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她來得更早。 “姜師姐,你竟然也來當志愿者啦!” 姜與樂轉過頭來,發現是學院學位授予儀式的學生負責人,也是同專業的師妹。 對方對她一個畢業生來當志愿者這件事感到驚訝。 姜與樂沖她笑笑,“我博士階段的導師也來參會,正好接待?!?/br> “哦,我還以為是蘇院長特意請你來幫忙的呢?!?/br> “???” “你們看起來很熟的樣子?!?/br> 姜與樂心里莫名一緊,還沒想好回復她什么,就看見蘇瑩瑩拿著小籠包走過來。 “你吃早飯沒?” 蘇瑩瑩來了,師妹也去找相熟的同學了。 “我吃了?!?/br> “那我把你這份也吃啦?!?/br> 姜與樂點點頭,心里卻在思考,蘇聿白被特聘至b大三年間,她們倆都沒單獨說過兩句話,怎么會給人造成一種很熟的錯覺。 難道師妹聽說昨晚她說喜歡蘇聿白的事了? 可這件事連蘇瑩瑩都不知情,師妹更是無從知曉。 “請同學們找位置做好,開始開會了哈?!?/br> 志愿者簡會較為簡短,主要是安排了各位志愿者的分組情況。姜與樂被分到內場宣傳組,負責給報告嘉賓拍照,以及會后新聞稿的撰寫。 與會嘉賓陸續從前門進場,姜與樂去跟喬教授打了聲招呼。 喬教授注意到她身上的志愿者服,“等會自己找空位置坐下呀,別一直站著?!?/br> 姜與樂心中一暖,語氣也輕快起來:“好嘞,謝謝喬老師~” 開幕式準時開始,各位領導和重要與會專家致辭,都是老生常談的學科建設話題。 姜與樂對這些話題向來不感興趣,不出意料走了神。等回過神來時,致辭已經結束,到了大合影環節。 姜與樂隨著嘉賓往外走,卻在門口附近被堵得無法前行。這才看見前面以蘇聿白和stana教授為中心,簇擁著很多嘉賓。 大多是stana教授在與其他嘉賓交流,蘇聿白極少發言。有不少人試圖將話題cue到她身上,她神情也是淡淡的。 縱使是在這樣熱鬧的社交場里,蘇聿白仍獨立于人群之外。不偏不倚,清冷疏離,周身又彌漫著權威——她是國內宏觀經濟學學術新貴,年紀輕輕已經手握數篇頂刊,更是b大經濟學院的“學術招牌”。 多的是人想要巴結她。 姜與樂默默看著,卻猝不及防與她四目相對,頓時慌張移開了視線。 “時間到了,出去合影?!碧K聿白冷聲開口。 語氣并不客氣,但身邊的人并無異樣、隨著她下樓,大概是早已習慣她的時間觀念與說一不二的作風。 這次會議規模比較大,與會嘉賓眾多,學術中心大樓外已經布置好鐵架。 志愿者被分到最后一排,也就是鐵架的頂端。 姜與樂看見了蘇瑩瑩,過去跟她站在一起。旁邊是低年級的志愿者,在討論下面領導們的站位話題。 “于老師去拉蘇院長要請她站中間了?!?/br> “最喜歡看她們的拉扯環節了,看最后是誰贏啦?” “那肯定是我女神呀!她拍照從來都站邊邊角!” 姜與樂順著她們的視線看過去,看見蘇聿白果真低調地站在第一排的最邊上,任由于老師拉扯,宛如定海神針巋然不動。 姜與樂莫名想到那天跟蘇聿白拍畢業合影時的場景,于老師也是想拉著蘇聿白站到中間去。 一旁蘇瑩瑩在她耳畔幽幽開口:“我記得拍畢業合影時我姐跟你一起站在中間了誒?!?/br> 姜與樂眼睫輕顫。 第8章 8罐可樂 時光退回到許多年前,姜與樂恍然想到蘇聿白回蘇家的第一個新年。 那年兩家聚會,家長也是要她來中間,同蘇瑩瑩、姜與樂和哥哥褚孜睿三個孩子站到一起。 姜與樂記得她拒絕了。 “走啦?!?/br> 合影結束,蘇瑩瑩拉著她隨著人流散場。 兩人一起進會議中心,正準備上樓,姜與樂耳畔傳來她神神秘秘的聲音,“我好像看到林思瓊了?!?/br> 蘇瑩瑩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從會議中心的側門進來。 “她來也很正常?!苯洕鷮W圈也不大,以后抬頭不見低頭見是常態。 姜與樂內心已經毫無波瀾,但令她感到驚訝的是,她竟然沒有再像以前那樣,無論是在多少人的場合里,她總能第一時間找到林思瓊。 她真的放下了。 姜與樂和蘇瑩瑩分開,繞到后門進場,恰巧與從前門進場的蘇聿白遙遙相望。 只一瞬,姜與樂與她錯開視線,匆忙拿起相機準備拍照。 人員到齊,報告開始了。 第一位嘉賓是《華夏經濟學》的副主編,報告的主題是緊跟國家當前政策的“新質生產力”相關話題。 這是國內當前熱點話題,這讓姜與樂不得不想起那個宏觀經濟學圈內共識:“趕時髦”,也即緊跟熱點,可以相對容易地發出高級別期刊論文。 緊跟熱點。 姜與樂莫名想起上次f大主辦的年度會議,蘇教授在圓桌會談上講的那句:“如果大家都去研究熱點,華夏經濟學怎么推進?現在絕大多數高校都還在用《西方經濟學》教材,各位教授作為華夏人,沒有半點羞恥之心嗎?!?/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