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書迷正在閱讀:替嫁沖喜小夫郎、直播不易,貓貓嘆氣、論如何制服易感期的Alpha、快穿:祖宗輕點作、刑警本色[九零刑偵]/jiejie破案好兇[九零刑偵]、皮膚饑渴癥大佬矜持一點、毛茸茸的他、窈娘、我的對象非人類[星際]、撿的小可愛是超危級
可是“往事”著一“越”字而翻覆千載時空,于史筆的深沉感慨之外,竟有欣欣向榮的蓬勃之勢,就仿佛……就仿佛已經改天換地了似的! 怎么會有這樣的懷古詞! 一心想與后世諸位詩人爭個高低的曹cao也沉默了,此等氣勢,他望塵莫及。 但水鏡還沒有停,另一首接著出現了。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 未央宮中的劉徹不由得坐直了身體,這些句子非常簡明,簡明到有些尋常,可是那句子里的詩人看到的,卻是萬山盡被染紅,遍野如火燎原,江水澄碧、千帆競發,雄鷹搏擊于長空萬里,群魚空游在碧波江心……苒苒物華俱在青天之下迸發出蓬勃生機! 劉徹的呼吸有些急促了,漢之文學多沿楚風,他讀慣了“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的宋玉悲,哪怕見了劉禹錫的春朝筆和蘇軾的橙黃橘綠,卻還是難改對秋的固有情緒??墒沁@首詞卻如利劍橫空劈下,生生劃破他心里的蕭瑟深秋。 那個人緊接著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劉徹忽然被喚起了一種難以言喻的豪情,自高祖斬白蛇起義,歷諸呂而成文景,他接手的是一個龐大而仍有虛弱的帝國,九州十三郡,頑敵踞邊陲,大漢的沉浮由誰來主宰? 他忍不住又讀了一遍這首詞,突然覺得有些恐懼,又有些恍惚,他難以抑制地想,能寫出這首詞的,到底是什么人?! 第48章 故都的秋6(修) 咸陽。 嬴政沉吟著那句“糞土當年萬戶侯”,眸光深沉幽邃,這像帝王詞,卻又不像帝王詞,什么人能寫出這樣撼人心魄的詩句,他又為什么寫這樣的詩句?始皇帝難得起了些探尋之意,可楚棠顯然沒有多講的意思,連注釋都沒有附在旁邊,他也只好作罷。 連秦皇漢武唐太宗這樣的帝王都被這兩首詞震撼,更不用說其他人了,論筆力,這兩首不比他們讀過的李杜蘇辛差;論氣勢,則更是空前絕后,無人能出其右。自李杜詩之后,令人傳唱不已的作品又出現了。 宋朝。 宰相晏殊亦是詞壇大家,他最喜五代花間詞風,尤其是南唐故相馮延巳的小令,。所謂詞,正是要寫樽前月下,葉底閑情,珠圓玉潤,含而不露??蛇@首詞著意卻不在那些兒女情態之上,凡是直吐胸臆,更兼寫景洗練,意境闊大,詞氣縱橫,似有滔滔江河之勢,讀之竟令人血脈賁張! “詞竟還能如此寫!”這位太平宰相今日算是服了! 不只是晏殊,如歐陽修、柳永、秦觀等婉約詞人紛紛覺得耳目一新。而一向被認為是豪放詞代表的蘇軾和辛棄疾幾l乎也立刻被這首意氣風發的詞給攫住心神。 作為豪放派的扛鼎之人,蘇辛二人對豪放詞的感知自然是非常人能及。此類詞章,若詞家筆力不及,便有粗率、氣格低下之弊,但這首詞卻毫無這些缺點,于衰颯秋景中見出蓬勃,于清潔筆調中流露睥睨王氣,雄豪嗎?不!雄豪尚不足能道! “前人寫秋之作,于此詞前盡廢矣!”辛棄疾拔起長劍,擊節而嘆。 蘇軾反復吟誦,只覺自己仿佛立在那寒秋江山,滿眼霜天竟自由之景。 “豪情澹蕩筆意磊落,一覽而胸氣充盈,塊壘盡消,堪稱超凡之筆!只是不知是何人所作,實乃一大憾事?!?/br> 如此詞人怎的不生在當代?他簡直恨不得和這個人把臂同游,暢談三日,說盡唐堯虞舜事! 幾l乎每一個看到這兩首詞的人都生出了想見其人的感慨,每個人也都能從詞中找到令自己感慨不已的句子。 當然,許多人文人學士表示他們更喜歡第二首,不說別的,那“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等句子簡直搔中了無數讀書人的癢處。 讀書求仕所愿為何?必是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救時弊而匡社稷! 一時之間,幾l乎每個時空的士人學子都將心儀的詩句挑了出來,或寫在扇面上,或題在屏風上,有些窮人家的干脆刻在墻壁、窗欞之上,提醒自己勿忘以天下為己任。 而與此同時,漢魏至唐的許多王侯世家看到后面那首詞卻是紛紛破防了。 “粗鄙!無禮!一介書生也敢大放厥詞。我等世代簪纓,鐘鳴鼎食之家,憑你也妄言糞土?!” 他們怒了,他們難以接受一個文士竟然用這樣睥睨天下的語調,仿佛將他們看成塵灰草芥一般,輕蔑一笑:糞土當年萬戶侯。 這個人憑什么?! 短短兩首詞在諸時空引起了軒然大波,造成這一切的楚棠并不知曉,還在舉例。 【這些都是國內的,再看看國外的。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濟慈的《秋頌》、奧地利詩人里爾克的《秋日》……】楚棠一邊說一邊節選出這些詩句的原文,然而有那兩首詞珠玉在前,這些與古詩差距甚大的外國詩歌已經不太能引起眾人的興趣了,除了各位帝王在自己的國別小本本上記了一筆之外,許多人的想法驚人一致: 原來那新文學的詩歌樣式是從外國學來的;還是《浪淘沙》和《沁園春》寫得好! 【從上面這些例子里我們可以看到,每個人對秋的感受是多元的,有人悲秋,有人頌秋。郁達夫對秋天特點的概述,毋寧說是一種自我表現。他當然不頌秋,但他好像也沒有悲秋,盡管他說秋是清、靜、悲涼的,但他本人卻又對之念念不忘,仍有眷懷。他在欣賞秋、品味秋,也在品味這種悲涼。為什么郁達夫會形成這樣獨特的審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