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書迷正在閱讀:替嫁沖喜小夫郎、直播不易,貓貓嘆氣、論如何制服易感期的Alpha、快穿:祖宗輕點作、刑警本色[九零刑偵]/jiejie破案好兇[九零刑偵]、皮膚饑渴癥大佬矜持一點、毛茸茸的他、窈娘、我的對象非人類[星際]、撿的小可愛是超危級
“不要父皇!” 杖責、囚禁、圍墻,這幾個字幾乎將胡亥嚇得魂飛魄散。雖然沒有殺他,但這比直接殺了他還讓他難受! 胡亥瘋了一般不管不顧地爬過去想要乞求始皇的寬?。骸扒蟾富书_恩,兒子沒有做這些事,這都是后人胡說,是趙高慫恿我的啊父皇!” 他涕泗橫流,慌亂求饒的模樣凄慘至極,絲毫沒有先前秦公子的光鮮氣度,嬴政不想再看他,漠然地別開臉,早有衛士上前一左一右架起胡亥將人拖了出去,甚至在胡亥大叫著請求寬恕的時候一把將他的嘴堵住。 陛下說得沒錯,這般不忠不孝不仁不德之人,根本就不是東西。 公子將閭和陽滋公主等人冷眼看著這一切,胸中仍然怒氣難咽。他們明了父皇的用意,父皇不擔虎毒食子之名明令處死胡亥,但杖責以罰,又效仿當年齊桓禍事將胡亥囚禁,那齊桓公可是活生生餓死在宮室里,腐骨生蛆才被人發現!桓公尚且無人救,更何況是被父皇親口嚴懲的胡亥? 可是他們還是有狠難消,身首分離之痛又豈是這樣便能平息的?眾人在心中冷笑,不得探望又如何,他們總有辦法進去,上天見憐讓他們逃于一死,他們又怎么能不讓禍首償債? 嬴政看著一眾兒女的臉色,知曉他們心里的打算,但他沒有說什么。無辜被殺,戮死矺刑,誰會沒有怨言? 嬴政忽然覺得荒謬,滅秦之人是他的兒子,滅族之人竟然還是他的兒子! 他看向側旁的長子,語氣不知是諷是怒:“扶蘇,你當日從容赴死時,可曾想過胡亥與趙高的禍心?” 扶蘇一震,臉色瞬間慘白,就要跪下請罪。嬴政抬手制止,別開眼沒有看他。長子難立,幼子荒唐,其余諸子亦無堪大任者。想要一個好的后繼之君怎么就那么難? 嬴政這時候真的忍不住眼紅起那些后朝皇帝的好運氣來。 王上公子不說話,跪著的李斯臉也白了白。如今趙高被處斬,小公子也論罪嚴懲,水鏡所昭禍亂的三個主謀只剩下一個他,陛下會怎么處置他?死罪,還是下獄?不知當年決意與趙高合流的那個李斯是怎么想的,反正他如今當真是后悔死了。 如楚棠所說,屠戮親族大興土木耽于享樂,又豈是值得輔佐的明主圣君?枉他辜負圣恩鋌而走險,竟是擁上了這么個亡國之君!李斯暗地里將后槽牙都咬碎了。 發作一通,嬴政像是終于想起了還跪著的李斯似的,冷凝的目光落到他的身上,嬴政的表情諱莫如深。 他也聽出了幾分門道,謀逆的主謀是趙高,趙高攛掇胡亥,又說動李斯認下這一樁不臣之事。李斯的確是一個失節之臣,然而從另一方面來說,君主驟然離世,秘不發喪的處理確乎堪稱穩妥,若非對象是自己,嬴政也不吝于贊一聲好魄力。 心念電轉,嬴政面上不顯,只道:“李斯?!?/br> 李斯心頭一凜立即叩首:“罪臣在!” 嬴政語氣莫名:“你與趙高,本非一路人?!?/br> 李斯心中發苦,他和趙高當然不是一路人,他有佐明君之志,有明法典之心,怎么會與趙高那般小人同流合污?關于后來的一念之差,他也能想得一二,不過一為惜命,二求保榮華。 他前額頂地:“臣自知膽大包天,罪責難逃……” 嬴政不管他如何痛悔,接著道:“趙高非有容人之量,胡亥又對他言聽計從,清算宗親之后,焉知不會禍及臣工,作為唯三知曉真相又參與謀劃的你,又會是何下場?” “陛下……” 李斯冷汗都下來了,始皇說的這些他怎么可能想不到?他與趙高并無牽連,趙高連皇室骨rou都能慫恿小公子大肆屠戮,又怎么會放過知曉秘密的他?怕不是最后也落得個不得善終! “陛下洞若觀火,臣那時定是鬼迷心竅,才辜負陛下深恩。臣自知無言再面見陛下,但求……但求留一全尸!” 一句話說得扶蘇和蒙家兄弟等人都懵了一下,廷尉這就開始請死了?扶蘇有些糾結,雖然后來的李廷尉行差踏錯心生不臣,但一身才華深得父皇器重,就這么死了會不會……可惜了點? 嬴政有些奇異地打量了李斯一眼,臉色似乎緩和了幾分,冷哼一聲道:“求死易,求生難?!?/br> 李斯冷汗更甚,訥訥不敢言。 嬴政拂袖:“起吧!正當用人之際,朕許你俸祿減半,戴罪立功?!?/br> “陛下?!”李斯猛然抬頭。 冷冷覷著滿臉錯愕的人,嬴政目光冷凝,李斯是能臣,行事深得他心,又曾得水鏡贊譽,大秦如今缺的就是賢才,他連那項羽都能予以相容之機,又怎么會容不下一個大有用處的李斯? 將人的驚喜看在眼里,嬴政凝眉沉聲警告:“你所犯本為死罪,若再有二心……” “臣自當受車裂之刑,親族共滅!” 李斯就著跪立的姿勢長揖一禮,目光炯炯擲地有聲。 他的樣子不似作偽,嬴政審視片刻,頷首示意人起身。 李斯跪得久了,甫一起來膝蓋上便是針扎般的疼,但他顧不得這些,命保住了,這點疼算什么?他看向上首的君王,只覺這才該是奉事一生的明主。 按下胸中激蕩,李斯拱手說出自己先時的思量:“陛下寬宏,方才欲尋楚地項羽,許歸順之路。依臣所見,項羽固然勇武,但天下已定,吏治尤要,那漢高祖劉邦既能……代立,想必自有過人之處,若他亦是時下之人,陛下何不也召入咸陽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