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23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是明君!、非常規事件調查組、漂亮炮灰美又癲,沙雕勇闖娛樂圈、死遁重啟后,人人都以為我是幼崽、喜歡成績好的?早說啊、睡前小甜餅短篇集、作精少爺下鄉,村霸你別太寵了、【古惑仔】兄妹 靚坤同人、在卡牌世界造機甲、勸你不要得罪我
3a有8.5的基礎分,3t是4.1,加起來的話這個連跳就是12.6了。 第二跳只能連t或者lo,在不重復跳躍種類的前提下,這是叢瀾能做到的最高分。 要知道,國際賽場上一線女單常用的3lz 3t也只有10.1分,少這個連跳2.5,是個巨大的分差了。 叢瀾在意念空間里摔摔打打,現實中,于謹正在臺燈下給她排兵布陣,看看怎么做跳躍才能實現最大的技術分。 以前帶鄒蝶的時候,給她排跳躍旋轉要摳著技術動作來,于謹頭都快想禿了。 現在倒好,叢瀾的技術儲備太充足,他想怎么排就能怎么排。 雖然明年才會去參加jgp系列的比賽,但訓練肯定是要超前一到兩年的。 技術又不是今天練了明天就能成,都要經過時間的穩固與打磨。 于謹就干脆讓叢瀾把2010賽季的國內賽當成練手的了,反正她十二歲的年紀也沒辦法出國比。 現在把3a塞節目里,就算崩了也不怕,都是自家人。 于謹:“嘿嘿嘿,3a,青少年組女單的3a?!?/br> 為什么青少年組的時候大家不把3a放進短節目呢?因為她們不喜歡嗎? 不是的,因為她們不會跳。 男單都不一定能穩3a,叢瀾現在的穩定率卻很不錯,再練一年的話應該會更穩妥。 3a3t也可以試試,于謹心想,這樣的節目構成,要是編排步伐和旋轉能夠定在四級的話,到時候這分數真是要逆天了。 光設定的技術基礎分,叢瀾就夠甩別人一大截了。 于謹寫寫畫畫:“唔,要是3a3t練不成的話,換成3lz3t也可以?!?/br> 這個分數也不錯。 于謹:“3a2t也好的?!?/br> 反正怎么排都很不錯。 他開始期待比賽節目早點定下,比賽早點到來了。 第14章 那一抹月光 叢瀾在首體這里待得很適應, 沒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她跟于謹說好協商著選曲,她來敲定最后的選擇,所以最近一段時間兩人都瘋狂分享各自的曲庫。 在這個方面, 叢瀾有點吃虧,因為她在這個世界的生活時間比較短, 對經典樂曲了解很少。 除了于謹帶她以外, 花滑部這邊還更改了模式, 排了許多的大課。 比如單雙人冰舞們一起練習滑行什么的, 還有冰上的體能訓練。 沒兩天她就在這兒混熟了。 前天, 叢瀾剛跟大家一起玩了冰上拔河,特別的快樂,那冰面都被她們這群人的冰刀給削掉了半層, 不知道刮出來多少冰花。 在五十米折返跑的游戲上, 她還獲得了第一名呢, 獎勵是一盒食堂出品的低熱量蔬菜沙拉沒有醬。 叢瀾:“……” 沉默。 最后兩名負責整冰, 開著整冰車把被霍霍不成樣的冰面給好好恢復了。 對比起來, 叢瀾就覺著,這蔬菜也挺好的。 · 國際滑聯的規則變動是經常的,每年五月都會出新改的裁判技術手冊。 有時候大改動, 有時候就改幾個細節。 英文原文一經發布, 運動員、教練、冰迷、相關從業者就會紛紛下載解析, 然后找出來與上一版的不同之處。 這時候,于謹他們就開會一起解讀, 看看國際滑聯又搞了什么幺蛾子出來。 要是太坑爹的話, 這個會議的走向就會變得神奇起來, 到最后需要主持人進行控場。 方晨已經在國家隊就位了,帶著自己的團隊來接洽, 浩浩蕩蕩二十多人,忙里忙外地腳都不沾地面。 于謹每天都要開會,總教練那里讓他們花滑的人一起通讀技術手冊,剛好也借這個機會跟對方取取經。 · 叢瀾正式入隊要等到七月以后,現在她有個臨時的飯卡,這倆月就先跟著在隊里蹭課蹭飯。 食堂的大廚做飯水平不錯,她在這里吃得很開心。 褚曉彤:“……” 齊妍:“……瀾瀾你這都第二碗了吧?你不控制體重的嗎?” 褚曉彤那里只有菜,還是少油少鹽的。 叢瀾從她的碳水里抬頭:“額,我年紀還???正在長身體?” 齊妍比劃了一下她的飯量:“也比正常人多了吧?你不怕胖嗎?” 她倆正在發育關沉湖階段,齊妍跟褚曉彤比的就是誰吃得少。 叢瀾說出她那被二位羨慕死的體質:“我吃不胖,一累還特別容易掉rou?!?/br> 褚曉彤&齊妍:“……” 慕了慕了。 這樣的體質也好也不好,叢瀾幾乎不用為了節食發愁,但她想增肌就很麻煩,而且掉rou先掉肌rou,很是不講道理。 褚曉彤就是容易胖的那種,她連口飲料都不敢喝,每天吃得特別清淡絕望。 齊妍比她強一點,但也強不到哪兒去。 叢瀾:“下午去練體能嗎?我得跑個五千米,一周兩次?!?/br> 她吃得多,是因為運動量大,總是會餓。 褚曉彤嘆氣:“jiejie跟你去?!?/br> 她今年十七歲,確實是叢瀾的大jiejie了。 叢瀾跟褚曉彤重疊的課程不少,特別是在體能和增肌方面,幾乎都沒分開過。 也是到了這個時候,她才知道,原來褚曉彤的體能是真的不太好。 叢瀾的陸地跑道一千米還有冰上折返練得比較多,像是五千米這種長度,不是每天都要練的,跟著計劃表走就行。 不過這個計劃表,不是隊里的體能老師給的,而是意念空間里非人類教練給她的。 比現實的好用,體能訓練量與叢瀾的身體狀況實時結合,如果哪一天有了變動,計劃也會更新補充調整。 從現在開始,真實與虛擬的教練,都在為了叢瀾尚未到來的發育關做準備。 訓練的尺寸把握很重要。 肌rou上去了,柔韌性就要下降,花滑不僅要肌rou力量也要絕佳的柔韌性。 燕式、直立、蹲踞旋轉在那里默默不說話,笑看運動員的柔韌性好壞。 男單那里最慘了,大部分人的身體本來就硬,可現在拼四周跳不練肌rou又壓根不行,所以只能在夾縫中生存,試圖尋找其中的平衡。 營養跟上了,體重就會上去,運動員的動作就會變形。 特別是女單這里,營養一好,發育也早。 那么,人人談之色變的發育關說不定冷不丁地就來了。 怎么樣在發育關前讓運動員練好技術的同時還減少傷病,避免被練廢,留足技術儲備方便度過發育關,這是一個所有教練都想知道的問題。 于謹:……頭疼,開心并快樂著。 叢瀾要是想穩3a,肯定是要繼續練肌rou的,她現在大腿力量單薄,除了第一天來首體時超常發揮有了42%的成功率以外,現在只能維持不到20%。 這已經很好了,他知道,可于謹想要更好。 這么低的穩定率,根本就不能排進節目中,不保險,沒必要,拼這個萬一的可能性太刺激了。 其他的三周跳完全夠用,叢瀾高級33連跳現在有三種,編排節目足夠了。 但于謹真的很想讓叢瀾用她的3a打一個漂亮的出道戰,向全世界亮劍,宣告她來了。 研究規則累了,于謹就開始發散思維。 深夜,他媳婦聽見書房里傳來詭異的笑聲。 湊過去一看,好嘛,是于謹在腦補。 她:“……” 天天神經了真的是。 · 叢瀾耳朵里戴著耳機,里面在播放古典樂。 她還在糾結音樂選曲。 花樣滑冰的配樂不是一開始就有的,直到1932年的冬奧會上,才有了現場配樂。 不過那會兒跟現在的規則差異很大,當時是樂隊在冰面上直接演奏,一首歌循環到底,所有的選手都用這一個歌曲,并沒有選擇權。 后來逐漸發展,選手們變得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曲目來作為比賽音樂。 只是,配樂不能出現人聲和歌詞,只能選擇純音樂。 在曲目選擇上,就有得思考了。 在短時間內要演繹完整豐富、有情節起伏、易于觀眾理解的節目,那就只能選擇一些故事感強烈、流傳廣的。 而且還要考慮版權,綜合來看,選擇古典樂、芭蕾舞劇等是最穩妥的。 目前關于花滑選手們的選曲,有這么一句順口溜:歌魅遍地走,羅朱滿天飛,卡門假面一堆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