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歷史直播] 第116節
書迷正在閱讀:魅魔的樂章、侯門外室她恃美行兇、此地良宵、[歷史同人] 我有一個哥哥、[綜] 歷練記、直播:我的后山成了動物園、[日韓同人] 今晚月色真美、[HP同人] 和救世主協議結婚了、[HP] 關于前任、[HP] 攻略上司的一百零八式
“太不可思議了……”他喃喃道。 困擾了他們幾千年的瘧疾就這樣被消除了?不是說青蒿素也只能用于治療嗎?后世人到底用了什么辦法??! 此時此刻,這是水鏡下眾人唯一的想法。而秦皇漢武等帝王并隨侍的御醫、大臣早在震驚后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準備好好聽上一聽接下來可能會說到的的治瘧良方。 索性楚棠也并未讓他們失望:【我國的瘧疾流行史已有數千年之久,自殷商時代起我們便開始了與瘧疾的斗爭。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70%以上的縣都是瘧疾流行縣,而在1970年,我國的瘧疾發病人數已經超過2400萬,即使比起如今非洲瘧疾最嚴重的地區也不遑多讓,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的威脅。于是,黨和政府下定決心要控制瘧疾。 這時候制度的優越性就又體現出來了。我們現在國家層面上制定了防瘧規劃,接著,省、市、縣、鄉、村等各級政府、基層組織按計劃推進有關工作,依托我們的衛生保障系統,安排專人直接從事瘧疾的防治?!?/br> 【瘧疾問題實際上也是一個衛生問題,我們知道,作為一種寄生蟲疾病,引發瘧疾的元兇——瘧原蟲主要是靠蚊蟲叮咬傳播的,熱帶潮濕、蚊蠅多得地反復就容易爆發瘧疾。 所以,我們在重點流行區域進行了防蚊滅蚊工作,有條件的還可以掛上蚊帳啦,保持干凈、衛生的生活環境。 對于已感染的人群,則會予以重點的救治,并定期復查。 “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重點、反復斗爭?!?/br> 這是我們從轟轟烈烈的抗瘧斗爭中總結出的寶貴經驗,而這一經驗如今也隨著援外隊伍一齊走出國門、去往非洲,繼續為全球健康事業發揮著余熱?!?/br> 為了防止課程的無聊,楚棠在ppt中插入了一些圖文資料,邊講邊進行展示。包括當年國內瘧疾流行的數據、一些地市關于“定期消滅瘧疾”的宣傳畫,以及滅蚊運動、基層瘧疾防治,甚至是非洲援外培訓的照片。 這可大大方便了底下一大群老祖宗,許多人手上的筆幾乎就沒停過——知識點太密集了。 不少儒生官員士大夫們紛紛感嘆不已:“真乃圣朝仁義之邦??!” 自上而下啟動防瘧規劃,卓有成效之際還不忘惠外邦而柔遠人,造福于萬方之民。他們在故紙典墳里追摹圣人之治,可如今對上這后世中國,想來唐堯虞舜亦難免相形見絀了。 民間鄉野同樣議論紛紛:“瘧疾竟然是蚊子帶來的,天吶!” 一位婦人驚懼著,趕緊將自己的衣服攏緊了些,生怕被蚊蟲趁虛而入。 “我剛才拍死了一只蚊子??!救命我不會的瘧疾吧!” 一個小伙驚恐地捂著自己臉上被蚊蟲叮過的地方滿是惶然,這一聲讓周圍的人sao動了起來。 “我剛剛也拍死了一只蚊子!” “我也被蚊子咬了!” “天吶!” …… 對疾病的恐懼最是樸實,這些鄉野小民堪堪聽到蚊子傳播瘧疾,投射到當下的情境中又怎能不害怕?立時便是一派喧然。 還是一位老醫者站了出來,張開手高聲安撫道:“靜一靜,大家靜一靜!” 眾人聞聲安靜了下來,老者接著道:“鄉鄰們,夏秋多蚊蠅,咱們這誰沒被叮上幾口,但得了瘧疾的又有幾個?想來并不是所有蚊子都有瘧疾,大家莫要驚慌,莫要驚慌??!” 老者是這一帶數一數二的名醫,深得鄉民們信任,聽他這么說,眾人心里安定了幾分,但到底是瘧疾,他們難免害怕。 “可是老大夫,這楚姑娘也說了蚊子身上有那啥,瘧蟲。我們大伙聽著實在是有些心慌??!” 一個青年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這好辦?!崩险叨硕ㄉ?,“蚊蠅怕煙熏,大家回去用艾草、蒼術之類將住處熏一熏,平日里身上也佩戴些艾草包之類的物件,應是可以防治一二?!?/br> 他也是從水鏡的講述里得到的靈感,眾人一聽,蒲艾這類物什他們端陽之日也會采集一些收在家中,滅蚊又是剛剛楚棠說到的,估計錯不了,當下心里便安定了幾分,七嘴八舌道: “老大夫這法子可行,我這就回家試試!” “俺也去!” “俺也是!” 一群人鬧哄哄的各回各家,想試試這新的防瘧法子。 明朝。 李時珍激動得手抖顫抖了起來:“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瘧疾竟是通過蚊蟲叮咬傳播的!他想起先圣醫書,或言瘧疾是由空中邪氣而生,或者干脆說是瘧鬼作祟,故而醫藥之外,有祈穰驅邪法、以詩治瘧法,誰曾料到罪魁竟是一只只攜帶瘧蟲的小蚊子呢? 李時珍看著水鏡里參與基層防瘧人員的圖片,眼中有欽佩又有羨慕。能參與這樣造福萬民的事務,是多么有意義??! 他神色涌動,心中有什么破土而出的東西正迅速增長。 秦朝。 最先出生的竟然是李斯:“縣!這個縣是郡縣的縣吧?我們秦制沿襲千年了?!” 眾人聽了李斯的話才反應過來,神情俱是難掩激動,而那些反對郡縣制的大臣則是神情晦澀,并不言語。 堂上的嬴政沒管他們的眉眼官司,郡縣優于分封,他自是有這個底氣的。他沉吟著:“體制的優越性……” 這不是他第一次聽楚棠這樣說,卻每次都覺得云山霧罩:“省、市、縣、鄉、村,這便是后世王朝的規劃么?” 李斯聞言也斂了神色,跟上自家陛下的思路:“省、市、縣、鄉、村,想來是層層往下,五級成縱,上承朝廷,由此上下成線,上通下達自成一體,這個規制甚是清晰??!” 內行看門道,提出郡縣制的李斯怎么會看不出后世行政規劃的精妙之處,腦子里當下就想了個來回。 嬴政見狀點了點頭,李斯腦子確實轉得快:“朝廷規劃,各級依令而動,政令通達,倒也明智?!?/br> 他說得克制,將之與大秦正在推行的郡縣制作比較,覺得若單從上通下達的縱線來看,大秦并非完全做不到,那楚棠反復言說的制度優越性,到底體現在何處? 漢朝。 劉徹聽完先嘆了一口氣:“泰半州縣瘧疾成災,難怪后世的朝廷要采取這么大的行動?!?/br> 他擰著眉,只覺后世屬實太多災多難了些。 “不過舉全國之力治瘧,倒也真是好魄力?!?/br> 劉徹誠心夸贊,竟莫名生出一種子孫爭氣的驕傲感。 “各級都有專人從事瘧疾的防治,后世膽魄不小,決心也不小??!”宰相贊嘆著。 “疾疫流行,農時戰事都會耽擱?!眲卣溃骸吧厦嫣岬降姆ㄗ涌啥加浵聛砹??” 這話卻是在問隨侍的醫者了。 “回陛下,已經記錄妥當了?!?/br> 那醫官擦了擦汗,呈上手中的書簡。圍觀后世防瘧的一角,倒是讓他的心砰砰直跳起來。 劉徹頷首,接過內侍呈上的記錄,向臺下揚了揚下巴:“眾卿,可有什么想法?” 唐朝。 長孫無忌率先抓住一點:“依托衛生保障系統,是說他們各級都有公立醫院?” 實在是先前對公立醫院的討論太多了,一聽楚棠說衛生保健系統,長孫無忌瞬間就聯想到了這個。 其他人一愣也回過味來,這種全國協作的政令規劃確實由官方單位配合會比較方便,但是—— “村落里都設立醫院,也太豪橫了吧?!” 這得多有錢??! 貞觀君臣被這一出震驚了,末了還是李世民先平靜下來,冷靜地分析道: “若要將醫藥納入官府之中,那各級想必都要顧上,因地制宜的話,或許村落里的規模小一些?” 他思忖著:“若上下通達,一呼百應,由官府出面組織防瘧,的確大有可為??!” “只是他們的百姓……”李世民也不知是驚詫還是羨慕:“也太配合了吧?!” 他們都是大唐政治的中心人物,稍想一下就明白,這種自上而下的全國性活動,州郡縣與朝廷的配合是一方面,百姓能聽多少、落實多少又是一方面,官府依令或許他們猶有信心可為,但這百姓也這樣配合……后世到底是如何組織動員的? “無論如何,后世的做法也給我等提供了一二借鑒?!?/br> 想不通便不想,他們就吸收好的方面,再因地制宜嘛!長孫無忌反應很快,當即出言開解。 房玄齡聞弦歌而知雅意,一捋胡須,笑瞇瞇道:“恐怕……不止一個長安醫院咯!” 說罷,二人對視一眼,復又將目光轉向上首的君王,君臣幾目相對,一齊心照不宣地笑了起來。 北宋。 王安石對那句“反復斗爭”格外贊賞:“天下之大事者,未有一蹴而就,艱險反復,唯志堅者可達可成,正如變法強宋阻礙良多,我便與他們反復斗爭,九死未悔!” 明朝。 朱元璋張羅著讓人把水鏡上的防瘧宣傳畫摹下來,尋思這可比密密麻麻的告示好懂多了。 而唐初的山谷里,讓李世民心心念念的未來長安醫院院長、藥王孫思邈則是深吸一口氣,仿佛下定決心一般對身邊的弟子說道: “尋得青蒿后,我等便去長安吧!” 弟子眨眨眼:“去長安做什么?” 孫思邈輕輕巧巧:“面圣!” 【查資料的時候up還看到屠呦呦女士還曾參與50年代血吸蟲病的防治。血吸蟲病同樣是當年危害極大、流傳度極廣的一種傳染病,大家聽名字就明白了,這也是一種寄生蟲病,在古代被稱作水蠱?!?/br> 水蠱?。?! 眾人一聽就明白過來了:“又是蟲子!” 再說下去,他們就要談蟲色變了。 【前面不是說赤壁之戰曹軍爆發瘟疫嗎?有學者就認為其實是血吸蟲病?!?/br> 嘶~ 曹cao代入了一下,頓時頭皮發麻,還好還好,沒被蟲纏上。 他松了口氣,心里又有點不爽:“哼,怎么江東的軍隊就不怕血吸蟲?” 【血吸蟲病同樣與衛生有關,尤其是被污染的水源。說到這個up又想起了之前在網上沖浪看人說,霍去病的死就是因為喝了被污染的水源?!?/br> 漢朝。 熱熱鬧鬧的未央宮倏地一下安靜了下來,御座上的劉徹回過神來瞬間彈起:“去病死了?!” 【但這個說法也有問題,其實有一說一,小霍這千里奔襲的,鐵打的身體也吃不消,可能是轉戰千里把自己地氣血耗沒了。唉,想想就可惜,才二十四歲,大學畢業沒幾年呢!天妒英才?!?/br> ??! 這下連衛青也站不住了,眼眶立時通紅:“去病,你……唉!” 他別開臉不忍再說。 上首的劉徹同樣不可置信:“二十四歲,朕的冠軍侯就沒了???”