無論好壞都要,另外有過去的銅錢古董字畫一類的,也可以替她買回來。 李大路雖然有些眼力,但是畢竟沒有真接觸過這些東西,還是認識殷玉瑤以后才知道這些好木材怎么辨認的,因此時不時地買到民國時期高仿的。 殷玉瑤也不在意,一概全要,反正是廢品價格買 回來的,怎么都是賺的。 一晃到了九月份,恢復高考的會議召開,裴家自然是第一時間得到確定消息的。雖然這大半年陸陸續續已經能看到風向,但這次會議讓這些風向進一步落實。 裴云朵過了年就把工作給辭了,一心在家復習,這會兒聽到老爺子傳的消息,又讓父母哥嫂找了好些資料,除了自己一份,也給殷玉瑤送去了三份。 畢竟高考的事最開始是從殷玉瑤先建議的,而且她也知道殷玉瑤除了自己考,還有兩個好姐妹也在努力。 殷玉瑤把兩份資料一份寄給了于燕秀,一份寄給了陳秋麗。 十月,廣播報紙上同時發布了恢復高考的消息。 殷玉瑤這幾天每天都在關注報紙,在看到新聞的第一時間立馬給農場打了電話,要找于燕秀。 東北的冬天來的早,此時別的地方還在秋收,東北秋收已經結束了。只是要給水稻脫殼,要準備冬儲的菜,也挺忙的,但比起秋收時候要好很多,起碼農場的辦公室還有人輪流值班。 正好殷玉瑤打電話時候正好馬書記在辦公室,一接電話就聽出殷玉瑤聲音了,當即爽朗地笑道:“是殷同志不?” 殷玉瑤笑著應了一聲:“馬書記您好耳力,今年農場的收成怎么樣?” “不錯,比去年多了一成?!瘪R書記想起年初殷玉瑤寄來的喜糖,連忙說道:“你和裴同志的喜糖咱全農場都吃到了,我替大家伙謝謝你,也祝福你們兩個百年好合?!?/br> 說了客套話,馬書記怕殷玉瑤浪費電話費,又趕緊問了一句:“你打電話是啥事???” “馬書記幫我叫燕秀過來接下電話?!笨v使殷玉瑤對恢復高考早就心里有數,但是到這一天依然忍不住情緒激動:“今天報紙的新聞說,今年恢復高考?” “恢復高考了?”馬書記激靈一下子,不過倒是沒忘殷玉瑤打電話的目的,趕緊打開喇叭通知于燕秀立馬來農場辦公室接電話,又忍不住拿著電話多問了兩句:“是今天的報紙嗎?消息屬實嗎?” 殷玉瑤:“是今天的報紙,廣播里也在說這件事?!?/br> 于燕秀從地里過來還得十來分鐘,倆人約定了十五分鐘再打過來便掛了電話。 馬書記雖然一把年紀參加不了高考,但是他對知青們的事十分上心,知道不少知青都有回城的夢想。雖然這一年回城的名額放開很多,但是能回去占比依然很少。如今高考恢復了,對于知青們來說則是多了一條通天大道。 馬書記立馬打開收音機,“恢復高考”作為重大新聞自然被反復播放,此時正好廣播里正在讀這條新聞。馬書記立馬打開廣播,收音機的聲音從喇叭里傳出去,響徹農場。 “搞好大學招生是全國人民的希望(備注1)” “以統一考試、擇優錄取的方式選拔人才上大學……”(備注1) “恢復高考的招生對象是: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鄉的知識青年……”(備注1) 正在悶頭往辦公室跑的于燕秀猛地停住了腳,抬起頭看著農場的大喇叭,里面正在播送恢復高考的新聞,一瞬間于燕秀淚流滿面,這幾年的努力沒白費,她終于等到了! 一時間農場里勞作的人都停了下來,大家不約而同地站起來,聽著廣播里的新聞,聽了一遍還覺得不敢置信,好在很快廣播又播放了第二遍。 廣播播放完,馬書記在喇叭喊了兩聲,估摸著大家都安靜下來這才說道:“大家也聽到了,國家恢復高考,咱們知青都在招生的范圍里。這樣,大家以連為單位報名,統計要參加高考的人選。若是參加的人數有一半以下,那剩下的兩個月不考試的知青就辛苦下,咱把任務都承擔了,讓考試的知青們好好復習復習;若是考試的人數在一半以上,那咱就輪流上工,盡量保證大家復習的時間?!?/br> 知青們臉上洋溢著興奮地神情開始議論起來,剛來兩三年高中畢業的新知青還好,他們學過的東西還沒怎么忘,現在復習還是有機會的;那些來了七八年的老知青都有些猶豫不決,他們絕大部分在此結婚生子,書本上的知識早就忘的差不多的;而初中畢業就來的知青只能投以羨慕的神色,他們沒上高中,也不敢想高考的事。 于燕秀則是初中生里的例外,她雖然生活在城市,但家里人重男輕女對她并不算好。于燕秀的母親好面子,為了怕鄰居說閑話勉強供她讀完了初中,等她十六歲初中一畢業又恰好趕上哥哥取新嫂子,她就直接被送上了下鄉的列車。 來的時候只帶著自己的衣裳和一身鋪蓋,錢和飯票都沒多給幾張,也沒考慮她在天寒地凍的東北穿什么過冬。好在農場自己也種棉花,給新來的知青準備了棉襖和厚的被褥,于燕秀這才沒凍死。 來這半年,殷玉瑤來了農場,倆人成了朋友,從那時候起殷玉瑤就讓她自學高中的知識。如今四年過去,于燕秀不僅早就自學完高中三年的知識,殷玉瑤讓她抄錄的《數理化叢書》,她都學完了。除此之外,其他科目她也沒落下,殷玉瑤給的書里面古詩詞文言文背誦翻譯都有,她背的滾瓜爛熟,緊跟形勢大唱高調的作文也孰能生巧。還有歷史地理方面的課本,她也沒相關的題做練習,干脆就把書都背下來了。 比起其他知青又激動又緊迫的情緒,于燕秀只剩下激動了。 大家討論了一番,女知青們也想到了于燕秀,這些年于燕秀下工時間都在學習,以往大家都笑她魔怔白費功夫,如今都羨慕起她來了。關系近的,有問借課本的有問借習題的,還有打探她學的如何的。 課本和練習冊是不能直接給他們的,但是于燕秀同意讓她們抄,可是抄也有先后,當即就有不少知青請假直奔縣里的新華書店,想趕緊搶些復習材料。 因為殷玉瑤是看到新聞第一時間就“通風報信”的,所以搶資料這塊向陽農場占了先,買課本的買課本,買資料的買資料,可是書店也有限,沒搶到的奔廢品收購站找舊的,可能找到的依然寥寥無幾。 有的不甘心,立馬買票坐車準備去市里的書店搶,也有的準備回去,等明天再來,書店說接到通知了,明天還會再來一批書。 南德縣,陳秋麗正好下夜班準備回家,臨走時候想起有個采購備件的單子沒上交,便找出來送去辦公室。把單子放在桌上,陳秋麗一眼就看到了今天新送來的報紙,頓時驚喜萬分地撲過去,一目十行的將上面的內容看完。 辦公室老大姐一邊打著毛衣一邊看了她一眼:“啥新聞啊,激動成這樣?” “楚大姐,報紙上寫今年恢復高考了?!标惽稃惣拥恼Z無倫次,拿著報紙手都哆嗦:“真的要恢復高考了!” “恢復高考能咋?你還能考???”楚大姐捋了下毛線,撇了撇嘴:“你也不小了,和小梁處了一年多對象也該結婚了,還琢磨高考的事干啥?再說你現在工作不知道多讓人羨慕呢,等你倆結婚就是雙職工,踏踏實實的過日子不比別的強?!?/br> 陳秋麗心情激動,也不想浪費時間和楚大姐分辨,當下要填的單子也忘了,拿著報紙頭也不回地往外,只甩下一句話:“我先用一下報紙,一會兒拿回來?!?/br> 陳秋麗直接拿著報紙沖到車 間,一把拽起來在給機器做檢修的梁志國,語無倫次地說道:“志國,報紙說恢復高考了,12月份就考?!?/br> 梁志國慌忙地站起來,都忘了手上的油污,一把搶過來報紙看了起來,其他聽到聲音的工人也都圍了上來,這張報紙也在不同人的手里傳遞開來。 梁志國拉著陳秋麗的手,激動地語無倫次:“秋麗,多虧了你,你太有先見之明了……” 人多,梁志國話說了一半就咽了下去,但是陳秋麗知道他想說什么,多虧了自己帶著他已經復習了一年。 一個小時后,陳秋麗捏著黑乎乎皺皺巴巴的報紙一頭汗地回到辦公室,有些心虛地瞅著楚大姐:“楚大姐,那個,報紙臟了,還要嗎?” 楚大姐看著遞過來皺皺巴巴都是油污的報紙,頭發都氣豎起來了,當即瞪了她一眼:“這我怎么歸檔啊,你趕緊去郵局買一份新的還給我!” “好!”陳秋麗把報紙折起來放到包里,騎著車子就奔郵局里,直接買了兩份《人民日報》,一份給楚大姐送去,之前那份臟的給了梁志國,讓他拿回家給家里人看。她則拿了另一份新的騎著自行車奔回來,一下車就迫不及待地朝樓上大聲喊道:“媽,恢復高考了……”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都熱鬧起來,學校、車間、田間地頭……大家都在討論恢復高考的事,有頭腦的更是立馬使出渾身解數找各種關系淘換資料,都不想錯過這等了十年才有的機會。 殷玉瑤前世畢竟是正兒八經的本科畢業,數學、語文都不在話下,但是她也沒有因為自己學的多而大意,這些年她認認真真的該背書背書該做題做題,已經做了完全準備。如今馬上要上考場了,她并沒有增加學習時間,依然按照以往的習慣,上午為高考做準備,下午作畫,完成出版社的任務。 不過這應該是殷玉瑤最后一部連環畫作品了,等交稿以后估計高考分數也就該下來了,到時候她就得辭職去上學了。 第136章 高考前沖刺階段,殷玉瑤完成手頭的作品給出版社寄了回去,順便給李秋生打了個電話,說了要辭職的事。 對于李秋生來說,殷玉瑤作為下屬真的不錯,任務完成的又快又好,人也上進積極,他本來剛想給她打報告申請提工資呢。 不過在出版社干了這么多年,李秋生也知道這次高考的重要性,他也不想耽誤殷玉瑤。不過對于立馬辭職,他還是不太同意,因為他覺得等考上再辭職也不遲,萬一……也有個正式工作好托底。 李秋生把自己的理由和殷玉瑤說了,勸道:“也不差這兩三個月,等錄取通知書下來你再辭職也不遲?!?/br> 殷玉瑤有些羞赧:“白拿工資我不好意思?!?/br> “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這幾年你為咱出版社拿了不少榮譽,也撐起了咱出版社連環畫工作的半壁江山,休幾個月也沒事?!崩钋锷矒嵋笥瘳帲骸斑@段時間你就好好復習,別考慮別的,爭取考上個好大學?!?/br> 殷玉瑤心里十分感動,對于曾經的社畜來說,像李秋生這樣的領導簡直是千載難逢,各種福利權利都主動給爭取,生怕手底下的人吃一點的虧。若不是李秋生,殷玉瑤到現在也沒法拿到駕駛證。 有這樣的領導,殷玉瑤也愿意投桃報李,立馬說道:“即便我辭職,以后出版社有任務需要我,我也義不容辭,高質高量的完成任務?!?/br> 李秋生欣慰地笑了:“好。不過你也不用太擔心出版社的任務,今年連環畫的任務就比之前少了,再有就是有不少平反的人回來,我這幾個月和蔣老再尋一尋,不怕找不到合適的?!?/br> 放下電話,殷玉瑤徹底沒什么心事了。如今裴云圣在部隊,玉磊由老爺子照顧,她直接去博物館的甜品店里給自己拿了一個小蛋糕出來,又去隔壁咖啡店手磨了一杯咖啡,去貨車里挑揀了些自己愛吃的水果切了個果盤,擺了滿滿的一桌:開干! 12月初,裴云圣休假從部隊趕了回來,他接管了一日三餐,給殷玉瑤做好后勤,連晚上都不再鬧她,生怕她睡不好覺。 到了十號早上,老爺子一早把殷玉磊送來,裴云圣開著車和殷玉磊一起送殷玉瑤到考場,還特意拿了相機,要記錄著歷史性的一刻。 殷玉磊這兩年伙食好,長的也快,雖然才十歲但只比殷玉瑤矮半個頭。他覺得自己是大孩子了,不再像小時候那樣摟著殷玉瑤的胳膊,可今天在考場前,殷玉磊主動上前給了殷玉瑤一個擁抱,臉蛋紅紅的,亮亮的眼睛仿佛帶著星光:“jiejie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