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884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是明君!、非常規事件調查組、漂亮炮灰美又癲,沙雕勇闖娛樂圈、死遁重啟后,人人都以為我是幼崽、喜歡成績好的?早說啊、睡前小甜餅短篇集、作精少爺下鄉,村霸你別太寵了、【古惑仔】兄妹 靚坤同人、在卡牌世界造機甲、勸你不要得罪我
她撫摸著這塊冰面,感受著指尖傳來的冰涼。 很喜歡,特別喜歡。 一刻即永恒。 單詩蘭抬頭,笑容燦爛:“我表現真好?!?/br> 她好像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花滑。 孫婭然止不住地夸著單詩蘭的短曲,用盡了溢美之詞,為這個率先出戰的國家隊成員。 至于冰迷,則比較簡潔了—— 連看兩場高水平表演,值了。 她們沒有注意到的是,今年開始,gp分站的比賽質量比去年提升了不少,花滑節目落在了節目本身,而不是粗劣的跳躍、跳躍、跳躍。 葉琳娜·波亞爾斯卡婭的再度復出,單詩蘭的全場轟動,女單短節目剛開始三人,就有兩個經典sp呈現。 觀眾們是即時的,她們知道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壞。 葉琳娜·波亞爾斯卡婭和單詩蘭都不是明星運動員,可她們的表現,足以喚起在場眾人的歡呼與吶喊。 只是因為,比賽真的好看,節目真的好看。 單詩蘭捂著眼睛想哭,又擔心眼妝被弄花,淚水氤氳盈滿眼眶,視線變得模糊不清。 她甕聲甕氣,跟身側的于謹說道:“教練,我知道什么是我的順風局了?!?/br> 她當然聽到過教練們對自己的評價,甚至她也清楚,自己是什么樣子。 于謹抽紙巾小心翼翼給她擦眼淚,還不忘回應:“什么?” 單詩蘭:“是公平?!?/br> 她的順風局從來不是什么成功或失敗,是不公平打分之下的高壓,是潛意識里的不甘。 但她現在看到了。 “35.15……這樣的分數,我終于知道什么樣子才是35分了?!彼f。 什么發揮才夠得著這樣的評價,什么節目才能有這樣的得分。 而不是胡亂打分,毫無規律。 可惜kc區收音不外放,否則,這會是新一輪爆炸似的話題熱度。 單詩蘭確實是個17歲的未成年,一般不發表看法,一旦發表了,就直戳isu的肺管子。 當然,于謹很樂意看見這一幕。 第473章 好爛的招數 日本和中國的時差只有一個小時, 所以觀看這場賽事直播的人非常多。 去sc和sa這類不太友好的時差地方,都能有一群人定鬧鐘也要半夜起來看比賽,遑論這區區一小時了。 算什么??? 冰迷蔣昕巖如此說道。 周五的時光過得很慢, 特別是她等著下班回去看女單,從一點多的冰舞等到下班, 拎包立刻跑路, 好險, 終于穿透了晚高峰的擁堵, 在六點前拎著樓下的烤面筋烤冷面碳酸飲料等吃食, 回到了她的合租屋內。 虧得她租房時候沒離太遠,不然就得找個地方看直播了。 蔣昕巖不止一次聽同好感慨,說沒有時差的影響下看比賽, 是多么的舒服。 現在她終于明白了這點。 日本的時間是七點, 國內的時間是六點, 看著單詩蘭結束了她的自由滑, 蔣昕巖一時間有些恍惚。 直播界面上角落閃現的時間點, 與她懸掛在墻壁上的簡約時鐘,一直有那么一個時差存在著。 我看的真的是人的表演嗎? 她在七點,我在六點, 為什么總覺得這么玄乎? 蔣昕巖的關注點被時差奪走, 正是因為單詩蘭的節目延伸而出的“復雜迷離”所帶來的。 《寂靜之聲》的選曲, 是茱迪推翻了數十首歌,放棄了古典樂、歌劇、芭蕾舞劇, 最后給單詩蘭選擇的流行樂。 【可能是濾鏡吧, 我覺得小山比葉琳娜的要好】 【瓜隊今年的選曲真是絕了, 一個比一個合適】 【我看了她賽季初的sp,沒這場好, 真的,像是磕磕巴巴的小孩子終于站了起來,直接開跑】 很多人對這個短曲發表了看法。 單詩蘭的名字被人諧音昵稱了小山,有人不喜歡,覺得不合適; 有人覺得很好,寓意強大又不失期望,是一個很漂亮很有力量的昵稱。 蔣昕巖因為自己的名字,很喜歡山石一類的東西,看到有人這么稱呼單詩蘭,想了想,覺得很合適。 她給這樣的評論后面點了個贊。 蔣昕巖:“今年在音樂的處理上,國家隊真是厲害啊?!?/br> 不止她們這樣想,連在現場看比賽的其余運動員們、教練們、編舞師們,都是如此。 之前讓費奧爾多聯系叢瀾想問問編舞師接不接外快的,那位主教練就在現場。 在他看來,單詩蘭不是一個很好的投資對象。 她的天賦也就僅限于此了,在這種沒有四周跳和3a就沒有前景的激烈時代,花在她身上的精力,不如拿去給更合適的小jr們。 可話又說回來,中國隊居然連這樣的人都不放棄,還量身打造了能以個人帶動情景的短曲,這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他們為何這樣做? 又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么丁教練迄今為止沒放棄景筱曼,為什么叢瀾居然能在20多歲還活躍在賽場上。 為什么? · 第一組女單的短曲里,除了葉琳娜與單詩蘭兩人,來自韓國的河宣兒也有著不錯的表現。 她的滑行很有力量,利用速度的變化能給人很強的沖擊感,早先編舞上就側重了這一點,今年也是如此。 算是她舒適區的一種編排,只不過,終歸不太細致,好多地方處理得都比較粗糙。 六人比完以后,單詩蘭目前暫列第一。 孫婭然興奮不已:“穩扎穩打在這個賽季,重新回到了大家的視野里!我們終于找回了花滑賽場應有的畫面!” 她說得沒錯。 無數人埋怨比賽里總是摔啊摔的,滑行之外就是跳躍,沒有美感,只有極少數運動員會對節目上心,大部分比賽看上去根本沒意思,大家開始懷念6.0分制的時代。 盡管這也不過是一層濾鏡罷了——當年能被人們記住的運動員,他們的節目,在浩如煙海的過往里也只占那么一小片面積。 可正是因為在經歷,所以對現狀格外不滿,渴望能有一個好的發展。 混亂好幾年了,今年似乎,終于有了這樣的苗頭。 卓錚則是直言:“今年的大獎賽分站賽都很好看?!?/br> 不管是競技難度還是節目完整度,運動員都在努力地做著平衡,是isu曾經宣稱想要的局面。 也同樣證明了,規則沒有錯,錯的是執行者。 蔣昕巖聽到他們這樣說,回憶了一番,是哦,她還真能數出來三五個節目的。 放在以前,她根本沒印象,比賽看完就沒了,只知道哪個男單摔得慘,誰又抽風1a了,女單里誰拼了四周摔了成了分數又水了。 在現場看比賽的曲矜,不知道為什么感覺有點熱。 他左右瞅了瞅,見很多人進場的時候把大衣和圍巾都裹得嚴嚴實實,這會兒居然都扯掉了。 曲矜看向四周,因為距離比較遠,視線受到器械和人群的阻擋,他看不太清楚。 但,那些空調是不是有點太熱了? 他試圖去看近處的冰面,卻因為被圍欄擋住,無法看到他想看的地方。 曲矜擔心觀眾席這邊溫度上升,會導致冰面最外圍一圈的冰出現融化的問題。 哪怕沒有融化成水,變軟、變薄,都是不利運動員的。 卓錚嗷嗷著女單六練二組出現了,現場的廣播也在說這件事。 曲矜扭頭看去,不遠處是穿著隊服低頭站在通道出口的六個女單。 叢瀾在扯耳機,今天戴的照舊是無線的,但她手指沒捏好,不小心把一只甩地上去了。 她正要彎腰,于謹先一步去給她撿了。 叢瀾順便在他直起腰后把另外一只遞給他。 于謹接過,沒說什么,只是兩人對視的時候彼此點了點頭。 叢瀾原地蹦跶了幾下,等著擋板的門打開。 她沒站在最前面,相反,整個人是落在最后的,等所有人都進去了以后才踩上冰面。 不太舒服,這是她的第一感受。 叢瀾不太喜歡軟趴趴的冰,短道那邊的人有時候來找她們玩,也會嫌棄花滑的冰。 因為對她們追求速度的項目來講,硬一點的冰更合適。 花滑里軟一些的冰更適合滑行和旋轉,但花滑不需要太高的速度,講究的是技術動作的標準與美觀。 所以花滑的滑行,與短道大道這類競技速度的滑行,是不一樣的。 就像是叢瀾也追不上短道的二隊,不單單是冰刀的緣故,人家練的就是速度,這倆項目差別很大的。 她喜歡的硬冰,放在短道那里也不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