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科舉路 第261節
“華哥兒,你可算回來了!” 話落,已是哽咽,徐韶華看著林亞寧眼下的青黑,鬢間的花白,一時也不由得眼眶微酸,他不由得拾衣拜下: “娘,孩兒不孝,讓您擔憂了!” 方才大哥所言不過只是今日一日的光景,可自己不在的這三年,娘又是如何度過? 林亞寧連忙拉著徐韶華不撒手: “你這孩子!你也是為了咱們家!你要是這么說,可就是剜娘的心??!” 母子二人相攜著進了明堂,徐韶華剛一坐定,徐遠志便從外頭跑了進來,林亞寧一時紅著眼眶笑了出來: “瞅你爹那傻樣,他年紀大了如今天熱了,不讓他在外頭跑,他倒好,自個去隔壁安家的池塘里釣魚,現在兒子回來了,知道著急了?” 徐遠志可沒時間關注林亞寧的調侃,這會兒站在門外,定定的看了徐韶華一陣,這才走了進來,啞聲道: “瘦了,也高了?!?/br> “小叔一路回來也累了,這是今年剛下來的寒瓜,快嘗嘗!” 張柳兒也笑吟吟的將切好的寒瓜端了進來,徐遠志忙招待衛知徵一起用,張柳兒這才笑著道: “若是讓齊哥兒知道華哥兒回來了,那潑猴兒怕是連課都逃了呢!” 徐韶華隨即問起徐宥齊近來之事,林亞寧只撿著說了些自己知道的。 等到黃昏降臨,徐韶華剛沐浴完,便聽到一陣敲門聲,徐韶華打開門,一個小小的身影直接彈射進他的懷里,帶著幾分哭腔: “小叔叔,你算可回來了!” 徐韶華摸了摸徐宥齊的小腦袋,笑瞇瞇道: “叔叔回來了,來,你先進來,咱們探討一下小叔叔這個詞兒,你這平日里沒少念叨吧?” 徐韶華話音未落,徐宥齊一個激靈,便想腳底抹油溜了,卻被徐韶華一把揪住,提溜進了屋里。 第136章 “叔叔……” 徐宥齊哭喪著臉, 低著小腦袋,站在徐韶華的面前,他這三年天天念, 日日想的, 明明知道小叔叔極為敏銳,怎么就一時嘴快把心里念叨的說出來呢? 徐韶華遲遲不語,徐宥齊的心一下子提了起來, 三年時間過去, 小叔叔不會再忘了自己這個小侄兒吧? 徐宥齊想起小叔叔的大力, 不由想著……小叔叔他不會一巴掌把自己拍進地里吧? 徐韶華這會兒也在打量著徐宥齊, 小家伙現在如同抽條似的長高, 已經到徐韶華的胸口了。 徐宥齊臉上還留有一些嬰兒肥,可卻已經有劍眉星目的雛形, 夏衫輕薄, 勾勒出他瘦削卻筆直的身影。 若不是這會兒跟被霜打了的茄子似的站在那里,應也有一番少年如畫的風姿。 徐宥齊正心里惴惴不安之際,徐韶華拉著他坐了下來: “三年不見,齊哥兒長高了,倒是膽子變小了啊?!?/br> 徐韶華玩笑的說著, 徐宥齊立刻抬起頭, 眼睛噌的一下亮了起來,要徐韶華說, 應與萬木嶺上那群狼有一拼。 “叔叔,你嚇唬我!” 徐宥齊撅了撅嘴, 隨后直接撲進徐韶華的懷里, 扯著徐韶華的袖子,還用自己的手圈著徐韶華的手腕: “叔叔, 你瞧瞧你都瘦成什么樣子了?以前我根本圈不住你的手腕,現在剛剛好!” 徐韶華沉默了一下: “有沒有可能,是你也長大了?” “是哦……” 徐宥齊反應過來,傻乎乎的笑了笑,隨后整個人依偎在小叔叔的懷抱里,輕垂眼簾,將眸中的水跡壓下。 他們叔侄這三年來,唯有幾封輕飄飄的書信以解思念,可對于徐宥齊來說,小叔叔卻是自己從小到大最親近之人。 他們為了家族前景,為了家人,努力勤學著,以期待他日光耀門楣之時。 徐宥齊小心的將思念的淚水擦去,這才不好意思的抿了抿唇道: “叔叔這次回來這么早,是要在家里留一個月嗎?” 徐韶華點了點頭: “不錯,你明年也要下場了,正好這段時間我先給你探探底?!?/br> 徐宥齊聽了徐韶華這話,沉著的點了點頭: “那要辛苦叔叔了,算算時間,屆時我縣試之時,叔叔也該考會試了,一直未能送叔叔赴考實在是太可惜了?!?/br> 徐宥齊毫不懷疑自家小叔叔能否考過鄉試的可能性,這會兒這話一出,徐韶華彈了彈他的腦門: “那這次我去考鄉試齊哥兒也一道去,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也讓齊哥兒提前熟悉熟悉府試的路?!?/br> 徐宥齊聞言,直接站直了,星星眼的看著徐韶華: “當真?叔叔,我真能去?!” 徐韶華微微一笑,揉了揉徐宥齊的小腦袋: “自然,不過明日我會先考校齊哥兒一番,若是通過,方可前往?!?/br> “我一定行!” 徐韶華想了想自己臨走前,徐宥齊那副刻苦勁兒,也不由期待起來。 翌日,徐韶華讓徐易平替徐宥齊告了假,隨即在家里考校徐宥齊半日,四書五經倒背如流不說,徐韶華可以肯定自己留給徐宥齊的那些經義這小家伙也已經熟記在心。 “難怪齊哥兒這么自信讓我考校,原來是早有準備??!” 徐韶華笑吟吟的放下書,徐宥齊則如驕傲的小公雞一般挺起胸膛: “叔叔得了小三元,我不說三場童生試場場案首,那也不能落后旁人太多不是?” 徐宥齊與有榮焉的說著,哪怕叔叔已經離開社學三載,可是社學中還是有著叔叔舊日的“傳說”。 這對他來說,是壓力卻更是動力。 徐宥齊自幼早慧,他無法忘記曾經與叔叔求學的艱辛,更知道如今家中情況因何好轉。 既然叔叔有入仕之心,他必緊緊追隨著叔叔的腳步! 徐宥齊眼中的堅定一閃而過,隨后又賴在徐韶華的懷里,如同兒時那樣撒嬌弄癡,叔侄二人絮絮碎語,倒是難得的寧靜。 轉眼已是七月,這一月多以來,徐韶華回村拜訪了村長,好懸勸住他老人家沒有重新開祠堂祭祖,還見到徐承平家里那個打一出生便被自己取了名字,卻一直素未謀面的小郎。 小郎名叫徐重穎,彼時徐韶華正讀到《晉武帝華林園集》,里面有一句:‘嘉禾重穎,蓂莢載芬”,讓徐韶華心有所感,這便圈了重穎二字。 重穎多指一株禾苗生得兩頭穗,但徐韶華更希望徐氏一族的孩子莫要只看田間地頭之中的事宜,讀書、識字,他們的未來不僅僅是在田地間侍弄莊稼,而是有更多的選擇。 “穎哥兒,穎哥兒,快來瞧,這是華叔叔?!?/br> 徐承平帶著兒子過來與徐韶華說話,還口中念念有詞,讓兒子多摸摸華叔叔,沾沾華叔叔的文氣云云。 小家伙今年兩歲有余,也不認生,一邊叫著華叔叔,一邊直接長開手臂便投入了徐韶華的懷里,滴溜溜的大眼睛一錯不錯的看著徐韶華,還用小手去摸徐韶華的臉,承平媳婦走出來看到這一幕,也不由笑了: “穎哥兒也不知道隨了誰,見著好看的就走不動道了,這長大以后還得了?” “那是咱們穎哥兒有眼光!” “嘖,那你也不怕你穎哥兒跟華哥兒一道走了?” “那不能吧?” 徐承平有些遲疑,直到徐韶華走的時候,小家伙直接跌跌撞撞的跟了上去,好懸被徐承平拉住,這才沒有少了兒子。 只不過,隨后徐承平便發現小家伙手里緊緊的攥著什么,哄著穎哥兒張開手后,里頭是一個金子鑄的小兔子,正是穎哥兒的屬相。 徐承平夫妻面面相覷一番,他們長這么大連銀子都少見,何況是金子?! 隨后,兩人連忙夾著孩子沖出去,卻發現徐韶華的馬車早就不見了蹤影,又沖到了村長家里: “爹,你瞅瞅華哥兒給穎哥兒給的東西,您快給華哥兒還回去吧!” 村長也是頭一次見到金子,他小心翼翼的將那小兔子摸了摸,隨后這才嘆了一口氣,遞給徐承平: “傻人有傻福,你且好好收著吧。你都讓華哥兒那孩子給穎哥兒取名兒了,來日華哥兒做穎哥兒半個爹都使得,只是沒想到華哥兒給的見面禮這么重?!?/br> “???我就是覺得爹你取名不太行來著……” 徐承平撓了撓頭,村長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 “要不然怎么說你有傻福?!有華哥兒這取名的情誼在,以后穎哥兒的前程差不了! 你回去將家里的山貨都收拾出來給遠志他們家送去,啥也不要說,情分是記在心里的,不是掛在嘴上的。我瞅著,有華哥兒在,咱們徐家這一支要興盛起來了?!?/br> 徐承平聽的連連點頭,隨后立刻馬不停蹄的回去收拾了,村長看著徐承平的背影,搖了搖頭: “傻樣!” …… 徐韶華這廂在山里看過來狼群,見他們的隊伍隱隱擴張,毛色也更加順滑,顯然與青蘭村眾人相處的不錯,是以徐韶華當下也放下了心。 眼看著還有一月就要鄉試了,徐韶華這便準備著朝省城而去,徐宥齊的假期批的很是輕松,教瑜一聽是徐韶華要帶其出門見見世面,沒有半點兒猶豫,直接就批了。 只不過,臨出門時,徐韶華看著徐宥齊那身后的兩條尾巴,一時無言: “齊哥兒,這兩位是?” 徐韶華記性自然沒有那么不好,這林氏兄弟二人當初可曾想要借齊哥兒來亂他的心志,縱使之后被齊哥兒教訓了,可徐韶華倒沒想到,這三載不見,這兩個家伙直接成了齊哥兒的跟班。 徐宥齊輕咳一聲: “這兩位林同窗也有要事要去省城一趟,我想著咱們也是要去的,不如帶上他們,也有個照應?!?/br> 衛知徵聞言,這會兒一邊用蒲扇扇風,一邊笑瞇瞇道: “華弟,你們家這小孩有你的風范!” 衛知徵自知不如徐韶華眼力銳利,可是只看一眼那林氏兄弟,便知道這二人也非常人。 或許他們不必胡氏兄弟身份貴重,胸有溝壑,可卻渾身上下都帶著一股子狠勁兒,狼崽子似的,二者可謂是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