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書迷正在閱讀:替嫁沖喜小夫郎、直播不易,貓貓嘆氣、論如何制服易感期的Alpha、快穿:祖宗輕點作、刑警本色[九零刑偵]/jiejie破案好兇[九零刑偵]、皮膚饑渴癥大佬矜持一點、毛茸茸的他、窈娘、我的對象非人類[星際]、撿的小可愛是超危級
元稹很不爽,上面怎么說的,是后世那些學子異口同聲說他是……所謂的渣男,他元微之在讀書人的心里就是這么個形象嗎?!而且,自己剛表白完深情,這不是打他的臉嗎?! 三國。 劉備默默順了一口氣:總算不止是他一個人被嘴渣男了。 元朝。 雜劇大家王實甫念念有詞:“‘懲尤物’,‘善補過’怎么是好?依我看,分明是要讓那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才對?!?/br> 他一收折扇,心中的故事已然成型。 明朝。 馮夢龍饒有興趣:“緋聞,莫不是那些艷情傳聞?” 他掰著手指頭算:鶯鶯、薛濤……突然又有了幾分靈感呢! 【有一說一,元稹應該是這些年被迫害得比較狠的一批古人之一了,實際上他還是蠻好的,品行端方心懷百姓,仕途多難不改其志,和白居易也是神仙友誼,大家不要被帶偏了?!?/br> 中唐。 元稹松了口氣,幸好,他的名聲保住了。他擰著眉,還是有點郁悶:“后世是怎么回事,迫害古人,是指這些謠言,洗腦包?” 白居易看夠了好友的笑話,終于正經起來:“想來是把捕風捉影的小說家言宣揚出去了,累了微之一世清名?!?/br> 元稹無奈,什么玩意兒,他要留書自證! 【雖然潘岳、元稹他們都寫得很好,但注意,這些都是詩,蘇軾則是第一個將悼亡這一題材引入詞中的人,蘇軾對詞境的開拓真是全方位的。 自他以后,越來越多的文人開始用詞來傾訴悲情,賀鑄有“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納蘭性德有“一片傷心畫不成”;哪怕是寫下“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偉人,也有悼念亡妻的《蝶戀花》?!?/br> 水鏡上依次出現了楚棠提到的詩句,眾人一一看過,最后將目光集向那闋《蝶戀花》——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飏直上重霄九……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br> 太極宮。 李世民輕呼一口氣:“這竟然也是那個人的詞?!?/br> 他們所見那人的詞,有“指點江山”的意氣,有“敢教日月換新天”壯魄,有“換了人間”的振奮。不曾想,那樣一支健筆,竟也有浸上柔情血淚之時。 終南山。 讀罷詩詞的李白斂了神色,鄭重地斟了一杯酒向夜空舉起:“吳剛是否捧出桂花酒不曾知曉,白先遙敬一杯?!?/br> 中唐。 元稹也顧不得為自己在后世的形象而傷心了,眼前這首悼亡詞,深情悲痛,非哀絕不能道,讀之不免讓人跟著傷心落淚。 北宋。 蘇軾暫時擱筆:“這詞寫得不尋常?!?/br> “兄長?”蘇轍看向他。 “楊、柳之魂直上云霄,竟得仙人捧酒相待,氣魄畢竟不凡。月中嫦娥亦為之舒展廣袖,他的驕楊,是忠魂?!?/br> 蘇軾望著水鏡里的詞,那女子,想必是像前面所說的,為革命犧牲了吧!人間伏虎,便是妖氛已除,寫這首詞,一為寄托哀思,一,也是告慰亡靈。 【回到課文。周瑜的美滿婚姻讓蘇軾回想起自己的傷懷,可兩人的對照不止于此。三十幾歲的周瑜雄姿英發,可四十多歲的蘇軾呢,卻是“早生華發”,這里的“華”其實就是“花”,他已經生出白發了,在外貌上又被秒了一波。 同時,周瑜官居要職,是故主孫策欽命的安邦重臣,還打下了赤壁之戰這樣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可以說是年紀輕輕功成名就。 但蘇軾這時其實是被貶的,貶在黃州做團練副使,就有點像民間自衛隊副隊長,幾乎沒有什么實權。從人生際遇來看,他也不如周瑜?!?/br> 客棧里,蘇軾一陣苦笑,雖然早已知曉自己是被貶到黃州,但真正知曉官職之時,他卻沒有辦法不失望。他學通經史,甫一入京便與弟弟以西晉名士陸機、陸運兄弟一人自許,抱的是治國安邦平天下的志向,結果尚未開考,便被告知自己最終只得了個偏遠之地有名無實的虛銜,難道那些志向就要落空了嗎? 宋初。 趙匡胤很不爽:“到底為什么把蘇軾給貶了?” 蘇軾為他們大宋爭了多少光??!這么大個詞人說貶就給貶了? “皇兄勿要動怒,被貶自然是有原因的,說不定是犯了什么大錯呢?”趙光義趕緊勸說。 “他能犯多大的錯?” 不得不說,趙匡胤對蘇軾有那么點濾鏡了。 【孔子曾說,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意思是說,青年人是值得敬畏的,你怎么知道他將來趕不上前一代呢?但他后面還有一句,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一個人如果到了四五十歲還沒有什么名望,沒干出什么事業,那么這樣的人也就不值得敬畏了。很明顯,周瑜早早完成了任務,而蘇軾則不幸地陷入了中年焦慮?!?/br> 話音剛落,不獨蘇軾,李白杜甫孟浩然李賀李商隱羅隱等人俱是覺得膝蓋中了一箭,雖然夫子可能更多是在自嘲,但不得不說,他們都被內涵到了。 【蘇軾本來是一個天之驕子,他后來寫給弟弟蘇轍的詩,說“當時共客長安,似一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币魂?,是西晉文士陸機和陸云,大家可能不太熟悉這倆的名字,但一定聽說過他們的祖父——陸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