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本色[九零刑偵]/jiejie破案好兇[九零刑偵] 第132節
孟思期回答:“韓隊,通常在連環案中,犯罪嫌疑人第一次犯案能體現他的真實心理,或者說犯罪動機,后面的犯案可能會變得理性,而且能夠彌補第一次犯案的漏洞?!边@些理論她也是學習犯罪心理學和刑偵書籍慢慢總結的。 馮少民點頭,“對,小孟說的很對?!?/br> 孟思期對師父給她的認可,越發產生自信,她拿起第一份卷宗,“師父,兇手第一次犯案,死者是一名女孩,死后躺在泥地,所以這也是我們推測的金木水火土里的‘土’,第一次犯案和后面的案子有些不同?!?/br> “嗯?”韓長林更加期待她的論述,因為當年這些細節,省里曾經來過一個專家協助,也提出了類似疑問。 孟思期說:“第一次犯案后兇手打電話勒索贖金的時間,比起后三起晚了小半天?!?/br> 韓長林記憶猶新,五年前的四起案子兇手作案手法,死者死亡方式都是一致的,唯一不同的是,根據死者死亡時間判斷,兇手打出這些勒索電話的時間都是在死者死亡前小半天左右,而唯獨第一次犯案兇手的勒索電話是在死者死亡前很接近的時間。 因為死亡時間不能精確,所以當時大家對這個時間細節并沒有特別在意,然而孟思期卻發現了,他有些驚喜,他感覺孟思期閱讀細節的能力可能已經變得非常完美。 他很期待地問:“小孟,你有什么想法大膽說出來?!?/br> 孟思期并不確定自己的推斷是完全正確的,畢竟這是五年前的案子,當時記錄的情況是否有偏差也不確定。 但是她記得師父說過的話,“大膽推測,小心求證”,在大家期盼的眼神當中,她必須做出最大膽的推測:“韓隊,師父,第一個案子,當時判斷小女孩死亡的時間是晚上十點到十一點之間,而兇手打出電話要求贖金的時間是晚上九點多,但是后續家屬沒有等到第二個電話,兇手撕票了。這些時間記錄得非常接近,我想做出一個大膽推測,有沒有可能兇手就是在小女孩死亡后才給家屬打了電話?!?/br> 不但韓長林,馮少民也怔了一下,他記得,當時正處項杰犧牲后不久,他情緒很低落,但這件案子他是知道的,當時路鶴在辦理項杰案,那也是一件棘手和迫在眉睫的案子,路鶴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調查這件案子。 而當時馮少民卸去隊長一職后,韓長林臨危受命,他也是第一次作為隊長身份接手案子,但是破案并不理想,四個孩子接二連三遭難,當時鬧得滿城風雨,人心惶惶。 省廳派了專家下來協查,實際上是替掉了韓長林的位子,當時省里派出的專家名叫沈巷鳴,據說是路鶴就讀海江省警察大學時的同學,比路鶴大一歲,曾是警校風云人物,畢業后進入省廳,破案能力突出,很快擢升為省廳刑警隊副隊長。 當時沈巷鳴前來今陽市局協助時的身份,就是省廳刑警隊副隊長,不過今天已經是省廳刑警隊隊長了,沈巷鳴當時也做出了孟思期類似的推斷,認為第一次,兇手是在孩子死后打出了勒索電話。 馮少民還記得那段時間他被劉局委派到省里學習一段時間,沒有完全跟上案子進展。實際上那次外派學習是劉局特意讓他遠離警局一段時間,緩解項杰去世帶給他的壓力。 不過就算知道兇手打出勒索電話的準確時間,也并不能確認兇手的真正犯罪意圖。他記得沈巷鳴來協助調查的時候,他已經外派了,所以后續的細節他沒有太多記憶。 但是孟思期下面的一句話,讓他微微怔住。 孟思期說:“兇手勒索贖金的行為有沒有可能就是隱藏他的犯罪心理?他原本可能并不是想綁架勒索,因為某種原因殺害或失手殺害了小女孩,他的本意并不是勒索,但是小女孩死了,他為了隱蔽犯罪動機,混淆警方視線,他打出了勒索電話?!?/br> 馮少民微微一怔,他覺得孟思期的推斷可能就是真相,這也很容易解釋兇手只打了一通電話而沒有進行新的電話勒索。其實,當時大家普遍認為兇手是擔心被警方發現行蹤,而取消了新的電話勒索。 而孟思期解讀問題的角度完全不同,她的視野格局更高。 因為,現在四個孩子的勒索電話都是在孩子死亡前打出的,表面上看確實是綁架勒索。 但是第一起案子孩子死亡時間和勒索電話時間非常接近,果如孟思期的推斷,綁架勒索電話是在孩子死亡后打出的,那么說明兇手第一次的犯罪動機就不一定是綁架勒索。他在后面三次犯案時仍然堅持打出勒索電話,就是在隱藏他的犯罪動機。 兇手的犯罪動機往往是破案的關鍵,孟思期初看案卷就直接鎖定犯罪動機的內因,她的能力和格局已經非常出色了。 這時,韓長林肯定說:“小孟,你說的對,當時沈巷鳴也推測到了這一步?!?/br> 孟思期并不知道沈巷鳴這個名字,遲疑了一下。韓長林似乎發現她的疑慮,解釋道:“沈巷鳴當時是省廳刑警隊副隊長,來市局是以專家身份協助辦案?!?/br> 孟思期明白了,她從趙雷霆口中得知過,五年前,馮少民和韓長林有過工作上的調動,馮少民應該是因為項杰案辭去了隊長一職,而韓長林應該是剛剛接任隊長一職。 當時二隊正面臨內外交困的局面,而當時路鶴和一隊應該在徹查項杰案,因此兒童綁架被害案這么重大的案子,劉局一定是請了外援,當然也可能是省廳主動委派專家下來抓緊時間破案。 她很欣慰能和省廳的專家思路一致,她問:“韓隊,沈巷鳴還有別的想法沒?”如果沈巷鳴提出兇手勒索電話是假,隱蔽犯罪動機是真,那么他一定會提出更有建設性的推斷論證。 “有,”韓長林說,“因為兇手提前知道了死者家庭號碼,而且四個孩子的家庭條件都很不錯,所以沈巷鳴推斷兇手和死者家屬認識,或者說提前對死者家庭做過詳細調查和踩點。他的推斷也得到了市局的認同,所以我們對死者家屬的親人朋友,以及,在孩子綁架前和家屬接觸過的人進行了大量的排查?!?/br> 孟思期仔細想了想,她覺得沈巷鳴的推測不全面,這個時候,她必須提出自己的想法:“韓隊,師父,我反而覺得兇手并不認識死者以及死者家屬,他很可能就是臨時起意,隨機作案?!?/br> 只有臨時起意、隨機作案,才能讓警方五年時間徒勞無功,完全找不到他的蹤跡。 “為何這么說?”韓長林雙眼微微睜大,馮少民和趙雷霆也表現出驚訝的狀態。 這個答案和曾經的所有推斷都是相反的,那就意味著當初的調查方向全是錯的! 孟思期回答:“如果他認識死者家屬或者接觸過死者家屬,他可能不會打出這個電話,因為電話存在風險?!?/br> 韓長林越發覺得孟思期的想法很有意思,但是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這也是當年沈巷鳴做出另一種假設的原因,他不得不提出來:“假定是你說的,兇手并不認識死者家屬,也沒有接觸死者家屬,而是臨時隨機作案,那么他怎么能在短短時間里知道死者家庭電話,聯系上死者家屬?” 如果解釋不了這個原因,那么沈巷鳴的推斷無疑是更站得住腳的,但是韓長林知道孟思期的心思極其敏銳和活躍,他非常想聽聽她的看法,畢竟五年前,那四起綁架案全部折戟沉沙,或許從根本上就是錯了呢。 孟思期輕輕抿了下淡淡漂亮的紅唇,認真說道:“死者是小學生,我從卷宗里發現每個現場都有小書包,有沒有可能孩子把家庭號碼記在了書本里,因為很多孩子怕記不住,都會用這種方式記錄家庭電話,特別是比較心細的孩子。但最終兇手特意用涂改液、蠟筆之類把號碼涂掉了,所以導致我們一直把調查放在了死者認識的人身上?!?/br> 因為孟思期小時候就有這個習慣,記不住爸爸的電話號碼,所以就會記在課本上。這是她最真摯的反應,可能即便是省廳委派下來的專家都不一定聯想到這些,因為每個人的經歷不同,這就決定了思維局限性。 特別是像沈巷鳴,還有韓長林他們小時候可能家里根本就沒有電話,他們就一定有這方面的經歷缺失。 “趙雷霆!”韓長林眼底充滿驚喜的光芒,“馬上去物證室把死者的遺物找出來?!?/br> 趙雷霆興奮答道:“韓隊我這就去?!彼鐾扰芰顺鋈?。 由于案子沒有偵破,死者的遺物是重要物證,基本沒有歸還家屬。 馮少民滿眼欣慰地說:“小孟,我覺得你的推測非常有可能,也許書本里就能找到蛛絲馬跡!” 韓長林搓了搓手,感慨道:“小孟,干的好!五年了,希望我們這次能找到兇手的秘密?!?/br> 孟思期彎起唇,語氣略帶靦腆:“謝謝韓隊,謝謝師父?!?/br> 其實她心里沒有十足把握,她依舊緊張,但也在思慮接下來的方向,即便知道兇手這么做過,那么又如何找到他真正的身份? 第132章 [vip] 極惡白魘(8) 不一會, 趙雷霆把一個大箱子抱回了辦公室,里面有四個大塑料袋,看來四個卷宗的死者遺物都在這里。 韓長林吩咐:“大家先把第一個受害者的遺物理一下, 驗證下小孟的思路?!?/br> 趙雷霆將其中一個大證物袋取了出來, 里面除了書包還有一塊塑料手表。 其實孟思期看不得這些,這些遺物好像還殘留著孩子的溫度,還有跳動的脈搏。 大家都戴好了手套, 由趙雷霆分發書包里的課本、作業簿、筆盒,還有一個裝鋼镚的小袋子。 大家挨著檢查, 孟思期打開了一本語文課本, 這是九十年代初的教育課本, 大多數是黑白插圖,課本上還有孩子畫的鉛筆小畫, 她能看出小女孩有點點調皮, 有的鉛筆畫應該畫的是mama的頭像,她特意在頭像上畫出胡須。 從前面翻到后面, 孟思期都沒有發現什么。馮少民打開筆盒,提醒說:“筆盒里有蠟筆和涂改液, 說明兇手可能使用蠟筆和涂改液。大家找找有沒有蠟筆和涂改液的涂抹痕跡?!?/br> “這里有好多蠟筆……”趙雷霆翻著一個本子說。 大家的心頓時懸起, 一起湊過去看,孟思期瞪了瞪他:“趙雷霆, 你這是作畫本, 能不能嚴肅點?!弊鳟嫳旧先窍灩P畫那不足為奇。 “好吧,我也是一時興奮?!?/br> “找到了!”雙手拿著一張試卷的韓長林忽地發話了,他的語氣很嚴肅, 看來不會有假。 他將試卷平放在桌上,大家都迫不及待看過去。 是一張數學試卷, 成績98分,試卷上是方方塊塊的折痕,這說明小女孩很珍惜這張試卷,就在試卷的頂上,有一條白色涂改液畫出的長痕,像是有人刻意涂抹,冷不丁一看,是小孩子的“杰作”,像一條毛毛蟲。 但它的下方可能掩蓋的是一串數字,一串家庭號碼。 “有沒有辦法把涂改液擦掉?!表n長林問。 孟思期的心懸得很緊,然而他們也一樣,面色嚴肅緊繃。 “等下我找把刀?!壁w雷霆轉身跑向辦公桌找了把美術刀,他趴在桌上,用刀尖小心地刮掉涂改液泥。 很快就有字跡露出來,孟思期定睛一看,是一個數字“3”,她越發覺得這就是家庭號碼。 隨著數字全部露出,所有人的眼神都怔住了,這確實是一串家庭號碼。 趙雷霆按耐不住興奮說:“思期,你真的猜對了!” “快,查查電話號碼,是不是受害者家屬?”韓長林吩咐。 趙雷霆說:“我來我來,我打電話到電話局?!?/br> 趙雷霆做事麻利,那串號碼看一眼就記住了,他馬上拿起辦公室座機電話撥了過去。 電話接通,趙雷霆說明了原由,報過去了那串家庭號碼。 孟思期凝神屏氣望著他,不一會,趙雷霆放下電話,滿眼興奮,“對,就是受害者家的電話?!?/br> “他媽的!”韓長林揮了一下拳頭,“兇手竟然是通過這種方式聯系的家屬!” 馮少民嘆了口氣,孟思期能夠感受師父的心情,因為當時調查方向出現了偏差,如今五年過去了,即便知道了兇手的作案方式,那也過去了最佳時效。 韓長林說:“老馮,根據小孟的推斷,其他三個受害者應該都在遺物里留下了號碼。四個受害者都來自不同的小學,兇手是隨機作案,和受害者家屬沒有任何交集,所以五年前我們調查的方向都錯了?!?/br> 說到最后一句話,韓長林有幾分唏噓。 馮少民說:“大家把剩下的遺物再翻找下吧?!?/br> 所有人都點了點頭。 半個多小時后,從其他三名受害者的遺物里,都找到了用涂改液涂抹的家庭號碼,家庭號碼出現在課本、筆記本和筆盒內。 這些線索五年前都沒有找到,讓案子變成了懸案,正是因為孟思期曾經有過在課本里記錄家庭號碼的習慣,恰恰是這個習慣讓她猜中了兇手的思路。 這是一種巧合,但也是她刑偵路上對細節的試探。 馮少民說:“小孟,你解開了謎底,這個案子破了的話,韓隊得給我徒弟申請首功?!?/br> 孟思期很感動,這是師父第一次主動要求韓隊給她申功,她默默抿唇時,韓長林說:“老馮你放心吧,小孟這個發現價值連城,可能就是突破口,這個懸案看來有機會偵破了?!?/br> 馮少民頗為期待說:“小孟,你還有什么想法嗎?對于兇手你腦子里有沒有畫像?!?/br> 對兇手進行犯罪側寫,就是犯罪心理學的范疇,通常就能給兇手畫出畫像,畫像涵蓋了兇手的性別、年齡、職業、生活環境、成長背景等,也包括兇手的習慣,這些往往能夠鎖定兇手的范圍。 從孟思期接手的第一個案子起,她就試著對兇手做犯罪側寫,她記得第一個案子,肇光輝殺害了妻子周婕麗,當時肇光輝并未透露殺害妻子的真實理由。那時候她剛剛學習犯罪心理學和刑偵知識,并沒有真正探尋他的犯罪心理,但如果是今天的她,她相信一定可以側寫成功。 第二個案子,滕飛殺害女友劉羽微,她在結案后結合滕飛的成長經歷和犯罪過程對他的犯罪心理進行過側寫,雖然是在事后側寫,但她仍然覺得對她的成長是有利的。 她記得第一次真正側寫成功,是宋辛冉和靳亞明的少年殺人事件,她幾乎一次完美側寫,那是她真正邁向犯罪心理側寫的第一步,雖然這一路她也失敗過,坎坷過,但是終究在她的不斷總結和鉆研下,她對自己的犯罪心理側寫能力越發自信。 對于這次的綁架案,從拿到卷宗的那刻起,孟思期就在試著做側寫,此時此刻,其實她已經有一些心理畫像,但因時間太短,她不確定準不準確,她仍舊打算分享出來和大家討論,“師父,我有一些想法,不知道對不對。兇手想從孩子身上得到什么,為什么要傷害他們,我暫時還無法準確推測,但是我感覺他應該喜歡孩子?!?/br> “喜歡孩子?”趙雷霆滿臉不解,韓長林和馮少民也是如此。 “我指的喜歡是,兇手仔細翻閱孩子的書本,他可能對這些細節有一種執迷,我覺得很多人對孩子的書本都不會有太大的興趣?!?/br> 馮少民微微頷首:“小孟,你說的這點,我表示認同。還有其他畫像嗎?” “嗯……我感覺他不是一個血氣方剛的人?!?/br> “什么意思?”韓長林問。 “就是說,他喜歡和孩子相處,他應該行動緩慢,他喜歡和慢節奏的孩子相處?!?/br> “老人?”趙雷霆驚訝問。 “不不?!泵纤计谟X得不一定是老人,她想不出是一種什么樣的人,反正她覺得是一個喜歡靜止的人。她想了想說,“應該是喜歡孩子靜靜呆在身邊的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