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書迷正在閱讀:災難求生快穿、笨蛋美人抱錯反派大佬后、宋翔、歡迎進入修羅場游戲[快穿]、全世界都夸我是好男人[快穿]、[快穿]絕美反派在線訓犬、反派黑心蓮他掀桌了[快穿]、帶著年代博物館穿七零、瘋批宿主甜誘撩,冷舔主神又撒嬌、打死不放手[重生]
正在這個時候,掌門顧夢云進來了,長吁短嘆,問大家討論的怎么樣,事情他都從楊青琮那里了解了,他的意思是,小懲大誡一下就行了,林清引唯一的錯,就是為人太過憊懶,天生愛玩,再多的責任、什么別有用心啊、里通紫倉啊,這些都扣不到小弟子頭上,希望大家不要過度發揮。 眾長老看向趙副掌門,這些熟悉的說辭,剛剛好像才從趙副掌門嘴里聽到。 那場劍宗高層閉門會議開完,趙副掌門的臉色前所未有的難看,議事廳的門一開,他就一言不發地走了,有人說他在自家山居里大發雷霆,摔了好幾個羽王宮進獻來的高檔杯子,還打了一個姓紫的小弟子。 高層閉門會議的最終結果是,林清引犯了大錯,但這并不全是他的責任,這么重要的證人沒看住,長老們也有責任,大家把月奉交上來,填補修理護山大陣需要的金錢,接下來的時間就一起集中精力,把洞補上。 至于林清引,他憊懶愛玩的性子也該改改了,這次就罰他在八個長老手下輪流打雜,先從素問長老的藥房開始,任務就是去山上挖藥,每次挖什么,挖多少,由藥房管事開單子,有什么不懂可以問負責此事的雜役。 林清引接到宣判之后,慘叫一聲,倒在床上。 他寧可蹲大牢,至少不用動,還管一日三餐,總比在外面干苦力來得舒服。 “這是懲罰,不是讓你舒服的?!睏钋噻嵝蚜智逡?。 自從接羽王宮的隊伍回來之后,楊青琮說話的氣勢都不一樣了,在劍宗弟子中間特別有威懾力,別說在拂云崖這樣的地方,就是在錦繡谷,在山前廣場,那些高階弟子都會停下來跟楊青琮行禮,說話的時候也會讓楊青琮先說,他說完了他們才發表意見。 林清引熟悉這味,這就是高校走了行政線,直升xx辦公室主任的效果,雖然頭銜可能只是個副教授,但教研室里其他大佬都得讓他三分,可以說是雜活界的打工王了。 “懲罰也可以讓人舒服啊,你知道s.m.嗎?”林清引倒在床上,小嘴叭叭地胡說八道。 “……不知道?!睏钋噻鐚嵳f道。 “那你還是不要知道了?!绷智逡幌胗矛F代文明污染淳樸的古代人。 “……”楊青琮沉默片刻,“其實這個結果沒有你想象的那么糟,長老們事務繁多,不會盯著你一個人,你象征性地做一兩項雜活,后面的就可以不做了?!?/br> “咦,真的嗎?”林清引沒想到劍宗的懲罰機制這么松散。 “嗯,素問長老似乎挺欣賞你的,你在他那里做久一點,接著再找一個好說話的長老,做完這兩家,就沒人記得你這茬事了?!睏钋噻齻魇诹艘恍嵱妹~技巧。 “那實在太好了,正好我也想跟素問長老多學些草藥、丹方方面的知識?!绷智逡驳?。 自從他從兩個中級弟子那里聽說丹藥原來能賣那么多錢,在靈仙界都是硬通貨之后,他就決定在這塊藍海市場做一番事業,而其中少不了藥房的支持和素問長老的幫助,當然,這都是長遠計劃了,現在還是干苦力。 “你有向學之心,當然再好不過?!睏钋噻澋?。 “嘿嘿?!绷智逡粋€鯉魚打挺坐起來,拍拍胸口,“來吧,來考核一下我的學習進度,現在我已經可以輕松地化掉一顆凝氣丹了,大周天的經絡圖也記得差不多了,我們馬上來學大周天的靈氣運轉吧?!?/br> “好?!睏钋噻鄣讕еσ?。 兩人來到練功房,林清引給楊青琮表演了現場吃炒豆,現場煉化。之后楊青琮便開始教林清引大周天的靈氣運轉要訣,時不時讓他在自己身上對應位置找xue,林清引還沒見過這么有助記憶的教學模型,在心猿意馬中把xue位記了個捌九不離十。 “來吧,兩顆凝氣丹,同時服下去?!睏钋噻疽饬智逡龑崙鹨淮?。 林清引終于等到一次吃兩顆炒豆的時候了,他拿出兩顆凝氣丹,就著山泉水咽下去,很快,旺盛的靈氣涌上來,和以前一顆一顆吃時感覺完全不同。 他壓住心跳,捋出兩道靈氣,順著任脈運轉,這一次過了腹部,沒有直接走背后督脈,而是下沉到足少陽、足少陰兩條經脈,往下走腳心涌泉xue。 靈氣就像河流,不斷重塑著河道的形狀,河道變得寬闊平整,兩岸的植被也更加茂盛,一個大周天運轉下來,四肢百骸都得到了加強,身體變得更加強健、無懈可擊了。 當靈氣最終回流到初始之地——丹田,這里也變得和以前不一樣,林清引感覺就像一個漏洞百出的破舊游泳池,忽然重新修建了池底的地面,四壁的圍墻,貼上了閃閃發光的瓷片,還有那些不太通暢的出水口和入水口,也重新打開疏浚了一番,整個水循環做得流暢又高效,任何時候都能保證里面的池水是清澄透亮的。 當他再次睜開眼睛,眼前的清晰度又提升一截,而且可以根據他目光的聚焦再拉升一個檔次,反倒是光線沒有先前那么明亮了,就像越是功能強大的相機,拍高清夜拍時越不需要強光。 還原自然本來的亮度、色彩,然后突破人體極限去捕捉,這才是符合天道本義的修煉——林清引領悟到。 “感覺怎么樣?”楊青琮笑吟吟地問道。 “不錯,很好?!绷智逡龥]有第一次提升修為時那么激動了,但喜悅的心情還是一樣,他向楊青琮講述了他的領悟,楊青琮告訴他,保持這種領悟,應該很快就能筑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