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書迷正在閱讀:替嫁沖喜小夫郎、直播不易,貓貓嘆氣、論如何制服易感期的Alpha、快穿:祖宗輕點作、刑警本色[九零刑偵]/jiejie破案好兇[九零刑偵]、皮膚饑渴癥大佬矜持一點、毛茸茸的他、窈娘、我的對象非人類[星際]、撿的小可愛是超危級
“辛棄疾胸有韜略,赤膽忠心,殷殷為國,著令統率兵馬,揮師北伐,驅除敵寇,光復中原!” 南宋給不出的詔令,他大秦來給! 堂下諸臣望著上首的君王,內心一片火熱。他們明白,辛棄疾的經歷令人唏噓,陛下此為哪怕莫名,卻是真的想要撫慰那一生磋磨的報國志士。怎么不讓人嘆惋呢?辛棄疾明明是將才,卻以詞名世。 他們心中傷感,最終也只是肅容拱手:“謹受命!” 漢朝。 劉徹心情復雜,他本來應該驕傲,后朝不僅崇拜他的將軍,還奉他為明主,可是那樣的遺憾與悵恨卻讓他高興不起來。他環視堂下,衛青眼露不忍,被追憶的霍去病更是因為年少,正不可抑制的掉眼淚。哪里是后人可惜宋皇非漢武呢?他也可惜沒有辛棄疾這樣的臣子??! “司馬相如,”他沉聲道,“朕希望你給辛棄疾寫一紙詔令?!?/br> 以大漢王朝最深廣宏富的筆墨,給辛棄疾寫一紙詔令。 唐朝。 無論是李世民還是武則天都做出了如秦皇漢武一樣的決定,李世民甚至還抽空覺得有些不平: “你們說這宋皇非漢武是不是有失偏頗?辛棄疾完全可以來做朕的李藥師嘛!” 而且自己比漢武帝能打,還禮賢下士,怎么看都更符合“明主”的條件??! 李靖:…… 長孫無忌等人:…… 陛下說的,倒也沒錯? 南宋,皇宮。 宋孝宗的心臟砰砰直跳,他錯了,不是辛卿想不通,是他沒有想通,是他棄國恥于不顧,棄忠臣良將于不顧,將上天賜給他的冠軍侯辜負,辛卿的詞諷刺的不是他卻又勝似是他!他猛地一下站起來,雙目發紅,有些失態地喊道: “辛卿呢?辛卿怎么還沒有到?!” 話音剛落,有人龍行虎步跨門而入” 第86章 永遇樂、聲聲慢7 來人一身官服,身姿修偉,正是奉諭趕來的辛棄疾。他到底是堅毅之人,即使情緒起伏也能很快掩飾好,疾步進殿上前見禮: “臣辛棄疾拜見陛下?!?/br> “快快請起!” 不待他下拜,趙眘連忙將人扶起,殷殷地看著他,眼圈竟微微發紅:“”辛卿,朕……大宋對不起你! 辛棄疾鼻頭一酸,屈膝下拜:“陛下您快別這么說,這不是要折煞臣了嗎?” 趙眘再次將他扶起,一把握住他的手,語氣誠懇:“辛卿一心為國,胸有韜略,堪稱治亂之臣,卻如此磋磨……之前是朕想岔了?!?/br> 他將辛棄疾引到桌案邊,邊道:“水鏡里說的這個,論持久戰,是《美芹十論》吧!朕都留著?!?/br> 他說著,從桌案下拿出一本略舊的奏折,赫然就是辛棄疾當年的上書。 辛棄疾有些驚訝又有些遲疑:“陛下,您這是……” 趙眘笑,眼中露出一抹堅定:“辛卿大才,這十論寫得切中肯綮,可否再給朕講講?” 辛棄疾一愣,他先前的愿望成真了?陛下當真……幡然醒悟了?!他大喜,慨然相應:“敢不從命!” 【有不能言者,登山臨水,借古抒情,典重之間,俱是今時意。那么,同樣寫情,李清照又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悲愁的呢?】 先前那首驚艷了眾人的婉約詞出現在水鏡上的,沖淡了剛剛的雄豪壯烈之氣,但眾人的臉色卻不見輕松。 “婉然凄愴,雖不見辛詞的家國之悲,讀之卻仍令人憫然,唉……” 風流俊賞的杜牧搖頭嘆息,他最是欣賞靈秀女子,此時竟有些不忍看詞里傷懷了。 “尋覓、冷清、凄慘,竟是以十四個疊字賦體鋪陳,直言己之傷感,創意出奇,真乃先聲奪人?!?/br> 李商隱認真品詞,對這個和自己同姓的女詞人,他又是疑惑,又是好奇。 不止是他,很多人也注意到了這一組疊字。當然,各人有各人的看法,白居易卻是將目光聚焦到了最末一句: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直言愁,卻不止是愁,倒頗有《詩品》所謂‘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之意?!?/br> 另一邊,李商隱一邊品讀一邊贊嘆:“淡酒急風、黃花過雁、梧桐細雨,不言愁而愁始濃。意象精巧,靈秀婉約,不負才女之名??!” 宋朝。 先前那首《永遇樂》太過悲壯,辛棄疾的一生又太過沉重,而楚棠話語之間透露出來的歷史事實又實在是不堪,一應文人都沒有了品評的心思,氣氛沉重而冷寂。 李府。 剛剛哭過的李清照眼睛紅紅的,纖瘦的手指掐著袖口,眉眼間難掩不安。南宋的形勢讓她心有戚戚,她知道自己所處的時期是北宋,但此時離南渡又有多遠呢?自己詞里的哀感,是否有如辛詞一般的家國之思? 一旁的侍女沒敢說話,李格非同樣心情沉重,既是愁緒難解,又是擔憂女兒。 汴京,皇宮,趙匡胤緊抿著唇,心思還在劇烈起伏。南宋、北宋,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么?大宋為何會落到這般地步?他沉著臉,無心去管楚棠的提問。反正,他掃了一眼水鏡,這詞里俱是女兒愁情,想必是個家國大事無涉的。 【大家很容易鎖定到最后一句: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次第是光景的意思。這句詞寫得很直白,明言自己的情緒,屬于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