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509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是明君!、非常規事件調查組、漂亮炮灰美又癲,沙雕勇闖娛樂圈、死遁重啟后,人人都以為我是幼崽、喜歡成績好的?早說啊、睡前小甜餅短篇集、作精少爺下鄉,村霸你別太寵了、【古惑仔】兄妹 靚坤同人、在卡牌世界造機甲、勸你不要得罪我
選自勃拉姆斯的《降b大調第二鋼琴協奏曲》,一個以鋼琴為主奏樂器的“交響樂”。是他所創作的最后一首鋼琴協奏曲。 這部協奏曲是勃拉姆斯創作巔峰期的巔峰代表作,被霍洛維茨評價為“世界上最偉大的鋼琴協奏曲”。 沉著厚重又不失溫柔和煦, 嚴謹的交響邏輯之下,是史詩般的磅礴氣魄, 以及無盡的浪漫與崇高, 大氣輝煌。 一共四個樂章, 分別表達了不同的情感與性格, 激越昂揚、戲謔嚴酷、溫柔寧靜、優雅華麗, 可讓聽眾逐漸將心靈沉入其中,與作曲者與演奏家進行靈魂的交流。 叢瀾選擇的是第二樂章。 銜接著第一樂章的技術艱深,緊跟其后的第二樂章并不是和緩的慢板, 而是“熱情的快板”。 為了配合“熱情”, 又或者有著其他的考量, 叢瀾的自由滑考斯滕是一件很漂亮的紅色。 斜肩的連衣裙樣式, 紅得宛如最奪目的玫瑰花, 心口部分是一個半鏤空雕刻樣式的雕花,離得遠了能看出來,那是一個心的形狀。 鏤空的心臟四周枝枝蔓蔓延伸, 像是在模擬血管, 又像是四射的朝陽之光。 一身的鉆, 顏色或明或暗,閃耀著屬于叢瀾的漸變色。 令人驚呼的, 是她背后。 一只翩然的斜飛蝴蝶, 成為了這件考斯滕最大的亮點, 它取代了常用的綁帶類相關,只在大大的露背上, 設計了一只黑紅色的蝴蝶。 釘珠亮片水鉆織起了它的花紋和骨架,振翅之蝶隨著叢瀾的動作翩飛。 花滑是一個向后滑的運動,后背,或許是花滑選手們展示最多的地方。 快門聲不絕于耳,六練時候如此,正賽出場亦是如此。 抽簽的位置是自由滑倒二,最后一名注定要出現在叢瀾的光芒之下。 孫婭然:“本場比賽的最后一個項目,女單自由滑的最后一組,第五位出場的運動員是叢瀾,自由滑《第二樂章》,北京隊,教練于謹、茱迪?!?/br> 【救命,鏡頭別再落在這個蝴蝶上面了,我快呼吸不了了】 【起始姿勢居然是這么隨意的回頭一望,傾斜的上半身真的,太傲了】 【我原來以為彤姐的苔綠裙子后背左側肩帶是紗,右側是蕾絲織的藤蔓,就已經夠絕了,沒想到瀾妹這里居然是蝴蝶】 【心臟與蝴蝶,花滑與瀾妹,我瘋了】 褚曉彤想著,或許叢瀾這個賽季的節目,喚作表白也是可以的。 對冰迷的、對花滑的,無盡熱愛的傾情表白。 · 《第二樂章》一開始,就是熾熱的激情噴涌而出。 鋼琴帶著弦樂組驀地響起,小提琴的悠揚,鋼琴的優雅,飽滿有力的節奏瞬間奪取了在場眾人的心神。 叢瀾向著右前方一個跨步,落冰時浮腿抬起,做了芭蕾舞的阿拉貝斯,也就是開度不大的基礎燕式姿態。 幾個音符過后,她旋身轉了兩周,手臂也隨之輕輕落下抬起,在旋轉中盡顯優雅。 如果說,《降b大調第二鋼琴協奏曲》的第一樂章是黎明將曉,晨霧氤氳,轉瞬朝霞翻滾吹走霧氣,初升的太陽莊嚴肅穆,氣勢澎湃的鋼琴獨奏與磅礴的強和弦,共同構造出氣盛的凱歌; 那么,被作曲家本人稱為“迷人的諧謔曲”的第二章 ,就是壯觀闊麗的浪潮碰撞,是洶涌不絕的海浪翻滾,沿著熾熱的火向深空攀登,一切盡顯輝煌。 但第二樂章不是只有一種感情,奏鳴曲式結構清晰,從第一主題到第三主題,雖然是詼諧的諧謔曲,可勃拉姆斯想表達的感情是很嚴肅的,熾熱、激情、明快的同時,亦不缺沉思、疑慮、不安。 而這正與貝多芬晚期的創作觀點類似。 巧的是,兩首曲子都有著一點點貝多芬的身影,這倒并非是叢瀾刻意選擇,而是真的很巧。 豐富的情感轉折,明暗對比在第二樂章處處可見,鋼琴與樂團的配合之下,音色沉穩堅定,一下子就奠定了賽場基調。 連續的兩個轉三,在鋼琴的八度連接里,叢瀾起跳自由滑的第一個四周。 左腳點冰,右腳外刃起跳,在現場的觀眾看來,這個四周跳的聲勢是可怕的,比三周高了許多也快了許多,不足一秒的旋轉,這道紅色身影甚至有著破風聲。 穩穩落冰,現場奮力歡呼。 孫婭然:“很干凈的技術,叢瀾在點冰上的動作真的百看不厭!外點四太漂亮了!” 于蒙:“提前轉體很少,空中和落冰的姿態也很好,看來這個休賽季她又有了技術方面的精進?!?/br> 4t落冰滑出,從這個半場到另一個半場,叢瀾腳下步伐不斷,趁勢繼續做第二個四周。 開場兩個四周跳,4t干凈輕盈,4s果斷迅猛,不過后者在落冰時有些不穩,叢瀾被迫手指摸了冰面,這使得她心里有了些許懊惱。 孫婭然:“可惜了!不過這個薩霍夫四周,我發現叢瀾常用的姿勢是八字起跳,與雙腿同方向的起跳姿勢相比,這個姿勢看上去要更大開大合一點?!?/br> 于蒙:“也更漂亮一點?!?/br> 弦樂組退出,圓號聲音也幾近消失,鋼琴再次有了獨奏的機會。 叢瀾以butterfly姿勢跳接燕式轉,她仰燕旋轉,腳下幾乎沒有位移,稍后改側燕,不算快的速度里,能清晰地看到她胸口的那個“心”,以及背后的那只蝴蝶。 側燕接甜甜圈狀態,她從身后拉起了浮腿,將自己盡量地團成了一個圓。 空中攝像機湊近,給了一個俯拍。 在切換甜甜圈時,鋼琴獨奏已經改成了樂團合演,平靜憂傷的旋律被打破,主題的沖突、黑暗與光明的不斷較量,氣氛變得不一樣了。 叢瀾以放在前半程的3a3t和3lz來配合這段旋律,向前的3a是迎難而上,緊跟的3t是實力展示,舉雙手的3lz皎皎如月,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 這段留的并不算長,當d小調轉而d大調,輕松愉快的氛圍將剛才的振奮中又帶著的陰郁緊張一掃而空,生機勃勃之下,冰面燦若花開。 堅定有力的節奏中,叢瀾開始了她的接續步。 與《榮耀向我俯首》不相上下的精彩步法串,瑪麗娜·維斯里娃再度展現了她在編舞方面的天賦,將這段步法融于音樂,也讓叢瀾的“熱情”、“心臟”像狂風暴雨一樣,洶涌地鋪滿整個冰面。 步法之間毫無滯澀,前一個與后一個銜接流暢到不可思議,單足難度步法帶著轉體,熱情明朗隨著叢瀾的動作向外散發。 有人曾經苛刻地評價《榮耀》,說這個自由滑太過于刻意,在炫技上做得太滿,比叢瀾之前的《我即是我》更炫技,失去了花滑的本來面貌。 但花滑對外的宣傳里,isu數次使用叢瀾的這個曲目,在一個專輯之內,四個項目的運動員共計十來個節目,只有《榮耀》的播放量到了千萬級別。 最關鍵的是,這只是其中一版。 gpf也好,世錦賽也罷,每一次的《榮耀》都有新的播放量,每一版的賽場發揮都讓人驚呼叫絕。 還有人在評論區問,這都要被批評沒有展現花滑的真核,那么有哪個節目是體現了的? 苛刻的人沉默,他們思來想去,cop規則之下竟然沒有一個作品,是可以比肩叢瀾這個《榮耀》的。而cop規則之前,《榮耀》依然能與那些經典不遑多讓。 哪怕有不喜歡叢瀾的人戴著“我認為叢瀾之外所有節目都超絕”的一千八百米大濾鏡,推薦了幾個曲目,隨后也會被真正的路人一臉迷茫地反問,你是當真的嗎?沒在驢我? 叢瀾從不反駁《榮耀》里包含炫技意味,后來還有一些退役的運動員、業余的花滑愛好者們發起了一個“誰能滑完小榮耀全程”的活動,要么有人磕磕絆絆地滑出來,要么主動減少銜接和部分動作來求流暢度,要么一開始就選擇了放棄。 連專業的運動員也不得不承認,叢瀾的這個自由滑就是超難,難到他們要失敗好幾次才能連貫滑出,給出的情感和舞蹈動作的美感,還遠遠比不上叢瀾。 《第二樂章》的接續步,只比被調侃成“魔鬼接續步”的《榮耀》只難不弱。 瑪麗娜·維斯里娃在sns上表示,她傾盡了畢生之力,來為叢瀾完成這場對冰面的告白。 熱烈、瘋狂、無所隱藏,叢瀾將一片熱忱盡數展露,她在最冷的冰上,做著最炙熱的抒情。 內勾與外勾的銜接轉換時,叢瀾的身形忽而一傾,隨著被拉長的背景音音節一樣,她的動作放慢又轉快。 兩個喬克塔的深刃在冰上畫出痕跡,她躬身又直起。 叢瀾在俄羅斯與維斯里娃學編舞的時候,對這段接續步的要求是,以生命和靈魂去抒情。 花滑占據了她人生的大半,從單純的為了第一到現在的榮譽、教練、團隊、冰迷、責任,叢瀾沒有感覺到壓抑,她只是更愛這塊冰,也更愛這個項目了。 這個賽季她18歲,未成年到成年,很多人為她歡呼,慶賀她長大。 叢瀾也有著別樣的感受。 她以前是沒長大就夭折了的,過了18歲,就好似有了新的人生階段一樣。 多年的花滑情感體驗凝聚在這短短的四十秒,從最開始令人目不暇接的內外勾結環步到最末的下腰鮑步遠弧線滑行,在鋼琴與樂團其他樂器的配合中,整個場館的氣氛被推至高潮。 下腰鮑步的留白,叢瀾在這幾秒內的手臂舒展,考斯滕的裙擺飄揚,最高位置看去,她當真是一團火。 以我的心去擁抱這個冰面的天空,天地之間,她是唯一的絕色。 直起身后,叢瀾只向前滑了一步,換足旋身,接3f3lo,連跳翩然,承接了高昂的音樂,又將其轉為了鋼琴獨奏。 【啊啊啊啊來了來了】 【313,新的313?。?!】 直播中,網絡上的留言突然增多。 賽前的技術編排披露中,叢瀾在自由滑里以3a 1eu 3s的新連跳,替換了原來的3lz連跳。 新的連跳,超高難度。 孫婭然:“我很期待!” 所有人都很期待。 于蒙:“阿克塞爾三周接薩霍夫三周的夾心跳,不能單純地探討整個跳躍有多難,而是說,第一跳就難?!?/br> 叢瀾是當前的所有花滑選手里,唯一一個3a多次獲得過滿分goe的選手。 不管是男單還是女單,她都是唯一一個。 同時,她的3a是公認的穩定。 哪怕現在的男單世界前三,也不敢說他們的3a比叢瀾做得好。 世界公認,叢瀾的經典技術動作之一,就是3a。 于謹緊張地看著她完成了3a,落冰后接一周跳,再起跳3s。 這兩秒,于謹覺得過得跟兩年似的。 “啊啊??!”他直接蹦了起來,跟個彈簧一樣,一下一下的。 現場爆發一陣歡呼。 叢瀾313順利完成,3s落冰姿態沒有特別完美但是沒有被扣分的大問題,只能說goe加分不會滿。 不過沒有人在意這些。 【3a的313,我夢里的連跳!】 【好漂亮啊這個跳躍好漂亮??!】 【新賽季真的要殺瘋了】 一個大大的半圓滑出,小跳一步,叢瀾直接進入了躬身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