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666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是明君!、非常規事件調查組、漂亮炮灰美又癲,沙雕勇闖娛樂圈、死遁重啟后,人人都以為我是幼崽、喜歡成績好的?早說啊、睡前小甜餅短篇集、作精少爺下鄉,村霸你別太寵了、【古惑仔】兄妹 靚坤同人、在卡牌世界造機甲、勸你不要得罪我
是以,在首體訓練的大家,六月份就已經都搬到了首鋼場地里去。 叢瀾:“哇,新地盤!超大的!” 第379章 搬家后新周期開啟 首鋼產業園區其實很早之前就想要轉型了, 冬奧申辦通過了以后,這邊的負責人就有點想法。 直到2016年左右,奧組委才確定要在首鋼建設體育、文化、科技合一的產業園區。 同時, 這也是廢棄的首鋼煥發新春的好機會。 “這里原來是一個車間,去年清理了一下, 又把雜七雜八的東西都拆了, 留了天車梁和柱子?!逼顚ご簬ш犨M入后, 給大家介紹著。 首鋼里屬于叢瀾她們的訓練場館, 名字叫做“四塊冰”, 分別屬于花滑、短道、冰壺、冰球,也是冰上項目的四種,大道的訓練場地不在這個園區。 這個車間的面積很大, 原是一個老精煤車間, 長度有一整節火車廂那么長。 “這地方好大??!” “哇塞, 好帥??!” 祁尋春:“本來是有300m長的, 跨度我記得是有60多米?” 她說的只是這個車間的長寬, 冰壺和花滑、短道的場地都在這里,所以這個車間直接分成了三部分。 冰壺則是在另一個地方,它有一個專門的館, 還自帶能塞五千個觀眾的觀戰席。 四塊冰的面積加起來在1800平米左右, 更別說冰球還不在這個車間, 空間大小是完全足夠的。 這個偌大的車間也被分作了兩個區域,進門就是熱身區, 旁邊挨著的是冰面場館區。 叢瀾:“進來就是跑道???” 進門就是跑道, 還有一塊平面區域, 那邊擺放著熱身器械。 可以在這里做體能訓練,花滑的也可以在這邊做陸地訓練。 ?,撘豢匆娕赃吀魯嗖AШ蟮谋? 就笑了:“又跟短道的挨著吶?” 祁尋春看向她:“對,又跟短道的挨著呢?!?/br> 在首體就是,最初一塊冰兩個項目用,后來分開了擠出了一個小場館給花滑,算是彼此有了不同的冰面。 制冰師也不用那么累了。 現在來到了首鋼園區,又給排在了一起,彼此緊挨著,要不是隔斷墻上面的玻璃阻隔,扯著嗓子聊天都無阻礙。 如果不是各自訓練需要空間,這個隔斷不存在也挺好玩的。 入門這邊其實還有一塊高大的展板,上面的一部分是榮譽墻,叢瀾是最顯眼的那個。 甚至旁邊還擺著一個她的超大一比一立牌。 一群人見到這么好玩的東西,立刻就跑了過去。 叢瀾:“……” 別去拍了,真人就在這里,你們去那邊拍什么?。。?! 去年整修的車間,然后改建和補充設備器械,一直到今年上半年才差不多完工。 張簡方這邊本來說是六月份就可以進駐,但他不太放心這個裝修的甲醛等。 剛巧七月也要去夏訓,尋思了一下,運動員們的東西陸續送過來,但是人就按在包下來的商冰那邊湊合訓練了半個月,之后就直接打包去云南基地了。 叢瀾還真的是第一次見到首鋼改建后的樣子。 在場館里逛了逛,嶄新的冰面和訓練館,看著就讓人心情愉悅。 “跟搬新家了一樣!”沐修竹在一邊說著。 是啊,就跟搬新家了一樣。 首鋼雖然只是一個讓運動員們暫時過渡的地方,但這里也不是只為了這么一個冬奧周期,后續還想安排成為對外開放的冰上基地,不論是承接賽事還是讓群眾來這邊玩耍、鍛煉都好,到時候也能延伸他們想做的體育、文化、科技的三合一發展。 張簡方早先去開會的時候就知道這邊要改建了,他暗戳戳塞了經費過來,以前的老舊場館是在破基礎上翻新打補丁,現在好不容易有機會換全新的地盤了,當然怎么好怎么來! 叢瀾蹲下去摸了摸冰面:“好漂亮啊?!?/br> 非常漂亮,光潔如玉,一片銀盤的閃亮模樣。 祁尋春:“可不是漂亮嗎?新技術,二氧化碳制冰,連帶著隔壁的幾塊冰,全是這個技術?!?/br> 叢瀾抬頭,詫異:“誒?” 她隨身攜帶的神奇小空間里,最初就是這個技術,后來隨著時間的變化,里面也經過了數次的更新。 叢瀾不太了解具體的科技,但看上面的系統日志,冰面是越來越好的,主要體現為她在里面已經快要六種四周全了。 現實里她還不行。 “什么是二氧化碳制冰?” “有什么區別嗎?” 一群孩子嘰嘰喳喳地問著。 祁尋春:“這個啊,我給你們找個專業的過來?!?/br> 她左右看了看,讓制冰師團隊的人來給孩子們講解。 現在大部分冰場用的都是氟利昂等人工合成制冰劑技術,或者就是氨制冷劑技術,弊端除了污染環境以外,其實也有著冰面制作困難、不穩定、存在安全隱患等。 早在19世紀就出現了二氧化碳制冰機,這么多年來不斷發展,國外的這個技術已經算是比較成熟了,只不過在運用上存在問題。 isu不用,是因為他們不行。 張簡方用,是因為前幾年他就通過天津大學的該技術研究團隊,聯合企業進行了校企 體育部門的合作,針對花滑場地進行專門的研究配置,去年就有了很大的進展。 他很想在首體改這個東西,就是一直沒有機會。 得知首鋼這邊要搞新場地,張簡方第一個舉手同意。 二氧化碳制冰技術不只是可以用在冰面場地上,其他領域也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不過這個就不在張簡方感興趣的范圍了。 “節能40%,而且還有一個非常好的好處?!敝票鶐熜χf道,“冰面控溫誤差可以在0.5c?!?/br> 叢瀾鼓掌:“漂亮!” 其余人:“哇塞?。?!” 花滑賽場的冰面厚度與溫度,isu是有技術標準的。國內舉辦的賽事里,制冰技術團隊早期都是邀請國外的人,現在陸續換成了國內的公司團隊,coc這些年的冰面也做得極為漂亮。 但很多人都會忽略,冰面的均勻,也是有標準的。有的賽場邊緣冰面軟,有的冰面溫度參差不齊,這些對運動員都是有影響的。 一整個冰面的溫度差,isu的規定是1.5c,但新技術下可以保證最高與最低的溫度差只有這個標準的三分之一。 而且還可以確保每個角落的硬度是均勻一致的。 二氧化碳制冰技術與隔壁滑雪的人工造雪技術是一樣,一直都被國外壟斷。 天津大學算是國內最早開始研究二氧化碳跨臨界制冷熱泵技術的,校企合作也是他們習慣了的章程,針對花樣滑冰做研究,不算難,難的是落地。 技術可以,應用存在問題。 制冰師開始給大家講述為什么這個技術很難,三分設計七分施工,關鍵還是要看怎么落在實處,整個制冰系統的鋪設調試以及后續的運用,都有著層出不窮的問題。 制冰師:“速滑就用不了這個,他們的冰面太大了,暫時我們沒辦法做?!?/br> 但未來肯定可以,冬奧的科技含量會越來越高,現在已經專門成立了相關的研究課題,也有專項資金支持,相關從業者必然會望風而動。 “哇,好神奇!” “那是不是說我們訓練就更方便啦?” “好強哦!” 叢瀾:“會很舒服的?!?/br> 好些人扭頭看她。 “師姐說了那肯定是真的!” “哦耶!我今天要加練一個小時!” “我兩個小時!” “我承包這塊冰了!” “去你的!冰是我的!” 六練的存在是為了讓運動員有最后的機會適應當前的冰面,因為隨著時間、空氣、觀眾、已出場參賽者的不斷影響,這塊冰與op時已經可以說是截然不同的兩塊冰了。 冰刀不接觸冰面的時候,沒有人知道下一個面積上的冰是怎樣的。 因為冰面質量不佳,跳空、摔倒、打滑,更是常見。 叢瀾吃過這樣的虧。 新技術之下的冰面,至少能減少一部分影響,保障運動員的基礎設備需求。 隔壁短道他們,這次是真的沾了花滑的光。 這樣的冰面對他們來說,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場館環境就不用提了,燈光照明、溫度濕度、除塵等等,都是最合適的。 就連wings的設備也不用總是搬來搬去,這次直接就分了個地方給它。 這里確實是新家,一個張簡方終于能夠滿足的、想要的,新的訓練場地。 · 八月份,國內新申辦的b級賽正式在北京舉行。 張簡方說,既然都辦了,那當然是jr和sr一起??! 他還特意安排在了八月份,比jr賽事都靠前,是8月3日進行第一場比賽。 賽程比較的長而緊湊,兩個年齡組的報名人數都比較多。 四個項目全滿,男單是jr28人sr22人,女單則是jr36人sr28人,雙人是jr19組sr13組,冰舞是jr13組sr11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