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崔元池現在總攬宗族事務處理中心,崔柏源跟了小五走,留下的崔長林和崔長槐也各有領頭事務,崔元逸后爾又在族里挑了幾個得用的,目前整族人事干員這塊上,就基本全都是小一輩的年輕人了,老一黨的被徹底排擠出宗族事務,可給氣的不輕,但目前年輕人勢盛,他們也就只能暗地里跺腳不服而已。 崔元逸起身換了一處坐,將左首位讓給了崔元池,二人關系挺好,都是同輩的堂兄弟,倒也沒謙讓,互相請了一回坐也就坐下了。 崔元池沖著崔閭道,“大伯,您要的急,侄兒便先挑了幾冊過來,更早年份的后面還有些,一會兒再派人去取來?!?/br> 崔閭點點頭,接了他遞來的一冊厚厚的賬薄,人情往來冊比較多,捧了一托盤過來,就放在一邊的桌幾上。 二人都不知道他要翻這些陳年舊賬的用意,崔閭也不欲叫二人跟著憂心,便道,“我有些事需要查驗清楚,暫且不接待來訪賓客,族里那邊元池照常安撫就是,遇上蠻不講理的,直管按族規懲治,元逸總攬族務,現在又擔著縣鎮集貿運轉之事,近日可能有顧不到族務上的,元池這邊多擔著些,族里那些嚼舌頭的,再若彈壓不服,等過兩日,你給他們帶到我面前來嚼,哼,我多日不在族里,他們倒是敢賣了老,竟可著你們折騰了,放心,我這邊都知道?!?/br> 崔元逸和崔元池立馬起身,敬服的垂首聽訓,都一臉的激動,實在是那些老一輩的族中叔伯,折騰起人來太過分了些,沒有老爺子在,他們可不得翻天?有些時候,確實也不得不請老爺子出面,壓打一翻那些人的氣焰的。 崔閭讓兩人下去了,自己低頭翻起了賬薄和冊子。 都是上一任族長在任期間,收請宴飲的人員名單,以及府中當時的花費,還有一部分大頭,就是他堂兄去逝時的記錄,沒有什么規律的記著當時的吊唁人名姓,以及后頭上了賬的禮單。 崔閭垂眼一頁頁翻過,然后在中后部分的頁面上,看到了他猜疑中的人名,夏信然、趙元思,以及一個很意外的人,王勤禮,臨水縣縣令。 對照著三人的名字,他又翻到了禮單上對應的人名,一連串的物品名稱,看著并沒什么出格的,都是很常規的吊唁禮盒,有補品有玉石擺件,亦或直接上的銀票。 崔誠悄悄走上前,低聲道,“老爺,常老來了?!?/br> 常老是當年他大伯生前的管家,在老族長去世,大宅易主后,他便帶著釋奴文書去官府記了檔,回自己鄉里養老去了,年紀要比崔閭大二十來歲,雖然身份有別,卻是可以尊稱一聲常老的。 人進了廳后,顫顫巍巍的沖著崔閭行了個禮,崔誠親自扶著他入了座,兩人經年未見,倒是一番感慨,常老瞇眼看向崔誠,點頭,“小誠倒是越發老練了,很有大宅管家的模樣了?!?/br> 崔誠笑呵呵的給他遞茶,聲音親切,“那是,常老記性真好,這是還記得我那時的莽撞樣呢!” 兩人就呵呵的笑,一副憶及前景時光的模樣,卻是誰都沒提,那時崔誠老是替崔閭挨板子的事。 崔閭對常老淡淡的,等兩人寒敘完,才單刀直入道,“老族長當年與那幾個大人,有多少交情?怎么從前不見他們有往來?” 常老怔了一下,費力的擰眉想了想,“沒有交情,老奴在老族長身邊幾十年,沒見過幾位大人與大宅有人情往來,當年大少爺病重,老族長聽說有一種神液能救命,就去求了臨水王大人?!?/br> 他聲音里透著悵然,情緒倒很穩定,“王大人給了老族長一瓶,卻依然沒能救回大少爺,后來……” 他說著像是陷入了回憶,頓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又開口,“老族長給大少爺隨葬了很多很多東西,幾乎把他在大宅攢下的都給大少爺陪送進了墓里……來吊唁的賓客隨的禮,也填了不少進去,大少爺……唉~!” 這就是當時崔閭接手大宅后的窘況,一個空的府宅,賬上幾乎沒什么流動銀錢,他以為是大伯受祖訓影響,也是摳搜的在過日子,賬上沒錢屬正常,卻沒料,實情竟是這樣。 怪不得他沒在府庫內看到什么不尋常的東西,原來是都隨葬了。 常老聲音越來越唏噓,人老了思緒不集中,說過的話重又說了一遍,爾后似才想起了不一樣,又嘟囔道,“夏大人和趙大人也是怪人,吊唁禮單里竟然送了兩副美人圖,說是大少爺未娶親,到底人生有些不美,放兩副美人圖,也叫他在下面寂廖時排宣排宣?!?/br> 差點把老族長氣死,但族長太太卻哭著給收下了,挑隨葬品的時候,到底給挑了進去。 說到這里,常老聲音又頓了一下,歪著腦袋想了想,晃然道,“好像還有兩個執畫的童子,夏、趙兩位大人說是侍畫童兒,到時可作陪葬用,但族長太太最后沒忍心,把那兩個孩子送……送……” 第081章 第八十一章 云巖山, 崔氏家廟。 山底下的崔氏宗祠,是用來禁閉不孝子孫的,那這半山腰上的崔氏家廟, 便是用來看管犯事婦人的。 崔閭還記得那時候他刑克堂兄的流言,傳至喧囂時,族長太太便要將他關進祠堂, 以祖蔭消煞,后被他大伯母嗆出其用心險惡, 想以此斷了崔閭承繼族長位的可能, 一個進過宗祠關過禁閉的孩子,哪怕他再有多名正言順,這輩子都沒了繼承上位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