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934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是明君!、非常規事件調查組、漂亮炮灰美又癲,沙雕勇闖娛樂圈、死遁重啟后,人人都以為我是幼崽、喜歡成績好的?早說啊、睡前小甜餅短篇集、作精少爺下鄉,村霸你別太寵了、【古惑仔】兄妹 靚坤同人、在卡牌世界造機甲、勸你不要得罪我
10°,這個夾角是人類能在高速環境里看出來的? 不能啊。 但它用這個規則就是可以說,不足滿分goe。 觀眾們也從這一次的跳躍打分中,可以明顯看出來新規的針對性。 【看來瀾神去年的滿分戳了icu肺管子】 【張總進了isu后我都不敢叫它icu了】 【保佑我張總長命百歲】 關于q的規則,一是在90°的判別上,二是在滿分goe的苛刻上。 可以說,有這條規則在,只要裁判敢、想,就能cao縱最后的成績,而且是極大范圍地cao縱。 近些年來滿分的跳躍和其他的技術動作,在花滑里時有發生。 叢瀾不必多說,沐修竹的3a和4lz有過,西妮婭·庫里科娃的3lo也有過,還有滑行很好的人在接續步上也經常有滿分。 goe滿分最多的一個單項,應該是編排步伐,也就是自由滑里的那個chsq,主要還是它的要求不太高,大家的完成度都比較好。 說到底,隨著花滑的發展,與之相關的訓練、裝備等都有著跨時代的進步,曾經的規則是針對最初的賽場環境的,現在大家的狀態已經趕上了十幾年前的前列水平。 一份試卷給高一的學生去寫,和給復習了多輪的高三學生去做,后者的平均分肯定比前面多,優秀高分的也會比前面多。 叢瀾的滿分,更多人的滿分,不應該成為花滑改革限制的方向,而應該成為其引導發展的趨勢。 可以增添高分條件,但不能這么無理地用所謂的落冰角度來苛責。 q就是不合理。 盡管ai能夠公正且最靠譜地評判落冰角度的缺失與否,也不應當有這么一條規則在里面。 張簡方想廢了這條規則,他覺得這個真的很離譜。 新規則下,叢瀾的3a都沒到滿分。 wings給了這個完美跳躍3.89的goe。 ——別的賽場裁判在五個到七個之間,wings內置的是九個裁判的數據輸出。 主賽場首鋼也是唯一一個由wings全權接管打分的地方,根本沒設置真人裁判。 七個裁判 5,兩個裁判 4。 “我就說今年的規則有病,你看看我說什么!這新規則更新個der啊,直接按頭扣分就行了?!?/br> “這3a叢瀾在訓練里都不多見,擱以前早滿分了,這都能扣???” “你想想要是國際賽上,裁判手一抖,集體-1,好嘛,那就是3.2起步3.5頂天?!?/br> 一個能編到教科書里的3a,原是4分的,現在卻很可能被扣到3.2分。 0.11分侮辱的不僅僅是叢瀾,還是這個賽場的公平。 ai在的地方,裁判就不可能手緊嗎?完全是可以的。 因為設定的規則就是有范圍區間,那么不論偏左還是偏右,他們都有理由。 而這些理由,在賽后申訴時也是能夠令他們站得住腳的。 區別只是,ai在的地方,4分不會被無理由削減到2.4分罷了。 這就是張簡方一直以來都明白的,wings不可能讓這個賽場變得如烏托邦一樣,明亮得令人害怕。 人這種生物啊,陽光越亮,影子越黑,藏于陰影之間的東西也就越隱蔽。 訓練中,新規出來之后wings一更新,于謹他們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只是目前沒辦法解決。 姜意覺得無所謂,既然對方把認真的運動員拉下了水,那我們就一起沉淪。 國際上那群人左不過就是想保站隊自己的人,眼看著沒辦法正面玩過,就出陰招,可惜這個招數能對著別人就能對著自己。 都扣,一起來,大家全都扣得死死的。 假使賽場上的打分集體嚴格起來,算到最后,也不定是誰吃虧。 ai去年進入賽場是輔助以及賽后申訴審判角色,那么,今年就可以擴大它的權限了。 張簡方當了副主席,還主管花滑,不說站隊他的勢力有多少,只這么一個“副主席”的名頭,就有得聊了。 挾天子以令諸侯,之所以能成功,在于名頭。 張簡方現在不缺這個名頭了。 他以前逆風而行都能走到如今的位置,這么順的風向里,他搞不起來一個ai才是離譜。 ai打分跟裁判五五分,兩者取均分; ai監督并審核裁判行為,給執法裁判打分,違規、數次扣分等將直接吊銷裁判證。 真要做起事情來,誰怕誰呢? 十年布局,一步步帶隊走進國際協會,張簡方為的就是成為規則的制定者,而不是被迫適應不斷修改的、不利于自己的規則的遵循者。 這場鉆石表演賽,說白了,就是世界矚目之下的新規則試行第一站。 它是一場國內賽不假,但又不單單是一場簡單的國內賽。 在國際之上,中國冰協的一舉一動都是焦點。 尤其在于,這場比賽的跳躍太厲害了,慕清暉初次露于人前的3a,汪凌穩定下來的4s,還有…… 還有最為焦點,一人奪取了整場賽事關注度的,叢瀾的4a。 她這一跳,讓今天所有人的表現都隨風飄散了。 便是連叢瀾自己落冰后回頭去看,都呆站了半晌。 “成……了?” 她輕聲囈語,仿佛在夢里。 第497章 4a落冰 叢瀾去年那場腰傷很嚴重, 是多年的勞損加在一起返還的難以忍受。 時好時壞,又因為沒辦法完全放棄訓練,所以好得非常的慢。 特別是今年年初又腳踝受傷, 也是因為狀態問題訓練出了差錯。 這兩個傷的疊加,讓她上半年過得很是艱難。 每次運動員有無法上冰的長時間養傷出現, 就會導致技術的回退。 這個時候, 之前技術越厲害, 并不代表傷后恢復越快。 有時候反而在恢復階段, 撿拾技術會比普通運動員更難一些。 競技這方面的人體研究有很多空白, 個體的情況不足以成為普世原理,只能當做特例。 以前叢瀾jr出3a,升組出四周跳, 這種難度讓世人驚嘆, 他們夸她是跳躍天才, 從而忽略了她在滑表上的天賦。 實際她是全才。 由她衍生出來的“花滑女單標準”, 離譜中又帶著合理, 那陣子,對身高體重骨骼甚至頭圍、腳碼、手長、腿部比例等等,都有數據總結, 不少俱樂部照著這份數據去找學生。 他們覺得, 身體條件越接近叢瀾, 天賦可能就越接近。 于謹這邊,也收到過很多人投遞的資料卡, 上面對身體的詳細數據也標注得清清楚楚。 他遇到過跟叢瀾索契周期比較接近的數據, 但相反, 這個孩子的水平連?,摱急炔簧?。 隊內之前倒是有人想要復刻叢瀾,朝著這方面努力過, 于謹收到的那個資料后來轉給了他。 于謹沒在這方面去努力過,他曾經是想有個叢瀾第二的,只是在教學過程里,他很快就明白了,不可能。 沒有叢瀾第二,因為叢瀾就是叢瀾。 叢瀾的身體數據確實格外適合花滑,但起作用的不單單是這些外在條件,還有獨屬于她、無法割裂的東西。 意識、智慧、學習,或者簡單總結成為,天賦。 這些無法被復制的,共同造就了叢瀾。 傷病之后的復冰訓練,于謹很急,又沒那么急。 他總覺得,卡在三周跳上的叢瀾不是恢復不了她原本的跳躍水平,而是還沒到時機。 一周跳很簡單,二周跳也簡單。 三周跳的時候,叢瀾能跳出來的3t很丑,根本就不像她的水準。 然后她說,我試試4t吧。 于謹就讓她試了。 結果摔得很慘,齜牙咧嘴的叢瀾在冰上爬起來,沒急著往于謹這邊去,而是低頭看著那個痕跡在思索。 于謹也沒急著喊她。 他很多時候都由著叢瀾發揮,給建議給指導,但不會要求叢瀾所有的都必須聽他的。 對如叢瀾這樣的天賦者,嚴格規范所有不如給她一定的自我反思發揮空間,后者的效果會更好。 旁邊有人在練冰,時而傳來摔冰聲,時而又從她身邊滑過。 叢瀾就站在那里,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什么。 之后,她抬頭望了望于謹。 于謹瞇了瞇眼睛,他這會兒離得比較遠,又沒戴眼鏡,不太能看清楚叢瀾的表情。 只是他莫名地覺得,叢瀾陷入了一個神奇的狀態。 這個狀態他曾經見到過。 那次結束后,叢瀾出了4f。 她跳出來過,只是后續沒再打磨,專注練她的4lz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