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書迷正在閱讀:替嫁沖喜小夫郎、直播不易,貓貓嘆氣、論如何制服易感期的Alpha、快穿:祖宗輕點作、刑警本色[九零刑偵]/jiejie破案好兇[九零刑偵]、皮膚饑渴癥大佬矜持一點、毛茸茸的他、窈娘、我的對象非人類[星際]、撿的小可愛是超危級
“國家的孱弱會影響到每一個人……”他沉吟著楚棠說過的話,心里若有所思:“海上戰敗,看來那日本是于海上進犯?!?/br> 長孫無忌心領神會道:“大唐疆域遼闊,濱海一帶猶有高麗、百濟、新羅、扶桑諸國,若一朝有不臣之心,確實極易威脅我土?!?/br> 雖然,他怎么也想不到,那些國家是怎么能打敗華夏的。 奉天殿。 朱元璋的牙咬了又咬:“倭人面恭而心倨,學了咱華夏風儀,轉頭便打起自己的祖宗來了。狼子野心的賊寇,看咱不砍了他們?!?/br> 同樣被氣昏了頭的朱棢等人你一言我一語紛紛應是,甚至已經討論到要派誰去攻打東瀛了。某種程度上來說,老朱家的暴脾氣也不少。 【這種苦悶貫穿在郁達夫的許多作品中,郁達夫另有一部小說《沉淪》,借一個憂郁苦悶的男青年在異國遭盡白眼、求愛不得,最后跳海自殺的故事,發出了弱國子民沉痛而又悲切的吶喊:祖國啊,祖國,你快富起來,強起來吧!你還有許多許多兒女在那里受苦呢!”】 楚棠的聲音不復以往清亮,轉而慷慨悲痛,一句話說得似有哽咽,仿佛正是那個絕望的青年在吶喊似的,輕而易舉感染到水鏡之下的眾人。 夔峽之中的杜甫老淚縱橫,這些年途中所見的民生疾苦歷歷浮現,他也忍不住痛呼:“大唐,何日重現榮光??!” 東晉,新亭。 周侯中等人哭得更厲害了,富起來,強起來,這何止是郁達夫的希望,也是此時他們的期望。 太極宮。 李世民眼中隱然有淚光:“百姓所望,唯在邦國?!?/br> 他肅了肅神情,看向長孫無忌:“水師筑防,使臣出海,二者并行,輔機,朕差你與懋功總領,此二事當為機要,決不可輕慢?!?/br> 長孫無忌鄭重下拜:“臣領旨!” 這家國安危,利民利邦之責,便是半數交付給他了。 北宋。 王安石緊緊握住手中奏疏,是的,富起來,強起來,金人的鐵蹄便不敢南下,大宋的子民便不會憂邊患之危,他們就會免除南渡之苦,他幾乎難以想象宋人被異族凌辱的樣子,必須變法圖強! 奉天殿。 靜謐一瞬的朱家眾人又炸開了鍋:“出兵,必須出兵!光緒廢物我們大明不廢物??!” “沒錯。滅了倭國,郡縣之!” “這軍功有我一份?!?/br> …… 義憤填膺的朱家皇子七嘴八舌吵得朱元璋腦仁疼,他一拍桌子:“都給咱閉嘴!” 殿內頓時安靜下來,朱元璋龍行虎步:“打打打,匹夫之勇!打倭國容易,世上只有一個倭國嗎?!” “可是……不是倭國打了華夏嗎?”朱棢道。 朱樉點頭:“是啊,還攻占了什么東三省、華北,連國都都要丟了嗎,這不是欺負到我們臉上來了嗎?” 連爹你之前都說要帶兵砍了他們呢!當然,這一句朱樉沒敢說出去。 話音剛落,之前沒怎么參與討論的朱棣冷靜出聲:“鷹醬、老大哥、英德法意?!?/br> 朱元璋聞聲意味深長地看了說話的四子一眼,收回目光,又沖著朱樉等人冷哼:“滅了倭國,沒有別的國嗎?那后輩怎么說的,固步自封,是咱沒有趕上別人!” 是哦! 只要趕不上別人,就一定會被別人欺辱,倭國滅了還有別的國,就像大明,掃清了北元,還有一眾異族屬國,若大明現了頹勢,他們能不動心思嗎? 眾人一下子被點醒了,見過征伐的皇子們倒抽一口涼氣,隨即目露兇光:“富民!強兵!” 富強到誰都不敢打! 聽到表態的朱元璋心情稍霽,蠢兒子們咋呼是咋呼了點,但腦子還沒朽爛。按了按手示意他們不要說話,朱元璋示意眾人繼續看水鏡—— 【但郁達夫并沒有沉浸在苦悶中頹廢度日,他走向了時代的風云。在福州,他積極號召文化界參與抗日救亡運動;他為青年學生題詞,直言“我們這一代,應該為抗戰而犧牲”;他還走上戰場,前往徐州勞軍,在各前線參訪; 他用手中的筆揭露日軍罪行,促進外國對華援助,反復宣傳抗日救亡的主張;他寫下《估敵》一文,分析日軍動向,剖析他們的虛弱本質,斷言“最后的勝利,必然是我們的?!?/br> 順帶,同年,偉人的《論持久戰》發表?!?/br> “義士也!” 文天祥一拍膝蓋撫掌大贊,寫出衰颯之筆的文士竟也有如此熱血,他如受鼓舞,朗聲吟誦:“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正氣不散,國朝不墮!” “此人風骨,令人側目!” 一介文人竟敢親赴戰場,還是真心實意為軍士、為國家助力,久經行伍的郭子儀大為贊嘆。 東晉。 新亭之中,主位上的王導愀然色變,對著周侯中等人大喝一聲:“國朝危難,自當勠力王室,克復神州,如何這般哭哭啼啼學那楚囚對泣?!” 唐朝。 李賀總是暗淡的眼睛亮了起來,放出熠熠光彩。他竟還為郁達夫憂心,他根本無需為郁達夫憂心! 他本以為郁達夫同自己一樣,身世凄苦、心情抑郁、悵懷難解,可郁達夫雖作《沉淪》卻從不沉淪,一支秀筆始終活躍在救國前線,這般對比,自己是何等相形見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