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歷史直播] 第132節
書迷正在閱讀:魅魔的樂章、侯門外室她恃美行兇、此地良宵、[歷史同人] 我有一個哥哥、[綜] 歷練記、直播:我的后山成了動物園、[日韓同人] 今晚月色真美、[HP同人] 和救世主協議結婚了、[HP] 關于前任、[HP] 攻略上司的一百零八式
明朝。 朱樉忍不住撇嘴:“這有什么奇怪的,不同的人看法肯定不一樣啊……哎喲父皇,您打我干什么?” 他捂著頭敢怒不敢言地往旁邊躲。 朱元璋看著他氣不打一處來:“早就讓你多讀書!賈誼為漢作鑒談論興亡,杜牧撰《阿房宮賦》實為勸諫敬宗勿要大興土木沉溺聲色,蘇洵《六國論》則是借六國敗亡故事警醒宋室,目的不同看法豈能一樣?你的書都讀到哪里去了?!” 還不同人的看法肯定不一樣,他還理直氣壯! 朱樉被自家父皇一頓批,白白讓一眾兄弟看了笑話,心里恨得牙癢癢,又不敢分辯,只好老老實實認錯,心里轉而怨起楚棠動不動就提問來。 要是不問,他也不至于丟人??! 【很明顯,他們選取的角度是不一樣的,角度不一樣,所以論述材料當然也不相同,杜牧要論證的是“秦愛紛奢”招致國亡,重點就要描寫秦朝統治者不愛惜民力。 那么大家找一找,文中有哪些句子最能體現秦君的奢侈無度呢?】 “這還用找?” 劉徹樂呵呵看戲:“這不句句都是嗎?” 要不說文人一支筆呢,賦之鋪排豪奢在這里全成了秦朝不愛惜民力的罪證,也不知那嬴政此時的表情是如何精彩。 豬豬陛下嘖了一聲,有點想看。 【大家會發現,前三段基本都是他的論據。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边@一句寫得很大手筆,從“秦孝公據崤函之固”到秦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滅六國而并天下,可以說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戰國史,但杜牧只用了六個字就概括完畢,“畢”“一”之間,是歷史的興亡,而這也是阿房宮建造的歷史背景。 “蜀山兀,阿房出?!?,這里的“?!薄俺觥眱蓚€字也很好品。兀為光禿,出為出現,也就是建成。秦在關中,和隔著一條“難于上青天”的蜀道,為什么他們要舍近求遠去伐蜀山的木材呢?】 秦朝。 聽到這個問題的李斯手指輕輕動了動,不準痕跡地又往后退了半步。他先前猜對了,接下來的話,陛下聽了可能心情會更糟。 鄉野之間,有人猜測著:“蜀地沃野千里,樹木優良?” “覆壓三百余里,關中的木材不夠砍了吧?”另一個人接著道。 “啊……”旁邊的人臉色發白,“蜀道艱遠,路險難行,把木材從那運回關中,那得費多少人吶!” 他的語氣顫抖起來,剛剛說話的人聽到這里也禁不住臉色發白。是啊,真要運起來,這得費多少人,死多少人??! 【是的,這幾個字給我們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間?!柏!?、“出”之間,雖然造語迅速,但是真實的營造怎么會那么容易呢?路途之遠,運送之艱,民力之費都是可以想見的。 關中之木伐盡而伐蜀山,蜀山之木伐盡乃成阿房,那么阿房宮有多大?秦始皇又有多奢侈?杜牧點到為止,大家細品?!?/br> 楚棠末了說得俏皮,咸陽宮中的眾人卻是一陣咬牙。 別細品了,再品下去他們怕不是要被陛下的怒火燒死了!杜牧啊杜牧,你寫大秦就寫大秦,用得著這么罵罵?!而且我們阿房宮還沒建!沒建??! 他們恨得牙癢癢,確實不敢多說一個字,生怕一不小心就觸了上首帝王的霉頭。 【講到這里我們再來讀讀這一整句,只怕“阿房出”,接著就是“秦朝畢”了!】 “嘭——” 一聲脆響,嬴政生生砍下一塊桌角” 第111章 阿房宮賦4 斷裂下的桌角承受不了帝王之威,惶恐的在地上滾了幾圈,怒響惹得本就跪了一地的臣子愈發緊張起來,恨不得把自己縮進地磚里去。 另一側的幾個郎官膽子就更小了,他們本來便是做文書工作的,因著水鏡神跡,被召來記錄楚棠所講的各項內容。 陛下當初特意吩咐,天機難得,務必要將水鏡里講的話事無巨細記下來,他們也一直兢兢業業。但剛剛……剛剛這后輩在罵陛下、罵大秦??! 握著筆的手抖了抖,幾個郎官苦著臉在心里哀嚎,“阿房出秦朝畢”這種大逆不道的話,他們也不敢寫??! 筆墨凝滯,他們顫顫巍巍地欲要擱筆,忽然聽到一聲低喝:“不許停!” ——是陛下! 郎官們一個激靈,立時板板正正跪直了脊背:“陛……陛下……” 嬴政眉眼含霜,肅著臉看了過去,面上薄怒未消,但已看不出剛剛劍劈桌案的雷霆之勢,只語氣依舊沉冷: “不許停,繼續記,將楚棠說的話一字一句給朕記清楚?!?/br> 他轉過身來負手而立,銳利的眼越過跪伏的臣子,看向水鏡里的犀利辭章,錚錚挺拔:“朕,與大秦,享得了夸譽,也擔得起罵名!” 鏗然的語氣響在大殿,眾人心中巨震,一個個肅容站起身來,拱手向前方的君王躬身一禮:“臣等謹受教!” 北宋。 蘇軾博聞強記,聽到楚棠的話便搖了搖頭,饒有興趣地道:“‘阿房出秦朝亡’之言也并非沒有過,《阿房》起筆頗祖陸參《長城賦》之筆法,《長城賦》所謂‘千城絕,長城列。秦民竭,秦君滅’不正是這個意思么?” “不錯?!碧K轍也想起來了,“陸句一句一轉、層層遞進,由長城而見民竭,民竭而見秦滅,詞意顯豁,杜文雖則意同,但更為蘊藉,愈見功力了?!?/br> 他贊不絕口,一旁的蘇軾顯然也深感其妙,他本就愛極了杜牧的這篇文章,曾多次于寒夜百讀,體會自然精深,當即接著道: “賦中以三字句起,祖于郭璞‘巖作井,龍登天’,流于謝惠連‘歲將暮,時既昏’,又有陸之《長城》,及至樊川《阿房》,取法于前而自出機杼,也難怪崔郾一見而驚為天人了?!?/br> “是??!”蘇轍更為嘆服:“就像此文雖與《長城賦》同出一意,但文質之間儼然仙凡之別?!?/br> 蘇軾對此同樣也很認同,點點頭忽然忍不住笑了起來:“子由啊,你說若在始皇陵前將《長城》、《阿房》兩賦各誦讀一遍,那始皇帝會更激賞哪一篇?” ??? 蘇轍表情險些裂了:“我覺得,始皇可能更想找你我二人夜談?!?/br> 他欲哭無淚,兄長為什么總是會有這種危險的想法?! 【接著往下,從“覆壓三百余里”到“而氣候不齊”,這是在寫阿房宮的建筑之奇。宮殿的設計很巧妙,占地面積廣闊,依山勢水勢,亭臺樓閣等等不一而足。 這里要注意這樣幾組描寫。首先,“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我們都能看出來,他要說的是長橋似騰龍、樓閣間在空中的拱道如彩虹,但杜牧偏偏采取了一種攝像機的方式,就像在拍vlog——“哇,前面好像有一條龍!可是沒有云哪里來的龍呢?誒那兒有一道彩虹!但剛剛也沒下雨??!” 走進去一看,哦,原來是河上的橋梁和空中的閣道??!竟然做得這么精美。一下子,我們就從這幾句中讀到了杜牧的驚艷。 其實小杜也沒見過阿房宮,但他就是寫得如在目前,讓人身臨其境,就很像李白寫《蜀道難》,還有范仲淹寫《岳陽樓記》,沒見過,全靠想?!?/br> 楚棠順勢一cue,被點到的李、范二人俱是露出了矜持的微笑。 【說起來,雖然杜牧和李商隱并稱為小李杜,但其實杜牧詩風更像李白,李商隱則更像杜甫,他的七律句法很有老杜遺風;而杜牧七絕寫得好,風神俊朗,更像白哥意態瀟灑?!?/br> “哦?” 李杜二人一聽就來了興趣,杜甫仔細看了看水鏡中的《阿房宮賦》,又回想了一下楚棠曾提過的《赤壁》詩,禁不住也點起頭來:“七絕凝練,賦作想象奇絕,的確有太白兄之風神?!?/br> 李白笑道:“子美律體精深,李商隱之詩能得你句法之妙,想必亦是佳篇,若能有幸一觀便好了?!?/br> 對于前輩文士來說,看到詩文一道代有才人出,便是最好不過的事了。 晚唐。 一旁的妻子打著趣向杜牧道賀:“后世說夫君的七絕有太白風神,夫君可高興了?” 杜牧扯了扯唇角:“后人謬贊我固然欣喜,但是……但是……”他神情糾結,細看還有點不樂:“怎么便讓我與那李商隱并稱了!” 一看到他倆的名字出現在一起,他就眼睛疼! 另一邊,李商隱確實欣喜若狂:“小李杜果真是我與杜樊川!” 他高興地上前幾步,握手成拳興高采烈:“能與杜樊川并稱真乃三生有幸,我要再與他修書,共論詩文,成就大李杜那般的佳話,方不負后人盛情!” 話音剛落,他摩拳擦掌,立即回到書桌前鋪紙研磨。妻子王氏見他這般興奮的樣子,忍不住道:“先時你與那杜樊川寫的信他都不曾回復,這次你還要寫嗎?”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嘛!”李商隱頭也不抬地道:“或許去信之人太多他一時忘了呢?我多去幾封,又有這后世聲名,杜樊川肯定會回復的!” 李商隱信心十足,一旁的王氏卻沒丈夫這樣樂觀。雖然不是很恰當,但她總覺得,自家夫君在一廂情愿。 漢魏兩朝。 劉徹曹cao等人不由得又眼紅了起來,李白杜甫不夠,又來個小李杜,你們唐朝是要上天了嗎? 北宋。 早知后事的歐陽修卻沒有管李杜的官司,他將注意力放在了文章的解析: “楚姑娘話說得活潑,確也得了幾分意思。杜牧‘長橋’之句,俱從己之眼光起筆,如攝物之形象,一一見于讀者目前,想象之奇、人情之訝盡在其中矣?!?/br> 梅堯臣頷首:“前日蘇子美得了一句,云臺滟滟開金餅,水面沉沉臥彩虹,當時祖此句之法?!?/br> “圣愈兄以為如何?”歐陽修顧問。 梅堯臣:“得其形矣,未得其神?!?/br> 說罷,兩人對視片刻,忽然一起大笑起來。是啊,文章天成,妙手偶得,豈是那么好仿的? 【其次是“歌臺暖響,春光融融”到“而氣候不齊”這兩句。歌喉吐暖,舞袖生風,以至于一日之內、一宮之間竟產生了不同之氣候,這明顯是一種夸張的筆法,并有些通感的意味,還是意在渲染阿房宮之大。所以這一句也是我們考試的重點,要默寫的哦!】 眾人現在聽到默寫已經非常習慣了,杜牧甚至有閑心調侃:“我這幾句用字平易,應是不容易寫錯了吧!” 下一秒就聽到楚棠:【另外我強調一下,第一段描寫阿房宮的建筑,這樣占地廣闊、造型瑰瑋的宮殿耗資必然巨大,這剛好也照應了前面的“蜀山兀?!必5囊馑际嵌d,那么請大家記清楚,不要再寫成“蜀山禿,阿房出”了?。?!】 想起曾經被抓壯丁去改過的試卷,楚棠只覺又好氣又好笑。 唐朝。 剛剛將心放回肚子里的杜牧:??? “蜀山禿???” 就離譜?。?! 秦朝。 李斯蒙恬等人也有些一言難盡,雖然兩個字意思一樣,但是換成禿……怎么說呢感覺大秦挺沒文化的。 三國。 曹cao毫無形象的哈哈大笑起來:“蜀山禿?秦人把蜀山薅禿了?形象,形象!后世的學生大才??!” 底下的丕、植二兄弟看著自家父親看熱鬧不嫌事達的樣子默默低下了頭。爹,您能否維持一下自己作為詩人的面子? 【以上就是第一段的描寫,大家可以按下暫停鍵再讀一讀。杜牧寫得真的很美,要真像他文章里寫的,阿房宮如果建成了估計也會成為建筑史上的奇觀吧!】 不是…… 還帶這么說的? 眾人沉默了一下,六國貴族更是不爽:“大興土木勞民傷財,什么建筑史上的奇觀?狗屁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