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科舉路 第271節
約莫過了兩刻鐘,樂聲漸消,十位舉子這才退回原位,衛知徵第一個鼓起掌來,他激動的都快要把手心拍紅了。 華弟的舞,不管是祭舞還是魁星舞都有屬于自己的韻味,其與女娘的舞蹈不同,剛柔并濟之中,帶著一股難以言說的勁氣,讓人觀之難忘??! 而魏有任這才仿佛如夢初醒一般,忍不住擊掌道: “彩!這魁星舞本官平生只見過三次,可唯獨此番最為精彩!誰說清北苦寒無人聞?吾獨覺此地人杰地靈,實乃厚積薄發之像!” 蘇平真這會兒也認真道: “昔年京中亦有此宴,殊不知此舞并非一人的獨角戲,眾者皆舞而能合者,才為上上之舞!” 畢竟,那鹿鳴喲喲,本就是鹿尋到了美味的食物來呼喚同伴的聲音,如此和諧之景,方才配得上此曲! 魏有任和蘇平真的話讓馬清歡喜的合不攏嘴,而其余的舉子抬袖擦了擦額角的汗水,卻不由得感激的看了一眼徐韶華和他身邊的胡氏兄弟。 這三位不光在鄉試之中獨占鰲頭,就連人品心性也遠非常人可及。 君不見曾有多少舉子為了在巡撫大人和座師面前得臉面而恨不得將同年踩在腳底? 如此一想,眾人不由得對徐韶華等人多了幾分親近。 而也因此,原本應該有些勾心斗角的鹿鳴宴今日分外的和樂,眾人只是盡興歌唱,品嘗美食。 有興致的學子還招呼同年們玩了幾局曲水流觴,他們本想要看看解元郎的詩文如何,可幾輪下來后,眾人聽著解元郎一首比一首精彩的詩文,不由拜服。 這位解元郎可是個實心兒的,誰也挑不出刺兒! 一場鹿鳴宴,眾人盡興而歸,還未出門,便有早就得了消息的百姓沖進來,將剩下的食物帶走,以圖沾個吉利。 而此時,山雪小筑的一處院落,馬清正與徐韶華等人坐在一處,桌上擺著一些精致的茶點,馬清親自執壺,為徐韶華斟了茶水,徐韶華忙阻止道: “馬大人,這于禮不合!” 馬清聞言,搖頭道: “徐郎君說的哪里話?有道是客隨主便,今日我是主人,徐郎君聽我的便是?!?/br> 無人知道,馬清自任職清北巡撫后,最喜歡的做的事兒,便是在休沐的時候,換上常服,走在大街小巷,看著這煙火人間。 也正是看著百姓們那步履匆匆卻帶著希望與歡喜的面容,馬清突然明悟本心。 官,父母官。 不就是視百姓如子女,他們過的越好,馬清便越高興。 方才的曲水流觴,馬清也吃了兩杯酒,可這會兒他倒是眼神清明,看著徐韶華笑吟吟道: “徐郎君,我該感謝你讓我來此地,看著清北省的百姓日子越過越好,我就覺得窩心。 或許,這才是我等官員存在的價值,京中多紛擾,地偏心自寧??!” 馬清眼中含著笑意,衛知徵不著痕跡的和安望飛等人對視一眼,馬大人對任地百姓如此重情重義,若是他知道了清北邊疆之禍,只怕要心神大傷。 徐韶華聞言,也是面上含笑: “聽馬大人這么說,這杯茶我是不能不喝了?!?/br> 徐韶華也不矯情,端起茶碗,慢悠悠的吃了半盞,讓一旁的衛知徵等人都急的忽略了馬清口中的感謝,這會兒抓耳撓腮,逗的馬清一笑。 隨后,徐韶華這才擱下茶碗,笑瞇瞇道: “馬大人愛民如子,可有道是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學生斗膽一問,不知馬大人為我清北百姓做了什么準備?” 馬清聽出來徐韶華這話是考自己,他也不惱,前頭是徐郎君的聰明才智,這才讓自己一步一步走穩。 可如今清北省的建設卻是自己苦心經營,今日一見徐韶華,馬清難得有了點兒給先生交了滿意答卷的驕傲。 隨后,馬清擲地有聲,一拍桌案道: “清北十三倉,倉倉皆滿夠不夠?” 舉國各地皆有糧倉,尤其是有駐軍的省城更是需要數個糧倉,清北原本的十三糧倉乃是先帝戰時所備,可卻從未填滿。 而今,馬清可以自豪的說出,在自己的任期上,他填滿了清北糧倉! 馬清見徐韶華面色未變,也不急,隨后又一拍桌案道: “這還不夠,那我清北人丁于兩載內上漲十之又二,徐郎君以為如何?” 還不待徐韶華開口,馬清又拍了桌子道: “我清北當地案件頻次較之過去,亦減少了十之又三!” 馬清眼中滿是光芒的看著徐韶華,那股從骨子里透出的驕傲與自豪讓在場之人無不動容。 這是曾經大周最貧窮的省,而現在,它卻已經漸漸壯大興盛起來。 徐韶華聽了這話,也不由朗聲道: “馬大人撫民有方,安民有術,是我清北省的福氣!學生拜服!” 徐韶華隨即起身,沖著馬清端端正正的行了一禮,謝馬大人這些年為清北百姓的cao勞。 他的根在清北,他該謝! 馬清見狀,眼圈微紅,激動的手指輕顫,連忙將徐韶華扶?。?/br> “徐郎君見笑了,我有如今,卻不敢為外人道,實在憋悶許久了?!?/br> 就連送入京中的折子,馬清都不敢多寫,他清楚的知道,他在此地差事辦的越好,便越會被右相忌憚。 這對圣上和清北百姓都是極為不利的。 徐韶華反手握住馬清的手,認同道: “我知道馬大人的一腔苦心,清北省能有如今,京中卻還一概不知,才是馬大人最厲害之處?!?/br> 馬清聞言,沒有說話,只是抓著徐韶華的手更緊了,但下一刻,徐韶華認真道: “不過,馬大人,學生認為現在這些還不夠?!?/br> “還不夠?” 馬清有些茫然,他能做到這些已經是極限,剩下的,他實在不知道還能為清北的百姓做些什么了。 “糧倉已備,百姓安居,可若是如今外敵環伺呢?” 徐韶華輕之又輕的話,仿佛在馬清腦中丟下了一顆炸雷。 第146章 徐韶華這話一出, 馬清有些不敢相信的看向徐韶華,隨后又緩緩將目光挪向眾人,見眾人的表情都變得凝重起來, 馬清不由得深吸一口氣: “還請徐郎君道來!” 方才徐韶華的一番話讓馬清心頭正熱, 這會兒徐韶華未曾言明的危機讓馬清非但沒有絲毫退卻之心,反而升起勃勃雄心。 今日有他馬清在這里,他倒要看看何方宵小膽敢進犯! “傲舜國只怕會在今歲進犯我清北邊防?!?/br> 徐韶華這話一出, 馬清立刻搖頭道: “不可能!這絕不可能!傲舜國當初被先帝殺的丟下了一萬大軍, 潰散離去, 他們絕不可能這個時候進犯!” 馬清語氣堅定的說著, 徐韶華直接道: “有道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先帝故去至今已有十數載,如今朝堂上的情況馬大人以為他國當真打探不到嗎? 況且, 這半載以來的軍報, 便是鐵證,大人不妨一觀!” 徐韶華說著,從懷里取出了那疊整理好的軍報,如此大事,徐韶華并不指望自己三言兩語便能取信馬清, 他今日乃是有備而來。 馬清聽到這里, 表情一時凝固,他看著那輕飄飄的紙張, 卻有些抬不起手,但片刻后, 馬清還是深吸一口氣, 拿起了軍報細看。 一刻鐘后,馬清不由得握緊了手中的薄紙, 他喃喃道: “是了,是了,此事有異!此前即便我清北邊境與懷義國小有摩擦,可在農時他們從不會擅自進攻,否則自有糧道來制衡他們。 可如今這多場戰役,雖都是小范圍型,可卻自春耕便已經開始……他們這是不需要我大周的糧草?不,他們怕是已經有了別的倚仗!” 馬清不由得握緊了拳頭,他身為一方巡撫,自有鎮守一方之職,如若傲舜國趁機發兵…… 馬清只覺得不寒而栗,而徐韶華看了馬清一眼,又繼續道: “除此之外,我猜測那‘懷義國’的戰力只怕在也逐步增強,馬大人稍后或可向提督大人去信一封,一探究竟?!?/br> 徐韶華說到這里,衛知徵等人也不由得坐直了身子,徐韶華對上幾人疑惑的眼神,垂眸道: “若諸君看過告示欄中公布的陣亡兵將名冊,便該知道這半載來,他們的人數越來越多?!?/br> 此為先帝為激勵士氣所設立的規定,凡陣亡兵將,無論人數多少,必以其名冊曉瑜大周七省八十四府! 馬革裹尸還,英名天下傳! 所以,先帝時期,手下的兵將具是沖鋒陷陣,悍不畏死的虎狼之師,以摧枯拉朽之勢用短短十余載震懾邊疆諸國! 徐韶華話音落下,眾人不由得沉默下來,馬清抹了一把臉: “無妨,我大周亦是今非昔比!” “另,朝中亦有減兵之意,想必馬大人看過鄉試的考題后,也應有所猜測吧?!?/br> 徐韶華這話一出,將最后一片遮羞布扯下,馬清原本挺直的背脊不由一塌,他苦笑道: “徐郎君說的是,我本以為讓清北漸漸富裕起來,讓此地的百姓得以安居已是足夠。 卻不曾想到,危機竟不知何時已經潛伏在我等身邊!不成,此事我要上奏朝中?!?/br> 徐韶華沒有說話,衛知徵直接道: “清北本就是大周最窮困的地方,那些人可不知如今清北在馬大人您的治理下漸漸富裕起來,對他們來說,或許那筆豐厚的軍費更值得費心呢?!?/br> 衛知徵只用那些人指代,馬清聞言也不由徹底沉默了下來,若是圣上乾坤獨掌,眼前困境自可迎刃而解。 “減兵之事,有十之八九不會落實,此事暫可押后再提。學生以為,當務之急,乃是外敵來犯之危?!?/br> 馬清心下微微一定,看向徐韶華: “不知徐郎君意欲如何?” 徐韶華聞言,默了默,隨后看向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