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說著壓低聲音道,“當年北境有個將軍,跟太上皇打天下得來的從龍之功,都沒能換回他jian女坑民的罪,被當眾斬了首,太上皇那邊曾直言過,從他手里不會有免死這兩個字出來,當今依從太上皇治國之策,也不可能會發出這樣的口諭來,閭卿,你這個要求太大了,為兄就是想幫你,也不知道怎么幫???” 完了之后又頓了頓,“而且,那只是個夢,不能當真,你先別急,咱們好好查查,小人害人總有端倪,你查查你身邊人,等回頭這邊事了,你把江州握進手里,再慢慢疏導,總能排查出可疑人來,咱們自己就把隱患消滅了,比走圣路容易,賢弟,你一向理智機敏,許多事情比為兄有主意,你沉下心來,別慌,總能有辦法的?!?/br> 崔閭頓了頓,將剛剛閃過的念頭,大概講了下,“我崔氏作為世家譜上尚算靠前的人家,若……若帶頭向圣上太上皇示忠,以家資充抵國庫,散部曲以降門閥,你說,圣上那邊,會給我個特赦令以示嘉獎么?” 畢衡瞪眼,壓低聲音道,“為兄不知,但為兄知一件事,你及你的家族,會很快被其他世家門閥給聯手滅了的,也不用等小人來了,你今兒遞了忠表上去,明兒就能和家人一起完完,閭賢弟,這條路很危險?!?/br> 這是肺腑之言了,崔閭拍了拍腦門,邊拍邊點頭,“是,是,我只是剛剛有些著相,把事情想簡單了,我懂我懂?!?/br> 他只是突然想到打地主的字眼了,那個舍家財定成分的年代,也是階級平番的特殊年分,但好似不能拿來直接用,起碼他現在不能用。 崔閭背著手往回走,那邊的嚎叫進入尾聲,想來李雁應該弄的差不多了,為方便對岸的箭舟能神鬼不覺的過來,他還得再去周旋一波。 畢衡跟后頭眉頭夾的死緊,覺得那一瞬間的崔閭,是真的魔怔了,有一股子不達目地不罷休的狠絕。 崔閭卻是邊走邊回味著畢衡說的話,若太上皇真對朝局有那樣的打算,那按他的性情,江州這塊地方,就不可能一直留到現在不動,明明曾經打散過一次格局,為什么沒有直接拿下,反而還任由新的格局產生? 為什么呢? 崔閭漸漸停了腳步,回身望向江對岸的保川府。 養豬? 或者,是怕江州這塊肥rou,在收歸國有后,再被勢力龐大的世家勛貴侵占籠絡,成為另一個法外之地? 那他們現在做的這些,是不是破壞了太上皇的布局? 崔閭眉頭狠狠一皺,總有種壞菜的感覺。 但很快,他就沒空想這些了,李雁掀了帳簾出來,守在外面的幾家子護衛,一下全都擠了進去,往各自的主子身邊靠,想要近身查看他們的情況,畢竟叫的那樣慘。 崔閭眼神凌厲,沖著一邊埋伏了許久的人道,“剪哨,圍帳!” 第038章 第三十八章 北境邊城的大營里, 遴選出來的御龍衛戰力,是整個大寧軍衛的頂尖強者,尤其他們的行動力, 是一百個漕運幫眾不能及的。 秋三刀出事,紀百靈被徹底看管,那剩下的人崔閭也不能放他們閑著, 特別是從畢衡嘴里聽見的,關于邊城大營里的軍伍實力, 能從那里脫穎而出的兵將, 都個個前途似錦,進御龍衛溜一圈,就有能下放各州府當地駐軍, 做個至少百戶、千戶職, 起點就比別人高。 邊城大營, 也成了后來培養駐軍統領的最高軍事學府,所有符合晉升條件的將軍前綴里, 一定有邊城大營歷練過的履歷。 這樣強悍的行武實力,擺著太浪費了,尤其知道他們有特殊的聯絡方式,和專門培訓過的伏擊阻截課程后,就更讓崔閭不愿將他們閑置著吃干飯。 既擔了御龍衛名頭,就也該為陛下分憂, 幫著畢總督盡快掌握江州局勢。 如此, 崔閭便慫恿畢衡去找他們二把手談話,秋三刀顯然是沒好果子吃的結局, 可跟著他后頭的兄弟們,卻沒有必要一起受連坐之刑, 現在有能戴罪立功的方式,大家共贏豈不更好? 如此這般,畢衡勸慰了秋三刀一番,并告訴他江州目前各項事務進度,然后開始愁悶手上人的武力不足,在擺出了各種力保他手下人的條件后,秋三刀終于將他的副手叫到了跟前,命令他之后的行動,都聽畢總督的調度。 邊城大營的軍事管理制度上,就有緊急時刻,副手暫接主將指揮權的軍令在,且給了連坐自辯的機會,這也就表示,軍士的生死榮耀在一定程度上,可不完全依賴主官,再有各州府駐軍將領五年換防的規制,就更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鐵打的營盤,刷履歷的主將奇妙晉升制。 畢衡給崔閭解釋的時候,崔閭立刻就讀懂了這種管理制度的好處,如此一來,不會再有某家軍,或某將軍,因不滿個人待遇,或因個人私欲,振臂一呼,就引千軍嘩變的危機了。 換防換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就將軍士身上屬于某家、某某的烙印給洗沒了,所有人為了心有歸屬和信仰,只會仰頭看向最高處的那一個,大家心里眼里,也只會有那一個,是真正能做到天下兵權盡歸一人手的管理章程。 高明! 崔閭幾乎瞬間就被這手折服,竟開始奢望能有一日,與那位貴人見上一面了。 如此,那位叫韓崎的副手,就到了崔閭手里,成為他跟那些老狐貍博弈的最大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