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科舉路 第1節
天才科舉路 作者:折秋簪花 一句話簡介:穿成男主他小叔后的撈人之路 第1章 永齊七年,秋。 青蘭村外的田地里,村民們忙的熱火朝天,徐家地里兩男一女都忙的頭也不抬。 等到烈日高懸,那女娘這才直起腰,抹了一把汗,隨后一旁便遞過來一張帕子: “柳娘,累了吧?” 張柳兒看向丈夫徐易平,擺了擺手: “我不累,平郎?!?/br> 隨后,張柳兒又看了一眼一旁的公爹徐遠志,欲言又止,隨后只小聲道: “我累點兒有什么?不都是為了齊哥兒?也不知道齊哥兒在家如何了?” 徐易平聞言也不由抿了抿唇,悶聲悶氣道: “娘在家里,怕啥?” 張柳兒嘴角向下壓了壓,沒說話。 就是婆母在,她才怕婆母偏心小叔子,帶累了她的齊哥兒! 說來,徐家在周圍人眼里已經算是極好的人家了。她過來雖不說直接掌家,可是平日里針頭線腦的零錢婆母從不強求,丈夫也是愛重自己。 而小叔,也是她嫁過來后愛屋及烏,一手照看大的。那時小叔也才剛會走,又生的玉雪可愛,她平日里針頭線腦得來的銀錢自己舍不得買根紅頭繩,卻愿意給他買些零嘴,更不必提春夏秋冬,四季衣裳,具是她用了十分心思做的。 可誰成想,等她生了齊哥兒后,小叔便不親近自己了。這也便罷了,今年公爹送了齊哥兒入學,小叔明明都半大不小了,也鬧著要去。 本來一個孩子上學堂,都已經讓家里過得緊巴巴了,現下倒好,日后只怕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最重要的是……張柳兒私心覺得,小叔極為不喜齊哥兒,婆母又一向偏著小叔,不知道要如何委屈了她的齊哥兒呢。 …… 三人又忙碌了片刻,一旁的徐遠志悶頭將眼前最后一束沉甸甸的黍子割下來,丟進背簍里,沉聲道: “晌午了,該歸家吃飯了?!?/br> “哎,爹!” 張柳兒和徐易平對視一眼,忙應了。 隨后三人背起沉重的背簍,朝家的方向走去,徐易平在徐遠志看不到的地方,幫著張柳兒托了一把,張柳兒只覺得肩上一松,她回頭一看,遂咬著唇快走了幾步。 平郎自己背著的背簍可比她背著的要大不少,若是累壞了可如何是好? 但有徐易平搭的一把手,張柳兒眉宇間的輕愁也淡了幾分。 三人約莫走了兩刻鐘,這才終于到了家門口。 還未進家門,三人便不約而同的放輕了腳步聲,只因那里面傳來了一陣尚有些青澀的朗朗讀書聲。 “……物格而后知,至知,知至而后意誠……” 三個大汗淋漓的大人,這會兒明明肩上還背著沉重的背簍,可聽著那聲兒,面色一下子緩和了下來。 徐遠志那一向沉悶的面容,也不由帶了幾分笑意。 齊哥兒小小年紀讀書便這般有模有樣,他徐家后繼有人了! 正在這時,只聽那里面響起一陣慵懶中夾雜著幾分不耐的聲音,并不大,雖然都是一個內容,可是卻直接壓的那稚嫩的聲音漸漸消失: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 過了許久,青澀的聲音才接上,二者的聲音漸漸相和,但即使如此,徐易平立刻去看張柳兒,便見張柳兒的面色一下子沉了下來。 三人之間縈繞著一種壓抑的氣氛,一前一后的進了屋,隨后便看到明堂擺著的書桌前兩個一高一低的身影。 低的坐的端端正正,聽到動靜便立刻站了起來,正是徐家獨孫徐宥齊。 徐宥齊今年正是才入學的年歲,可小小年紀便十分老成,這會兒起身有模有樣的行了一禮: “祖父,爹,娘,你們回來了?!?/br> 原本沉著臉的張柳兒這會兒也喜笑顏開: “哎!齊哥兒不忙起來,快快讀書吧!” 隨后,一旁那個稍高的身影方才便沒骨頭似的半靠著,這會兒看到人了,才慢吞吞的站了起來。 但見那少年面色蒼白,神色懨懨,身形瘦削,那寬大的粗布灰袍更是顯出幾分人不勝衣之態,莫名讓人心生憐惜。 這便是張柳兒心里忌憚又不喜的小叔子,徐韶華。 可等那張帶著幾分倦怠的面容揚起時,便是最看不慣他的張柳兒都不由呼吸一滯。 那是足以與驕陽明月媲美的盛世容顏,這會兒他斜倚著書案,眉眼自有一種難以言說的風流蘊藉。 少年懶懶的掀了掀唇,隨后便離開了書案,一邊走一邊招呼: “爹,大哥,大嫂?!?/br> “過來作甚,還不去讀書?” 徐遠志被徐韶華從手里接過的農具,雖然嘴上念叨,可是眼里卻滿是笑意。 徐韶華眼尖,看出后也只是撇了撇嘴,他爹這口是心非的勁兒呦! 農具放置好了后,徐易平往陶缸里一看,立刻眉開眼笑的道: “爹,柳娘,今個娘燒了綠豆湯在缸里浸著!這會兒冰的嘞!” “好好好!快取些來喝!” 徐遠志立刻說了一聲,張柳兒也下意識的吞咽了一口唾沫,她嘴唇早就干裂,一接過綠豆湯便迫不及待的一口氣喝了個精光,隨后便對上自家兒子那黑黝黝的瞳仁。 “齊哥兒,咋了?” “娘,好喝嗎?” “你奶做的啥時候不好喝了?” 張柳兒又盛了半碗綠豆湯,終于開始慢悠悠的品嘗起里面那絲綠豆特有的甜意,但隨后她又面色一緊: “齊哥兒,你今個在家如何?這綠豆湯你可喝過?” 張柳兒一面說,一面視線往徐韶華那邊飄,她真正想問,自然是自家這糟心小叔可有欺負了她的齊哥兒! 徐韶華這會兒正靠著廊柱,在徐遠志的身邊,唇角噙著一抹淡笑,看著爹大口的喝著綠豆湯。 等聽了母子二人的對話,徐韶華立即便察覺到了張柳兒的潛臺詞,當下只是偏了偏頭,看向張柳兒淡聲道: “大嫂,今天的綠豆湯是我和齊哥兒一起看著火燉出來的,大嫂覺得好喝嗎?” 張柳兒聽了這話,直接站了起來: “好??!我齊哥兒是要讀書中舉的,小叔你拉著他做這種婦人之事,究竟是存著什么心思!” 徐宥齊忙拉了拉張柳兒的衣角: “娘,不是這樣的,是我練字手酸了,叔叔讓我看了一刻鐘的火,就一刻……” 這兩日,叔叔雖然也不愛搭理他,但也沒有像往常那樣打擾他讀書,他齊哥兒可是個誠實的孩子! 徐宥齊說完,還朝徐韶華的方向看了一眼,烏溜溜的眼珠子里,生生給徐韶華看出了幾分邀功之意。 徐韶華沒忍住抽了抽嘴角,嘖,這小子! 而張柳兒聽了徐宥齊的話,面上一紅,頓時面色訕訕的坐了回去。 隨后,張柳兒剛端起那綠豆湯,便敏銳的察覺到了徐韶華那依舊沒有挪開的目光。 少年的目光漫不經心的一瞥,張柳兒不知為何,心下一緊,遂喝了幾口,有些別扭道: “還,還挺好喝?!?/br> 徐韶華聞言,笑了笑,這才轉過頭去,張柳兒呼出一口后,后知后覺的發現: 嘿!她竟然被小叔子一個半大孩子給鎮住了! 但是,張柳兒也再沒吱聲,喝完綠豆湯便起身進廚房給婆母幫忙了。 而徐韶華這會兒又和徐遠志說起今年家里的收成。 本來徐遠志不愿意給孩子說這些,可是又想起自己當初讀書時,對于田間勞作之事也是一竅不通,等爹走后,他不知吃了多少苦,才磕磕絆絆的學會,當下倒也絮絮的說了起來。 “咱們家共有下中田五畝,下下田五畝,今年我估摸著,這批黍子能出黍米五石,我大周農稅為三十稅一,故而能得四石一斛四斗三升半?!?/br> 徐遠志侍弄田地許久,對此事頗為敏感,但他一直注視著徐韶華,說的很慢,生怕他聽不明白。 徐韶華一面笑著聽著,一面在心里飛快的算著: 大周一石約為150斤,一斛為半石,也就是75斤,一斗則為15斤,一升是1.5斤,也就是說,家里這十畝旱地,扣除田稅也不過能得725斤。 而根據他這些時日的觀察,若是吃飽,家里一家五口人每日最起碼需要四升半的糧食。 也就是說,在風調雨順的情況下,這數月里,家中收獲的糧食也不過勉強夠家里人食用半年,更不必提還有旁的雜稅、學堂的束脩等等。 也難怪在原主鬧著要上學堂后,在家中一向恭順的哥嫂頭一次提出了反對意見。 吃不飽,沒銀子,還要供養兩個讀書郎,實在是,難難難! 徐遠志則含笑看著幼子眼睛滴溜溜的轉著,聲音帶著nongnong的笑意: “如何,華哥兒可想出個什么章程?” 徐韶華本來想要說些什么,但隨后他也只道: “糧食不夠吃,讓爹,娘,大哥,大嫂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