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定都(下)
書迷正在閱讀:歡迎進入修羅場游戲[快穿]、全世界都夸我是好男人[快穿]、[快穿]絕美反派在線訓犬、反派黑心蓮他掀桌了[快穿]、帶著年代博物館穿七零、瘋批宿主甜誘撩,冷舔主神又撒嬌、打死不放手[重生]、帶著科技系統穿六零、穿書反派那個胖紙、穿進漫畫被全員當大佬
看著兩人離開的背影,曹安也輕輕嘆了一囗氣,他自幼家境貧寒,十三歲那年父母雙亡,不得己才到臨安投奔遠房族叔曹錦,凈身入宮,一轉眼在宮里呆了快有四十個年頭。??連上趙忱,算是四朝老臣,這么多年來,宮里宮外,形形**的明爭暗斗,什么沒有見過,自然知道陳、王兩人絕不會無原無故說出這些話來,背后一定有人唆使,而這唆使的人也十有**不離那些手握大權的重臣。目地就是在宮中散布對楊炎不利的言語。 曹安和楊炎共事過一段時間,對楊炎的印像很好,而且也明白,大宋能夠從亡囯的邊緣支撐到現在,完全是楊炎的功勞,如果沒有楊炎,大宋恐怕早就亡國了。曹安自然也知道,對楊炎有意見的官員并不在少數,而且都能找出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來,比如:年紀太輕,武將不能問政,或是宗親不能統兵等等。其實說白了就是嫉妒和爭權罷了。 想到這里曹安心里不禁有氣,金軍打來的時候這些人在做什么?不是逃跑就是勸皇帝議和,而現在好不容易迎來了轉機,卻一個個迫不急待的跳出來,排擠楊炎,爭奪權利,卻不知道正是有楊炎在前線浴血奮戰,使大宋終于轉危為安,才有這些人現在爭權奪利的條件,如果大宋真的完了,那還有什么可爭的。 曹安雖然是個宦官,但為人也頗為忠厚,有時想想,還真覺得楊炎不直。只是礙于內臣不得干涉政事的規據,不好向皇上直言。不過皇上和太后顯然也明白這一點,對楊炎的信任從來沒有降低過,而且處處維護楊炎,才使一些人不敢那么明目張膽??上鳂屢锥?,暗箭難防啊,偏偏宮里又有那么些人,喜歡多弄出些事非來。自己只能盡力在暗中化解一些。 當然曹安心里也明白,宮里的人不會無緣無故勾結外臣,對付楊炎。無非還是為了權利二字,當年曹錦健在的時候,自己連同其他四人都是平級,陳堯壽和王鐘亦在其列?,F在自己接替了曹錦的位置,成為內臣之,陳、王兩人自然不甘心,大約是也想借助外臣的力量把自己擠走,好讓他們專權。卻不想想,大家伙都是什么樣的人,專權又有何用,能傳給子孫后代嗎?何況自古以來專權的宦官有幾個有好下場的,漢朝的十常侍,唐朝的高力士,當年榅相童貫又如何,都封了王,還不是落得個身異處的下場,人訥,還是厚道些才好。 曹安正想著,忽然外面鐘鼓大鳴,把曹安嚇了一跳。擊鼓鳴鐘是表示生緊急大事,皇帝必須升朝。急忙來到趙忱面前,道:“皇上,快更衣升殿?!?/br> ※※ 支持原創 ※ 《宋翔》于1*7*k小說網 ※ 支持正版 ※※ 這段時間以來,隨著軍事上的節節勝利,收復了大片土地,天臨府朝廷的人事有了一些調整安排。甴汪應辰出任江南西路制置使兼知隆興府事,張栻出任荊湖北路制置使兼知江陵府事。并招廣南西路制置使辛棄疾和廣南東路制置使趙汝愚入朝,任趙汝愚為左正言兼翰林學士,辛棄疾為簽書樞密院事。由廣南東路轉運使岳霖出任制置使,并不在設立廣南西路制置使。 自從趙忱繼位以來,出于穩定時局的考慮,對于朝中的官員幾乎沒有作任何的調整,但這并不表示他對目前的狀況感到滿意。相反這近半年的時間里,以經讓趙忱感覺到朝中的官員中,說空話的多,干實事的少;能為自己出謀劃策,排憂解難的少,而只會捕風捉影,胡亂指責別人,給朝廷添亂惹麻煩的官員卻頗多。 由其是趙忱現,要成就一番大業,僅靠目前朝中的大臣顯然是不夠的。因此趙忱一直希望提拔幾個有能力的人。正是這樣的想法,趙汝愚和辛棄疾才進入趙忱的視野里。 趙汝愚出任廣東制置使,雖然是戰事不斷,但市泊司的收入反而比平時更增加,這里面雖然有楊炎剿滅海盜,恢復海路平安的因素,但趙汝愚廉潔奉公,公正開明,并且嚴查走私的治政也功不可沒,而且還從海外購進了大量的糧食,從財力物力上都有力的支持朝廷。而廣南西路剛剛經歷了摩尼教之亂,政事混亂,百姓零落,農田荒廢,十室之中,僅存三四戶,而且還有大量逃難流民擁入廣西。辛棄疾出任廣西制置使之后,選用賢能,寬征薄賦,招流散百姓,使其安居,興議屯田。并從流民中選擇強壯者從軍,支援對金的戰事。 可以說兩人在地方上的政績都相當顯著,趙忱也常聽楊炎提到過他們,對他們的能力和人品都十分贊賞,因此就趁著這個人事調度的機會,把辛棄疾和趙汝愚調入朝中。 而朝中大臣中,陳俊卿其實早就對趙汝愚留心,認為他有治世之朷,日后是可擔大任。而韓彥直也十分欣賞辛棄疾作的《九議》、《美芹十論》認為是切中要害,所論逆順之理,消長之勢,技之長短,地之要害,持論勁直,不為迎合。 陳俊卿也知道他們兩人和楊炎的關糸都很密切,但現在陳俊卿對楊炎的看法以經大為改觀,雖然還有所保留,但以經不認為他擁立趙忱是另有用意的了。而且陳俊卿也知道,楊炎這些年來,足跡遍布兩廣,兩江,兩湖甚至是四川,所到之處都難免要與地方官接觸,總不能說只要是和楊炎接觸過的官員都該棄用吧。這兩人都是正當少年,如果選入朝中,善加倍養,加以歷練,不難成為朝廷的棟梁之材,因為對皇帝的任命表示贊成。 這樣一來,辛棄疾和趙汝愚兩人的地方政績也確實十分出色,而且朝中也確實出現空位,加上這次兩人入朝也不是出任執政大臣, 相陳俊卿和樞密使韓彥直不反對,也就沒有其他人反對趙忱的任命。 而楊炎和李顯忠的公文傳到天臨府之后,立刻引起了極大的震動。 以前雖然趙愷自已鬧騰的很歡,但天臨府朝廷確實沒有把他太當一回事,因為無論是實力和正統名份,趙忱都具有壓到性的優勢。但如果趙愷真的占居了臨安,那可就大不相同了。臨安是大宋的舊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政治意義,從金軍手里奪回臨安的人,將獲得極大的聲望,因此一但趙愷無論以什么樣的形式,只要他能收回臨安,至少在皇位的正統性上,以經不會弱于趙忱。對于大宋的百姓,士大夫,其他官員來說,奉立趙愷為君,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了。 而且現在誰也說不準,趙愷和金軍到底是什么關糸,如果趙愷真和金軍暗中達成什么協意,或者金軍打算把趙愷當成第二個劉豫來扶植,那可就不好對付了。既使趙愷和金軍之間沒有協議,但現在三方勢力交織在一起,也是及為麻煩的事情,萬一大宋內部起了爭斗,只能便宜了金人從中漁利。 因此眾大臣議論紛紛,都不能令趙忱滿意。有人認為應該立刻去攻打趙愷,有人認為應派使者去遣責趙愷,也有人認為該與趙愷談判。但誰也拿不出一個好主意出來。 這時趙汝愚出列,道:“陛下,微臣以為,當務之急,陛下應該立刻從天臨府起架,幸架建康府督戰,以顯陛下英武,鼓舞全軍士氣?!?/br> 他這一言,眾臣都停下議論,靜聽趙汝愚言。趙忱聽了也微微一怔,這到和楊炎的看法不謀而合,不過因為楊炎是武將,不便直接提出,只是在給趙忱的私信中提及,趙忱正想找個什么借囗提出來,沒想到趙汝愚一囗說出。 陳俊卿立刻出列,道:“陛下,趙翰林所言極是,請陛下準請?!?/br> 建康與臨安相距不過數百里,如果趙愷在臨安坐鎮,而在建康的只有楊炎和李顯忠,這樣的對持,顯然是對趙忱不利,只會讓一些中間勢力倒向趙愷的一方,最好的辦法就是趙忱親自到建康去坐鎮, 和趙愷對持, 這樣才能使雙方達到平衡。這也是趙汝愚的真正目地所在。而且現在從天臨府到建康府沿長江兩岸的地方全都在天臨府朝廷的管轄范圍以內,路上的安全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因此趙汝愚說完以后,陳俊卿先表示同意,接著其他幾位執政大臣也都表示了贊同。 這在這時,辛棄疾忽然出列,道:“趙翰林所言極是,但臣還有一言,望陛下察之?!?/br> 趙忱微微一笑,道:“辛愛卿還有什么要說的嗎?” 辛棄疾道:“臣請陛下,就此下旨,擊退金人之后,定都建康?!?/br> 眾人聽了辛棄疾的話, 又都陷入了沉思中。辛棄疾的建議雖然大膽,但如果細細想想,也不無道理。先則不論做為都城臨安和建康誰更具有條件。不過臨安之所以有巨大的影響力,就是因為是大宋的都。如果趙忱將都城定在建康,則可以大大沖淡臨安的影響力。因此辛棄疾的議建,到也不失為一個可以一試的方法。 趙忱沉吟了片刻, 道:“幸架建康和定都建康的事情,請中書定議,再做決定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