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書迷正在閱讀:替嫁沖喜小夫郎、直播不易,貓貓嘆氣、論如何制服易感期的Alpha、快穿:祖宗輕點作、刑警本色[九零刑偵]/jiejie破案好兇[九零刑偵]、皮膚饑渴癥大佬矜持一點、毛茸茸的他、窈娘、我的對象非人類[星際]、撿的小可愛是超危級
——豁!好嚴苛的觀念。眾人可算是知道了這背后的依據。 三國。 曹cao覺得有些難以理喻,他本身便不任名教之學,儒家那套條條框框反而讓他煩悶,此時一聽后朝還有如此論,更是感到可笑: “一女不事二夫?當年卓文君孀居家中,司馬相如以琴挑之,遂成百年之好。照這樣說,卓文君亦是不貞,二人倒是成了一對jian夫□□?” 堂上諸人:…… “咳……”曹植輕咳一聲,猶豫道,“父親,話也不能這樣說。司馬長卿與卓文君一代佳話,怎么能……怎么能……” 他說不出那四個字。 曹cao把眼睛一橫:“我當然知曉!這不是順著那勞什子理學家的論調來說么?那些儒生,腦子里鎮日在想些什么!” 漢朝。 董仲舒坐不住了,理學是宋儒之學,數代先賢精魂哺育,闡發仁義,構建公序良俗,結果理出了個“一女不事二夫”?? “荒唐!簡直荒唐!” 唐朝。 韓愈眉頭緊鎖:“如此說理,怎可成為一代之學?” 真宗朝。 皇后劉娥諷刺一笑,若論貞潔,她這個改嫁孤女是不是也要被后朝那些理學家拉出來口誅筆伐? 另一邊,洛下。 程頤萬分愕然地猛然起身回頭,不可置信地睜大眼睛:“兄長!我等理學之中,何時有過這些言論?!” 程顥同樣驚詫,他和弟弟平日多有切磋,對彼此所持之說相當了解,許多觀點亦是相合。夫婦者,人倫之大。他們當然有所討論,對時下士大夫不正的嫁娶之風亦不吝批判,可從不曾說“一女不事二夫”這樣的話??! “當日家中侄女孀寡,父親為之嫁遣,處處盡力,吾等家中尚且不禁此事,那后朝學人是如何以理學之義為標榜?!” 鵝湖。 朱熹淡然凝重的神情有一瞬龜裂:“夫死而嫁,固為失節,然亦有不得已者,圣人不能禁也。祥林嫂本便是被迫,其情可憫,豈可以常論苛責?” 先代理學大家個個訝然,然而不論他們有多難以置信,水鏡確確實實就在訴說著理學之惡。 【這些野蠻而又荒謬的倫理規矩不僅為統治者所認可,還潛移默化地影響世人,直到成為“從來如此”的慣例,腐蝕著世道人心,從四叔四嬸到柳媽,從統治階級到普羅大眾,所有人都對此深信不疑?!?/br> 【坦白來說,程朱理學作為封建時代最完備最精妙的哲學理論,對許多問題都進行了獨到的思考,二程與朱熹面對唐宋文化轉型與自己所處的社會現實,試圖上承天理、下安民心,這樣的出發點也自有其合理性?!?/br> 【但屁股決定腦袋,文本的闡釋無可避免帶有權力的色彩。是從元代起,皇權為鞏固自身的統治,將理學納入官方思想,以倫理綱常尊卑之義約束人心,這種趨勢隨著明清君主制到達巔峰而不斷加強,原本的“理學”被層層加碼,任意曲解,“存天理,滅人欲”,“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失去了本來的含義,反倒成為對女子的禁錮。在這樣的演變之下,到滿清的時代,理學儼然成為了一個張著幽暗之口的怪物,吞噬無數生命?!?/br> 痛切的語氣如鑼鼓敲擊在眾人心上,楚棠并未“收斂”—— 【大家在五四時期的很多文學作品中經??梢钥吹綄澚宜枷氲呐?,最常見的筆法便是寫一個女子死了丈夫,禮教要求她守寡,她不甘不愿,或是喜歡上了一個別的什么人,或是被迫在小樓中孤苦一生,以此來展現封建觀念對人性的壓抑?!?/br> 【但魯迅并沒有如此,他寫祥林嫂不想改嫁,順應著節婦的規則,但她的婆婆卻逼著她改嫁。祥林嫂被迫失節,而失節偏又成了她唯一的罪過,即使按照規則去捐了門檻,也絕無被饒恕的可能。想做奴隸而不得,不外如是。所謂理學綱常當然之理,屠刀而已?!?/br> “閉嘴!” 以朱元璋為首的明清兩代帝王眼神一厲:“理學是屠刀,那朕是什么?劊子手么!” 水鏡之下,峨冠博帶的儒者仿佛被踩到尾巴似的跳起來勃然大怒:“一派胡言!” “綱常倫理天道必然,豈容你這無知小女說三道四!” 他們疾言厲色:“理學之道博大精深,君臣、父子、夫婦各成人倫大義,二程朱子殫精竭慮乃有此學,便被你一桿子打翻了嗎?你是何人也敢妄言!” “今日她敢罵二程和朱子,明日她就敢罵孔圣人!” “不錯!什么壓抑人性,若人人逞私欲恣意妄為,那豈不天下大亂了嗎?!” “哼!先前還道后世是德行王化禮義昌明之邦,如今看來簡直徒有其表!” “吾若生于后世,必將素衣素容以血死諫,救世道之幽寐!” 一眾儒生學者群情激憤,或是謾罵或是賭咒,為后世之沉淪捶胸頓首,恨楚棠滿嘴妄言惑亂人心。洶洶然之際,無人注意高懸的水鏡似閃過幾道極淺淡的波紋。 宋朝。 二程相對而坐神情灰暗,半晌說不出一句話來。不好的猜測悉數得到印證,先前得知理學發揚光大的欣喜盡變成了痛切。屋室寂然,半晌,程頤起身,一個踉蹌踏向案前,顫手碰著未完的書稿苦笑良久,語氣落寞: “兄長,我今日方知夫子為何述而不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