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歷史直播] 第128節
書迷正在閱讀:魅魔的樂章、侯門外室她恃美行兇、此地良宵、[歷史同人] 我有一個哥哥、[綜] 歷練記、直播:我的后山成了動物園、[日韓同人] 今晚月色真美、[HP同人] 和救世主協議結婚了、[HP] 關于前任、[HP] 攻略上司的一百零八式
衛青握緊了拳頭,這一次,一定要看好去??! 而年少的霍去病聽到這話卻只是眨眨眼:麥麗素,那是什么? 【舅舅墓前也有花,就是太偏僻了,唉……】 楚棠嘆了口氣,似乎有點遺憾,衛青聞言卻并無不忿,他生時蒙陛下信任,馬踏匈奴衛戍大漢疆土,死后又有千年聲名后人記誦,如此,他又夫復何求? 楚棠說得平常,聽在大漢諸臣的耳朵里卻有些不是滋味,他們心里只有一個聲音:衛青和霍去病陪葬茂陵了! 【不過龍豬的墓都看了,下次爭取去昭陵打卡,我要在二鳳墓前朗誦《諫太宗十思疏》!】 “噗——” 李世民剛喝下去的一口茶全噴了出來。 什么玩意兒??! 長孫無忌等人也驚了一瞬,紛紛低頭憋笑,褚遂良也不知是精神恍惚還是存心揶揄,小聲念叨著: “魏監真是雄文蓋世,一篇諫疏千古流芳,陛下亦能時時溫故諍言?!?/br> 李世民:??? 朕并不想要這個福氣謝謝! 魏征:褚大夫的字寫得好,下次該請他將奏疏謄一遍,以貢圣瞻。 明朝。 朱棣瞪大眼睛:“在昭陵誦讀《諫太宗十思疏》?!那唐太宗豈不是生時頭疼,死后也不得安寧?!” 誰不知道,唐太宗對魏征的那張嘴可是又愛又恨。 朱元璋認同地點點頭,點到一半突然反應過來,一巴掌呼在朱棣的腦袋上: “龜兒,太宗是圣主明君,周聽不蔽納諫如流,若當真泉下得聞,也只會感慨后人有心,什么叫死后不得安寧,難道你想當桀紂夫差嗎?!” 夏桀、商紂、吳王夫差,皆是不聽忠良招至亡國的典范,這句話說得不可謂不重。 朱棣默默閉上了嘴,隨即又反應過來,桀紂是夏商兩代的君王,吳王夫差又是一方霸主,父皇以此示警,難道是…… 朱棣低下頭,一顆心忍不住怦怦直跳。 上首的朱元璋不知道兒子的思緒已經跑偏,斂著眉諱莫如深。 始皇陵、茂陵、昭陵,如此三位數一數二的帝王,陵墓都成了尋常游賞之所,且不說忌諱如何,后世的cao作當真令人費解??! 墳上到底有什么好去玩的?! 【就是不知道二鳳的棺材板還壓不壓得住哈哈,想想還有點激動!】 李世民:…… 你可閉嘴吧!他算是看明白了,楚棠整個一看熱鬧不嫌事大! 二鳳咬牙,朕壓不住棺材板,出來第一個就向你問罪! 北宋。 蘇軾笑呵呵地說道:“這個提議好。子由,哪日我兄弟二人同謁昭陵,也可為唐太宗誦讀一二?!?/br> 蘇轍欣然點頭:“是極!太宗文皇帝察納雅言虛懷若谷,再聽忠議定然大慰九泉。魏文貞公忠直敢諫,亦是吾輩典范。如此一文而敬兩賢,大善!” 猶在氣悶的李世民全然不知,因著楚棠這一句話,有多少人瞻仰昭陵圣跡的時候,選擇為他聲情并茂地朗誦一遍《諫太宗十思疏》。 李世民:今天也在從諫如流呢! 【好了,題外話就說到這里,下面我們來聊一聊大家的作業?!?/br> 【這次交作業的人很多??!好感動,原來不是我過氣了?!?/br> 眾人聞言都露出了善意的微笑,不會過氣不會過氣,只要不是介紹科學家的研究歷程這樣的超綱題,他們還是很完成得很積極的! 【每次看大家的作業都覺得很有意思。這次我們的作業是運用破立結合的論證結構,批駁“河殤”派的謬論。 交上來的同學真是火力全開,每一個都把破立結合應用得好嫻熟??!破得果斷,立得有力,我覺得如果在當年“河殤”派爭論甚囂塵上的時候,每一篇都能見刊發表,大家都好會駁!】 楚棠的激動之情溢于言表,頓時,交了作業的人都驕傲地抬起了頭。開玩笑,在寫文章上他們就沒怵過! 【大家的個人特色還是挺鮮明的,比如說,豬豬這篇寫得就比較霸氣,當然……罵也罵得很兇,我們就姑且稱之為強漢的氣魄吧!】 經過了小豬佩奇和ggb的暴擊,劉徹絕望地發現自己已經有些麻木了,再聽到這句“親切”的“豬豬”,心里竟然平靜得不可思議,從鼻腔里哼出一聲,冷冷道: “數典忘祖之人,朕這么罵都算輕的!” 司馬相如等人偷偷抬眼看完水鏡里展示的帝王大作,收回目光后在心里悄悄豎大拇指。 不愧是陛下,罵得真爽! 【二鳳的作業筆調也很犀利,不過比起豬豬還是溫和了許多。懂了,這是盛唐的包容!】 楚棠抖了個機靈,貞觀君臣卻是聽得很開心。 唉,今天又是被夸的一天! 【就是這個“唐人未有崇突厥者”看著很典,好像太子李承乾還挺崇突厥的吧!穿突厥衣服學突厥話什么的。驚!突厥正統在大唐!】 剛剛還在笑的李世民面色一滯,李承乾喜歡突厥風俗他是知道的,但他只當是小兒玩鬧,堂堂大唐這點氣度難道還沒有嗎?結果這事竟然還被捅到后世去了! 李世民把臉一黑:“把太子給朕叫來!” 從未被cue一cue就沒好事的李承乾臉色一變,反手把自己紅木架上的突厥服飾扔到一邊。他只是存了點別扭的心思和父皇之置氣,可沒想留個崇洋媚外的聲名! 李承乾無師自通領會了后世詞語的精髓,并下定決心從此謹言慎行,為宣揚大唐文化添磚加瓦。 【子厚的作業寫得很峭拔,柳老師不愧是中唐諷刺大家!】 【另外還收到了皮日休和陸龜蒙的作業,原來也有老師c他們嗎?筆調好還原!這兩份作業的諷刺筆調都很犀利。 說來也很巧,迅哥兒的雜文就取法過晚唐諷刺小品,皮、陸則是這類小品文的代表,迅哥兒還在《小品文的危機》中稱贊皮陸文章恰是晚唐“一塌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鋒铓?!?/br> 這兩份作業和迅哥兒的文章也可以算得上一種呼應了?!?/br> 原來還有這樣的淵源。 眾人聽了也很感慨,皮日休和陸龜蒙二人更是既驚喜又唏噓,驚喜的是他們能得到后世如此高的評價,唏噓的則是那“一塌胡涂的泥潭”的斷語,魯迅用筆之精,他們再一次感受到了。 嘆了一口氣,兩人不約而同地斟酒舉杯,向著水鏡的方向一飲而盡。 ——聊贈千載之下,文章知己。 【歐陽修的看得我有點ptsd,總覺得像在看《伶官傳序》,被背誦全文支配的恐懼。 蘇軾寫得很張揚,這次cos的是青年蘇軾嗎?很符合他當年“好發議論”鋒芒畢露的人設。蘇轍寫得就溫和多了,車印子就是這么腳踏實地!】 ? 蘇轍捂臉,“車印子”又是什么糟糕的稱呼? 他嘆了一口氣,楚姑娘哪里都好,就是太不莊重了! 兩篇文章一左一右出現在水鏡上,一張揚一內斂,但都議論精深,一看便知功底。眾人見識了眉山二蘇的文采,以文觀人,自然也看出了兩兄弟的性格,俱是忍不住笑了起來。 蘇軾在自家父親的注視里默默望天,好發議論什么的,他也改不了??!能改他就不是蘇軾了。 另一邊的歐陽修擰著眉看向自家好友:“圣愈兄,我的《伶官傳序》有什么難背的嗎?” 明明就很短??! 【辛棄疾的這篇,從失國本而國恒亡開始講起,歸結到以自信自強之姿態對抗一切之侵略,其中“文化失而風骨沒,風骨沒而國敗亡”充滿了深切憂憤,讀起來實在令人感慨?!?/br> 兩宋君臣士子看得眼眶一熱,尤其宋孝宗更是心頭大慟,辛棄疾駁的是后世謬論,可字里行間分明是對大宋的憂慮痛切。 ——國士殷殷,見往事來者,俱思家國。 【不過也還有一些美中不足,大家舉的例子或許獨到,但是都不太具有時代感。大家完全可以結合當下的實力談中國文化走出去嘛! 本認為必該流入大海的黃色文明沒有被大海吞噬,反倒是與海洋分庭抗禮,煥發出強勁的生命力,多么有力的批駁?!?/br> 眾人:…… 想法是很好,但他們舉不出來??! “沒事沒事,我們寫本朝之事,也具有本朝的時代感嘛!”李商隱自我安慰道。 【說起來,前幾天我還刷到一個視頻,說是春節已經成為了全世界的節日,很多國家都掛起了一片中國紅,歡度佳節,也是很好的“走出去”實例嘛!大家要多積累一些熱門時興的素材哦!體現時代感和我們青年學生的思考?!?/br> 楚棠邊說邊將視頻里的片段放了出來,大紅的接接道上不同眼睛膚色的人舉著福字和中國結在舞龍舞獅的隊伍間歡呼雀躍,確實是一派紅紅火火的節日氣象。 孔穎達看著水鏡里一幀幀閃過的畫面不禁喃喃:“真有盛世大同之象啊……” 其他人也為水鏡里展示的場景所吸引,再多的辯駁在事實面前都會遜色,后世的華夏在經歷了交鋒與爭論之后,確實正穩步地走出閉關、送去、送來甚至“河殤”的謬論,逐漸回歸到了他們熟悉的模樣。 ——復興。 李世民想起楚棠曾經說過的詞語,只覺從郁達夫哀哀悲切,到魯迅犀利駁論;從“河殤”荒唐斷言,到“走出去”的如火如荼,后世中國所展現的,確實是一幅波瀾壯闊的復興畫卷。 “好兒孫啊……” 他感嘆一聲,覺得大唐能做的還有很多。太宗皇帝的目標是,讓西域諸國也過上春節! 【其實通過文字究察成敗興壞之紀,古已有之。迅哥兒棄醫從文,勢要“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為當日之中國開一劑方藥,其實也是中國綿延千載的文士殷憂。 就像今天來到秦始皇陵,up的腦海里也會閃過許多與秦朝相關的文章,所以,趁著這個好時機,我們不如先去給政哥背一遍《阿房宮賦》吧!】 ???! 杜牧李商隱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李清照辛棄疾陸游朱元璋朱棣馮夢龍李贄:玩這么大嗎??。?! 第108章 阿房宮賦1 一句話給晚唐以后文人士子整沒聲了。 北宋。 震驚之后的蘇轍嘴角動了動,眼神還有些發飄:“……這是后人時興的出游方式嗎?” 如果說在昭陵誦讀《諫太宗十思疏》還有效忠臣諫主之心,在始皇陵誦讀《阿房宮賦》完全是指著秦始皇的鼻子罵??! 回過神來的蘇軾思考了三秒,摸摸鼻子,突然笑了一下:“還……挺有趣的?!?/br> 蘇轍緩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