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科舉路 第253節
可如今這明升暗降,既合了圣上之意,也將其踢出了京城,實乃一舉兩得! 景帝聽到這里,終于怒了: “馬愛卿此番遠行,兢兢業業,為國建功,右相豈能,豈能如此?!” 少年天子的胸口劇烈的起伏著,平南侯正要開口,卻發現景帝向著他的手指做了一個稍安勿躁的手勢,當下只微一揚眉,便在原地如老僧入定般站定。 而右相聽了景帝這話一出,這才覺得終于對味兒了,對于景帝對馬清的看重,右相眼中只是閃過一絲輕蔑,隨后這才義正言辭道: “圣上此言差矣,馬大人如今到底年輕,若能外放歷練些年,磨練心性,他日歸京才能更好的為圣上效勞不是? 雛鷹展翅,乳燕學飛,此乃必經之路,臣知道馬大人得圣上看重,可正因如此,方才圣上才更要懂得放手才是!” 右相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樣可景帝對此只是冷哼一聲,不點頭也不搖頭,而身為二人爭端中心的馬清這會兒也只是眼觀鼻鼻觀心的站在原地。 這就是徐學子說的拉扯,他懂! 整場朝會,因為右相和景帝的爭執仿佛蒙上了一層陰云,一旁的安王也不由輕撫胸口,幸好這件得罪人的事兒是右相來做。 否則,他與圣上之間必有裂痕! 但最終,兩人還是不歡而散,馬清的官職仍未定下,馬清整個人面上心事重重,等進了值房,他整個人這才放松的靠坐在一旁的小榻上。 ‘也不知圣上與右相要博弈多久,不過,我在京中的任務,也快要結束了?!?/br> 馬清看著虛空,默默的想著,但與此同時,馬清面上還帶著一絲淡笑。 那清北省可是徐學子的祖地,只要自己能多多照拂徐學子的家人,以徐學子的本事和重情,馬清可不愁來日無法歸京。 “嘖,右相這次倒是做了一件好事?!?/br> 馬清之事,景帝是必要與右相好好爭一番的,這爭得不止是帝王威嚴,更是人心。 正如右相罔顧法紀,也要幫常府大部分族人脫身一般,景帝縱使明知馬清離京是大勢所趨,也亦要替馬清一爭。 馬清尚且還能因為景帝和右相的博弈,在京中停留一段時間,倒是張寒一行將要啟程。 京城外,十里長亭處,徐韶華穿著一身風信紫繡銀竹葉的春衫,正與張寒等人話別。 “此番辛苦徐同窗送我等一趟,經此一別,不知他日可還有相逢之時……” 張寒面帶苦澀,他已經為官三月,樂署的差事雖然繁重些,可到底也是京官。 如今驟然外放,雖然據說是大周數一數二的晏南省,可是這些青年都心中惴惴難安。 尤其是想起一部分祖上有基業的同僚看著他們那憐憫的眼神,張寒便心如死灰。 張寒的話,讓一眾已經為官入仕的青年們紛紛垂頭嘆息,但下一刻,他們便聽到少年輕笑一聲,忍不住抬頭看去。 溫暖的陽光柔柔的落在少年的肩頭,映的少年那半張臉也如若透明,越發精致無瑕,那雙桃花眼中含著笑意,倒是一時讓張寒等人手足無措起來。 “我依稀還記得當初諸君研習云門大卷之時,那份刻苦認真,那時諸君所求不過是一個從八品的官職,如今升了官怎么倒還不開心了?” 徐韶華笑吟吟的看著眾人,張寒忍不住道: “可我等聽說晏南如今正值民不聊生之際,此行既險且危,實在不是什么升官之喜?!?/br> 張寒說著,語氣低落下來,徐韶華聞言只是微微一笑: “但以我之見,此去對諸君未必是一件壞事?!?/br> 徐韶華這話一出,眾人面面相覷一番,紛紛道: “愿聞其詳?!?/br> 徐韶華頷首,隨后反而問道: “諸君既覺得京中好,那不知諸君以為在京中高升可容易否?” “自然,自然是有些艱難的?!?/br> 眾人倒是誠實,不過他們都是尋常之家出身,如今憑著數月的刻苦,這才勉強在京中有了官職,可到底家底單薄,來日之路未必一片坦途。 “既如此,諸君為何不抬眼看看外面?京中官員,大多講究底蘊,可對于我等來說,真正的機遇卻在京外?!?/br> 徐韶華看向眾人,直接道: “張同窗,我記得你喜研讀農書,晏南之地,古來肥沃,若有如張大人這樣善農的父母官,焉知沒有出頭之日。 劉同窗,你善樂更善數,你可不要否認,我可曾見你在數藝課上隨意便可將數個數字算數心算出來。 趙同窗,你是諸君中最細心的,還曾在寢舍中抓住過盜取私物的侍從,晏南動蕩,亦正需要你這樣的人才! ……” 徐韶華一一將十人的優點點出,眾人聽的一陣懵,徐同窗口中那位能人真的是自己嗎? 可是,徐韶華說的也是他們不曾想到的細節。 等徐韶華一氣說完,他一一看過每個人的臉,方才緩聲道: “在京中,諸君的才華或許會被埋沒,可在如今的晏南,諸君便是那片沃土之上的樹苗,遲早可以長成參天大樹,庇護一方百姓。待那時,風光歸來,豈不快哉?!” 徐韶華的話,仿佛為眾人勾勒出了美好的藍圖,張寒率先醒過神來,他看向同僚,抿唇咬牙道: “徐同窗說的對!我們在京中不過滄海一粟,倒不如在晏南先生根發芽,總好過留在京中蹉跎歲月?!?/br> 張寒作為眾人中最長袖善舞之人,這些日子也沒少打聽晉升的渠道,可如他們這樣沒有背景的人,哪怕六年一輪的京察大計,也未嘗會有晉升的機會。 倒不如,去拼一把! 頃刻之間,眾人面上的愁苦之色,變為躍躍欲試,徐韶華只是微笑看著,隨后與眾人又說了一會兒話,這才看著他們上了馬車。 臨走前,張寒探頭出來,看著徐韶華揚聲道: “徐同窗,你放心吧!我一定好好干!待他日你入朝為官,指不定我還能罩著你呢!” 徐韶華莞爾一笑: “我等著那日!” “再會了,徐同窗!” “再會!” 徐韶華看著馬車轆轆遠行,在原地站了許久,不多時,一個身影出現在徐韶華的身后: “徐同窗倒是一番苦心,怕他們前途未卜,心中驚惶,還特地來此安撫一番,也不知他們領不領徐同窗這份情?!?/br> 衛知徵說這話的時候,帶著幾分連他自己都沒察覺的醋意。 不過想想也是,胡氏兄弟便不說了,他好歹是徐同窗在國子監第一好的人,平日里徐同窗大多數時候只知道調侃自己,對于這些個萍水相逢倒是盡了心! 徐韶華聞言側身看了一眼衛知徵,忍不住無奈道: “所以,這就是衛同窗一大早起來的原因嗎?” 徐韶華幾乎都要忘了曾經衛知徵在國子監睡到日上三竿的時候,這段時間,衛知徵實在勤勉啊。 衛知徵聞言耳根一熱,忍不住撓了撓臉,隨后這才炸毛道: “哼!我那不是怕徐同窗你吃虧?到底人心隔肚皮,他們好容易當了京官,這才多久就被外放,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因此歪了心思?” 徐韶華聞言,倒是溫和的笑了笑: “他們不會,沒有什么人會比他們會蟄伏了。這一次,右相倒是做了一件好事?!?/br> 衛知徵側身與徐韶華并肩而行,忍不住道: “我聽我爹說,這次右相可欺負人了,現在還每次大朝都要和圣上說讓馬大人外放之事,圣上一直沒松口,今日右相竟然直接率百官請命,倒像是馬大人是那妲己妹喜之流!” 衛知徵說起這話,便忍不住抽了抽嘴角,這馬大人這兩日都要成為京中鼎鼎大名的人物了! 徐韶華聞言忍不住斜了衛知徵一眼: “嘴上沒個把門的,也不怕被馬大人知道?” “嘿嘿,大家現在都這么說嘛!” 衛知徵有些尷尬的摸了摸鼻子,小聲嘟囔道: “再說,圣上還是頭一次這么袒護一個人呢!徐同窗,你要不猜猜,圣上屆時可會同意讓馬大人離京?” “會?!?/br> 徐韶華隨口說著,看著頭頂一片輕輕飄過的云彩,繼續道: “至多兩次朝會,圣上便會松口?!?/br> “???為什么???” 徐韶華微微一笑: “到時候,衛同窗就知道了?!?/br> 衛知徵一時哽住,明明徐同窗很多事都是自己告知的,他怎么每次都好似比自己知道的多得多! 真是太氣人了?。?! 因為徐韶華的猜測,衛知徵甚至板著手指數著日子過,可令衛知徵沒有想到的是,這場為期半月的拉鋸戰,真的六日后的朝會上,落下了帷幕! 與此同時,更是發生了一件震驚朝野之事! 衛知徵得知這件事兒的時候,驚得嘴里都能塞一個雞蛋,然后便直接沖到了徐韶華的院子里,吭哧吭哧的喘著粗氣: “徐,徐同窗,你一定想不到今日朝中發生了什么事兒!” 衛知徵氣都沒喘勻,可是眼睛卻亮晶晶的,他為了得到朝堂的第一手消息,可是在他爹面前當了足足六日的好兒子,差點兒沒把他憋出個好歹來! 可是今日樂陽侯送出來的消息,讓衛知徵覺得他這六日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眼見著徐韶華看向自己,衛知徵直接驕傲的仰起頭,道: “好久沒能嘗到徐同窗的茶水了,今日正好口干舌燥,徐同窗,你看……” 徐韶華失笑搖頭: “盡作怪!” 說歸說,但隨后,徐韶華還是去燒了一壺水,而衛知徵也趁著這個空蕩,道: “今日朝會上,圣上同意馬大人外放清北了?!?/br> 衛知徵說起這事兒,便覺得十分扼腕,這可是象征著圣上又雙叒叕向右相妥協了! 如此一來,右相必將更加勢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