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195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是明君!、非常規事件調查組、漂亮炮灰美又癲,沙雕勇闖娛樂圈、死遁重啟后,人人都以為我是幼崽、喜歡成績好的?早說啊、睡前小甜餅短篇集、作精少爺下鄉,村霸你別太寵了、【古惑仔】兄妹 靚坤同人、在卡牌世界造機甲、勸你不要得罪我
燈光師將追光打在她的身上,從第一跳開始,她便是這個冰場上最光芒萬丈的人。 壓步向后,叢瀾時刻注意著,找準時機起跳,點冰起跳的一霎,她就知道,這個跳躍能成。 不足一秒的短暫時間,她穩穩落冰,右足冰刀順著弧線滑出,腳下的冰痕清晰可見,周數足夠,于是這個落冰姿態顯得沉穩冷靜。 “啊啊啊啊??!” “叢瀾??!” 這些尖叫聲破天,場內的分貝到達了擾人厭煩的程度。 叢瀾收回手臂,放下浮腿,叉腰雙足滑行,又朝著四面八方的觀眾們揮手,笑得比剛才開心多了。 舒傲白:“嘚瑟的?!?/br> 話雖如此,她拍手的動靜一點都沒收斂,俞寒看著她手掌都紅了。 又一個人前的4t,盡管失敗了兩次,但它仍然令人震驚。 所有人都覺得不虛此行,世團賽不僅見證了女單自由滑破掉了三年前的世界記錄,還看到了叢瀾的四周,心心念念的跳躍在他們眼前完成,今日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世團賽最后一刻,封于叢瀾的4t。 這個小女單笑著轉身出了冰場,低頭給自己的冰刀扣好套,在昏暗的燈光中晃著腦袋離開。 第115章 休賽期冬奧準備 這個休賽季叢瀾很忙。 世團賽結束以后, 她去了一趟加拿大,與編舞老師對接短節目,一周后去俄羅斯, 學她的自由滑。 中間還穿插著,在俄羅斯演了五場冰演。 于謹沒跟去, 倒是堂溪跟著她走了這兩趟。 越靠近新賽季, 越能感受到其他選手的緊張, 叢瀾在外面見到了不少的對手, 而花滑圈子里對于下個賽季的展望, 也基本落腳在了“索契冬奧”。 -不用說,女單第一是叢瀾吧,她連四周都出了 -雙人第一你們覺得是誰呢?大鵝的?還是舒俞? -冰舞反正沒戲我就不參與這個討論了 -男單也不太行, 可能是霓虹或者楓葉的吧 女單選手里, 叢瀾的呼聲是最高的。 不過也有人擔驚受怕, 覺得毒奶多了的人, 下場一般都很慘。 叢瀾看著這些討論, 覺得挺有意思的,訓練和做題之余偶爾上線翻一翻,就當解壓了。 學校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復習, 她因為要參加冰演和集訓, 怕是參與不了了。 班主任特意找她說了暑假補課以及高三的事情, 得知叢瀾同時要比奧運了,當時就覺得, 這時間可真寸??! 翟小谷等人打包票:“瀾瀾你放心, 作業補課我們都幫你!” 她這學期沒參加月考, 第一被隔壁班男生占了去,眾人憂心忡忡, 又害怕影響到叢瀾的心情,故而特意沒有提成績的事情。 叢瀾失笑:“不用,我有補課老師。隊里還給我請了去年考上大學的人來輔導,高考沒事?!?/br> 翟小谷慌張:“可不能毒奶??!” 最近她混論壇多了,看到有關叢瀾的帖子都要進去,久而久之,就把“毒奶”二字掛在了嘴邊——每一個說叢瀾ogg的評論下面,都有人惶恐地表示求求了千萬別毒奶。 叢瀾:“???” 朋友你似乎暴露了什么? · 六月份,叢瀾自日本冰演歸來,回到隊里沒兩天就被人拉走,去外地集訓。 于謹:“不用帶很多東西,那里什么都有?!?/br> 叢瀾好奇:“這么趕的嗎?” 不是全隊的人都走,她、褚曉彤、樓翎、易儒、舒傲白俞寒、安凝思顧示,這些是第一批。 叢瀾看了看,發現好像是比較年輕的、技術水平隊內拔尖的,都在這兒了。 “總覺得有陰謀的氣息?!彼洁?。 于謹沒好氣地拍了拍她狗頭:“還能把你們賣了不成?” 舒傲白在后面大聲道:“那也說不準??!” 于謹扭頭:“哎你這小孩兒!” 俞寒賠罪:“于教練大人有大量!” 都知道于謹脾氣好,他們這才敢逗趣兩句,果然,隨后于謹就笑了出來。 “行了行了,真有事,解釋起來有點麻煩,等到了地方再說?!彼?,“好事?!?/br> 叢瀾撓撓耳朵,不太懂還能有什么好事。 · 叢瀾都快要忘記,張簡方在兩年前跟一所院校開展的科研項目合作了。 這兩個賽季,初曉山作為跟隊的編外人員,跟著叢瀾去往了不少賽事現場,也收集到了許多他們想要的數據。 除了叢瀾,這個項目組還關注了另外的三組選手,確保每個項目都有一位運動員是全賽季跟蹤。 至于另外的國家隊員,則是隨機的選擇性賽事跟蹤。 之所以女單選叢瀾,是因為她太具備代表性了。 叢瀾:“所以,我們要測數據?” 她看著前方那個被包裹起來的小屋子,又看了看周圍的高科技裝備。 初曉山:“對!一些更精確的數據,你現有的?!?/br> 小屋的門打開,里面是一百多個攝像頭,在狹窄的空間里密密麻麻地分布著。 叢瀾:“對密恐一點都不友好,幸虧我不是?!?/br> 她關上了門。 初曉山笑了起來。 叢瀾比劃了一下:“這個空間不夠的,跳躍做不起來,而且陸地上的數據,對于冰上沒有那么大的參考性?!?/br> 初曉山解釋:“陸地訓練與冰上訓練的數據都要測,不是只測這一個就完事兒?!?/br> 叢瀾“哦”了一聲。 褚曉彤瞪大眼睛,走過來:“哇——我們要用到這么高科技的玩意兒嗎?” 初曉山被“玩意兒”這個詞噎了一下,隨即無奈點頭:“是,就這玩意兒?!?/br> 第一批的選手們都在這里了,教授他們在跟張簡方等人對接,項目的科普則交給了初曉山這些學生。 之前張簡方選擇跟初曉山的導師合作,不惜花費大價錢支持這個科研項目,就是因為他導師在運動生物力學、運動解剖學、運動傷害防護等等與人體科學、訓練相關的領域有過一定的研究成果。 錢少嘛,得花在刀刃上。 跟隊的學生不只是初曉山一人,來回輪班調換,總的算下來得有二十多個,這個項目也不是只他導師參與的,還有其他專業的教授。 初曉山科普小課堂開課啦! 他對著幾個年歲比自己小,見識卻不比自己少的國際級運動健將們說道:“我們開展的科研項目,主要是為了明年的冬奧做準備?;ɑ@個競技運動,你們比我更了解,動作上的細微差別,就能影響整個跳躍的質量。一個rou眼無法觀察到的失誤,會導致這個跳躍失敗?!?/br> 于謹就曾經吐槽過,日常訓練時,他們這些教練有用,但不是那么的有用。 他們能看到選手的不足,也明白哪里有失誤,可是,在指導上,更多時候卻是“無效”的。 起跳要怎么壓住冰刀,用多少的力,還欠缺什么……這些,他們能說,卻沒辦法說得精確到微小數據。 哪怕是錄制視頻反復觀看,也很難同一時間注意到了所有的方面,更何況他們訓練時只是一遍過。 初曉山:“我們在這兩個賽季,采集了你們的圖像信息,與總局那邊的科研所進行了合作,組成了新的團隊?!?/br> 張簡方沒事就跑體育總局,也不是老要錢去的,他還辦了很多的麻煩事兒。 作為橋梁進行溝通,也是他的功能之一。 這不,他就牽線成功了這個合作,擴大了項目團隊,也順便要到了更多的總局支援。 ——后者也很重要。 初曉山看向右側:“丁教練為曉彤制定的3a訓練方案,過程里也有我們的參與?!?/br> 被點名的褚曉彤呆?。骸鞍??” 這是什么? 其實原理很簡單,就是cao作起來比較麻煩而已。 叢瀾與褚曉彤的訓練、比賽圖像被導入到電腦,運用輔助軟件對技術動作進行分析,得到相關的詳細數據,并將這些提供了丁教練,幫助他更快、跟精確地掌握褚曉彤的實時技術水平,對其查漏補缺。 也是因此,丁教練得以發現褚曉彤在訓練時的問題,用科學系統的方法來糾正與改善。 3a就是在這樣漫長又復雜的過程里,被他一點點帶出來的。 褚曉彤只知道丁教練很費心,但她并不清楚后面的做法,不過她一直很感激教練。 運動員的水平是不斷變化的,數據便也是動態的,如何制定出最佳的策略,這讓他們團隊傷透了腦筋。 叢瀾:“怪不得有時候訓練場周圍會有幾臺攝像機?!?/br> 首體那里時不時就冒出來,她還以為是誰在記錄訓練視頻呢。 初曉山:“對,我們干的?!?/br> 褚曉彤顯然也回憶起來了以前見過的場景。 那時候,她還跟人好奇來著,因為沒看到記者主持人什么的來采訪,機器邊上就是幾個人在擺弄,好像只是錄一下,就沒然后了。 結果她現在才知道,其實是有用的,而且一直在用。只不過是直接反饋給教練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