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女配的極品閨蜜 第124節
自從上次話劇比賽之后,佳蕙對秦瑤一直記恨在心,這一次文化館創辦文藝期刊,考慮到佳蕙跟一些作者交流較多,便把審稿和聯系作者的重任交給了佳蕙。 秦瑤沒有去摻和這期刊的創辦,更沒有興趣跟佳蕙勾心斗角,但她卻準備借此機會創業,自己創辦月刊,掛靠在文化館單位里,興許還能申請到一點創業資金,整個編輯部全憑她主事,經營創辦所獲得的利潤雖然要上交,但她可以隨著明年之后的國營企業改革大趨勢,設定績效獎金。 將來再等個幾年,慢慢獨立出去,完成私有化轉制。 “我想自己創辦期刊,我找文化館商量好了,我帶領人馬創辦期刊,想在哪辦就在哪辦,想招什么人就招什么人,只不過大概只能爭取到幾百幾千的創業基金,別的我要自己去想辦法……” 這是秦瑤的初試水創業,顧呈若是在內陸進修,她的這個編輯部也隨意在哪開辦,在內陸很多事情更容易辦些。 秦瑤準備辦一份時尚生活類的雜志期刊,內容包括國內外的時政要聞,以及國內的民生主題采訪,以及其他美容美發,時尚穿搭推薦,潮流電影電視劇介紹……內容時尚,緊貼青年人生活,引領生活潮流。 這樣的生活雜志做起來之后,最適合打廣告,倡導生活方式,推薦消費單品……大部分群眾都是盲目的烏合之眾,看了這樣的潮流廣告后,買買買。 網絡時代興起后,人們已經看習慣了廣告軟文,人人都有一雙辨別廣告的眼睛,內心深處充滿懷疑。 而這時候七八十年代的人,哪里經過什么廣告洗禮,恐怕隨便寫幾篇軟文,給幾款“爆品”寫定制文章做廣告,賺得盆滿缽滿不在話下。 從另一種角度來說,這樣的生活雜志更能開拓普通人的視野,了解國內外的潮流新鮮事,時尚穿搭,尤其是美容美發……秦瑤已經受夠了隔壁家的高麗麗,明明臉部底子很好,天天亂七八糟的糟蹋自己。 每看她一眼,都忍不住吐槽一次。 這幾天她畫的那眉毛根本就不適合她,秦瑤是努力憋住了,才沒有專門給她寫一本美妝護膚穿搭教程。 但她真的憋得夠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沒什么可嘲諷的,而普通人的美商不夠,要靠大佬總結經驗,七八十年代,又不是未來各種美妝博主泛濫,各種臉型,單眼皮,雙眼皮,黃皮,黑皮……都有相關的穿搭美妝推薦,讓人快速提高裝扮水準。 也正是因為如此,秦瑤覺得此時的生活時尚類雜志大有可為,并且能受到絕大多數年輕人的歡迎,八十年代的人,大多渴望自由,渴望新風尚,被禁錮久了,放開的時候也就更加生猛。 文學類雜志固然好,但秦瑤本質上并不屬于這個年代的人,她對八十年代的一些詩歌和所謂的傷痕文學并不感冒。 這種傷痕文學的受眾是極少數,知青下鄉,從城市到農村生活委屈,說在鄉下吃苦受累怎么怎么的……可此時國內大部分人都是農民,農民一直在農村這么生活著,那不是更加委屈? 而她這本生活時尚雜志適合所有人閱讀觀看,沒什么門檻,雖然有國內外時政新聞和國內民生熱點探討采訪,但更多會聚焦在小人物的身上,比如六七十年代時代變遷,采訪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普通大學生,包括中專生,師范生,醫學生,名牌大學,普通大學,??圃盒?,秦瑤準備專門做一個門類專題,采訪各類大學生心得體會,在學校日常,各種心理等等…… 除了這種大學生專題,還有農民進城的生活專題,七九年后,農民不再跟土地綁定,可以自由進城務工,采訪各類普通民工的生活,在城市里的日常娛樂,生活變遷…… 這類真實的小人物生活采訪,也能給各地鄉鎮農村生活的普通青年人一扇打開外部世界的窗戶。 秦瑤腦子里有很多點子預備去實現,目前還很亂,需要時間去整理,唯一確定下來的,她會做一個恢復高考后第一屆大學生的采訪專題,這大概要等到七八年三四月,開學一段時間之后。 時間上不著急,目前還只在籌備階段,但秦瑤很有自信,等這本雜志出來之后,一定深受喜歡,賣到脫銷。 “你想自己辦期刊?”顧呈樂了,自家老婆想創業,他十分支持,按秦瑤這樣打算的,哪怕是掛靠在文化館單位之下,所獲得的利潤需要上繳,但她有極大的自主經營權,算是個獨門立戶出去的小領導了。 秦瑤點頭:“目前是這樣?!?/br> 現在又不能自己創業,只能掛靠在單位之下,以后很多大企業,在最初的發展,也是從國營單位出來,在以后的股份體制改革中,逐步轉化。 “那行,我全力支持,我也可以給你寫稿子?!鳖櫝市那橛淇?,抬手捏了捏秦瑤的臉頰,他心頭得意的想到:這么多年情詩寫下來,怎么可能沒有發表水平。 “正好我進修的時候,空閑時間也多?!?/br> 秦瑤:“……” 小秦同志心想:你也太得意了吧,某位顧大詩人,不過我們這小期刊不刊登酸詩, 想到這里,她勉為其難道:“準許你當個特派記者,協助采訪寫文章?!?/br> “別說是特派記者,你讓我潛入偵察也行?!?/br> 秦瑤斜了斜眼睛,調侃道:“還真別說,我想采訪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學生,顧隊,就你現在這個樣子,你換身衣服,去冒充個大學生,絕沒人說你不對勁?!?/br> 顧呈無言以對:“我聽說三四十歲的都去報名參加高考?!?/br> 秦瑤:“……”差點忘了,第一批恢復高考的大學生,很多都是拖家帶口,甚至夫妻雙雙考入同一所學校。 為此,很多知名大學還特別設置了育兒班和幼兒園,專門供這一批大學生孩子就讀。 這會兒窮雖然窮,但是各種福利沒得說,讀大學不要錢,還有一定的伙食補貼,畢業后直接分配工作,將來還分配房子。 哪怕這時候的人苦雖然苦了點,但確確實實精神壓力不大,至少不用背三十年房貸,也不用背車貸,房管局有大量住房,低價出租給城市居民,還不用交物業費,從來都沒有人覺得租房子有什么不好的,因為大多租的是國家的房子,能住上一輩子,甚至后面拆遷了,還給補償。 * 秦瑤向單位說了自己的提議,單位答應了,秦瑤說自己慢慢籌備,單位那邊也支持她暫時先去各地參觀游覽學習。 “秦同志,你們年輕人,有想法是好事?!?/br> “我聽你說的這個生活期刊就很有意思?!?/br> “說不定還真能辦出個名堂,我們文化館真是藏匿了不少人才?!?/br> 文化館的領導聽了秦瑤的主意,非常贊賞她去嘗試,認為秦瑤是一個有想法有創意的人,從一開始文化館決定辦期刊,很大程度上只是為了一個基礎任務,沒想著能做出什么名堂,名氣大概連出島都做不到,只是依靠當地的關系,要求其他單位訂閱一定數量,每個月總有些銷量,不求有個人主動去購買。 而秦瑤提的這個生活期刊十分有趣,孫書記想著秦瑤若是辦好了,說不定還真能真能獲得廣大普通民眾的喜歡,在新華書店和報刊亭一本本賣出去。 那就真的有效益了? 第121章 第一更 十二月,到了高考的那一天,白天氣溫二十幾度,不冷也不熱,正是最舒爽的時刻,秦瑤雖然沒有參加高考,但她起了個大早,她也得趕赴高考考場,而她并不是去考試,而是去當監考員。 島上留下的知青很多,報名參加高考的人數更是超乎尋常,這是一次盛大的考試,報名費只要五毛錢,過去近十屆的學生,外加今年的中學生,絕大多數都報名了高考。 很多人不過是“重在參與”,五毛錢的考試報名費,再貧窮的家庭也能出得起,除此之外,并沒有其他的費用,唯獨復習材料,是要自己花錢去購買的。 當然,恢復高考的消息一出來,新華書店的所有輔導書都賣瘋了,很多人排隊搶購,大部分人只搶到了一兩本,只能跟身邊的人互相交換著看。 此時私底下則流行著另一類粗糙濫制的蠟刻印刷材料,是由中學老師們自主出題,供給學生復習的,數量眾多,五花八門。 這些中學老師,不僅教課,其中有些人同樣報名了這一屆高考,老師和學生同時參加高考,甚至還有兄弟姐妹,父母和孩子同時參加高考的情況,這是以后的人所無法想象的一次高考。 秦瑤也想湊熱鬧,于是她報名支援本次高考,來當義務監考員。 因為高考報名人數眾多,很多單位的場地都變成了臨時考場,每個單位都要支援一批監考員,秦瑤主動報了名。 她所監考的教室,是一所小學改成的臨時高考教室,在一樓,最邊邊角角的位置,她和另一個方臉的男老師監考。 那男老師沒想到秦瑤如此年輕漂亮,還以為她也是來參加高考的,“同學,讓我看看你的準考證,你來的太早了?!?/br> 秦瑤:“這是我的工作證,我也是監考員?!?/br> “???是嗎?哦哦,你好年輕啊,在什么單位?你怎么不報名參加高考,我們單位不少年輕老師都報名參加高考……” “如果將來畢業能進廠子里當領導,有生之年能當個廠長,那可就出息了?!?/br> 以后高考的監考員大多是老師和研究生,批改試卷亦是,現在這情況不一樣,很多老師都參加了高考,就得征集其他單位的人選。 同樣的,很多單位的年輕人,只要二十來歲的,還有沖勁,都愿意參加高考來試試水,只要考上了大學,興許能去更好的學校,將來畢業去更好的國營工廠。 對,這時候大家比較嫌棄事業單位一類的工作,仍然是舊思想舊觀念,認為被分配去效益好的國營工廠,才是大學生最好的出路。 過去那些年里,國營工廠的員工待遇是最好的,萬人大工廠,工廠有分房,有幼兒園醫院小學中學還有養老院……很多人一輩子就在工廠里,舒舒服服地度過了大半輩子,工廠包辦了生老病死的一切事宜。 衙門辦事員,諸如公安警察一類的,沒有油水可撈,只能領死工資,過年也沒有其他福利,而工廠職工就不一樣了,工廠里面的殘次品,總能低價賣給員工……這是最大的員工福利。 有些冰箱廠、電視廠、洗衣機廠的員工,甚至會故意增加殘次品,好讓自己能夠低價購買,謀取福利——這也是八十年代后,國營工廠逐步衰敗的因素之一。 普通人對信息的了解是滯后的,現在大把的人仍奔著國營工廠去,七十年代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學生,到了九十年代又遭遇大下崗,不得不讓人唏噓感嘆。 “確實?!甭犚娙吮贾鵂I工廠,秦瑤也沒反駁,只是點點頭。 作為考場的教室里只是簡單的布置了,里面只有桌椅板凳,走廊上倒是貼著紅色的橫幅,往門口看去,這一路都是紅色的口號橫幅,以及領導人畫像。 沒多久,來參加高考的人員如潮水一般走進來了,跟其他省份冬季灰撲撲的穿著打扮不同,島上的人衣著顏色更加鮮艷,男人仍是以白襯衫為主,間或是藍色條紋?;晟?,女孩子碎花格子紋的多,這么一同走過來,海風吹得他們衣袂翩飛。 看見這樣的場景,秦瑤的心情都忍不住激動了起來,她只參加過一次高考,可沒想到自己還能再當上監考員,當然,她倒是去批改過高考試卷……現在可真是齊活了。 如果啥時候再讓她去出個高考試卷,或者她寫的文章能上個高考試卷,那她可就“青史留名”了。 壓抑住澎湃的心情,宣布完考場的紀律規則后,稍等片刻,外面傳來了邦邦的敲鐘聲,秦瑤和另一個男老師發下試卷。 考生拿到試卷后便開始答題,秦瑤作為監考員,則陷入了無聊的狀況,不得不說,無論當幾次監考員,都覺得干監考太無聊了,又不能玩手機。 秦瑤便開始觀察考場里的學生,學生最大的估計有三四十來歲,小的十幾歲,說是高考考場,實際上花樣百出,一部分人拿著試卷疾筆飛書,而有的人……寫了十幾分鐘,已然陷入了僵局。 考語文的時候還好,大部分人都填滿了,數學則是大片大片空白,看得秦瑤嘆氣不已。 媽的,這高考數學題目也太簡單了。 這么簡單都寫不出來? …… 等到考歷史的時候,秦瑤簡直要笑出聲,尤其是其中的名詞解釋,就跟四六級翻譯題一樣胡扯,最妙的是名詞解釋里面有一道題,讓解釋“拿破侖”。 大多數人還真不認識拿破侖是誰,就問離譜不離譜吧,答案也是五花八門。 ——拿一個破輪子起義? ——發明了自行車。 …… 歷史試卷上的名詞解釋,問得都是以后高考生再基礎不過的信息,事實上,若是讀過《十萬個為什么》,還真能回答出大半問題。 考得真就是些常識基礎的東西。 以前秦瑤總聽說,七八十年代的大學生很金貴,很不同凡響,但是……這高考題目未免也太簡單了,秦瑤覺得自己不用復習都能輕松考上大學。 想到自己寒窗苦讀的那些年,小秦同志微微感覺到心梗。 高考真就是一年比一年難,一年比一年卷,甚至考研亦是如此,試卷分數越來越高,越來越難,越來越卷。 每多監考完一場考試,秦瑤的心梗程度 1,題目真是越看越簡單,不說歷史,就里面的英語考試,難度還不及中考呢,讓早就過了四六級的秦瑤悲憤不已,她心想這難度,我用腳思考都能答出來。 這也說明了,這時候國內大多數人文化程度都不高,能有初中水平的,都已經算得上有文化,初中畢業,已經能去當村小學的代課老師,就是這么離譜。 結束了最后一場考試,秦瑤松了一口氣,回到家里,見了顧呈,小秦同志忍不住感慨了一句:“早知道我就去參加考試了?!?/br> 顧呈疑惑:“怎么?” “題目太簡單了,我要是去考試,肯定能考個清華北大?!?/br> 顧呈:“……” 某個有私心的顧隊長這時慶幸,得虧你沒去考,他可不想天南地北兩地分居。 “這位秦瑤同志好樣的,我就不打擊你的自信心了,你鼓勵培養好你的兩個小崽子,讓他們去考清華北大?!毙☆櫷究焖偎﹀?,試圖轉移秦瑤的注意力,今年別考,明年也別去考。 秦瑤:“……” 她眨了下眼睛,好笑道:“顧隊長,你知道你現在像什么嗎?你就像是那種在高考前藏自家媳婦兒準考證的倒霉丈夫?!?/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