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有腦子轉的快的,立馬知道該怎么干了。 至于那些被指認出來的富戶鄉紳,則哭著向府臺大人說了這些年的交易,無非就是替那些不好說身份的遺族孩子們,提供一個身份翻正契機,拿的都是等價交換的銀錢,否則江州這里的經濟根本盤不活,早沒有小族小紳們的存身之處了。 把崔閭都給聽樂了,這些個要錢不要命的,行,既然這么愛錢,那就掏錢賣命吧! 當年怎么收錢的,現在就怎么吐出來,他保證等遺老會的人都揪出來后,對于他們這些從犯們,給予最寬容的處罰,若檢舉有功,甚至不處罰,他們大寧皇帝和太上皇,不搞誅連那套,很是仁義愛民。 王聽瀾幾人對于崔閭三句不離替太上皇宣揚圣名的行為,表示深度認可,那被遺老會氣的發黑的臉上,也恢復了平靜,只帶人再次往幾處縣里尋蹤探跡時,更仔細警醒了許多,跟意識到被愚弄的百姓們一起,地毯式的搜尋了過去,終于按著崔閭計劃的那樣,搜到了臨水和桃連兩處藏有千斤鼎的地方。 但與此同時,他失去了夏信然和趙元思的音訊,那一直守在臨水縣的王勤禮,秘密來見了他一面,告訴他,兩人被遺老會招回了地下墓城,按往常例行公務的時間,該兩日就回的期限,現在卻不見二人歸來,怕是被遺老會扣住了。 王勤禮不是遺族,他是夏信然為地下墓城發展的下線,就像那些幫養遺族子弟的小鄉紳富戶一樣,王勤禮的作用,也是拿錢辦事,替別人養孩子,當然,他若愿意,遺老會很樂意送一個地下墓城的女子給他,這樣生下來的孩子,隸屬遺族子,又是他自己的血脈,養起來就不會有替別人養孩子的鬧心感了。 只在后來相處中,王勤禮完全傾倒向夏信然他們一派,認為遺老會的存在完全屬歷史毒瘤,若有能力,定要連根拔起,如今倒向崔閭這邊,實屬再正常不過的選擇了。 他的來信,讓崔閭推測出遺老會的窮途末路,否則就已經翻正身份,有了大用的遺族子,一般不會輕易動的,想來樂豐和長留兩縣百姓的參與挖掘寶庫行為,叫遺老會對二人起了疑,并生出了大不滿,押回地下墓城審訊,則正中了他們下一步的計劃。 引導走投無路的遺老會,往滙渠去。 夏、趙二人經營多年,如今希望在即,便拼著最后一口氣,終于在嚴刑拷打之下,供出了一切事端的主使者,滙渠崔閭。 遺老會的人先還不肯信,可當崔閭帶人到了臨水和桃連,找到了兩處千斤鼎的所在地,并親自督戰著,引了保川府的兵,將這兩處守衛的死士殺了干凈,然后將尸首吊在了駐船所的望氣塔樓上。 那套著脖頸的吊環,將他們精心培養的死士,呈現在所有賤民眼前,血順著身體直滴到腳下泥里,泅出腥紅一片,場景被傳回地下墓城后,那十二個遺老會成員,俱都抖著胡須,恨不能吃了崔閭。 被拷打的不成人形的夏信然吐著血沫子,齜著一口被血浸濕的牙道,“你們用時疫瘟死了他父母兄長,連他懷了孕的嫂子都沒能逃過,他那樣精明個人,查出來是早晚的事,不然,你以為張廉榷是怎么死的?咳咳咳……” 旁邊的趙元思喘著粗氣接過話來,“張廉榷那蠢貨,以為自己利用了人家翻正身份,卻不知道,人家也在利用他查當年族長大宅時疫的來源,咳,否則就憑扶如姐的美艷,哪個男人能不動心?他早就知道扶如姐的身份了,你們卻還在作夢利用人家的不知情,繼續讓人履行祖上協議,靖柔姐那邊早就暴露了?!?/br> 一切都在人家的股掌之中,就等著個合適的機會,一鍋來端了你們。 遺老會的人驚疑不定,還待遲疑著等查驗結果,然而,接下來崔閭的做法,卻徹底讓他們拋棄了僥幸心理。 崔閭讓漕運幫眾們,先婁文宇他們人一步的找到了千斤鼎的位置,然后在百姓群情喧囂中,引出了守地墓入口的死士,保川府的兩個百戶長,領著人與之鏖戰,被對方不要命的打法連殺數人,其中牽連百姓慘死亦不下十余人,等王聽瀾帶人趕到,這才堪堪以人多之勢壓住了那群死士。 來給崔閭報信之人說至此時,崔閭便知道王聽瀾和婁文宇他們這種打法不行,對付死士不能以擒為先,可能太上皇對于敵陣的要求,是先擒后殺,中間可能有審問一環,但在崔閭這邊,他是不需要這些死士口供的,擒之無用。 于是,他直接跟著來報信的人,先到了臨水那處,見一群百戶長領著士兵與之對戰,由于顧忌著對方的性命,戰的非常束手束腳,他站在戰陣之外,并不與之攀談,而是直接招了衙差,上了弩弓,直接射殺。 等到了桃連那處也一樣,王聽瀾等人正將幾名死士團團圍困住,意圖勸說其丟兵投降,但崔閭懶得與他們掰扯,直接讓衙差架了弩弓一頓射之。 兩處死士一個活口沒留,全部被吊在了駐船所的望氣塔樓上。 這一果斷決絕的處置方式,終于讓地下墓城的遺老們相信,崔閭早就是有預謀的,做好了剿滅他們,為父母家人報仇的想法,再沒有可商談轉圜的余地。 而王聽瀾和婁文宇則驚詫于崔閭的行事方式,對他竟然為衙差配備弩弓的做法感到驚疑,想說太上皇對于這種被馴化出來的死士,一向是能逮不殺,因為存了收歸己用,反殺回世家勛貴的想法,這種已經馴化成功出師的死士,能省了他們很多時間成本,收服一個都是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