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就這么靜靜地坐在山崖邊,面前是佇立千年的遠山,身邊是閉眼休息的愛人。 風吹雪落,汪霽突然想到徐霞客游記中的一句話—— “初四日,兀坐聽雪溜竟日?!?/br> 那一天,大雪封山,徐霞客在黃山絕頂聽了一整天的雪。 當初不明白,現在明白了。 流光一瞬,同樣是黃山山頂,積雪消融,他坐著聽了一中午愛人輕淺的呼吸。 第39章 黃山燒餅 黃山周邊有很多古村,隔天兩個人開車去了一處閑逛。 古老的民居靜靜坐落在白雪覆蓋的山脈下,錯落有致的白墻黛瓦馬頭墻倒映在水中,水中枯樹疏影橫斜,徽州的山水是一種古樸的大氣。 腳下的青石板被雪潤濕,凜冬的空氣中夾雜著泥土的清香,他們跟著人群一起走過古橋,橋邊有居民在浣衣,棒槌聲一下又一下,悠遠綿長。 淡季零散的游客們為寂靜的村子添幾分熱鬧,畢竟是旅游城市,這種古村落也不可避免地有些商業化。過了橋就是條商業街,街邊的民居改成了店鋪,賣些吃食和當地的特產。 兩個人一路走一路被塞試吃,試吃極其大方,有家賣黃山燒餅的店,店員捧著托盤道:“我就不切了,統共也沒多大,你們自己拿吧,左邊是辣的右邊是不辣的,中間是新口味椒鹽、海苔和rou松的?!?/br> 汪霽都聽笑了:“不怕老板罵???” 店員也笑:“老板不在店,管不著?!?/br> 餅是現烤出來的,還熱著,外皮焦香,咬開一口,里面是梅干菜肥rou丁的餡。 汪霽十幾年前來黃山的時候也吃過,但他印象中的黃山燒餅小而鼓,餅皮更加油潤,手中的是圓薄餅,外皮偏酥脆,內陷因為壓扁烤得更加干香。 店員聽他問,解釋說:“那是經典老款,我們這是改良款,你要想吃那種的,走過這條街那邊巷子里頭有一家做得很地道,旺季的時候天天有人排長隊,給我們老板羨慕的啊?!?/br> 這下連符蘇都笑了。 問是這么問,兩個人還是買了挺多袋燒餅,改良款咸香不膩,很淳樸的味道,帶回去汪叔汪姨應該會喜歡。 走完最熱鬧的這條街,村里面很多深巷,兩個人漫無目的,碰見巷口就進去走一走。 巷子里住著人家,有老人坐在家門口用當地方言談天講話,手里還在納著鞋底,大黃狗懶洋洋地窩在他們腳邊,尾巴點地,看到游客也習以為常。 整個村子沒有多大,用不到兩小時就可以全部逛完,逛到后來兩個人還站在橋邊看了一會兒美術生們寫生。 一直到風大了,遠處的天徹底陰沉下來,站在橋邊有些冷,才回了民宿。 民宿也在村子里,隱在高墻古巷中的一戶,是老板拿自家老房子改的,房間不大但收拾得干凈舒服。 老板是個性格很好的女老板,也姓汪,叫汪畔。 辦入住時就聊了一會兒了,汪畔不僅和汪霽一個姓,還和他一樣都是從大城市辭職后回了老家,不過汪霽回家后安心躺平,汪畔比他強,開了這家民宿開始創業。 他們跨進門檻,四方的小院里,汪畔散著一頭卷發裹著大披肩在生爐子煮茶。 看見他們進來,她抬頭問:“逛好啦?” “逛好了,風景很美?!?/br> “游客們都這樣覺得,待久了就沒那么稀罕了,像我們從小到大住在這的就覺得窄門窄戶的,不敞亮?!蓖襞仙鹛繝t里的火,在上面放上張烤網,“這半下午的,閑著也是閑著,坐下吃點東西喝杯茶嗎?可香了?!?/br> 冬日里時間漫漫,回到房間也沒什么別的事,汪霽和符蘇依言在木桌旁坐下。 變了天,院子里刮起了風,但炭爐旁很暖,和空調暖氣的暖不一樣,炭火的暖干燥又質樸,能透過皮膚暖到人心里。 “這是下午茶?弄這么多么?” 汪畔養了只貓,一只叫醬香餅的眼睛圓圓的小橘,很親人,原本睡在自己窩里,符蘇坐下后它走過來,一腦袋蹭進他懷中,符蘇邊問邊給它順了順毛。 他手邊是個很精致的手編竹籃,里面滿當當的放著板栗、橘子和年糕,還有幾個大概是從院里的柿子樹上現摘下來的紅彤彤的柿子。 汪畔夾起它們放到烤網上,精致地擺了個盤:“沒辦法,現在民宿競爭太激烈,生意不好做啊,這兩年圍爐煮茶那么火,我打算拍點照片視頻什么的配上音樂發網上,吸引一下客人?;厝ザ鄮臀倚麄餍麄靼?,平臺上給個好評?!闭f著沖他們一抱拳。 汪霽笑著點頭:“一定?!?/br> 烤盤上的東西一時吃不了,汪霽拿起手邊的一個塑料袋打開給她:“嘗嘗嗎?” 汪畔看了一眼,很驚喜:“撻粿!是東邊巷子里老婆婆那一家嗎?” 汪霽說:“是哪個巷子記不清了,但是個老婆婆賣的?!?/br> 他和符蘇四處溜達時,在一條很窄的巷子里看見的店。 店面很舊也很小,只門前放著一口燒熱的煎鍋,在騰騰冒著熱氣,墻上斑駁的木板上寫著撻粿的口味和價格。 撻粿看起來平平無奇,就是普通的煎餅,但做法很新奇,裝了各種餡料的餅搟薄后放進煎鍋里,老婆婆還會在餅上放一塊石頭壓一壓。 生意也很好,饒是淡季門口也有人在排隊,其中還有當地的居民,熱情和他們介紹,說這是當年徽商出門做生意時必帶的干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