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944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是明君!、非常規事件調查組、漂亮炮灰美又癲,沙雕勇闖娛樂圈、死遁重啟后,人人都以為我是幼崽、喜歡成績好的?早說啊、睡前小甜餅短篇集、作精少爺下鄉,村霸你別太寵了、【古惑仔】兄妹 靚坤同人、在卡牌世界造機甲、勸你不要得罪我
【有點像滑雪時候的呲雪墻】 叢瀾:“一人高哎!” 她們起跳的時候那零碎的冰也就到腰部左右,比人的腦袋都高的冰花,還那么大一束,誰不想試試??! 平時訓練累了蹲場邊,還有人會過來鏟一刀,看著冰碴呲人家臉上。 這種玩法都廢冰面。 叢瀾:“小玉原來說,她的夢想就是退役后去開清冰車?!?/br> 沈韞玉,這次也會參加北京站的jr組別。 她才12歲,其實也算13了,因為是07年11月的生日,得耽擱半年多。 去年她就參加了國內賽的jr賽事,反正可以跨組,規定沒那么嚴格。 【小玉這夢想還挺別致】 【怎么跟我的夢想一樣】 【玉玉今年上難度嗎】 沈韞玉十歲出了一個三周跳,這個難度放在國際上看可能不是最優秀的,當時也有人問,怎么這都能被破格進于謹名下。 但她的兩周跳完成得都特別好,2a也做得漂亮,質量遠超同齡人,放在jr組別里都沒什么扣分點,goe甚至都能加到不錯的高度。 三周跳能出一個就能出很多個,事實上,她進隊后一年就出了五種三周。 今年還出了4lz,就是有點不好看,蒙出來的。 問題是這孩子才不到13歲,而且她不是玻璃人,不容易受傷。 叢瀾每次在場邊看于謹教她四周,就在一邊討嫌,說些什么“我當時要練,某人還說不給練,斷我運動生涯”,翻一些久遠的舊賬。 最后被于謹惱羞成怒地趕跑。 但于謹也沒給沈韞玉多加四周跳的訓練量,他還是打磨技術為主,對三周跳投入的精力更多。 “小玉很爭氣的,今年出難度了,你們到時候看就行?!眳矠憶]多說什么。 她也想說,我們小玉13歲站上國際賽場的話,就會帶著四周跳去。 可是,沒有人能確定明年會發生什么,叢瀾敢這樣說自己,卻不想給師妹這么大壓力。 jr可以跨組比,是歲數下限能被突破,上限則不能。 升組的也不被允許來比,盡管有的人可能年齡還在19之內。 升組本就是一個慎重的決定,早先可以jgp和gp雙線作戰,但那大概率是因為sr沒人,現在又不需要孩子們這么做,升組了又回去比jr,那干嘛升組? 叢瀾:“很多人,單人得有三十多個,雙人冰舞也十四五個?!?/br> 都趕上一場全錦賽了。 【好好好,人越多我越喜歡】 【放在十幾年前哪兒敢想】 【別說十幾年前了,七八年前都不敢想】 只有項目湊不齊人數的,沒有超過得分流的。 叢瀾:“對,北京人數就是很多?!?/br> 人數多不代表都是高難度,可能有的人就會兩周跳。 沒辦法,誰讓wings在,還給出報告。 對冰娃家長來說,這就是明晃晃的新教練! 叢瀾:“南方也有分站賽的,上海、南京、廈門,就是有點分散,想參加的可能得從別的地方過去了。如果有涉及到隔離的,一定記得提前聯系賽事方,會給你們安排隔離酒店以及期間的訓練?!?/br> 會定時定點拉人去場地里練冰,要不關屋子里待兩周,啥都別有了。 【還好,我家這里不需要隔離】 【夏天好熱,病毒都退散了】 【可是賽季只有冬天才有】 叢瀾來冰場這邊,蹲地上湊近了給大家拍冰面。 她:“看看,多漂亮!” 跟著她的攝像師沒想到她動作這么果斷,鏡頭里空白了一瞬。 然后才迅速下移。 【hhhh好慌的攝影師】 【我人呢,我那么大一個人呢】 【哦原來在這里啊】 叢瀾:“???” 她這才意識到,扭頭跟人道歉:“不好意思啊?!?/br> 攝像師默默地拍著她。 黑洞洞的鏡頭是沉默的語言。 叢瀾繼續跟人說冰面:“現在鋪的冰質量都很高,賽場是提前來鋪的,原來這就是一片空地。我們自己的制冰技術!國際一流!” 她跟人絮叨:“我跟你說,首鋼那塊冰科技含量最高,哦,忘記了,現在應該是河北那塊冰?!?/br> 壩上基地,最炫技的黑科技集成基地。 叢瀾:“不重要,都是黑科技!打破了國外頂尖技術壟斷后,我們的冰現在是世界第一,跟我一樣,都是第一?!?/br> 【對對對,你說得都對】 【世界第一就要上世界第一的冰!】 【你這么平平淡淡一說,我聽著顯擺又好理所應當】 旁人說都沒這個效果,還得是叢瀾。 她還拿著手機開清冰車,帶大家轉了一圈。 【看得出來,是真會開】 【很好,我老婆帶我上車了】 【這里怎么jiejiemeimei老婆老公都有,你們關系好混亂】 【看著藍莓從12到22的人,五味雜陳】 養成系崽崽也到了被人喊老婆的時候! 好復雜! 有人悄悄說了句話,叢瀾第一次沒聽清,還問了一句“???”,對方重復了以后她才想起來,有抽獎。 叢瀾:“東西很多,滑冰券、國家隊周邊、手機、冰鞋冰刀什么都有,你們記得參與一下?!?/br> 她說先點這個再關注那個,等一會兒后臺自動抽,一次抽十個人。 互動這種事情,當然是抽獎熱度來得快。 叢瀾:“我也想抽,我能拿自己的賬號來抽一個嗎?” 被問到的工作人員:“額……” 她耳麥里的導演:“給她抽!給她!給她!” 工作人員:“……” 導演你就是為了叢瀾才來的吧! 叢瀾懇求:“求求了?!?/br> 【給她抽?。。?!】 【我抽到了都給你!】 工作人員點頭:“可以可以!” 叢瀾滿足了,從運動衣的褲兜里掏出來她自己的手機,撇開了鏡頭點app去注冊抽獎。 不為了獎品,就是想湊湊熱鬧。 叢瀾:“再說了,我要能在幾百萬人里抽到,豈不是運氣爆棚!” 直播人數有水分,不是看實時在線,顯示的是“已觀看”,出去再進來就是2,所以她的頁面標識很多人。 導演那邊看到的是全部的數據,在線有幾十萬人。 叢瀾也沒去翻后臺數據,只是能看見右上角顯示的多少人看過。 她參加完也沒管,繼續奔赴下一個地方。 “機房?哦你們想看設備室?這邊的不太好看,下次我給你們拍首鋼的,那地方跟科幻世界的機械城似的,特酷炫?!彼f。 【說好了啊】 【我記下了,你別想賴賬】 【帶上你的16宮格自拍謝謝】 叢瀾:“記住了記住了,不賴賬,我帶你們去瞅瞅熱身區,還有大巴車進出的地方?!?/br> 后者有消毒檢測的流程,這些她會演示一遍。 現在做的基本后續比賽都會有,防疫流程也在不斷地細化,都是做了以后被挑刺,再把出現問題的地方給堵上。 計劃到落地肯定有不足,一點點改了,張簡方才好拿著方案去申請冬奧的測試賽。 到時候得牽扯到國際運動員,比這麻煩得多。 叢瀾來講解的話還有一個優勢:別的國家的人會看。 運動員、教練、冰迷,這群人都會因為叢瀾而去主動翻找相關內容,對此也可以展示一番種花家的防疫安排。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都可以靈活應變,做得這么妥當,說明我們舉辦賽事的實力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