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248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是明君!、非常規事件調查組、漂亮炮灰美又癲,沙雕勇闖娛樂圈、死遁重啟后,人人都以為我是幼崽、喜歡成績好的?早說啊、睡前小甜餅短篇集、作精少爺下鄉,村霸你別太寵了、【古惑仔】兄妹 靚坤同人、在卡牌世界造機甲、勸你不要得罪我
叢瀾并不知道張簡方在跟人談論自己的事情,她正在滑冰館里訓練。 今賽季她的接續步總是定在三級,中間找編舞改過一次,但gpf上又是三級,把叢瀾惱得看見小分表就想發火。 總決賽結束之后回來,她約了兩個編舞把短節目跟自由滑的定級步伐又過了一遍,這一次是寬裕得遠超規則要求的難度步法與轉體個數來編排的。 叢瀾最近就是在練新的編排。 至于夾心跳的問題,她也注意到了。gpf上因為多了一步滑出,導致這個跳躍只被認可了3lz 1lo,后面的3s給否掉了。 叢瀾當時看到小分表:“……” 無語問蒼天。 但確實是自己出的錯,t裁不給認313也有理由,只能吃一塹長一智,以后多注意。 12月和1月積極備戰冬奧,場館內的氛圍隨著墻壁上倒計時數字的減少而逐漸變得焦灼,每個人都緊張地加大了自己的訓練量,場館24小時不關門不關燈,不論何時過來都有人在里面練習。 最后是教練按著運動員們,把他們趕出去休息的。 因為訓練量大,很有可能會出現應力性骨折,這樣的話就得不償失了。 隔壁短道和速滑,賽前不足一個月,在上海備戰的隊伍里,有兩人在日常訓練中相撞,其中一人腳踝骨折了,無緣本屆冬奧。 在食堂吃飯的時候,叢瀾看到了隔壁短道隊的邵雪,對方怏怏的,一副食欲不振的模樣,飯量都比她日常少了三分之一。 叢瀾后來才知道,受傷的是邵雪敬佩的前輩,本來是這一屆冬奧的短道奪金點之一。 冬奧的項目沒有夏奧的多,也不如后者的關注度高,但大家既然是運動員,自然都是奔著奪冠去的,遇到這種事情除了當事人難受以外,隊友和教練同樣揪心。 叢瀾訓練間隙里去休息,喝水的時候無聊到處亂瞟,看到褚曉彤又摔在了冰面上。 她腳傷不僅沒有變好,甚至在吃止疼藥的基礎上惡化了,前不久剛休息了五天,今天是重新上冰。 叢瀾突然有點慶幸,花滑女單向來是最后出場,索契雖然二月初就是開幕式,但輪到女單比賽要等到19號,褚曉彤可以再多半個月的時間。 挺好的,叢瀾想著。 冰迷們熱烈期待著冬奧的到來,身為參與者的叢瀾等人,在痛苦和向往之中,如同走鋼絲繩一般,努力地向前。 · 一月底就有國家隊往索契冬奧趕了,霓虹的團隊是最早到的,不過他們的花滑隊沒有一起同行,冬奧項目有七大項,選手們有的是分批來的。 叢瀾他們在2月3日從首體出發趕往機場,搭乘今日航班去索契。 褚曉彤在下面拄著拐杖,跟大家揮手。 她不參加團體賽,所以等到女單快要比賽的時候再啟程,在家里備戰總比去索契跟其他人搶場地要舒服一些。 叢瀾隔著玻璃窗,在里面給褚曉彤比了個心,對方看到以后笑個不停,眼睛彎彎如月牙,給叢瀾也回了一個。 褚曉彤:“加油鴨!” 叢瀾朝她瘋狂揮手。 車子啟動后,前面的易儒扭頭:“哎瀾瀾,你采訪出來了,看了沒?” 叢瀾:“???什么采訪?” 易儒把自己手機舉起來:“《冰雪綻放》??!” 雖然不是自己國家舉辦的冬奧會,但這種盛事,國內也是要宣傳的,畢竟是奧運會嘛! 央視制作了一個特輯,分集講述了冬季冰雪運動,前面幾期有短道、速滑、高山滑雪等等,等啊等的,后面終于輪到了花樣滑冰。 說到花滑,自然不能錯過叢瀾啦,四個項目里她的奪金可能性是最高的,雙人都比不上。 張簡方他們這些教練、易儒這些運動員們,在接受采訪的時候總是時不時就會提到叢瀾,言辭間既驕傲又敬佩。 叢瀾:“我都忘記這個了。在哪兒看的???我去搜搜?!?/br> 反正一路上也有時間,可以看視頻打發一下。 易儒:“這個網址,我分享到群里了?!?/br> 叢瀾:“ok?!?/br> 為了索契冬奧,央視還專門制作了一個專屬的網頁出來,用的是索契賽場的藍色,標題就是“2014索契冬奧會”,新聞和視頻的信息會全部放在這里,官方獨家一線消息,冰迷追比賽必備網址。 江樂心他們老開心了,知道有這個網頁的存在之后,立馬收進標簽頁,等著每天刷上幾百次,感受實時追直播的快樂。 叢瀾摸出來自己的耳機,拿著新手機開始看視頻。 ——鑒于蘋果在東北活不下去,一掏出兜就是100%-80%-40%-死機的磚頭轉變,叢瀾不伺候了,之前全錦賽的時候就換了正常的手機。 視頻剪得挺好的,簡單介紹了項目,講述了規則,列舉了之前花滑拿到的歷史成績,順便展望明天,對索契滿滿的期待。 里面出現了很多人,堂溪虞悟、林璇徐丹寧、褚曉彤、齊妍、卓錚、叢瀾等等。 易儒提到的“采訪”是叢瀾的個人part,之前央視主持人也特意來過首體,教練和運動員都接受過采訪,而且還錄制了日常的訓練內容。 不過沒有全部放進來,那樣的話就太長了。 江樂心:放出來??!我想看??! “索契想拿金牌,也在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希望可以好好發揮?!眳矠懣吹狡聊焕锏淖约哼@樣說著。 張簡方幾人跟老干部似的,把著手站著,在主持人提到叢瀾的時候,贊美之詞不絕于口,很有“吾家有女初長成”的嘚瑟顯擺。 叢瀾:“我得記下來,以后心情不好了就來看別人夸我?!?/br> 梅山雁在她身邊憋笑。 說到梅山雁,本來方晨并不想讓她參與這一次的團體賽,孩子狀態起伏太大,發揮水平很不穩定,雖然團體和單項隔開的時間很久,但難說會不會影響到梅山雁。 跟張簡方吵了一架,方晨落敗,無法,張簡方終歸是冰協主席和總教練,有著比她更大的權利。 每一屆冬奧承辦方可以申請調整比賽內容,只要奧委會那邊通過了就行,大鵝提出了團體賽這一形式。 他們的均衡實力很強,對于這一次的團體金也是志在必得。 跟日本的wtt不同,索契冬奧的團體賽并沒有向著單人傾斜,四項的參賽人數都是一人/組,而不是男女單各出兩人。 積分排名前十的國家,自動進入團體賽名單。 積分計算這方面倒是跟wtt有些相似,算的是選手本賽季最好成績,另,由于今賽季的世錦賽在冬奧之后,所以取了2013wc的成績。 也就等于說,用的是2013年世錦賽(歐錦賽、四大洲)以及13/14賽季的gp(jgp)系列賽的成績,兌換成積分,最后四項相加,就是國家隊的積分了。 中國隊進入了前十,所以本次要參加團體賽。 其實,單單褚曉彤的世錦賽第二就有1080分了,她今年分站賽也是兩個第一,叢瀾的成績壓根沒用上。 在派人出戰上,方晨跟張簡方有著不同的看法——她不想讓梅山雁去參加女單的團體賽。 冬奧名額在二人以上的項目,可以遞交名單更換選手,長短曲不用都是同一人在比。 如果名額就一個,那沒什么好說的,這一人比完長短曲就是了。如此一來壓力就會很大,等于是半個月的時間內要連續比上兩個完整的比賽,還是冬奧這么嚴肅緊張的場合。 褚曉彤受傷,肯定是不能參加團體賽的,那么就只能叢瀾和梅山雁去。 為了保后面的正經單項比賽,很多國家都會選擇派二號三號的選手或組合參加團體,留下一號認真籌備,拿到好的賽績。 大鵝不一樣,大家都知道他們是要拿團體金的,上的都是一號選手。 方晨:“梅山雁不穩,她比完團體,個人賽怎么比?” 張簡方:“你想讓叢瀾比兩個?” 方晨:“叢瀾的實力在這兒,而且我們也不一定能前五,到時候或許不用比長節目?!?/br> 十進五,要是四項的積分不夠前五的話,自動淘汰,剩下的五個國家就不用比自由滑了。 方晨:“你看,冰舞……肯定沒戲,估計是墊底。雙人上的是安凝思顧示,她倆的成績或許是四五名左右。叢瀾短節目拿個第一,男單那里最好也就是個四五名,這積分怎么算都進不去前五?!?/br> 張簡方才不會被她騙過去:“你這樣算的話,10 6 6 1,23分,有一定可能到前五的?!?/br> 方晨:“……” 張簡方擰開了自己的保溫杯,喝了一口茶水,說道:“你想為梅山雁爭取更多的訓練時間,這個我知道。但你把壓力都放在叢瀾身上,是不是不合適了呢?女單雖然是最后兩天的賽程,但是半個月四場,跟她爭牌子的四五個人哪個是好打發的?” 方晨沉默,半晌后,她道:“所以梅山雁成績差,得不到金牌,就不能有更好點的成績了嗎?” 對梅山雁本人來說,第15和第14是不一樣的,每一個名次都是不一樣的。 張簡方敲了敲桌子:“所以我要為了梅山雁的一個細微名次,放棄叢瀾的金牌,是嗎?” 方晨辯解:“我沒有這樣說?!?/br> 張簡方:“但你是這樣做的?!?/br> 團體比兩場會不會對之后的個人賽產生不良影響,這件事情誰都不知道,也無法給出結論。 張簡方不確定,于謹不確定,方晨同樣不能確定。 能力大責任大,叢瀾實力強,她肩膀上的責任就更重。 然后呢?她就該比兩場,先拿了第一,結果團隊賽沒有得到任何獎牌,還影響她后面的個人賽嗎? 張簡方:鬧呢? 大鵝的三人,日本的星野,加上自己人的褚曉彤,這是她的競爭對手,后面還有虎視眈眈的t裁與j裁,這樣的群狼環伺之下,叢瀾只要有稍微的差錯,就很可能會丟掉女單金。 張簡方:“說白了,我要的是金牌,銀牌和銅牌的分量加起來都比不過一塊冬奧金!堂溪虞悟雙人金牌,林璇徐丹寧雙人銀牌,后者現在為什么沒有退役?不就是他們想奪金嗎?我要梅山雁的前十五有什么用?她第十還是第十一,關鍵嗎?” 方晨的臉色煞白。 張簡方:“如果不是考慮到可以讓叢瀾提前適應冬奧場地,這個團體賽我壓根就不會讓她上!” 說他自私也好,說他不留情面也罷,在金牌面前,張簡方愿意為叢瀾清掃所有障礙。 ——雖然很多事情他做不到。 那就把能做的都做了。 這場談話最后不歡而散,之后在安排團體賽的時候,冰舞因為只有一組參與無法換人,所以就是韓宛曾紹唯比兩場,男單是樓翎比兩場,女單和雙人用掉兩次換人的資格。 這個安排一出,有的人不滿,有的人無所謂,樓翎教練去找張簡方,想讓男單也可以輪換。 結果自不必多說,被懟回來了。 2月9日比完所有團體賽,雙人的第一場在2月11日,離得太近,不可能不替換雙人,那樣的話就等于七天內一組雙人比了四次,太累了。 舒傲白:咋的,直接說不讓我們拿牌子就得了唄! 冰舞換無可換,女單為了叢瀾要騰出來,沒有辦法,綜合考量之下,定了這樣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