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859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是明君!、非常規事件調查組、漂亮炮灰美又癲,沙雕勇闖娛樂圈、死遁重啟后,人人都以為我是幼崽、喜歡成績好的?早說啊、睡前小甜餅短篇集、作精少爺下鄉,村霸你別太寵了、【古惑仔】兄妹 靚坤同人、在卡牌世界造機甲、勸你不要得罪我
這里是一個非常巨大的現代化體育服務綜合體,兩場兩館一園的配置,周邊的商業廣場也很繁榮。 運動員酒店就在賽場旁邊,很方便賽事過程里的各種訓練安排。 coc近些年來一直在試圖往南方去走,上海前兩個月才舉辦了花滑短道聯合的超級杯賽事,本來說這次coc再去那邊的,結果之前張簡方去談論融創事宜的時候,臨了去看了看蘇州的奧體中心。 得知將會在2018年就正式開放,他一計算,這不剛好嘛,輪一個coc過去??! 新場地新設備,全是嶄新的玩意兒,不用一下都虧了。 這次是在其中的一個體育館舉辦的賽事,觀眾席的位置多達1.3萬個,論場子的大小絕對是頂格級別了。 原不打算開放所有的位置,奈何,冬運中心這里直接派人通知,說不用擔心售票,但要求最上層票價得低一些再低一些。 基本上,山頂的位置看場中冰面,運動員就是螞蟻的狀態在游走了。 但門票還是售空了,因為不論如何,大家都想看現場。 想看在自家地盤,wings光明正大地出現在賽場上。 再沒有比這個時候更明堂正道的了。 比年初的那場世錦賽更名正言順,因為這是isu給出的邀請,請wings坐鎮比賽。 一如最熱烈的討論之中提及的那樣:從2017賽季開始,我就敬佩敢來coc的運動員們。 六月份網絡票選,最喜歡的賽場是哪個,原因是什么。 高贊回答是winsg在的比賽:因為能看到寫進規則里的內容被一條條復現,能看見有人還在與不公平抗爭,我膽小怯懦卻有一腔奮勇,看到這一幕會覺得這個世界還有救。 isu以為,wings出現次年之后就冒泡的幾個ai,今年如果上場了以后,會陸續分去wings的關注度,沾光成為賽場的助力,可能包圍乃至于最后取代肢解wings,到時候他們會官方欽定這些ai成為花滑比賽的正式裁判。 但ai的控制權在他們手里,所以他們到時候還是可以揚起頭來。 他們錯了。 wings無法被取代,伴隨著它走過來的風風雨雨,終讓其成為了從業者、關注者們心中的精神圖騰。 wings=公平。 當這兩者掛鉤時,哪怕不為了運動員,也要為了那個被無數人強調的夢想——體育無國界,并肩共向前——走入現實,而到達現場。 年少者追求熱血,年長者看透世間丑惡,前者激憤后者疲憊,相同的是,眾人都想擁抱一片干凈的地方。 coc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 叢瀾報到了以后,用簽字筆在今年的logo墻上,寫下了“筑夢逐夢”四字。 今年coc的宣傳語,是夢想盛開之地。 數不清多少人為了這一日努力多年,索契至今,近兩個奧運周期,一次次的失敗與落寞,終于,功不唐捐。 第461章 未來的起點 這次coc的接機服務比較麻煩。 江蘇的機場資源很豐富, 蘇州更是身處一個交通發達的地方,隔不遠的上海就有虹橋、浦東兩個國際大型機場,加上它本身是跟無錫共用一個民用機場的, 所以,選擇范圍一廣, 參賽選手的接機服務就顯得有點困難了。 還好, 大學生志愿者是萬能的! 來自蘇州大學的傅蘭嵐, 這次跟同伴去虹橋接機, 她手里是這兩日會抵達的幾個運動員行程。 今天有三波, 馬上要接到的是來自德國的冰舞組合。 這對組合退役過,今賽季剛復出,他們兩周前才結束了在加拿大的比賽, 取得的是第五名的成績。 女伴瑪利亞·薩默爾吉娜, 俄羅斯轉籍到加拿大之后又轉籍到了德國。 她現在的這個男伴是她運動員時期換到的第三個男伴lioruman(萊昂內爾·杜魯門)。 兩個人合作以后的賽事不是很美好, 2010賽季那會兒本來該算是事業上升期, 從gp分站賽第四五的名次, 升到了前三。 然而,后來,每次大型賽事里總是差一點, gp分站能拿兩個第一, 到了gpf卻要么第三要么第四。 為了順利參加冬奧會, 兩人提前轉籍到了德國。 結果在索契只拿到了第九的成績。 次年,打分優待全無, isu總是針對他們。 加上女伴瑪利亞·薩默爾吉娜訓練里受傷要動手術, 兩人暫時就退役了。 其實也有被打分傷到的因素在, 兩人2016年退役,原先的約定是復健之后再看能不能重組, 但實際上他們的意愿沒有很強烈。 結果,2018年看到了gp分站的情況,從coc再到最后的gpf,這段時間里,瑪利亞·薩默爾吉娜整個人振奮了起來。 她聯系了男伴,兩人開始找教練重新訓練,一年多的時間不夠回復到以往的技術高度,但效果也還算不錯。 那個時候,ai的議題還沒被確定,但瑪利亞·薩默爾吉娜就是覺得,機會來了。 她的人生里經歷過大大小小的壓抑,賽場的分數總是變化莫測,在役的三個國家里,三十多場賽事讓她越來越崩潰。 瑪利亞·薩默爾吉娜渴望一個干凈的賽場。 如她這樣的人有很多。 今年退役復出的運動員人數比前兩年加起來都多,單雙人冰舞四個項目,就好像有了新的生命。 來coc是首選,如果有名額的話。 為什么要來? 因為哪怕不為了拿獎,也想體驗一場在自己的運動生涯里不曾感受過的賽事。 冰協在審核名單時其實藏了私心,這一站的競技難度均等,但年齡分布格外有意思。 這個coc,有歸來的27歲“老”女單,有一直在役今賽季gp只有一站的31歲“老”男單,還有復出的30 冰舞組合,以及兩組年紀在25 的雙人組合。 自然,也有叢瀾這種20~25之內的女單,有在成年組賽場兩年以上的運動員。 還有的,是15歲剛升組的小女單、小男單,以及今年剛升組的組合們。 年齡之外還考慮到了運動員們的競技實力,被打分壓分的大多會選擇來coc,因為現在這個分站賽就代表了公平,是受欺壓的運動員們的首選。 在這群人里,所謂的壓分也不一定是很過分的那種。 就像是以前,有冰迷感慨你們總是說大鵝的莉莉婭被娜塔莉等人壓分,尤其是大鵝內部測試賽里,她總是第三檔分數,但在國際上,她的分數一直都是很不錯的。 因為歐美國籍就是大于其他國籍,在歐美的這群運動員里,大多數人的分數都比亞洲運動員有優待。 只是在不同國籍的食物鏈里,有些人是被“壓分”的。 所以對于被壓分的界定,眾人的認知并不一樣。 但不論怎么說,敢來、愿意來,就是運動員最真誠的選擇。 譬如那些技術簍子們,霓虹的木須隆明、阿美莉卡的morton he……就不敢來coc。 正因此,冰迷們現今戲稱coc是照妖鏡,敢來的運動員不論技術高低,起碼在對待花滑的態度上,是端正的。 · 瑪利亞·薩默爾吉娜跟同伴將行李放下,從酒店出來去周圍轉轉。 她來得早,后天才比賽,不過據說中國的比賽規格都很不錯,所以她很愿意提前過來。 事實上,她覺得這里真的不錯。 瑪利亞·薩默爾吉娜上次來中國還是2015年的世錦賽,當時是在上海。 那個場地已經很不錯了,只是她沒想到,才過去了四年,居然變化這么大! “蘇、ziyou?”她學漢語很為難自己,好不容易才發出了類似的音節。 俄語母語的人,在中文上真的很艱難。 瑪利亞·薩默爾吉娜:“好美的城市!” 奧體中心緊挨著5a級的金雞湖景區,周邊的環境非常好,建筑與自然的結合也格外融洽。 運動員下榻的酒店就在不遠處,離之后的比賽場館很近,如果跑步的話還能繞著這邊欣賞風景。 瑪利亞·薩默爾吉娜掏出手機,一路走一路拍。 路上有很多穿著制服的志愿者們,到處都是來這邊玩的游客,見到外國人出現都沒什么驚訝的,早就不是以前那樣稀奇了。 也有買了門票提前來蹲守,想看能不能在奧體中心的場地里看見參賽選手的。 瑪利亞·薩默爾吉娜走著走著,還被人要了簽名和合影,對方雖然叫不出來她的全名,卻能喊出她的“瑪利亞”。 瑪利亞·薩默爾吉娜受寵若驚。 花滑的冰迷們說冷漠吧,也還是挺長情的。有許多人都喜歡全項目,追花滑長達數年的比比皆是。 瑪利亞·薩默爾吉娜告別了這位冰迷,笑得很是開心。 被肯定了! 尤其是闊別賽場兩年多,來這里的第一天就被人認了出來,這種感受神奇又欣慰。 她在網上看過去年的coc,還有世錦賽,知道在中國舉辦的賽事都非常新穎,與世界各地的花滑比賽都不一樣。 真要形容的話,就是:中國在辦的是突破性比賽,其他國家只是在敷衍而已。 可是,網絡上的視頻、照片,都無法真切表達位于賽場內部的全部感受。 瑪利亞·薩默爾吉娜尚未進入比賽場館,卻在外圍的露天環境里,就已然感知到了這場比賽的用心程度。 她與同伴交談:“我終于知道了日新月異是什么樣子?!?/br> 而等到她次日上了副館的冰面,方才明白為什么去年的世錦賽,二百余選手里居然有一百多人反復在自己的賬號里夸贊中國賽場的冰。 太舒服了,太優秀了,腳感太好了。 好到瑪利亞·薩默爾吉娜忍不住蹲下去,用手指、手掌,甚至想用臉頰去觸碰和感激。 她覺得自己的靈魂在此刻不住地顫栗著,不是懼怕,也非膽怯,而是源自深處的渴望! 我要滑冰,我要在這里滑冰,我要一直滑下去! 用最好的狀態,用最好的表現,來回饋這塊冰面。 瑪利亞·薩默爾吉娜粲然一笑,跟萊昂內爾·杜魯門說道:“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