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819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是明君!、非常規事件調查組、漂亮炮灰美又癲,沙雕勇闖娛樂圈、死遁重啟后,人人都以為我是幼崽、喜歡成績好的?早說啊、睡前小甜餅短篇集、作精少爺下鄉,村霸你別太寵了、【古惑仔】兄妹 靚坤同人、在卡牌世界造機甲、勸你不要得罪我
這位選手很期待。 并非故意為難她,二百多人的世錦賽,要是讓科研組去追蹤每一個人的日常訓練,那可能會把他們累死。 本身這個計劃就是獨立在賽程之外的,能擠出來十幾個名額就已經不錯了。 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立場,對待同一件事的看法就會不一樣。 但管它呢,事件總是要繼續發生的。 · 這場女單的短節目很是精彩。 相比男單,女單的觀賞性成倍增加,沒辦法,女性努力又認真,演繹起來就是如此有優勢。 短節目限制四周跳,固然被人罵是歧視女單難度,但也在一定層面上確保了這個賽事的觀賞度。 畢竟,滑滑蹦,和蹦蹦摔,真的很難看。 女單的短節目表面的人非常多,比男單要多一半左右。 再者,她們的肢體也會更豐富一些,在同等技術水平下,女單們的舞姿柔軟多彩,不像是男單就跟上下軀體分開了似的。 無怪乎稱贊女單是花滑桂冠上的明珠。 以往,isu的裁判們在打分上會更偏向男單。 跳躍的力量感確實女單會比男單弱,所以女單的技術動作大多加分很少,男單能基本 3,女單卻是在 1這樣的差距。 叢瀾一向不失力量感,特別是她第二個賽季的時候,跳躍里的力量感非常顯著。 但她的加分一直只比同場次的女單要多一些,可是不如她的男單一個3a能到 2,她只有 1。 原因是裁判天然覺得“女性的跳躍是弱的”,她們纖細,借助著身體的靈巧去跳躍,而不是依靠更多的肌rou力量。 這是偏見。 是以,之后叢瀾每次3a接近滿分直到她真的有了滿分goe,冰迷們才會那么激動。 她在苛刻里成長,從來都是如此。 女單的跳躍進步要更難被goe表現,她們努力許久后還要被偏見壓分。 這樣的現狀有很多人都討論過,而且她們還不能表示太多不滿,否則就會被攻擊“你們不是要公平嗎,難道是想要裁判用第二套標準給女單打分嗎”這樣的話。 “她的跳躍不輸男單”,有時候是現實,有時候又是一種可悲的單人對群體的比較。 男單的跳躍也有肌無力低矮挫的,對外的形象卻直接是男單群體里的佼佼者們。 但部分女單的跳躍并沒有那么弱,人們對其印象卻是“纖細、轉速快、力量不足”,可再纖細的女單她們的跳躍依然是有力的。 至于旋轉,則是女單更優,表現在goe上的,除了男單基本沒有人會選擇的躬身轉之外,另外的旋轉技術動作也大多是男單會有更高的分數。 ——誠然,女單的佼佼者們,旋轉是比男單得分要更多的。 女單的柔韌性是公認也是事實,就是比男單要優秀,中間段的選手們得分卻是一般。 然而這些掩藏在了前幾名的得分之下,讓人們以為“女單旋轉的加分很多”。 隨便拉一個女單出來,她可能跳躍不太好,也可能滑行緩慢,在旋轉上她大多數是非常好的。 最關鍵的pcs上,八折的打分一開始的說法是女單難度沒男單強,擔心t與p的分差過大,也擔心p最后被裁判cao縱影響到成績排名,故而就有了0.8的系數。 還原回最初的分數,同一場比賽里,男單的p分總是要比女單的高那么一兩分,甚至更多。 運動員的水平不同,得分就是應該不一樣的。 并非一場比賽里男女前幾的分數都該一樣,而是指,大家發現在眾多場次中,女單的p分就是會比男單低。 哪怕某個選手的表現是她的經典賽場,哪怕大家一起被水了分。 針對后者的可能性,還有冰迷笑稱,連水分都要不公平。 綜合這些之上,大家覺得女單的分數低了,更多還是因為isu解釋pcs里是包括藝術表現力的,可女單的節目確實比大多數男單的節目要好看一些,怎么反而沒有在分數上體現出來呢? 判分不公平,性別、項目之間也是不公平的。 然而這一點,isu的解釋是裁判組成員不一樣。 確實不一樣,裁判單人能夠執法的項目不同,堂溪現今四個都可以,但她同事之一就缺了一個冰舞。 isu為了公平,能確保的只有一個項目的裁判組是從頭看到尾的。 這也是他們數次提出來的“公平保障”,并以此拒絕大家“裁判過于勞累不如替換輪轉”的提議。 但為什么也捎帶著拒絕了ai輔助呢? 可能他們覺得裁判不累吧,畢竟隨便畫兩筆就是了,運動員還沒下一個技術動作呢,他們就有人直接給了評分,那這樣算下來,盯著四十個人的判罰算什么?再來四十個也灑灑水啦! 江樂心在網上看到了有人提起女單與男單分數差異的問題。 她也想起來自己以前的生氣。 回去搜了搜,果然有跟著叢瀾goe就是不滿的時候所發表的過激言論。 嗯,不愧是曾經的她,真會罵??! 記下來記下來,現在都已經忘記這些詞兒了。 提到這點的人給出的問題是:既然一場比賽不能作數,為什么幾百場比賽平均下來的結論,是這樣的? gp分站和b級賽大家的水平層次不齊,一場比賽里可能存在男單藝術表演大佬參賽,人家就是pcs該那么高,女單卻是一個節目好看但真的比不上男單大佬的選手。 可是,總不會男單人均藝術大佬吧? 也總不會女單就是沒有一個比男單強的吧? 叢瀾還在冰上沒退役呢! 江樂心原來腦子有點繞,她看著博主的舉例,瞬間明白了:“對??!” 為什么呢? 哪怕不算t,怎么p分也是女單劣勢啦?你們不是一直嚷嚷著藝術表現力不該限制男單,因為男單追求技術難度,女單追求藝術難度嗎? 更有不要臉的男單在sns發言,說pcs太復雜應該修改,現在這種規則對男單就是純粹的限制。 江樂心本來就沒買到現場的票,她氣得要命,這會兒一個電腦放比賽直播,一個手機刷實時話題。 結果更生氣了。 江樂心:“咦——” 她想,果然是冰迷群體龐大了起來,擱以前哪兒會把這種事情鬧到明面上啊,大家只會集中力量專注最關鍵的問題。 想到這里她又淚流滿面,嗚嗚嗚果然是日子過得好了,張總長命百歲! 她激情在話題里發言:【對啊,男的揮兩下胳膊就能上45的p,女單死命表演才30!折到0.8也才37.5!憑什么前者這么高,他就該30以下!此處點名mh】 迅速有人評論。 【拿30的p節目檔次去跟mh比,辱前者了。你隨便世錦賽倒數著往前,三周跳都能摔倆的那種meimei忽略跳躍來看節目,都比mh的豐富】 【辱女單所有人了】 #wings的公平到底是什么#繼掛在前端的#wings 公平#以及#wings 蜻蜓隊長#之外,又進入了熱搜話題里。 wings的公平不單是縱向水分,還有橫向比較。 褚曉彤摸手機在刷——感謝貼心的舉辦方,外面好幾輛信號車全程保障比賽期間的通信質量,根本不會跟國外似的斷聯,信號杠杠的! 她看到了這個話題,思考了半分鐘,發了一個新的問題。 【褚曉彤:#wings的公平到底是什么#它說,技術手冊如何,我就如何。不論對象,不論未來,不論現實?!?/br> 【啊我女鵝又出現了,親親】 【我就知道花滑比賽期間你肯定耐不住要冒泡】 【好的我去看比賽了,別催了別催了】 wings不管男女,也不在乎性別差異之下的身體差異,更不會去計算利益往來,也不糾結結果會如何影響未來。 一二三四五……選手只要達成了加分點的要求,那么,她/他就可以得到這一條的分數。 它不會給女單的跳躍放水,也不會給男單的pcs降低標準。 就像是身高的標尺,一米四及其以下不用買票,一米四以上需要買票,一個尺子立在那里,便是最明顯的準入門檻。 尺子不看男女,也不在乎男女。 尺子就是規則,而規則,是死定在那里的底線。 一些人鼓吹的“女單跳躍媲美男單”,不必抬舉后者,也不必輕看前者。 最關鍵的是,優勢不同的比較中,應該將群體與群體進行比較,而不是單人對群體。 wings這一點就比裁判優秀得多。 但問題來了,wings除了在貪污受賄方面比不上裁判組們,又有哪里不是他們拍馬都追不上的呢? 第444章 wings的滿分 孫婭然咦了一聲, 看著尤朵拉·漢森摔了個3f。 她解說:“這個選手最大的問題還是力量不足,她的跳躍發飄,不是高飄遠的飄, 是虛弱無力還歪斜,核心力量很散。這一點比較有代表性的, 叢瀾我就不說了, 力量感最明顯的是丹尾千佳?!?/br> 說到力量感, 孫婭然又補充了幾句:“丹尾千佳的力量感, 不是說她的大腿太粗、身體不如一些女單纖細。而是她的發力方式很穩, 核心力量極強,跳躍也是高飄遠,但她的這個飄, 是控制力強悍的飄。再者, 她的跳躍也是輕盈的?!?/br> 力量感與輕盈不是分裂開來、無法共存的。 相反, 力量感能帶來更好的輕盈感。 場地里明明是尤朵拉·漢森, 但孫婭然卻在說著丹尾千佳的事情。 她還提到了昨天的男單比賽, 說,不是所有的男單都能被稱為“力量感”,一些人點冰跳的起跳鑿冰、落地土豆砸冰, 這些不是所謂的力量感, 而是控制力不足。 相反, 這應該是沒有力量感,只有莽撞。 孫婭然:“砸冰的坑還會影響到下一個選手, 希望大家都能進步, 控制好自己的力量, 不要給別人造成損傷?!?/br> 這話一出,好多看直播的人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